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丰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晚练二出题人:吴彩霞 审题人:申丽君 2015.9一、语文基础知识运用(每小题3分,共12题,36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青年人经过专业化的学习,都会成为 ,所以不必鄙视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三人当初合资创办企业的时候投入资金多少差异很大,所以在年终分红之时就有人提出来不能 ,要有所区别。 清华大学偏工程性、技术性、应用性,所以清华大学工程院院士多;北京大学偏理论性、科学性、基础性,所以北大科学院院士多。两所大学都是国内顶尖级的, 。A春兰秋菊 各有千秋 平分秋色 B春兰秋菊 平分秋色
2、 各有千秋C各有千秋 平分秋色 春兰秋菊 D各有千秋 春兰秋菊 平分秋色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此次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总结会上,与会代表们畅所欲言,高谈阔论,共同谋划新一轮文明城市的创建目标。B尽管垃圾分类的措施实施多时,但垃圾站收集的不少垃圾仍是混装的,大量的垃圾积重难返,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C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大数据”这个概念其实早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大家也时常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个话题。D多年来,虽然各界人士不断呼吁,但中小学生减负却一直如水投石,无大效果,这是单一的评价机制长期没有改变的结果。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即使生活艰辛,但
3、只要还有爱我的父母,还有我疼爱的妹妹,幸福就不会消失,希望就还会存在,我就还会顽强地奋斗着。B、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C、由于运用了从美国获取的1073张卫星遥感图片,这张南极陆地“景观图”的精度达到15米,这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南极地理环境的认识能力。 D、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评估,国家流感中心在日前成为第五个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社部正在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将在适当的时候广泛征询社会各界人士,方案成熟后,各项改革举措将逐步实施。 B、中央
4、电视台新闻联播以“信义妻子5年替亡夫还债20万”为题,报道了安徽全椒县六镇镇白酒村村民刘恩连的先进事迹。C、我国未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所有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一个关键,是须建立起有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特点的收入分配办法。 D、近日,深圳一名年仅35岁的外企女白领突然猝死于深圳地铁的台阶上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职场白领健康状况的关注。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双轨制”启动实施,不仅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实践,而且是社会保险体系建设迈出的关键一步。 B、在中央的部署里,将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选人用人管人制度和体制机制改革,制度约束将更加突出重点、
5、切中时弊,避免大而无当、牛栏关猫。 C、2015年新年伊始,为了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在南苏丹问题上的斡旋努力,加快推动南苏丹和平进程,中国倡议举办“支持伊加特南苏丹和平进程专门磋商”。 D、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格局和教育资源分配呈现出新情况和新问题,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建设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李克强在答中外记者问时表示,政府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为新就业的年轻人和长期进城务工的人员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B、目前,全国大部分地方还没有建立健全环保和公安两部门联合执法,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普遍存在
6、。这需要从国家层面对两部门提出有关要求。 C、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但要将潜力变成真正的内需,必须提升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国民的消费能力是不可或缺的。D、近期,“霾伏”天气又“重现江湖”,且污染程度日益发展。监测数据显示,昨日14时,市内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指数高达534。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 , , , 。 , 。例如要了解曹子建的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他和甄后的关系。 就了解说 注意这些就是离开形象本身 版本及作者的生平都是题外事 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
7、形象本身 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 就欣赏说 A、 B、 C、 D、8、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担当, 。 , , , 。 ,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A、 B、
8、C、 D、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 , 。 , , , 。面对着这高山丽景,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和明朗。 映着淡青色的天光 一直延伸到天际 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 那静绝人世的一脉层峦叠嶂 一块块地咬缺了完整的晴空 就投影在文明游骋的深眸里A、 B、 C、 D、二、科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 12题。说到先秦文献之版本美,就是说它的“文字载体”美。世界上有过各种各样的文字载体:古巴比伦人用泥版,古埃及人用纸草,古印度人用贝叶,古希腊人用羊羔皮,古俄
9、罗斯人用桦树皮他们都是就地取材,利用天然材料,没有制作过专用的文字载体。古代中国人也曾利用过天然材料,比如龟甲、牛胛(ji)骨之类,还利用过陶器、玉器、青铜器等,创造出了“甲骨卜辞”和“金石文本”。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不易复制,不易储藏,不易递运,故很难成“书”,以供跨时空阅读、使用。 到了两三千年之前,我国先民们开始用质地轻柔的缣帛来写字,这很美,但是太贵了;于是人们就剖开竹子,削成轻巧细长的竹片来写书。这竹片非常廉宜,叫做竹简。竹简(或木简)作为专用文字载体,是中国也是世界书籍制度史上的一项重要首创。它廉宜,可以批量复制,可以传输,可以储存,一句话,可以成“书”了。我国周秦两汉魏晋两三
10、千年间,使用的就是这种“简书”。传世至今的上古经典文本,原本都出自“简书”。 西周末年,文字载体和文字录入方式实现了一次空前的变革:时人有文,不再使用甲骨契刻了,也不依靠青铜器皿了,而是改用竹简与缣帛。春秋后期,郑国有位邓析,在子产“铸刑鼎”之后,造出了一部“竹刑”,就是用竹简录写的国家刑典。邓析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这也说明早在孔子之前,社会上就已经有了“竹书”。论语中有“子轼负版者”的话,说是孔子向背负版籍的人行注目礼,这“版”(木牍)便是政府登录土地人口用的,可以画“土地四至图”和刻制“家族谱系表”。西晋时期,有个叫不(fu)准的人,盗掘了汲县的战国魏襄王的坟墓,发现
11、了一批殉葬品,光是竹简就装了十几大车,还被他当火把烧掉了不少。后经人整理,清理出了古本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等好几种书,记载了炎黄舜禹时期的许多重要史事。它的发现,确证了上古就有简书的存在。 论语中又有“子张书(写)诸绅”的话,绅是丝织品,在丝织品上录文记事,看来已成为当时的日常活动了。另外,北魏时的齐民要术(贾思勰著)中说: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以丹书帛,臵(g放置也)于枕中,以为国宝”。加之考古发现先秦人手抄的帛书老子,这又证明那时节确有帛书的流布。神仙家把“帛书”尊为“天降圣书”,不无缘故。 简的出现,使书面作品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这才有了专供“传授知识”的“书”的生产,这才为诸子著作的涌
12、现准备了前提,也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条件,中国南北朝以前的书,基本上都是“简书”,其文化学意义怎么估量也不算高。 (摘编自陈洪彝闲话“简书”) 10、下列关于古代文献“文字载体”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中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句中“它们”既包括了外国古人的“泥板”“草纸”等,也包括了中国古人的“龟甲”“牛胛”“陶器”“玉器”等。B、“甲骨卜辞”是将文字刻在龟甲、牛胛骨等甲骨类材料上,而“金石文本”则是将文字烧制或铸刻在陶、玉、青铜等材质的器皿之上。 C、两三千年之前中国先民找到新的书写载体,其中“帛”虽然轻柔美好但价格昂贵,相比而言,以竹木加工而成的“简”轻巧细长且非常廉
13、宜。 D、竹简(或木简)拥有之前甲骨、金玉等文字载体所不具备的优点,是一种专用文字载体,也是中国甚至世界书籍制度史上的一项重要创造。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周末年,人们开始以简书、帛书替代甲骨与青铜器皿契刻,这一巨大的转变是文字载体和文字录入方式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 B、西晋盗墓者不(fu)准从战国魏襄王的墓中挖掘并整理出古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书,从而确证了上古就有简书存在的事实。C、论语和齐民要术中在织物上书写的相关记载,再加上考古发现的先秦时期老子手抄本,可以证明先秦时的确已有帛书流传。 D、专供“传授知识”的“书”的生产、诸子著作的涌现以及私人办学的兴起,
14、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简”的出现使得书面作品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周秦之后至南北朝以前的书,基本上都是“简书”,其中一些成为传世至今的经典文本,这些“简书”具有极高的文化学意义。 B、邓析用竹简录写国家典刑“竹刑”、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等,都可以说明至迟在春秋后期,社会上就已经有了“竹书”。 C、从论语“子轼负版者”以及“子张书诸绅”等话中可以看出,在木牍和丝织品上录文记事,几乎已经成为当时的日常活动了。 D、齐民要术上记载越国大夫范蠡以帛书为国宝,足见当时帛书的珍贵,由此大概可知为何神仙家把“帛书”尊为“天降圣书”。三、古代
15、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题。春游湖徐府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13(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5分)(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6分)四、语言运用题(6分)14、请根据所给语句,续写成一段7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2)必须写一个带着哲理性的句子(6分)在你的旅途中,会有许多你没有见过的鲜花。 五、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8分)(1)杜甫在望岳一诗中“_ ,_”两句写大自然对泰山的有情,将神奇秀丽聚集于
16、它,并且极写泰山之高。(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来表现泛舟的快乐,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3)卖炭翁中体现诗人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句子是:_ ,_。(4)在师说 中与韩愈认为“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解决疑惑”相背的诗句是:_ ,_。信丰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学期语文晚练二答案 1、答案 B 解析(春兰秋菊:比喻各有所长,各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2、D【解祈】A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贬义词。B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
17、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C“谈论”与“津津乐道”重复。 D如水投石:像水泼向石头,丝毫不入。比喻听而不闻或言无效果。)3、选C(A“即使”和“但”关联词不搭配B项,“围绕”与“以为中心”重复,造成句式杂糅。D “第五个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语序不当,应为“世卫组织第五个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4、【 答案】B【 解析】A.成分残缺,应在“各界人士”后加“的意见”。C.搭配不当,“有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特点”应为“符合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特点”。D. “突然猝死”,成分赘余。5、D(A项不合逻辑,“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全面改革的一项重大实践”与“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18、”应调换顺序。B项搭配不当,“健全”不能与“体制机制改革”搭配。C项成分残缺,在“东非政府”前添加动词“支持”。)6、答案:A (解析:B项,成分残缺,应在“建立健全环保和公安两部门联合执法”后补出宾语中心语“机制”。C项,句式杂糅,可以将“必须”或“是不可或缺的”删除。D项,搭配不当,“污染程度”与“发展”搭配不当,可将“发展”改为“加重”。)7、 C 8、【 答案】C【 解析】放最后,构成假设关系,排除D项;“应有”与“不应有”相对,故放在前,排除A项;分别与照应,根据前的“故”,可断定“”放在“”后,排除B项。9、C10、A (原文“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中的“它们”仅指古代中国人曾利用
19、过的甲骨、金石等材料。) 11、B (“整理出古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书”的不是不(fu)准。) 12、C (原文“版”(木牍)便是政府登录土地人口用的,可以画“土地四至图”和刻制“家族谱系表”,在木牍上录文记事,不能成为当时的日常活动。)13、(1)“蘸”,指桃花浸入水中又弹出的状态。(1分)运用拟人手法,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时沾时离的情景,(2分)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2分) (2)春水上涨,没过桥面,阻断了前行的道路。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1分)诗句
20、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1分)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1分)并让人联想揣测柳阴后还有什么景象,这就扩大了诗的意境,像“山外青山楼外楼”一样丰富了画面的层次,(2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产生了类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趣。(1分) (能分析其中可能蕴含的哲理,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酌情给分。) 14、(示例)它们守在溪流的旁边,在风中尽情地唱歌、跳舞。你千万不要忽略这些美丽的花儿,而要用心欣赏它们,用心聆听它们的歌声,你会因为它们感到生活的美好。但是,无论你的旅途多么遥远,无论你前进的道路多么艰险,你都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也不要为此而忘记赶路。你只是一个路过的人,你要去的地方在前方,你的旅途依旧漫长。请相信前方还有千万朵花在等你。你属于远方,而不是这里。(内容2分,修辞2分,哲理2分,共6分)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