1、综合测评(B)(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90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第13题。1.下列人口负担最轻的省级行政区是()A.四川B.广东C.海南D.广西2.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的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劳动力短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A.B.C.D.3.从图示信息分析,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合理的是()加快经济发展,调控人口承载能力依靠资源开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的科学文
2、化素质A.B.C.D.答案:1.B2.D3.D解析:人口承载系数越小,人口负担越轻。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是造成图示区域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是缓解人口压力的合理措施。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完成第45题。4.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A.和B.和C.和D.和5.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B. 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 地区人口潜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 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答案:
3、4.C5.C解析:第4题,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判读即可。第5题,读图可知,美国潜力最低的区域为西部山区,而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人口潜力较高;地区人口潜力较大与气候无关,与该地区工业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等因素有关;地区为美国西部高原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干旱,因此人口潜力指数比较小;位于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平原,该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下面图甲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第67题。6.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C.出现与城镇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D.城乡差距扩大7.图乙中,a、b表示不
4、同城镇化阶段的就业比例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A.C时段B.B时段C.E时段D.F时段答案:6.C7.B解析:第6题,由图甲可知,EF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即出现与城镇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该现象是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差距缩小,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第7题,图乙中b阶段农业就业比例高达58%左右,而农村人口也有在工业、服务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故该阶段城镇人口比例应低于40%,最有可能处在图甲中的B时段。读漫画,完成第89题。8.漫画反映的城市问题是()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
5、积小,用地紧张9.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是()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答案:8.B9.D解析:图中右边的小鸟满身灰尘与油渍,说明城市大气污染严重,而城市主要污染源来自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因此可以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10.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谷地在城市建筑风格、宗教、民俗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说明()A.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时代B.地域文化的形成受一定地理环境影响C.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地点D.地域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同之处答案:B解析:地域文化形成于一定的
6、地理环境中,其形成要受到地域内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影响。1楼养鱼,2楼养牲畜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读图,完成第1112题。11.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的关键因素是()A.交通发展B.气候变化C.技术水平D.劳动力数量12.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A.B.C.D.答案:11.C12.D解析:第11题,根据材料可知,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
7、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所以离不开技术的支撑。第12题,垂直农业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垂直农业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边陲(如下图所示),其从事回收经营人员达10万人,废旧电瓶年回收量约占全国的30%,再生塑料年回收量占全国的10%。2007年界首某工业区被发改委批准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自此,依托再生资源优势,界首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走出了一条开发“城市矿产”、实现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据此完成第1315题。13.界首再生金属、再生塑料生产基地的兴起,最主要优势条件是()A.交通便利B.土地成本低C.政策扶持D
8、.接近消费市场14.界首经济开发区集聚了国内外数十家外来生产尼龙绳、尼龙网、塑料彩条布企业,其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原料B.交通C.环境D.劳动力15.界首被列入我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最主要的原因是()A.矿藏丰富B.资源循环C.绿色生产D.科技先进答案:13.C14.A 15.B解析:第1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依托再生资源优势,培育了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产业,说明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政策扶持。第14题,该地“再生塑料年回收量占全国的10%”,说明具有生产这些企业产品的原料优势。第15题,界首开发“城市矿产”,就是依托再生资源优势,培育再生金属和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而依托再生
9、资源培育新产业,就是典型的资源循环利用过程。赣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柑橘产区之一,过去的橘园管理,果农往往实行清耕除草,后来却推行橘园生草栽培模式,即在橘园行间或株间种植杂草。据此完成第1617题。16.赣南柑橘产区按早、中、晚熟不同品种进行布局,主要是为了()A.提高劳动效率B.提高单产C.提高作物品质D.延长市场供应期17.橘园管理中,果农推行生草栽培模式的目的是()A.增大昼夜温差B.提高土地生产率C.保持水土D.降低地面反射率答案:16.D17.C解析:第16题,柑橘早、中、晚熟不同品种上市时间存在差异,将柑橘按成熟期不同进行布局,有利于延长柑橘的市场供应时间。第17题,赣南地区地形以山地
10、、丘陵为主,降水丰富,易发生水土流失,推行生草栽培模式有利于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沪昆高速铁路途经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6个省级行政中心及直辖市,线路全长2 266千米,设计时速350千米,是中国东西向铁路里程最长、经过省级行政区最多的高速铁路。读图,完成第1819题。18.图中南昌至长沙段向南弯曲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与河流B.资源与工业C.人口与物产D.地形与城市19.沪昆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后,对昆明至以下哪个城市的航空客源冲击最大?()A.贵阳B.长沙C.杭州D.上海答案:18.D19.A解析:第18题,影响交通线路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形
11、与居民点的分布。第19题,高速铁路运营速度比普通铁路要快,比航空运输更方便灵活,对近距离航空运输的冲击最大。东海大桥始于上海浦东,终于洋山深水港,全长32.5千米,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读下图,完成第2021题。20.东海大桥采用“S”形设计,其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海啸B.赤潮C.潮汐D.寒潮21.东海大桥P处水面与桥面距离为40米,其目的是()A.降低施工成本B.缓和海浪冲击C.减轻台风影响D.保证通航顺畅答案:20.C21.D解析:第20题,据图可知,东海大桥位于海洋中,把它设计成“S”形的主要目的是减小潮汐对大桥的影响。第21题,东海大桥P处水面与桥面距离越高,
12、施工成本越高,而且受台风的影响越大;抬高桥面对缓和海浪冲击的作用很小;水面与桥面距离大,可以为大型轮船的通行留出足够的空间,保证通航顺畅。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此完成第2223题。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A.生态持续发展B.社会持续发展C.经济持续发展D.人口持续发展23.通常所说的“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答案:22.A23.D解析:第2
13、2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持续发展。第23题,通常所说的“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是很少施用或不施用化肥、农药的健康食品。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第2425题。24.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臭氧层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变暖25.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答案:24.C25.A解析:第24题,由图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该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第25题,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二、综合题(共50分)26.(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14、下列各题。材料一2017年11月10日上午,国家卫计委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第八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比上年末减少了171万人。这是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连续第二年下降,主要是由于户籍制度改革,使得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转化为新市民。材料二性别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人口学对人类社会或国家中的男女性别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下图为我国20062014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1)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概述人口流动对农村产生的有利影响。(6分)(2)进入21世纪以来,我
15、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其原因是什么?(4分)(3)说明性别比高带来的不利影响。(2分)答案:(1)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城镇经济水平高,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有利影响:促进农村与城镇的经济文化交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村经济状况。(2)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该现象。(3)人口性别比失衡不利于婚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解析:第(1)题,我国现阶段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方向为从经济
16、欠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东部沿海),说明人口流动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人口流动对农村产生的有利影响,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与城镇的经济文化交流及缓解人地矛盾等方面回答。第(2)题,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第(3)题,性别比高会带来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7.(14分)某地理兴趣小组对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及选址进行了探究。读该城市某居住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完成下列各题。(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商业区
17、,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2分)(2)请你为B居住区房地产开发商写一段广告词,说明该居住区的区位优势。(4分)(3)B居住区内部的楼房布局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布局的优势。(4分)(4)该城市的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4分)答案:(1)(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消费人群。(2)地处盛行风向的上风地带,位于河流上游沿岸;邻近风景区和教育区(好风好水、环境美);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污染较轻);靠近环路或放射状道路,交通便利。(3)楼房南低北高,错落有致。利于采光,便于通风。(4)位于城市边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位于河流下游沿岸。28.(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
18、成下列各题。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上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4分)(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6分)答案:(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
19、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29.(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使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近年来,贵州省实施“县县通高速”计划,至2015年底,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级行政区,为其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下图示意贵州省高速公路分布。(1)描述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布局特点。(4分)(2)分析贵州省高速公路每千米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的原因。(5分)(3)简述高速公路建设对贵州省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的积极作用。(5分)答案:(1)线路分布比较均衡;交织形成网络;以贵阳为
20、中心,构成方格放射式格局。(2)山地多,平地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地质构造复杂;河网密布,多地下暗河;线路勘察困难,桥梁涵洞里程长;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投资大,因此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3)高速公路建设能够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贵州快速融入周边经济圈(带),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往和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市场,加速商业、贸易、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利于引进人才,发展教育与科技,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脱贫扶贫的步伐,走向小康社会。解析:第(1)题,从分布和形态两方面描述贵州高速公路的布局特点。第(2)题,从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桥涵工程分析贵州高速公路每千米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的原因。第(3)题,从资源开发、区际联系、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工业化、城镇化等社会经济要素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对贵州省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