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一 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一、考情分析考点考题分布考情分析货币的本质2016全国乙卷,15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货币的职能、汇率变化及其影响、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作用。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计算类和曲线类选择题考查趋于减少,主观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价格、消费”部分。在备考中应注意:(1)结合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考查其利弊。(2)以图表等形式考查对价格波动的认识。(3)结合具体事例考查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结合具体的消费行为考查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2012全国,1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2016全国甲卷,132015全国,15价
2、格的决定与变动2016全国甲卷,122015全国,152014全国,122013全国,1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2016全国乙卷,122016全国乙卷,142015全国,122013全国,15消费及其类型2016全国丙卷,132014全国,13生产与消费2016全国丙卷,38(2)2014全国,38(1)二、体系构建三、课时安排三课时四、授课过程考点精析考点一货币1.货币及其流通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纸币 纸币可以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有贬值风险)、支付手段、世界货币(部分国家的纸币)的职能
3、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信用工具主要包括信用卡和支票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联系 纸币是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过程中演变而来的,随着商品 交换的发展,出现了信用卡、支票、外汇温馨提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信用卡的本质是电子支付卡。2.流通中的货币量与经济政策的关系3.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1)外币汇率与本币汇率的变动是反向的 人民币升值,换取外币增多,人民币(本币)汇率升高,外币贬值,外币汇率降低。人民币贬值,换取外币减少,人民币(本币)汇率降低,外币升值,外币汇率升高。(2)人民币币值变动的影响
4、 (3)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从消费水平看可以减少国外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稳定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企业生产看可以促进出口企业的稳定发展,从而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从发展方式看可以协调出口、投资、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对外贸易方式转变从外汇储备看可以保持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不贬值,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利益从对外开放看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维护世界经济秩序误区诊断1.
5、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013江苏高考,6B) ()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物。2.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纸币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2012全国,12)()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因而不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如币值稳定)才可以代替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3.民间借贷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2016天津高考,4B)()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民间借贷无关。4.移动支付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货币周转次数减少。(2016海南高考,2)()移动支付可直接支付到位,减少了支付的中间环节,进而使货币的周转次数增加。5
6、.美元持续升值,有利于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2015全国,15)()美元升值不一定能优化我国对外投资结构,而且不利于中国“走出去”。提分技巧关键词法辨别货币职能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汇;流通手段多用“购买”“现场交易”等词汇;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汇;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利息”“税款”“工资”等词汇;世界货币多用“购买外国商品”“国际收支”等词汇。拓展升华(2016高考北京)2016年中国在部分地区试点“一元券硬币化工程”,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2015年丹麦公布了关于“无现金社会”的议案,计划用电子货币代替纸币;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导
7、致委内瑞拉货币面值极高,2008年该国政府发行新的货币,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例是1:1000。上述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都 体现了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利 改变了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 可以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 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ABCD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货币的本质。材料表明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利,正确;“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并没有改变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不选;用等值硬币替代纸币,用电子货币替代纸币的做法与稳定物价没有必然的关系,不选;上述三个国家的做法都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考点精析考点二价格1.价格变动的原因及影响价格变动的原因(谁影响了
8、价格)根本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因素 对生活: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 需求量增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产: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2.生产生活中的价格变动曲线供给曲线
9、:表达了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价格高,获利增多,生产扩大;价格低,获利减少,生产缩小。所以企业生产必须依据价格变动,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弹性曲线:表达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所以A曲线属于生活必需品,B曲线属于高档耐用品需求变动曲线:左图中有两条需求曲线d1和d2,d2曲线比d1曲线所表达的需求更旺盛,因为对应每一个价格, d2曲线上的需求量都比d1曲线上的需求量要大。比如对应
10、于价格P1,d2曲线表达的需求量为Qd2,大于d1曲线表达的需求量Qd1。我们把需求曲线的变动(比如由d1曲线平移到d2曲线的过程)叫做需求的变动温馨提示:与价格相关的知识总结(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2)价格变动的影响生产、生活。(3)物价影响居民消费水平价格高,居民购买力降低;价格低,居民购买力提高。价格变动有利于引导居民消费趋向。(4)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在竞争中占有优势。(5)市场调节通过价格引导,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6)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通过
11、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以稳定物价。(7)科学发展: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或者法律手段,调节物价,引导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从而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误区诊断1.管子轻重篇提出“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揭示了货币流通量的多寡与货物价格的高低成反比例的规律 (2015北京高考,34B) ()货币流通量的多寡与货物价格的高低成正比例。2.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2014全国,12) ()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3.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014全国,12) ()价格是商品价值在量上的反
12、映,价值越大价格越高,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价格。4.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这属于互补品战略。 (2016全国乙卷,12) ()汽油与天然气属于互为替代关系。5.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大蒜、猪肉的需求急剧增加。 (2016浙江高考,24)()大蒜、猪肉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其需求不会因为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急剧增加。6.不同位置的球票是替代品,降低普通区(620排)球票的价格会增加VIP区(15排)球票的销售量。 (2015北京高考,32) ()降低普通区球票的价格会增加普通区球票的销售量,减少VIP区球票的销售量。提分技巧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概括为:正比用乘,反
13、比用除;增加用加,减少用减)(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二者成反比)。原单位商品价值量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 N(1m%)。(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二者成正比)。原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商品价值总量 N(1m%)。(3)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二者成反比)。原商品价格为N元,货币升值或贬值m%,变化后的商品价格 N(1m%)。答题模板价格变动的原因与稳定物价的措施(1)价格变动的原因答题要素:价值供求货币供应量市场缺陷经济政策流通环节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
14、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2)稳定物价的措施答题要素:科技管理发展生产货币供应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流通环节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
15、品的有效供给。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答题要素: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
16、现了以人为本。拓展升华(2016高考浙江)2016年3月,“蒜你狠”、“猪周期”卷土重来,本轮大蒜、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可能是( )此前相当部分种养殖户退出生产背后存在着炒作行为种养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大蒜、猪肉的需求急剧增加A. B. C. D.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影响价格的因素。做本题最好选择排除法,大蒜和猪肉属于食品,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小,其需求不会因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急剧增加,所以的说法错误,不选,则排除BC,则为必选,的说法与实际不符合,不选。故正确答案是A。考点精析考点三 消费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影响因素解决措施根本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生
17、产力主要因素居民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消费水平受居 民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居民收入差距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续表主观因素 消费心理:主要有从众心理、 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和求实心理,这些消费心理及其引发的消费行为,有的是理智的,有的则是不可取的、不健康的,不值得提倡的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温馨提示: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消费与生活:提高居民消费
18、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消费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3)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要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4)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误区诊断1.职工工资逐年增长,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2014北京高考,32)()一般情况下,收入提高,恩格尔系数会降低。2.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2012海南高考,9D
19、)()生存资料消费不可缺少。3.机器人的使用有助于提高社会消费水平。 (2015重庆高考,2B)()机器人的使用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不是社会消费水平。4.社会保障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2014江苏高考,6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5.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2014浙江高考,24B)()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直接目的,消费是生产的根本目的。6.要反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2016江苏高考,24A)()求异的消费并非都不可取,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求异消费,而不应全盘否定。7.要避免贷款消费。 (2016江苏高考,24B)()贷款消费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是可以的
20、,不应全部否定。提分技巧看“落脚点”,巧分两种作用如果落脚点是生产发展,一般表明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如果落脚点是生活改善,一般表明生产决定消费。答题模板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1)原因答题要素:消费的作用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生产目的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2)措施答题要素:国家(发
21、展经济、宏观调控、收入公平、社会保障、消费环境)企业个人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拓展升华(2016高考全国卷)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
22、买。试客的购买行为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是讲究实惠,根据需要,是一种理性消费。结合材料,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因此判断出试客的购买行为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故本题答案选D。巩固练习随着出境游的增多,中国游客在海外一掷千金的时候,似乎买来的仅仅是第一,并没有买来更多的尊重。在认可中国人消费能力的时候,西方媒体评论称,不少消费者可能只是买到了商品,而不是买到了“品位”。而马桶盖、电饭煲、电动牙刷这类产品的扎堆抢购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尊重”和“品位”的提升,需要消费者()A.勤俭节约,艰苦奋斗B.树立创新和品牌意识C.避免盲从,理性消费D.进行理性精明的投资解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提升“尊重”和“品位”无关,B的行为主体是生产者,D的行为主体是投资者,故排除。五、作业布置1.完成同步练习2.预习专题二七、反馈总结本节课内容理论性强,对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需要比较深厚的数学功底做基础,对文科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在讲解过程中应注意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