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5月)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杨梅果实可食用,也可加工成果酒、果醋等饮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利用杨梅制作果醋过程中,发酵时应先通氧再密闭B. 制作杨梅果醋所需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 制作杨梅果酒所需要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D. 杨梅果汁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为原核生物,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详解】A、参与果醋发酵的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杨梅果醋发酵需要不断通入空气,
2、A错误;B、参与果醋发酵的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C、制作杨梅果酒所需要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C正确;D、杨梅果汁能够为酵母菌、醋酸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D正确。故选A。2.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与计数。下列与此试验相关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实验用过的带菌培养基经过加热后才能倒掉B. 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计数C. 观察细菌培养的实验时,最好是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清水作为对照试验D. 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可分別为细菌培养提供氮源和碳源
3、【答案】D【解析】实验用的带菌培养基要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倒掉,以免污染环境,A项错误;应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计数,B项错误;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无菌水 作为对照进行实验,C项错误;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氮源和碳源,D项正确。3. 有关纯化大肠杆菌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B. 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C. 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D.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
4、境和感染操作者【答案】A【解析】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第一区域的划线末端,A错误;为避免杂菌的污染,第一步操作时需要灼烧接种环,B正确;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C正确;为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D正确。4. 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基因a与载体结合后导入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下列有关这一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获取基因a的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B. 基因a进入马铃薯细胞后,可随马铃薯DNA分子的复
5、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C. 连接基因a与载体的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D. 通过该技术人类实现了定向改造马铃薯的遗传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定向改造的技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两者作用的对象都是磷酸二酯键。基因工程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详解:A. 限制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即作用部位是图中的,A正确;B. 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会随着马铃薯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B正确;C. DNA连接酶用于连接目的基因和载体
6、,形成磷酸二酯键,作用部位是图中的,C错误;D. 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有关知识,如目基因的获取、基因工程中的工具酶、基因工程优点等,难度不大,学生识记相关基础知识即可解答。5.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检测可以采用实时荧光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RT-PCR的具体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B. 过程拟对单链cDNA进行n次循环的扩增,理论上需要2n个引物BC. 该技术用于对某些微量RNA病毒的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D. PCR反应中周期性的温度设置是
7、特定的,与扩增的目的基因和引物无关【答案】C【解析】【分析】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的原理:在解旋酶作用下,打开DNA双链,每条DNA单链作为母链,以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自3端延伸的。实际上就是在体外模拟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详解】A、PCR体系中需要的是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不是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A错误;B、过程拟对单链cDNA进行n次循环的扩增,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该过程理论上至少需要
8、2n-1个引物B,B错误;C、利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对某些微量RNA病毒进行检测时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是因为增加了待测RNA逆转录产生的DNA的数量(或浓度),便于检测,C正确;D、PCR反应中温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中加热到9095的目的是双链DNA解聚为单链,然后冷却到55-60使引物与互补DNA链结合,继续加热到7075,目的是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所以PCR反应中周期性的温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设置,不是特定的,D错误。故选C。6. 为增加玉米抗旱性,科研人员构建含有某微生物抗旱基因E的重组质粒,采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入玉米幼胚组织细胞中,用E蛋白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后,经进
9、一步鉴定,筛选出抗旱的转基因玉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提取该微生物mRNA反转录为cDNA,通过PCR可获得大量目的基因B. 将重组质粒置于经CaCl2处理的农杆菌悬液中,可获得转化的农杆菌C. 用农杆菌转化法将E基因转入玉米幼胚组织细胞需要严格无菌操作D. 用E蛋白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可在个体水平检测转基因玉米的抗旱性状【答案】D【解析】【分析】1、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2、目的
10、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常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常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A、提取该微生物mRNA,在反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反转录为cDNA,再通过PCR可获得大量目的基因,A正确;B、农杆菌经钙离子处理后,成为感受态,使其易于吸收周围的DNA分子,所以将重组质粒置于经CaCl2处理的农杆菌悬液中,可获得转化的农杆菌,B正确;C、用农杆菌转化法将E基因转入玉米幼胚组织细胞需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11、C正确;D、用E蛋白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可在分子水平检测转基因玉米的抗旱性状,D错误。故选D。7.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利用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有用的突变体B. 经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形成的幼芽细胞不具有细胞全能性C. 利用茎尖、花粉进行组织培养可分别获得脱毒苗和单倍体植株D. 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将影响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植株。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广泛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快繁技术、作物脱毒、人工种子
1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详解】A、利用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有用的突变体,A正确;B、经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形成的幼芽细胞具有细胞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培育成植株个体,B错误;C、利用茎尖、花粉进行组织培养可分别获得脱毒苗和单倍体植株,C正确;D、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将影响愈伤组织分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B。【定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8.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乳腺细胞比乳腺癌细胞更容易进行离体培养B. 细胞核移植主要在同种动物、同种组织的细胞之间进行C. 灭活病毒可使细胞相互凝聚并让细胞膜上的分子重新排布
13、D. 培养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中含维生素、激素等多种能源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动物体细胞核抑制是指将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早期胚胎培养应用发育培养基,其成分:无机盐和有机盐,还需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详解】A、乳腺癌细胞的分裂能力比乳腺细胞强,所以乳腺癌细胞比乳腺细胞更容易进行离体培养,A项错误;B、细胞核移植发生在同种或异种生物的细胞之间,B项错误;C、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相互凝聚,细胞
14、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C项正确;D、培养早期胚胎的培养液中维生素、激素起调节作用,不是能源物质,D项错误。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9. 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诱导基因使成纤维母细胞发生基因突变B. 过程属于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原代培养C. 丙细胞既能持续分裂又能分泌单一抗体D. 过程、所用的培养基都含有聚乙二醇【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细胞分化;细胞融合。乙是已免疫
15、的浆细胞,丙是杂交瘤细胞。【详解】A、过程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B、属于细胞分化,B错误;C、丙细胞是杂交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也可分泌专一抗体,C正确;D、培养基中不含有聚乙二醇,D错误。故选C。10. 精子内的顶体由溶酶体特化而来。精卵识别后,顶体释放溶酶体酶使卵子外层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溶酶体酶的释放可造成细胞裂解B. 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C. 受精卵的形成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 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答案】C【解析】【分析】受精作用: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
16、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3.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详解】A、溶酶体是“消化车间”,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因此细胞中溶酶体酶的释放可造成细胞裂解,A正
17、确。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聚集在精子尾部的线粒体鞘,B正确。C、受精卵的形成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C错误。D、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则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正确。故选C。【点睛】11. 如图表示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所做的一系列研究,过程是将带有遗传标记的ES细胞注入早期胚胎的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动物体器官形成的时间、发育过程以及影响的因素。过程是将目的基因导人胚胎干细胞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过程的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的特点B. 过程中,囊胚的后
18、一个阶段形成了内、中、外三个胚层及两个囊胚腔C. E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或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D. 过程中转基因小鼠大部分体细胞中无褐毛基因【答案】B【解析】【详解】A、过程的研究利用了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的特点,A正确;B、过程中,囊胚的后一个阶段,即原肠胚形成了内、中、外三个胚层及一个缩小的囊胚腔,一个原肠胚腔,B错误;C、E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保持不分化的状态,C正确;D、因为大部分目的基因不能导入胚胎干细胞,所以过程中转基因小鼠大部分体细胞中无褐毛基因,D正确。故选B。12. 下列对有关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蓝藻细
19、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B. 新冠病毒(2019-nCoV)是专性寄生的生物,青霉素不能有效抑制其增殖C. 酵母菌在拟核区域有一个环状DNA分子,决定着细胞的遗传与代谢D.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答案】C【解析】【分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黑藻属于真核生物中的藻类植物,具有细胞骨架;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大多数细菌是异养生物,少数细菌是自养生物。【详解】A、蓝藻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新冠病毒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抗生素不能抑制其增殖,抗生素主要
20、针对细菌,B正确;C、酵母菌具有细胞核,没有拟核,C错误;D、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少数是自养生物,D正确。故选C。【点睛】13.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B. 三磷酸腺苷、磷脂、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C. 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D. 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答案】B【解析】【详解】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其功能也会发生改变,故A错误;B、三磷酸腺苷(即ATP)和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
21、P, 线粒体外膜含有蛋白质和磷脂等,也含有C、H、O、N、P等元素,故B正确;C、某些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也能储存遗传信息,故C错误;D、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而基因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而不是氨基酸,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4. 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适宜浓度的硼有利于花粉粒的萌发B. 钙或硼对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同样的影响C. 钙
2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粒的萌发D. 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的生长【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1可知,钙对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呈倒U型,即钙浓度对花粉管生长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促进作用,超过一定的范围就是抑制作用;而钙对花粉萌发的影响是直线,随着钙浓度增加,花粉萌发速率并没有提高,也就是说钙在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萌发速率;从图2中看,硼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呈倒U型,即硼浓度对花粉萌发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促进作用,超过一定的范围就是抑制作用;而硼对花粉管的影响是直线,随着硼浓度增加,花粉管生长速率并没有提高,也就是说硼在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速率。【详解】A、分析题图
23、可知,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适宜浓度的硼有利于花粉的萌发,A正确;B、分析题图曲线可知,钙浓度对花粉管生长有影响,但不影响花粉萌发速率,硼对花粉萌发有影响,但对于花粉管生长速率无影响,B错误;C、分析题图曲线可知,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的萌发,C正确;D、分析题图曲线可知,硼在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速率,D正确。故选B。二、选择题15. 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B. 果酒发酵过程中通入氮气,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C. 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无关D. 气体入
24、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答案】A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利用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示意图,其中培养基入口能补充营养物质;气体入口能通入气体;气体出口能排出气体。【详解】A、改变通入气体种类(氧气或氮气),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A正确;B、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因缺氧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正确;C、由于温度能影响微生物酶的活性,所以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C错误;D、由于气体入口的导管长,能伸到培养液中,而气体出口的导管短,没有伸到培养液中,所以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不可以交换使用,D错误。故AB。16. 下列
25、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B. 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C. 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D. 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答案】ABC【解析】【分析】培养基按成分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关键就在于防止杂菌污染,主要包括灭菌和消毒。【详解】A、天然培养基也称复合培养基,是含有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A错误;B、接种前需要对实验操作者的双手进行消毒处理,B错误;C、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
26、尿素是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C错误;D、大肠杆菌的纯化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两个阶段,D正确。故选ABC。【点睛】17. 鹿茸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控制马鹿后代的性别,提高雄性比例是提高鹿茸产量的重要手段。Zfx/Zfy 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互为等位基因,表达的锌指蛋白参与机体生长发育的调控,是早期胚胎发育的性别决定因子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减数分裂过程中Zfx/Zfy基因随XY的分离而彼此分离B. 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X和Y染色体的DNA获得Zfx/Zfy基因C. RNA聚合酶催化Zfx/Zfy基因转录形成不同的mRNAD. 利用PCR技术特异性扩增Zfx 基因可以鉴别胚胎性别【
27、答案】B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Zfx/Zfy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详解】A、Zfx/Zfy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减数分裂过程中Zfx/Zfy基因随XY的分离而彼此分离,A正确;B、X和Y染色体的核苷酸序列不同,用同种限制酶切割X和Y染色体的DNA,不一定能获得Zfx与Zfy基因,B错误;C、Zfx/Zfy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二者互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故RNA聚合酶可催化Zfx/Zfy基因转录形成不同的mRNA,C正确;D、雌雄个体中都有X染色体即都有Zfx基因,无法利用Zfx 基因鉴别胚胎性别,可利用PCR技术
28、特异性扩增Zfy基因鉴别胚胎性别,D错误。故选B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8. 梅花鹿属于单胎动物,季节性发情,育种工作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对优良品种进行扩大繁殖。下列叙述错误是( )A. 给供体母鹿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使其一次排出多个卵子B. 进行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C. 当受体数量有限时,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以获得更多的后代D. 梅花鹿的胚胎形成后一直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收集提供可能【答案】CD【解析】【分析】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
29、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配种或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 对胚胎进行移植;移植后的检查。【详解】A、给供体母鹿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使其一次排出多个卵子,即超数排卵,A正确;B、进行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其原因是供体能提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胚胎,而繁重漫长的妊娠和育仔任务由受体代替,B正确;C、梅花鹿属于单胎动物,因此当受体数量有限时,不能采用胚胎分割技术以获得更多的后代,C错误;D、梅花鹿的胚胎形成后,早期处于游离状
30、态,而不是一直处于游离状态,D错误。故选CD。19.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图所示,a、b、c表示现代工程技术,、表示其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a是核移植技术,反应了动物细胞也具有全能性B. 若c是胚胎分割技术,中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一定相同C. 中作为受体的动物品种是珍稀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D. 若 b 是体外受精技术,则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答案】ABC【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表明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2、体外受精包括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体外受精,该技术产生的动物称为试管动物。3、胚胎分割的特点: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
31、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详解】A、动物细胞通过核移植技术获得动物个体只能证明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B、胚胎分割技术是将一个囊胚或者桑椹胚分割成多份,获得多个后代个体,属于无性繁殖系,获得的个体的基因型一定相同,但是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B错误;C、珍稀的或存量少的雌性动物属于保护动物,不能作为生物工程的受体,应该用本地中数量较多的雌性动物,C错误;D、若b是体外受精技术,则为试管动物,这为良种家畜快速大量繁殖提供了可能,D正确。故选ABC。【点睛】本题结合概念图,考查核移植技术、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要求考生
32、识记核移植技术的概念及理论基础,明确核移植体现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识记体外受精技术的应用;识记胚胎移植的过程和胚胎分割技术的特点。20. 如图所示为脂肪(含C、H、O三种元素)和糖类部分元素含量,已知两者最终氧化分解的产物相同。根据图中有关数据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同质量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B. 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较多C. 同质量下,糖类比脂肪在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多D. 正常情况下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主要储能物质【答案】ABD【解析】【分析】根据题图可知,与糖类相比,脂肪中C元素的比例高,而O元素的比例低。【详解】A、与糖类相比,同质
33、量下,脂肪H的比例较高,因此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A正确;B、由于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O的比例较少,所以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较多,B正确;C、同质量下,糖类H的比例较低,所以糖类比脂肪在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少,C错误;D、正常情况下,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D正确。故选ABD。【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识记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组成特点及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非选择题21. 为分离和培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小组使用了下列培养基配方,将各种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再经高温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经接种、培养后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回答下列
34、问题:KH2PO4Na2HPO4MgSO47H2O蛋白胨葡萄糖尿素琼脂14 g21 g02 g10 g100g10g150 g(1)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2)培养基常用_方法灭菌,培养皿常用_方法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等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可以防止_,以免造成污染。(3)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宜采用_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4)培养分解尿素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
35、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5)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个,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 mL)_。(6)若在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过程中,发现了另一种B细菌,在B细菌周围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甲同学提出的观点是B细菌产生了不利于(抑制)分解尿素的细菌生存的物质。请你在以下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完成验证甲同学所提观点的实验过程: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答案】 (1). 不能 (2). 培养基含蛋白胨,尿素不是唯一氮源,不能选择出只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3). 高压蒸汽灭菌 (4). 干热灭菌 (5). 培养皿盖上的水珠
36、落入培养基 (6). (稀释)涂布平板 (7). 菌落数目 (8).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9). 234109 (10). 去除中的B细菌保留培养基再接种A细菌培养一段时间观察A细菌的生长情况【解析】【分析】1、纯化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稀释涂布平板法:将骏业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2、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
37、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详解】(1) 据表分析,表中的蛋白胨可以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氮源,尿素不是唯一氮源,不能选择出只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故不能分离尿素分解菌。(2)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灭菌,培养皿常用干热灭菌法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等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可以防止培养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以免造成污染。(3)固体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稀释
38、涂布平板法适用于微生物的统计计数,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4)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需要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如果有菌落说明被污染,如果没有菌落说明没被污染。(5)根据题意可知,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体积稀释倍数=2340.1106=2.34109。(6)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A细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原因是B细菌产生了不利于(抑制)A细菌生存的物质,可以利用培养B细菌的培养基培养A细菌,看A细菌的繁殖是否受到影响,实验过程为:去除中的B细菌保留培养基再接种A细菌培养
39、一段时间观察A细菌的生长情况。【点睛】本题考查尿素分解细菌的分离和培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条件、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2. 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如下表,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回答下列问题:限制酶BamHIHindEcoR 1Sma I只别序列及切割位点(1)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能否使用Sma切割?_(选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2)与只使用EcoR相比较,使用BamH和Hind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_。(3)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
40、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_酶。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4)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_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答案】 (1). 不能 (2). 因为Sma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 (3). 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 (4). DNA连接 (5). 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6). 蔗糖为唯一含碳营养物质【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41、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在质粒和目的基因上都有一
42、个Sma酶的内切位点,当使用Sma酶时,会导致质粒上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被破坏。(2)与只使用EcoR相比较,使用BamH和Hind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也可以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的反向连接。(3)质粒与目的基因都是DNA,要想将两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则需要使用DNA连接酶。运载体中一般需要用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这样有利于在后期对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进行鉴别和筛选。(4)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不能在以蔗糖为唯一含碳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生长,而导入重组质粒的该突变体,能在以蔗糖为唯一含碳营养物
43、质的培养基中生长,所以可以将受体细胞用以蔗糖为唯一含碳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3. 生产胰岛素时通常采用胰岛素A、B链分别表达的方法。图1是该方法所用的基因表达载体,图2表示利用大肠杆菌作为工程菌生产人胰岛素的基本流程(融合蛋白A、B分别表示半乳糖苷酶与胰岛素A、B链融合的蛋白)。回答下列问题:(1)图1基因表达载体中没有标注出来的基本结构是_。(2)图1中启动子是_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启动目的基因的表达。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需的工具酶有_。(3)半乳糖苷
44、酶与胰岛素A链或B链融合表达,可将胰岛素肽链上蛋白酶的切割位点隐藏在内部,其意义在于_。(4)溴化氰能切断肽链中甲硫氨酸羧基端的肽键,用溴化氰处理相应的融合蛋白能获得完整的A链或B链,且半乳糖苷酶被切成多个肽段,这是因为_。(5)根据图2中胰岛素的结构,请推测每个胰岛素分子中所含游离氨基的数量。你的推测结果是_,理由是_。【答案】 (1). 终止子 (2). RNA聚合 (3).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4). 防止胰岛素的A、B 链被菌体内蛋白酶降解 (5). 半乳糖苷酶中含多个甲硫氨酸,而胰岛素A、B 链中不含甲硫氨酸 (6). 至少2个 (7). 两条肽链的一端各有一个游离的氨基,氨基酸
45、R基团中可能还含有游离的氨基【解析】【分析】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蛋白质中游离的氨基数=肽链数+R基中氨基。【详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基因表达载体中已有目基因、启动子和标记基因,所以没有标注出来的基本结构是终止子。(2)图1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启动目的基因的表达即转录过程;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一般用相同的限制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以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再加入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3)-半乳糖苷酶与胰岛素A链或B链融合表达,可将胰岛素肽链上蛋白酶的切割位点
46、隐藏在内部,这样可以防止胰岛素的A、B链被菌体内蛋白酶降解。(4)溴化氰能切断肽链中甲硫氨酸羧基端的肽键,由于-半乳糖苷酶中含有多个甲硫氨酸,而胰岛素的A、B链中不含甲硫氨酸,所以用溴化氰处理相应的融合蛋白能获得完整的A链或B链,且-半乳糖苷酸被切成多个肽段。(5)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而胰岛素含有A链和B链,所以每个胰岛素分子中所含游离氨基的数量至少是2个。【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7、。24. “克隆猴”是中国科学家率先建立起可有效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实现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回答下列问题:(1)相对于植物组织培养而言,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的克隆比较困难的原因是_。克隆过程中一般利用未受精的去核卵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_。(2)克隆猴培养过程中需要用_酶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为了提高动物细胞克隆成功率,可以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添加_等天然成分,以滋养细胞支持生长。培养箱中通常要维持一定的CO2浓度, CO2的作用是_。(3)克隆猴除了利用到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生物技术手段外,还必须用到_(答出两种技术)。(4)如果培育大量的转基因克
48、隆猴,可采用_技术将药用蛋白基因导入到受精卵中,并采用_技术检测受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为了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以采用_技术处理早期胚胎,如果选择囊胚阶段的早期胚胎,在分割时需要注意_。【答案】 (1). 细胞难以脱分化,体细胞核内虽然有全套基因,但大部分基因在分化后就不再表达,很难被激活 (2). 卵细胞体积大,易操作,营养丰富,未受精的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激活体细胞的细胞核全能性的物质 (3). 胰蛋白(或“胶原蛋白”) (4). 动物血清 (5). 维持培养液的pH (6). 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技术 (7). 显微注射 (8). DNA分子杂交 (9). 胚胎分
49、割 (10). 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一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2、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在体外将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成熟,可以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第一极体,核移植时,对提供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奶牛不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用电脉冲等方法可以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
50、。【详解】(1)相对于植物组织培养而言,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的克隆比较困难的原因是动物细胞难以脱分化,体细胞核内虽然有全套基因,但大部分基因在分化后就不再表达,很难被激活。克隆过程中一般利用未受精的去核卵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卵细胞体积大,易操作,营养丰富,未受精的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激活体细胞的细胞核全能性的物质。(2)克隆猴培养过程中需要用胰蛋白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为了提高动物细胞克隆成功率,可以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添加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以滋养细胞支持生长。培养箱中通常要维持一定的CO2浓度, 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3)克隆猴除了利用到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生物
51、技术手段外,还必须用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技术等生物技术。(4)如果培育大量的转基因克隆猴,可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药用蛋白基因导入到受精卵中,并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受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为了提高胚胎的利用率,可以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处理早期胚胎,如果选择囊胚阶段的早期胚胎,在分割时需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点睛】本题考查核移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核移植的基本程序和意义,掌握核移植的生理学基础,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做题关键是要求考生熟记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概念、类型、原理、应用。2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抽检某系列奶粉时发现:该系列
52、奶粉是用80%的麦芽糊精和20%的奶粉简单勾兑而成的,婴儿喜欢吃却得不到足够的蛋白质营养,属于不合格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劣质奶粉中含有大量还原糖,如果用斐林试剂鉴定,则该试剂与待测样液在试管中混合均匀后,还必须经过_处理,预计试管中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是_。(2)如果要鉴定劣质奶粉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应选用的试剂是_。(3)评价奶粉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标准是看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缺乏则会影响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赖氨酸是不是小白鼠的必需氨基酸呢?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请补充并完善他们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材料和用具:
53、20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正常幼年小白鼠、分装在不同试剂瓶中的21种氨基酸、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秤、天平等。实验原理:_。实验方案:配食:取一定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含量和比例适宜的21种氨基酸,配制成食物A(对照组);_,配制成食物 B。分组:将20只白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称量其体重。饲喂:甲组每天饲喂适量的食物A;乙组每天饲喂与甲组食物A等量的食物B。两组小白鼠其他饲养条件相同。观测:_。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_。【答案】 (1). 水浴加热 (2). 由蓝色变成砖红色 (3). 双缩脲试剂 (4). 必需氨基酸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当动物缺乏
54、必需氨基酸时,就会影响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等症状 (5). 另取等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除赖氨酸以外的20种氨基酸,其含量和比例与食物A中的相同 (6). 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大鼠的体重,并计算体重增加量 (7). 若两组小白鼠营养状况和体重基本相同,则赖氨酸不是小白鼠的必需氨基酸;若乙组小白鼠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甲组小白鼠正常,则赖氨酸是小白鼠的必需氨基酸【解析】【分析】1、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由蓝色变成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
55、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2、验证赖氨酸是否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可用含赖氨酸的食物和不含赖氨酸的食物分别喂养甲乙两组大鼠,一端时间后若若两组大鼠营养状况和体重基本相同,说明赖氨酸不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若食物中缺少赖氨酸的大鼠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等症状而另一组正常,说明赖氨酸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详解】(1)鉴定还原糖要用斐林试剂,与待测样液在试管中混合均匀后,还必须经过水浴加热处理,试管中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是由蓝色变成砖红色。(2)鉴定蛋白质选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3)本实验的目的
56、是探究赖氨酸是不是小白鼠的必需氨基酸,自变量是是否含有赖氨酸,因变量是小鼠生长情况实验原理:必需氨基酸是动物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当动物缺乏必需氨基酸时,就会影响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或减轻。根据实验的自变量A组作为对照,B组另取等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除赖氨酸以外的20种氨基酸,其含量和比例与食物A中的相同。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大鼠的体重,并计算体重增加量。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两组小白鼠营养状况和体重基本相同,则赖氨酸不是小白鼠的必需氨基酸;若乙组小白鼠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甲组小白鼠正常,则赖氨酸是小白鼠的必需氨基酸。【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内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方法,分析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设计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