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3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8分) 1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原因是()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B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C原核生物没有完善的细胞器D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2下列有关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的基础上3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B格里菲思以小
2、鼠和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萨克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4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开花前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开花后人工去雄去雄后自然授粉去雄后待雌蕊成熟时人工授粉去雄、授粉后套袋隔离授粉后自然发育ABCD5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有()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赫尔希和蔡斯提出中心法则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
3、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的细菌转化实验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6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比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7如图的概念图中错误的是()ABCD8如图是某种单基因遗
4、传病的系谱图,图中8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A11/18B4/9C5/6D3/59豌豆花的位置分为叶腋和茎顶两种,分别受T和t基因控制种植基因型为TT和Tt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2:1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TT、Tt、tt的数量之比为()A7:6:3B9:2:1C7:2:1D25:10:110小麦粒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l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1/64B3/32C15/64D
5、5/1611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AATTdd AAttDD AAttdd 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和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和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和亲本杂交D将和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12一对夫妇的子代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a,不患遗传病甲
6、的概率是b;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c,不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d那么下列表示这对夫妇生出只患甲、乙两种遗传病之一的孩子的概率的表达式正确的有几个()ad+bc1-ac-bda+c-2acb+d-2bdA1个B2个C3个D4个13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据此推测,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有()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两只亲本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相同F1中灰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相同F1中黄色长尾鼠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1A一项B两项C三项D
7、四项14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15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人群中此病的患病概率约为1/1000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2携带致病基因,则-3与该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子女患病概率为1/303
8、B此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C若-1和-2均携带致病基因,则-2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D若-1和-2的后代患病概率为1/4,则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6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B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4:1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D核DNA数目比值为4:117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B若某病是由
9、位于非同源区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C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病概率大于女性18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B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C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D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19已知某一
10、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2,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13/18B5/9C13/16D5/820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CD、GH、OP段都有同源染色体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CD、IJ段一直含有染色单体C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不相等D图中CD段与GH段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不同21某二倍体动物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11、C将形成配子D正在发生DNA复制22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将发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图1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C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D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23如果用3H、15N、32P、3
12、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和35SB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2P和35S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24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每个双链DNA分子通常都会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且每个DNA分子的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B每个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且DNA分子中G与C碱基对含量较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C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4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
13、25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在真核生物中有DNA和RNA,它们都是遗传物质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以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26下列关于DNA的相关计算中,正确的是()A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腺嘌呤有600个,则每一条链上都具有胞嘧啶200个B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共需要2nm个胸腺嘧啶C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要2n-
14、1m个胸腺嘧啶D无论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A+G)所占的比例均是1/227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是20条,其中4条染色体中的DNA用3H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A4条B40条C36条D20条28某动物的睾丸中,一个基因型为BbXaY的精原细胞,产生一个基因型为BbXa的精子,则其它三个精子可能的基因型为()XaBbYYBXabYbYBXaBbYYXaBYbYBbXaYYA或或B或或C或或D或或29某对夫妇的l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所示,A、b、D分别为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
15、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他们的孩子()A同时患三种病的概率是1/2B同时患甲、丙两病的概率是3/8C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D不患病的概率为1/430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如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丙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D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31下列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叙述正确的是()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6、表明了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C艾弗里在含有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R型菌全部转化成S型菌D分别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32彩椒的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皮色遗传己知红皮基因(B)对绿皮基因(b)显性,但在另一黄色显性基因(A)存在时,则基因B和b都不能表达现用基因型AaBb的个体和基因型Aabb的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A2种,7:1B3种,12:3:1C3种,6:1:1D4种,1:2:2:133在孟德尔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若让F2中的黄色圆粒个体自交,则F3的性状分离比是()A9:3:3:1B3:3:1:1C25:5:
17、5:1D15:5:3:1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形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性别受性染色体的控制而与基因无关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22分) 35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已知玉米叶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籽粒的颜色有紫色、黄色和白色三种,味道有甜味和非甜味两种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根据生产实践获知,杂交种
18、(Aa)所结果实在数目和粒重上都表现为高产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自然授粉(同株异花授粉与品种间异株异花授粉)上述栽种方式中,两个品种玉米授粉方式共计有_种,F1植株的基因型是_;现有情况下,为选取杂交种避免减产,在收获季节收集_(宽叶、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_(宽叶、窄叶)植株进行栽种(2)用两紫色籽粒的玉米作亲本,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Fl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_种;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_36宽叶和狭叶是荠菜的一对相
19、对性状,用纯合的宽叶与狭叶荠菜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母本父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组合一宽叶狭叶宽叶宽叶:狭叶=3:1杂交组合二宽叶狭叶宽叶宽叶:狭叶=15:1杂交组合三宽叶狭叶宽叶宽叶:狭叶=63:1(1)由表中数据可推知,该性状至少受_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_定律(2)杂交组合三的子一代基因型为_(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表示),其子二代中宽叶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3)若将杂交组合二的子二代中宽叶个体收获后,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所有株系中,子代表现出宽叶:狭叶=15:1的株系比例为_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邢台一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
20、解析一、选择题(共3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8分)0 1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原因是()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B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C原核生物没有完善的细胞器D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大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据此答题【解答】解:A、原核生物有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拟核,A错误;B、原核生物中含有核物质,B错误;C、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错误;D、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原核生物进行无性生殖,D正确
2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孟德尔遗传定律,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掌握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下列有关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的基础上【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专题】正推法;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一对
22、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发现F2都是3:1的分离比;揭示实验现象时孟德尔提出Fl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提出假说,依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假说能解释自交实验,但是否成立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最终得出结论【解答】解:A、孟德尔所作的假设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A错误;B、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B正确;C、孟德尔所作假设的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的,配子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正确;D、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用豌
23、豆纯合亲本杂交得F1,然后让F1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经思考提出问题,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的研究的过程,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学生应理解加记忆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范围是有性生殖、真核生物、细胞核遗传3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B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萨克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
24、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证明在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艾弗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萨克斯利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鲁宾和卡门利用了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证明的氧气来自于水【解答】解: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错误;B、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证明了在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并没有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B错误;C、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D、萨克
25、斯利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鲁宾和卡门利用了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证明的氧气来自于水,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命科学发展过程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难度不大4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开花前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开花后人工去雄去雄后自然授粉去雄后待雌蕊成熟时人工授粉去雄、授粉后套袋隔离授粉后自然发育ABCD【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如图是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其中左图为去雄过程,右图为人工异花传粉过程
26、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掉雄蕊,且去雄要彻底)套上纸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据此答题【解答】解:开花前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正确;开花前人工去雄,错误;去雄后人工授粉,错误;去雄后待雌蕊成熟时人工授粉,正确;去雄、授粉后套袋隔离,正确;授粉后需套上纸袋发育,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识记孟德尔对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假说),掌握孟德尔验证其假说的方法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7、5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有()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赫尔希和蔡斯提出中心法则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的细菌转化实验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A两种B三种C四种D五种【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专题】正推法;遗传物质的探索【分析】1、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演绎推理,再通
28、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类比推理法是通过对已知事物的特点和性质来推断或理解未知事物的特点和性质,从而达到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目的但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是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必须进行验证2、模型构建是自然科学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当研究对象难以直接操作或研究时,可以考虑使用模型构建的方法该方法用模型来模拟研究对象,被模拟的对象称为原模模型构建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与原模的比较来验证3、赫尔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F1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F1代与隐性纯
29、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进一步引申,未知基因型的显性个体和隐性纯合体亲本交配用以测定显性个体的基因类型遗传学上常用此法测定个体的基因类型所以测交是对假说的验证,错误;赫尔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错误;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没有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赫尔希,蔡斯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错误;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首先将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然后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分别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
30、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正确;沃森和克里克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重要遗传实验的实验方法、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要求考生识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识记每位科学家采用的方法、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6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比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C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
31、总量之比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细胞的减数分裂;DNA分子的复制【专题】正推法;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减数分裂;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1、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子细胞中;2、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1个初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一
32、次分裂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1个卵细胞+3个极体;4、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解答】解: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为2个,所以不含15N的DNA与含15N的DNA数量比=(8-2):2=3:1,A正确;B、YyYy3Y_、1yy,RrRR1R_,所以后代表现性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3:1,B正确;C、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分解1摩尔葡萄糖需消耗6摩尔O2,并生成6摩尔CO2,进行无氧呼吸时消耗1摩尔葡萄糖生成2摩尔CO2,所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
33、6:(6+2)=3:4,C错误;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因此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3:1,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细胞呼吸、细胞的减数分裂、DNA分子复制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理解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识记DNA复制方式,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具体过程,掌握卵细胞的形成过程7如图的概念图中错误的是()ABCD【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受精作用【分析】基因分离规律实质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等位基因分离;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34、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有丝分裂的实质是着丝点分裂,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正确;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其中一半染色体来源于父方,一般来源于母方,同源染色体汇合,正确;染色体复制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相同的基因,错误;基因分离的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时间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正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正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时间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并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基因分
35、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8如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8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A11/18B4/9C5/6D3/5【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遗传系谱图;遗传基本规律计算;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而父亲正常则为常染色体遗传因此,该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解答】解:根据系谱图,5号为患病女孩,其父母都正常,所以该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6号个体为1/3AA或2/3Aa
36、,7号个体为Aa由于8号个体是正常个体,其为AA的概率是1/31/2+2/31/4,为Aa的概率是1/31/2+2/31/2,因此,8号个体杂合子的概率是Aa/AA+Aa=(1/6+1/3)(1/6+1/6+1/6+1/3)=3/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遗传系谱图的判断及概率的计算,根据遗传系谱图及题干中的条件,准确的判别患病类型是解题的关键9豌豆花的位置分为叶腋和茎顶两种,分别受T和t基因控制种植基因型为TT和Tt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2:1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TT、Tt、tt的数量之比为()A7:6:3B9:2:1C7:2:1D25:10:1【考点
37、】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豌豆与其它植物不同,自然状态下均进行自交,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解答】解:由于两者数量比例为2:1,则TT占2/3,Tt占1/3,TT自交后代仍然为TT,因此TT自交后代占所有后代的TT2/3;Tt占1/3,Tt自交后代基因型有三种:1/4TT、1/2Tt、1/4tt,则整个后代中比例分别为TT=2/3+1/31/4=9/12;Tt=1/31/2=2/12;tt=1/31/4=1/12,因此其子代中基因型为TT、Tt、tt的数量比为9:2: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0小麦
38、粒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l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1/64B3/32C15/64D5/16【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得知,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cc和AABBCC,它们杂交得到F1,Fl的基因型为AaBbCc据此答题【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Fl的基因型为AaBbCc,Fl自交后代F2中的
39、表现型包括7种,即含6个显性基因、含5个显性基因含1个显性基因和不含有显性基因其中含1个显性基因的有Aabbcc、aaBbcc、aabbCc三种,各占1/21/41/4=1/32,所以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31/32=3/32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数量遗传,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Fl的基因型及Fl自交后代F2中表现型种类,根据题意推断出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基因型种类,再用逐对分析计算出相关概率即可11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
40、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AATTdd AAttDD AAttdd 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和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和杂交所得F1代的花粉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和亲本杂交D将和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若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则只能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解答】解:
41、A、由于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所以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和杂交,A错误;B、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和杂交,依据花粉的形状和花粉的糯性与非糯性两对相对性状可以验证,B错误;C、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选用和亲本杂交较为合理,C正确;D、和杂交后所得的F1(AattDd),产生的花粉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四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1:1:1:1,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一对夫妇的子代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a,不患遗传病甲的
42、概率是b;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c,不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d那么下列表示这对夫妇生出只患甲、乙两种遗传病之一的孩子的概率的表达式正确的有几个()ad+bc1-ac-bda+c-2acb+d-2bd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只患其中一种病有2种可能:只患甲病的概率为ad,只患乙病的概率为bc,所以只患其中一种病的概率为ad+bc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两病均患的概率为ac,两病均不患的概率为bd,所以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ac-bd患甲病的概率是a,患乙病的概率是c,所以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a+c-2ac不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b,不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
43、d,两病均不患的概率为bd,所以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b+d-2bd【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表达式:ad+bcad(患甲病却不患乙病,即只患甲病),bc(患乙病却不患甲病,即只患乙病),则ad+bc为只患甲、乙一种遗传病者,正确表达式:1-ac-bdac(两病兼得),bd(正常,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1(所有子代看作1),则1-ac-bd为只患甲、乙一种遗传病者,正确表达式:a+c-2aca(患甲病,包括两病兼得者),c(患乙病,包括两病兼得者),ac(两病兼得),a-ac(只患甲病),c-ac(只患乙病),则(a-ac)+(c-ac)=a+c-2ac为只患甲、乙一种遗传病者,正确表达式:b
44、+d-2bdbd(正常,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b(不患甲病,包括只患乙病者和正常人),d(不患乙病,包括只患甲病者和正常人),b-bd(表示只患乙病),d-bd(表示只患甲病),则(b-bd)+(d-bd)=b+d-2bd为只患甲、乙一种遗传病者,正确所以四个表达式都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3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据此推测,下列不正确
45、的选项有()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两只亲本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相同F1中灰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相同F1中黄色长尾鼠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1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信息转化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分析题文:任取一对黄色短尾鼠,让其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亲本是黄色而后代出现了灰色,且黄色:灰色是3:1,说明黄色是显性性状,亲本是杂合子;亲本是短尾而后代出现了长尾,且短尾:长尾=2:1,说明短尾是显性性状,亲本是杂合子,且后代中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解答】解:由分析
46、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错误;亲本是黄色而后代出现了灰色,且黄色:灰色是3:1,说明黄色是显性性状,亲本均是杂合子(Yy);亲本是短尾而后代出现了长尾,且短尾:长尾=2:1,说明短尾是显性性状,亲本均是杂合子(Dd),正确;由于D基因纯合致死,因此F1中灰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均为yyDd,正确;F1中黄色长尾鼠(1/3TTdd、2/3Ttdd)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1,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任取一对黄色短尾鼠,让其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判断出显隐性关系,并
47、判断出绿色显性纯合致死,再准确判断选项14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考点】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分析】根据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
48、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乙两个容器中共有两对等位基因,又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
49、,体现的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等位基因的种类,B错误;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正确;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且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要相等,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5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人群中此病的患病概率约为1/1000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50、A若-2携带致病基因,则-3与该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子女患病概率为1/303B此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C若-1和-2均携带致病基因,则-2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D若-1和-2的后代患病概率为1/4,则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专题】遗传系谱图;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人类遗传病【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和-2表现正常,所生-1患病,说明此病为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X染色体上【解答】解:A、若-2携带致病基因,则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设致病基因为a,人群中此病的患病a
51、a概率约为1/10000,a=1/100,A=99/100,则Aa=21/10099/100,AA=99/10099/100,正常男子是携带者的概率是2/101-3与该地区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子女患病aa概率为1/42/32/101=1/303,A正确;B、据分析可知,此病不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B错误;C、若-1和-2均携带致病基因,则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和-2均为杂合子,故-2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C错误;D、若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和-2的后代患病概率为1/4;若此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a,-1为XaY,则-1为XAY,-2为XAXa,因此-1和
52、-2的后代患病概率也为1/4,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推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16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B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4:1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D核DNA数目比值为4:1【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专题】对比分析法;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析】男
53、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Y,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平均分向细胞两极;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为XBX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平均分向细胞两极,要么含有2条XB染色体,要么含有2条Xb染色体【解答】解:A、男性红绿色盲患者后期色盲基因数目为2,女性携带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色盲基因数目为0或者2;A错误;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为0;B错误;C、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2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正常体细胞相同,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C
54、正确;D、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数目92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DNA数目46个;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7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B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C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
55、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病概率大于女性【考点】伴性遗传【专题】正推反推并用法;伴性遗传【分析】据图分析,I片段上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同源区段上存在等位基因,II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片段是位于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Y遗传,患病者全为男性【解答】解:A、由题图可以看出,片段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无对应的部分,因此若某病是位于片段上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A正确;B、由题图可知片段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对于区段若该区段的疾病
56、由显性基因控制,男患者致病基因总是传递给女儿,则女儿一定患病,而儿子是否患病由母方决定,B正确;C、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性染色体的遗传病遗传时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即该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有关,C错误;D、若某病是位于I片段上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病概率大于女性,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性染色体为素材,着重考查学生对伴性遗传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正确解读题图理解、区段的位置,及各区段的基因的遗传特点,根据具体问题正确写出遗传图解是解题的关键18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
57、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B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C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D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分析】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时期分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两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分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产生精子的细胞为精原细胞,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3对常染色体+XY【解答】解:A、第一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
58、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中只有4条染色体,A正确;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8条染色体,其中3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XY(X和Y的形态不同),因此有5种形态,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是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即4种形态,B正确;C、第一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8条染色体,但是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由4变为8条染色体,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其中3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XY,因此有5种形态
59、,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但是8条染色体两两相同,因此是4种形态,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了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雌雄果蝇染色体的染色体图解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要牢记2个关键点,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恢复原数19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2,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13/18B5/9C13/16D5/8【考点】基因的分离规
60、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本题应选用配子法来计算基因型概率在开始审题的时候看到有两对等位基因,但是由于亲本均为bb,因此只要考虑Aa和AA这一对基因,此时应选择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题【解答】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分析基因型可知只要考虑A与a这一对相对性状个体间的自由交配(因为两个亲本都是bb,后代也全为bb)据题意无论雌性或雄性,都有Aa和AA两种类型,Aa:AA=1:2,这样亲本Aa占1/3、AA占2/3,这样亲本产生的配子中A占5/6,a占1/6无论雌、雄均有这两种,均为这样的比例,因此后代AA的概率为5/65/6=25/36,aa的概率为1/61/
61、6=1/36,因此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Aa的概率为25/36+1/36=26/36=13/18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难度较大,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20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CD、GH、OP段都有同源染色体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CD、IJ段一直含有染色单体C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不相等D图中CD段与GH段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不同【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阅读题图可知,该题的知
62、识点是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和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AE是有丝分裂DNA含量变化,EK是减数分裂过程DNA含量的变化曲线,MQ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解答】解;A、由题图可知,图中CD是有丝分裂过程、GH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OP是有丝分裂后期,都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B、CD段是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其中后期和末期不存在染色单体,IJ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其中后期、末期不存在染色单体,B正确;C、GH段,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是2n,OP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是4n,C错误;D、CD是有
63、丝分裂过程,着丝点分裂,GH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等,着丝点不分裂,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DNA、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形成知识网络、建构并分析曲线模型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1某二倍体动物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将形成配子D正在发生DNA复制【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解答本题要紧扣题中
64、的关键词“细胞膜开始缢缩”,说明细胞即将分离形成子细胞,这有两种可能: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在充分利用题中所给的另一条件“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从而排除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解答】解:A、有丝分裂中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并且不发生细胞膜缢缩,故A项排除;B、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也有2个DNA分子,故B项排除;C、据题意可知细胞膜开始缢缩,说明此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相等,说明着丝点已分裂,每一极有5条染色体,即无同源染色体,且该生物是二倍体动物,因此该细胞处
65、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故C项正确;D、DNA分子复制发生间期,间期的细胞膜不发生缢缩,故D项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设计比较巧妙,充分利用了题干中所给条件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2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将发生DNA的复制和有
66、关蛋白质的合成B图1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C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D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分析图1:A组细胞的DNA含量为2C,可表示G1期和有丝分裂末期;B组细胞的DNA含量在2C4C间,表示DNA正在进行复制,处于S期;C组细胞的DNA含量为4C,可表示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分析图2:D组细胞的DNA含量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表示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E组细胞的DNA含量为2C,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F组细胞的DNA含量为4C,可表示G1期和减数第一次
67、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分析图3:曲线表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其中甲乙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丙丁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解答】解:A、图1B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位于图3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染色体的复制,即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B、图1C组细胞的DNA含量为4C,可表示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只有G2期、前期、中期位于图3的乙丙段,B正确;C、图2D组细胞的DNA含量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表示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的DNA含量为2C,可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D、图2中F变E即初级精母细胞变次级精母
68、细胞发生在减一的末期,即位于乙丙段,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柱形图和曲线图,根据DNA含量来判断细胞所处时期,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本题的难点也是图形的辨别,特别要注意曲线图中纵坐标的含义,不要误认为是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23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和35SB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2P和35S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
69、5S【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噬菌体是DNA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蛋白质和DNA都有CHON四种元素,蛋白质中含有S元素,DNA上有P元素当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蛋白质外壳和DNA中都能找到3H、15N;因为侵染时只有DNA进入
70、细菌体内,所以还可以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32P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噬菌体侵染时只注入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4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每个双链DNA分子通常都会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且每个DNA分子的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B每个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且DNA分子中G与C碱基对含量较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C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4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考点】DN
71、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专题】正推法;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分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1分子脱氧核糖组成;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A、一般情况下,每个双链DNA分子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且每个DNA分子的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A正确;B、DNA分子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不是核糖,DNA分子中大多数的
72、脱氧核糖上连接2个磷酸,B错误;C、DNA分子中千变万化的碱基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正确;D、双链DNA分子中,胞嘧啶与鸟嘌呤配对,因此胞嘧啶C与鸟嘌呤G的数目相等,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的组成成分、结构和结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对相关知识进行熟练识记25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在真核生物中有DNA和RNA,它们都是遗传物质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以外的其
73、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考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专题】正推法;遗传物质的探索【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2、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3、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它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解答】解:A、在真核生物中有DNA和RNA,其中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正确;CD、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此
74、类试题,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几句结论性语句,并能据此准确判断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6下列关于DNA的相关计算中,正确的是()A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腺嘌呤有600个,则每一条链上都具有胞嘧啶200个B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共需要2nm个胸腺嘧啶C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要2n-1m个胸腺嘧啶D无论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A+G)所占的比例均是1/2【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
75、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2、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1)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 n-1)m个(2)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解答】解:A、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腺嘌呤有600个,则该DNA分子中胞嘧啶的数目为400个,但无法确定每一条链上的胞嘧啶数目,A错误;B、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共需要(2n-
76、1)m个胸腺嘧啶,B错误;C、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要2n-1m个胸腺嘧啶,C正确;D、在双链DNA中,(A+G)所占的比例是1/2,在单链DNA中,(A+G)所占的比例不一定是1/2,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掌握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及其中的相关计算,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7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是20条,其中4条染色体中的DNA用3H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
77、数为()A4条B40条C36条D20条【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2、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解答】解: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都被3H标记,然后放在不含3H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一代的所有染色体上都含3H标记,且每个DNA分子都有一条链被3H标记;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共有40条染色体,但其中只有20条染色体含3H标记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
78、、DNA分子复制,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识记DNA分复制方式,能结合两者作出准确的判断28某动物的睾丸中,一个基因型为BbXaY的精原细胞,产生一个基因型为BbXa的精子,则其它三个精子可能的基因型为()XaBbYYBXabYbYBXaBbYYXaBYbYBbXaYYA或或B或或C或或D或或【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
79、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解答】解:一个基因型为BbXa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1)若发生了交叉互换,则可产生和BbXaXa和BbYY的两种次级精母细胞;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B和b的两条染色体都移向了同一极,则可产生BbXa、Xa、BbY和Y四种精子(2)若发生了交叉互换,则可产生和BbXaXa和BbYY的两种次级精母细胞;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BbXaXa的次级精母细胞中,B和b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则可产生BbXa、Xa两种精子;含BbYY的次级精母
80、细胞正常分裂,则可产生BY和bY两种精子(3)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B和b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移向同一极并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所以产生了基因型为BBbbXaXa和YY的两种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分裂,所以基因型为YY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了两个基因型为Y的精子,而基因型为BBbbXaXa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了两个基因型为BbXa的精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特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能结合题干所给精原细胞和精子的基因型,推测其他三种
81、精子的基因型29某对夫妇的l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所示,A、b、D分别为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他们的孩子()A同时患三种病的概率是1/2B同时患甲、丙两病的概率是3/8C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D不患病的概率为1/4【考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分析】分析题图:父亲产生ABD和aBd两种精子,母亲产生Abd和abd两种卵细胞,后代的基因型为1/4AABbDd(同时患甲病和丙病)、1/4AaBbDd(同时患甲病和丙病)、1/4AaBbdd(只患甲病)和1/4aaBbdd(不患病)据此答题【解答】解:A、这对夫妇的孩子肯定不患乙病,所以不可能同时患三
82、种病,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同时患甲、丙两病的可能性是1/4+1/4=1/2,B错误;C、由以上分析可知,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4,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后代不患病的可能性为1/4,则患病的可能性为3/4,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亲本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正确分析题图,明确父亲和母亲都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再根据分离定律计算出子代的几种情况,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30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如图表示两个抗虫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机整合的三种情况(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
83、基因的有甲、乙、丙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丙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四个抗虫基因的有甲、乙、丙D配子中可能含两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题图:甲植株相当于是抗虫基因纯合子,其产生的配子均含有抗虫基因;乙植株相当于是抗虫基因杂合子,其产生的配子中有1/2含有抗虫基因;丙植株相当于是抗虫基因杂合子,其产生的配子中有3/4含有抗虫基因据此答题【解答】解: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进行了DNA的复制,因此有丝分裂后期,甲、乙、丙细胞中都含有4个抗虫基因,A正确;B、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
84、个抗虫基因的有乙、丙,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中进行了DNA的复制,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甲、乙、丙细胞中都含有4个抗虫基因,C正确;D、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可能含有两个抗虫基因的是乙、丙,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基因所在位置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31下列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叙述正确的是()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
85、转化实验表明了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C艾弗里在含有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R型菌全部转化成S型菌D分别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本题是对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综合性考查,回忆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内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最初人们认识到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且氨基酸按照不同的方式组成不同的蛋白质,这使人们意识到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因此推出蛋白质可能的遗传
86、物质B、格里菲斯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表明了S型细菌中含有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但是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DNA,B错误;C、艾弗里含有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R型菌由一部分转化成了S型菌,C错误;D、T2噬菌体必须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因此不能用人工培养基直接培养,D错误故选:A【点评】对于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的了解和对研究生物学问题飞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2彩椒的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皮色遗传己知红皮基因(B)对绿皮基因(b)显性,但在另一黄色显性基因(A)存在时,则基因B和b都不能表达现用基因型AaBb的个体和基因型Aabb的个
87、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A2种,7:1B3种,12:3:1C3种,6:1:1D4种,1:2:2: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先判断出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B_aa为红色,bbaa为绿色,_ _A_为黄色基因型AaBb的个体和基因型Aabb的个体杂交,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子代中_ _A_占3/4,bbaa占1/8,B_aa占1/8,可知后代表现型共有三种,比例为6:1:1【解答】解:基因型AaBb的个体和基因型Aabb的个体杂交,其中,Aa和Aa杂交F1的比是3:1,Bb和bb杂交F1的比是1:1;统计为A_B_:A_bb:aaB_:aabb=3:
88、3:1:1由于红皮基因(B)对绿皮基因(b)显性,但在另一黄色显性基因(A)存在时,则基因B和b都不能表达,所以A_B_ (黄色):A_bb(黄色):aaB_(红色):aabb(绿色)=3:3:1:1因此基因型AaBb的个体和基因型Aabb的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黄色:红色:绿色=6:1: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意在考查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分析,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找准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33在孟德尔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若让F2中的黄色圆粒个体自交,则F3的性状分离比是()A9:3:3:1B3:3:1:1C25:5:5:
89、1D15:5:3: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F2中的黄色圆粒个体的基因型YYRR:YYRr:YyRR:YyRr=1:2:2:4,可采用1/9YYRR自交后代均为黄色圆粒;2/9YYRr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3/4YYR_、1/4YYrr;2/9 YyRR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3/4Y_RR、1/4yy RR;4/9YyRr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9/16Y_R_、3/16Y_rr、3/16yy R_、1/16yy rr所以F3的性状分离比是:Y_R_:Y_rr:yy R_:yy rr=(1/9+2/93/4+2/93/4+4/99/16):(2/91/4+4/93/16):
90、(2/91/4+4/93/16):(4/91/16)=25:5:5:1【解答】解:F2中的黄色圆粒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1:2:2:4,采用逐对分析法,YY:Yy=1:2,而YYYY,Yy1YY、2Yy、1yy,则自交后代绿色的概率=2/31/4=1/6,黄色=1-1/6=5/6,则黄色:绿色=5:1;同理RR:Rr=1:2,则自交后代皱粒的概率=2/31/4=1/6,圆粒=1-1/6=5/6,则圆粒:皱粒=5:1;则F3的性状分离比是25:5:5: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34下列说法正
91、确的是()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形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性别受性染色体的控制而与基因无关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伴性遗传【分析】1、孟德尔把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2、作为基因的载体,某些染色体的出现与组合和性别紧密关联,这些染色体被称为性染色
92、体,而其他的染色体则被称为常染色体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因此这类性状的遗传被称为伴性遗传【解答】解: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都是体细胞的一半,正确;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错误;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错误;女儿的性染色体为XX,其中有一条一定来自父亲,正确;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可以控制性别,如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错误;性别受性染色体上相应基因的控制,错误综合以上可知,只有和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
93、减数分裂、性状的显隐性、伴性遗传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的特点及结果,明确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识记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概念;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22分) 35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已知玉米叶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籽粒的颜色有紫色、黄色和白色三种,味道有甜味和非甜味两种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根据生产实践获知,杂交种(Aa)所结果实在数目和粒重上都表现为高产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但
94、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自然授粉(同株异花授粉与品种间异株异花授粉)上述栽种方式中,两个品种玉米授粉方式共计有4种,F1植株的基因型是AA、Aa、aa;现有情况下,为选取杂交种避免减产,在收获季节收集窄叶(宽叶、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宽叶(宽叶、窄叶)植株进行栽种(2)用两紫色籽粒的玉米作亲本,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则Fl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6种;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1/6【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反推并用法;信息转化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
95、定律【分析】1、按照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的特点,判断出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时自然状态下的授粉方式:AA自交、aa自交、AA雌花与aa雄花杂交、AA雄花与aa雌花杂交,写出每种交配方式后代的基因型,进而判断子代中所有的基因型;由于宽叶植株上的种子的基因型是AA、Aa,种子播种后长出的幼苗都是宽叶,不能判断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窄叶种子的基因型是Aa、aa两种,种子种植后长出的幼苗的宽叶都是杂合子2、根据子一代紫色:黄色:白色=12:3:1,判断出花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本基因型为双杂合子,然后根据亲本用正推法,解答问题【解答】解:
96、(1)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自然状态下的授粉方式是AAAA、aaaa、aa、aaAa四种方式;四种交配方式产生的F1植株的基因型是AA、Aa、aa三种;亲本宽叶植株上所结种子的基因型是AA、Aa,由于Aa具有杂种优势和,AA没有,因此应该在窄叶上留种,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宽叶(Aa)植株进行栽种(2)用两紫色籽粒的玉米作亲本,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12:3:1可以改写成9:3:3:1,符合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亲本紫色玉米的基因型是双杂合子,如果用B、C表示显性基因的话,则亲本基因型是BbCc,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97、B_C_:B_cc:bbC_:bbcc=9:3:3:1,其中Fl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是BBCC、BBCc、BbCC、BbCc、BBcc、Bbcc共6种;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的基因型是1/3bbCC、2/3bbCc,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是bbcc=2/31/4=1/6故答案为:(1)4AA、Aa、aa窄叶宽叶(2)6 1/6【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6宽叶和狭叶是荠菜的一对相对性状,用纯合的宽叶与狭叶荠菜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母本父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组合一宽叶狭叶宽叶宽叶:狭叶=3:1杂交组合二宽叶狭叶宽叶宽叶
98、:狭叶=15:1杂交组合三宽叶狭叶宽叶宽叶:狭叶=63:1(1)由表中数据可推知,该性状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杂交组合三的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Cc(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表示),其子二代中宽叶植株的基因型有26种(3)若将杂交组合二的子二代中宽叶个体收获后,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所有株系中,子代表现出宽叶:狭叶=15:1的株系比例为4/15【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数据表格;正推反推并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宽叶与狭叶杂交,子一代都是宽叶,说明宽叶对狭叶是显性性状;杂交组合一,子二代狭叶的比
99、例是1/4,说明符合一对杂合子自交实验结果,杂交组合二,子二代的狭叶的比例是1/16,说明符合两对杂合子自交实验结果,杂交组合三,子二代的狭叶的比例是1/64,说明符合3对杂合子自交实验结果,因此荠菜的宽叶和狭叶性状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隐性纯合子表现为狭叶,其他都表现为宽叶【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荠菜的宽叶和狭叶性状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杂交组合三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Cc,子二代的基因型有333=27种,其中aabbcc为狭叶,因此宽叶的基因型是26种(3)杂交组合二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_B_、A_bb、aaB_表现为宽叶,宽叶植株进行自交,后代现出宽叶:狭叶=15:1的株系的基因型是AaBb,占4/15故答案为:(1)3自由组合(2)AaBbCc 26(3)4/15【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杂交实验,理解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学会通过逆推法、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