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诗从肺腑出琵琶行评测练习苏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9307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诗从肺腑出琵琶行评测练习苏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琵琶行诵读下面一首描写音乐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李凭箜篌引 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1)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推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请结合五六两句谈谈你的理解。(2)请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3)试赏析诗人写“吴丝蜀桐张高秋”的独特之处。答案解析:(1)“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写声音的重浊,“凤凰叫”写声音的清脆,“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有形神兼备之妙。(2)诗人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中,寄托着自己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对乐曲的感受和评判,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3)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