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具体情境中词语的辨析【必备知识】语言环境自然语言环境指以该语言为母语的生活环境。局部语言环境局部的语言环境是指学习者部分时间生活或学习于该门语言环境中。自我营造的人工语言环境人工语言环境主要指学习者在头脑中用该门语言复述、描述、记忆或营造的某些场景。一根据语义找契合【典例剖析】【例1】(2020全国卷)选词填空。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_(一脉相承/互为一体),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思路构建】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互为一体:互
2、相融合,成为一体。语境强调二者的相互交融,本是一个整体,因此“互为一体”语义更为契合本处语境。答案:互为一体【技法归纳】一个成语和其所在的语境会构成语义关系。语义关系就是该成语自身的词义和语境中要表达的意思的契合度(吻合度)。两者的契合度越高,就说明该成语越适用于该语境。如果违背了这个契合度,就会违背句子的语意逻辑,造成语意逻辑上的相悖。因此,在具体答题时首先要注意该成语义与语境义的契合度。【即学即练】1.请根据语义上的契合度选用成语填空。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防微杜渐),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解析】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3、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因为该句强调的是“小事”“细小的苗头”,只有“防微杜渐”与它最契合。答案:防微杜渐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强化创新驱动等方式,一座生态优美、_(多姿多彩 绚丽多彩)的海湾型城市正在我国东南沿海熠熠生辉,吸引全球客商和游客。【解析】绚丽多彩:灿烂艳丽,色彩丰富,形容五彩缤纷,非常好看。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绚丽多彩”侧重指色彩丰富;“多姿多彩”则包括颜色、形态,涵盖的内容更广泛些。语境强调的是“多”与“丰富”,而不是“华丽”。答案:多姿多彩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成语,最
4、恰当的一组是()竹是什么呢?竹本固,不_;竹性直,不_;竹心空,不_;竹节贞,不改志向,所以,竹是君子的化身。A.通权达变趋炎附势见异思迁B.见异思迁 趋炎附势刚愎狭隘C.趋炎附势 通权达变刚愎狭隘D.刚愎狭隘 见异思迁 通权达变【解析】选B。抓住所填成语与前面写竹特点的词语之间的对比关系来确定。“竹本固”,“固”,坚固、牢固,不会“见异思迁”;“竹性直”,“直”,正直,不“趋炎附势”;“竹心空”,“空”,空阔、空灵,不“刚愎狭隘”。二划分关系看搭配【典例剖析】【例2】(2020全国卷)选词填空。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别具匠心/十分独特)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
5、。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思路构建】别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十分独特:强调事物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品性。句中用于修饰“门类”,强调这种门类的独特,而非“篆刻”技艺的精巧,所以“十分独特”与上下文搭配要更好一些。答案:十分独特【技法归纳】一个成语除了和它所在的语境构成语义关系外,还构成语法关系。语法关系就是该成语与句子的种种搭配关系,如主谓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词的搭配关系等。为此,要看成语的主语,尤其是该成语前后的词语,是否能搭配。据此可以判断其在适用对象、功能方面是否
6、恰当。【即学即练】3.(2020天津卷改编)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流行语生动反映出人们在精神消费方面的愿望。纵观古今,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于旅游。一场完美的旅行,必须要选择一家称心如意的酒店。那么在古代,外出旅行或者出门办事,人们如何解决住宿问题呢?西周早期,统治者在通往都城的道路上广修客舍,便于各地诸侯入朝纳贡和朝觐时休息。春秋战国时期,名为“传舍”或“逆旅”的客舍也出现了。西汉初期,各地均在交通要道上设立驿馆。南北朝时,许多王公贵族发现经营旅馆存在巨大商机,竞相建置,旅馆林立城中。唐朝繁盛,各国使者纷纷到大唐学习、取经。为了彰显唐人风
7、度,官方旅馆的建设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民间旅馆的发展也相当可观。据太平广记记载,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可谓世所罕见。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在临安,私营旅馆临街而立,热闹非凡,尤其是西湖岸边的湖景旅馆,密密匝匝,令人()。陆游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就是在杭州西湖砖街巷的一家湖景旅馆里写的。明初,全国要冲均设驿馆、递铺,“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的()最常见。至晚清,中国的旅馆业走上了近代化之路。(取材于刘中才回到古代住旅馆)A.热衷 左顾右盼 局面B.热衷眼花缭乱格局C.热心眼花缭乱局面D.热心左顾右盼格局【解析】选B。热衷:十分爱好(某种活动),醉心,沉迷,常与
8、“于”搭配;热心: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着重形容内心有兴趣,常用于对事。从语境来看,此处表现了人们对旅游的沉迷,应使用“热衷”。左顾右盼:指向左右两边看,形容得意、犹豫等神态;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根据语境“西湖岸边的湖景旅馆,密密匝匝”,应使用“眼花缭乱”。局面: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格局:结构和格式。从语境看,“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是结构格式,应使用“格局”。解答这类题需要注意: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用法;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注意词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弄清所用的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4.依次填入下面一
9、段文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齐白石的画大体是某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啦,树丛啦,_,好像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啦,蚱蜢啦,则画得细致极了,那真是_描绘出来的,纤细的触须,虫翅上的脉络,都历历可辨。这两种笔墨结合在一起,彼此衬托,_:植物更显得欣欣向荣,草虫更显得_。A.用墨如泼 惜墨如金 相映成趣 生气蓬勃B.浓墨重彩 轻描淡写 相映生辉 勃勃生机C.寥寥数笔 煞费苦心 相互配合 呼之欲出D.粗犷豪放 刻意求工 相得益彰 栩栩如生【解析】选D。根据“意笔”“工笔”两词,可以看出与之呼应的成语不是笔墨多少的问题,故可排除“用墨如泼”“惜墨如金”。“彼此衬托”后面横线处成语后加了冒号,其后应是对该成语的解释,从解释的文字看是“生辉”“成趣”之意,且连用两个“更”字,与“相得益彰”的“益”呼应,所以应用“相得益彰”。形容“草虫”的成语,“勃勃生机”词性不合,“生气蓬勃”不能形容“草虫”,“呼之欲出”与“显得”不搭配,故选“栩栩如生”。据此即可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