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南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江南授课时数2 课时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读准生字字音,借助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会写田字格中的 5 个生字。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想像劳动人民采莲的情景,体会他们在劳动中愉悦的心情教学重难点1. 识字。2. 整体感悟劳动人民一边采莲、一边嬉戏,鱼儿与人同乐的那种愉悦和谐的快乐氛围。教学活动教法学法白板使用说明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教学部分生字词。1. 教师略带神秘地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快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欣赏那儿迷人的风景。”2. 这儿的景色美吗?你能把看到的美景,尽量用美的语言告诉 老师和小朋友
2、们吗?3. 教师边引述边贴生字卡片。让我们细细地欣赏一下。(教师手指着图。)瞧,婷婷的荷花开放在茂盛鲜亮的荷叶间,(贴生字卡片:莲( 学 生表述, 教师鼓励性地点评。)叶间。)鱼儿(贴生字卡片: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欢快地游玩,秀美 的水乡女子正在划着小船采摘莲子。(贴生字卡片:采莲。)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4.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板书:江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5. 教学贴在图旁的生字词。(1)学生自读。(2)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 看看图说说,莲叶间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莲是什么意思?6. 欣赏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让我们来读读描写这幅美景的诗 歌,看看
3、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给你三分钟时间,尽量把这首民歌多读几遍,把它读通、读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根据上面的要求,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2. 检查自读情况。(字音读准了吗?课文读通了吗?) 第一组:戏东西南北。(1) 自古以来,江南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你们瞧,(指图。)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戏。(出示卡片:聂。)这些鱼儿,一会儿游 到东,(出示卡片:东。) 一会儿游到西,(出示卡片:西。)一会儿游到南,(出示卡片:南。)一会儿游到北。(出示卡片:北)(2) 指名读生字。齐读。(3) 小黑板出示:譬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自主探究学习指导学生读好“莲” 介音“i”不能少
4、。“何” 就是我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学生自己反复练习。指名读。小组读。第二组:可田。(1)(看图。)小朋友们,让我们再来欣赏江南美景,这婷婷的 荷花有的已结出了嫩黄色的莲蓬,有的莲蓬已经成熟,这可是采莲的好时机。(出示卡片:可。)这荷叶是多么的鲜亮嫩绿,古时候就用“田田 这个词说出了荷叶的鲜亮嫩绿。(出示卡片:田。)(2)谁能把描写荷花和荷叶的那句话读准确?(指名读。小组读齐读。)三、再读课文。l现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读准确吗?小朋友们打开书自己再读一读。2指名读。齐读。四、教学生字词。1.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四个生字:“江、可、叶、南、”。2. 自学书后第二题,看看该如何写。3.
5、分析字形,指导书写。江:左窄右宽。可:横要稍长一些。叶:左窄右宽。4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活动。上节课学的生字词还会读吗?(开火车读。)课文会读吗?(指名。小组合作学习们现在说的 “多么”。先指名说笔 顺,再教学生字。指导停顿: 江南 可采 莲 指导停顿: 莲叶 何田 田 指导停顿:鱼朗读。)二、谈话揭题。1. 字、词会读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江南。2. 这节课的要求提高了,除了读准确课文外,还要把课文读美让听的人眼前仿佛一下就出现了江南的美景。你能行吗?3. 为了把课文读美,我们得看图弄清楚文章中每句话的意思。 然后边读边在自己的脑中勾画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图。三、精
6、读课文。 1教学第一行。(1) 课文第一行句子告诉我们,江南一带是采莲的好地方。“莲就是荷花,你们能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吗?(采莲子。)(2) 指导朗读。(能自豪地读第一行诗句。)看图说说莲叶是什 么样的?把江南这一采莲的好地方介绍给大家。(练习读。指 2 读。) 2教学第二行。(1) 江南水乡的美,还美在荷叶。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子 的?(碧绿的,像小钟的。层层叠叠的)(指名回答。)(2) 这荷叶不光多,而且还很美。(3) 让我们来赞一赞荷叶吧!(试着读好第二行句子。) 3教学第三至第七行。(1)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连鱼儿也似乎特别高兴。瞧,它们在莲叶中间欢快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
7、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 一会儿游到北。书上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鱼儿就像在欢,同伴互” 助学习戏莲叶间: 鱼戏 莲叶 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 莲叶 南,鱼戏莲叶北。鱼 :“撇折” 像鱼 头 , “ 田” 像身子,“一”像鱼尾。西: 下面边快地做游戏,可高兴啦!)(2)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像鱼儿嬉戏的情景。)反复练习。朗 读。小朋友们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嬉戏的情景。小朋友们真棒!(3) 能把这首诗歌背下来吗四、教学生字词。1. 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会写“鱼、西、北”三个字。2. 自学书后第二题,看看这两个字如何写。3. 分析字形,指导书写。4. 学生描红和仿影,教师巡
8、视指导。 五、总结全文。学习谜语,引导收集资料。1. 学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们采莲,鱼儿嬉戏,婷 婷的荷花在比美。2. 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会如何?为什么?3. 荷花的美,给穿梭于荷叶间采莲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学 完课文,我有一个小小的谜语给大家猜。4. 回去给爸爸妈妈猜一猜。(试着背出谜面。)5. 谜语也写出了荷花的美、荷花的可爱,其实荷叶、荷花的美吸引了许多诗人、画家、摄影师课后能去收集一些反映荷花、荷叶美的图片、诗歌、儿歌、绘画吗?作业设计: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收集资料。,的部分应写得上宽下窄。板书设计12 江南鱼(自由自在) 鱼莲叶鱼鱼教学思路一、看图导入,教学部分生字
9、词。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板书:江南。)指名读。开 火车读。齐读。看看图说说,莲叶间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莲是什么意思?欣赏了美丽的江南水乡图,让我们来读读描写这幅美景的诗歌,看看自己能 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它读通、读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根据上面的要求,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2. 检查自读情况。(字音读准了吗?课文读通了吗?) 三、再读课文。l现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读准确吗?小朋友们打开书自己再读一读。2指名读。齐读。四、精读课文 1教学第一行。(1) 课文第一行句子告诉我们,江南一带是采莲的好地方。“莲”就是 荷花,你们能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吗?(采莲子
10、。)(2) 指导朗读。(能自豪地读第一行诗句。)看图说说莲叶是什么样的?把江南这一采莲的好地方介绍给大家。(练习读。指 2 读。)2. 教学第二行。(同上)3. 教学第三至第七行。(同上) 四、教学生字词。五、总结全文。学习谜语,引导收集资料。作业设计: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收集资料。教学反思这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预设的重难点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达 到了。课确实是一堂真实实在的课而非表演课,我一直认为,一堂课应教给学 生什么,学生上课后从知识、能力、情感上会收获什么,这都是备课时教者应 重点考虑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能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朗读,注重引导学生想 象这一诗歌的教学特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在江南一课中,我虽然有意识让学生自主识 字,自己读书,但是由于指导不到位,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因缺乏对一年级 学生的信任,学生合作学习没有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今后的教学中,要逐渐将 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合作学习,在学习中使他们自学能力得以提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尽量避免烦琐的讲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