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0).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432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记念刘和珍君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思路;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记叙文中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授课题目记念刘和珍君拟3课时第3课时明确目标理解课文第二、三部分,重点理解其中一些难句的含意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

2、文第二、三部分难点:重点理解其中一些难句的含意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指导学生阅读第二部分: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大部分,把其中你认为重要的一些议论、抒情的语句划出来,想一想应该怎样理解这些话的含意。(一)学生阅读、勾画,教师巡视。2(二)学生朗读自己划出来的语句,然后共同讨论。(三)教师归纳:1、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段落,记叙、抒情、议论,交错融贯又各有所重,感情起伏回荡、激昂而又深沉。第三段以刘和珍与我的师生关系的议论为发端,转入记叙。鲁迅先生的感情也从第一大部分的愤激,转为舒缓。但是到 第四段又由记叙进入议论、抒情,在记叙中连用“然而”、“但”等转折语,

3、层层递进,感情再次迸发。在第五段开头就用“但是”一转,由上段的议论转到记叙刘和珍等遇难的经过,结尾再用“但是”一句揭穿刽子手们的狰狞面目。对中外杀人者的义愤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2、第四段的难句在最后一小节,我们可以先集体朗读一下。(学生朗读),惨象、流言,揭示出这个非人的世道。面对这种黑暗的统治,语言已经失去了作用,指出这就是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原因所在,这种“沉默”对人民来说是痛苦的,但对反动统治者来说也是可怕的,进而剖析“沉默”的两种结果。这一句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理,我们可以联想到鲁迅先生写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诗句。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前一个“沉默呵”,感叹成分较强,要读得深沉缓慢

4、,后一个“深默呵”,愤怒的成分为主,要读得高昂激越。(指导学生再朗读一次)。3、第五段的难点在于对“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不幸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两句的理解。这两句话历来在解释上有分歧,有的说是讽刺中外反动派的学 生 勾 画 议论、抒情的语句3“反语”,有的说是歌颂革命青年的“正语”,也有的说是两者兼有的“双关语”,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呢?就整句的意思来看,是赞颂刘和珍等“三个女子”在弹雨中毫不畏惧、互相救助的感人事迹,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这是“惊心动魄”的,更是“伟大”的;从句子的结构来分析,主语“这”是指代“三个女子从容转辗”的斗争场面,谓语“是伟大”,这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句,正是对刘和珍烈士

5、等满怀激情的“正面赞颂”,因此不能说是“反语”。这个“伟大”的行动,还表现在下一句:这三个女子的“几缕血痕”,把“中国军人”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武功”都“抹杀”了,所以这两句话,是鲁迅先生满含激情地在正面赞颂。到最后一节用“但是”一转,把这些中外杀人的刽子手们拉出来作反衬,让人们看看这些丑类在中国青年女子面前是何等的卑劣可憎!(指导学生朗读第五段)。二、指导学生阅读第三部分(第六、七段):如果说第二部分的最后是赞颂之情达到了高潮的话,那未在第三部分就又沉静了下来总结这次斗争的教训。这一部分主要是议论,请大家小声朗读一下,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继续提出来讨论。(学生朗读)。(一)学生读后提出问

6、题讨论。(二)教师归纳:41、第六段在全文中是感情高潮之后的余波,在情绪上是深沉的。读的时候要抓住一个“至多”、一个“至少”来理解。“至多”是指这次请愿 造成的牺牲对当时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鲁迅先生认为就改变社会现实来说,这次牺牲的价值并不能算很大,鲁迅在别的纪念文章里说过他不赞成在反动统治者面前搞“请愿”这种斗争方式,这不能掀倒反动的营垒;“至少”是指烈士的流血牺牲对今后而言,既然有“血痕”,就要“扩大”开去,先将在亲人中“浸渍”、扩大,给人们留下斗争的火种。“至少”是“至多“的递进,抓住了这两个关键性词语,全段的内容就容易理解了。2、第七段是冷静的总结,难句不多,重点在“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

7、来的意义”,再一次颂扬了刘和珍等中国女子的“勇毅”,并由此揭示出我们的民族的不会“消亡”的精神,终于得出苟活者会“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的结论。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的深沉。(学生齐读)。三、小结全文: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内容是较深的,要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领会。刘和珍等烈士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有多少有志的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战前行、前仆后继,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他们的精神应该扩大到我们这一代,这也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从文章的写法来说,最主要的是把记叙、议论、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课后的“思考和练习”五要我们以四、五段为例,分析一下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记叙是议论、抒情的朗读文章第三部分,自主提出 问题。5基础,使议论、抒情不至于空泛,而议论、抒情又是记叙的深化,使记叙不显得肤浅,三者结合到一起来 运用,就能使文章的主题表达得更深刻,揭示得更真切。这种综合表达方式也要靠我们细心阅读去领会。四、布置作业:1、继续诵读全文。2、书面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三题。因材施教: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