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_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课课练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6590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_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课课练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_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课课练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_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课课练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短文两篇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陋室铭描写环境幽雅的句子是:_,_。(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_,_。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3、下列句子不属于骈句的一项是(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D、孔子云:“何陋之有?”二、阅读 陋室铭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有仙则名 调素琴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

2、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旨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4、作者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从本文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爱莲说7、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

3、样的人?8、爱莲说以菊、牡丹来衬托莲,用意是什么?9、结尾的感叹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下列诗句中咏菊的有 ,咏莲的有 ,咏牡丹的有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D.惟有绿荷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三、陋室铭与爱莲说对比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镉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

4、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玢) (1)斯是陋室 (2)调素琴 (3)陶后鲜有闻 (4)宜乎众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B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 C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莲之爱,同予者何

5、人?4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甲、乙两文都采用了 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 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5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参考答案:一、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2、C 3、D 二、1、有名(出名、著名) 调弄,这里指弹奏 2略 3D 4、作者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5、作者是一个有着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君子。 6、示例一: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

6、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二: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7、质朴、正直、不慕荣利,在污浊世间能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高洁的情操(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8、用意首先在于突出“莲”的高贵形象和美好品格,二是以此表明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突出了文章的主旨。9、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 的世风的鄙弃。10、BC DE A三1、(1)这 (2)调弄,这里指弹奏 (3)少 (4)多 2、C 3、(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4、托物言志 对莲花的赞美5、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乙文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