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集市第二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宋代诗人范大成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这样描写夏季的农村生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的描述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即使儿童也从事辛苦的劳动C商品经济的发达 D女子具有和男子一样的权利2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A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B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D
2、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3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市坊融为一体 活字印刷首创 儒家信仰重建 世俗文学兴盛A. B. C. D.4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推动水利的兴修C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 D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方式的出现5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
3、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6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你认为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7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他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
4、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8史学家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一书中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B C D9“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
5、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10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民主思想的传 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东方物
6、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A B C D11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12丘吉尔曾说:“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对“这一失败”的准确理解
7、是A、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B、苏联“二五”计划后工业超过英国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美苏争霸导致世界长期动荡不安13尼克松说:“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这种接触播下不满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不满的种子”不包括( )A一党执政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C国际地位不高D思想高度统一14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念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安定了国民生活。”这表明 ( ) A.“新政”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B.“新政”完全采用了社会主义的计
8、划经济方式,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同 C.“新政”的民主性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评价 D.“新政”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一次调整15经济民族主义是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出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它深切关注民族国家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由民族经济竞争力决定的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而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在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明显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美元贬值 B、计划指导 C、减耕减产 D、以工代赈16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
9、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D、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17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而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峰会的大量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区域集团化与世界一体化产生冲突B.传统双边外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D.经济全球
10、化使各国依赖程度加深18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瀨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A.不结盟运动兴起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C.两极袼局的存在D.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19 1958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工业企业下放的几项规定,提出国务院各主管部门所管理的企业除极少数特殊重要的企业外,一律下放给地方政府管理。中央直属企业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大大下降。其意图是( )A建立和强化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B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探索增强企业的活力C在全国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积极引进西方国家的投
11、资,实现工业化20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02年以来外资流入中国放缓,但中国对外投资却快速增长。“资金和搭载在资金上很多的要素,开始真正的双向流动”。与上述现象的出现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经济建设取得成就 B、国际金融体系建立C、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21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一般符合三个条件,即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相当的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对应有误的是 A戊戌变法模式: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22193
12、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A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B认为消费是生产的动力C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23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有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幕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
13、运动以维护农产品价格 D.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24.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 屡遭战争重创 B. 社会制度相同 C. 发展水平相似 D. 历史上关系紧密25. 18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14、A. 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 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 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26图6中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A B. C. D.27.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 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 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28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29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
15、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30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自然经济解体 家庭手工业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 B C D31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
16、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32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33何顺果在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对美国崛起的过程及特征进行分析,如1607-1789年是“奠基和立国”。据此判断,与19301945年对应的是A扩张与起飞B重建与发达C危机与调整D称霸与冷战34英国某史学家说20世纪的某一时期:“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的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作者的言论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30年代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B5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 C70年代滞胀现象困扰欧美各国
17、D80年代福利国家制度弊端丛生35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B紧缩货币出新招C减税减支零通胀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第II卷(非选择题 30分 答案在答卷纸上,注意卷面整洁)3616世纪以前,英国人口和经济增长率均低于西欧平均水平,然而17世纪开始,英国逐渐发展为世界第一强国。英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是史学界长盛不衰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原先那种在权力和资源基础上的封建割据被一个更集中的体系所代替,在1485年的内战中
18、崛起的亨利七世,没收了许多封建贵族的地产。他还剥夺了贵族蓄养武装家奴的权力,从那以后,贵族在乡下的住宅不再构筑防御工事。他的儿子亨利八世与教皇决裂,创立了一个奉行温和新教的国家教会制度,废除了僧侣等级制度,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占英格兰四分之一的土地)。他的女儿伊丽莎白挥霍掉了主教的财产,这些资产通过王室的出售和赠送落入到商人和绅士阶层手中。 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材料二 英国颁布航海条令,法国也颁布了相似法令,禁止荷兰与英法的殖民地进行贸易,贸易保护政策,损害了荷兰的利益,使荷兰经济丧失了活力。海外商业利益的减少和国内产业的低迷,迫使荷兰商业资本家将储蓄投资到英国,荷兰的商业资本推动了英国的产业发
19、展。为了商业利益,英荷爆发了战争,发达的产业为英军注入强大的动力。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货币政策实现了现代化,稳健的公共财政体系,为英国提供了充裕的军费。而与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相比,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给英国造成了损失微不足道。材料三 英国的自然科学在工业革命前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法国的应用科学无疑领先于英国。为什么法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远低于英国呢?事实是,工业革命的确也产生于其他原因,某些(最为重要)是经济方面,其他是社会方面的。由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英国实现了政治稳定。18世纪英国人口飞速增长,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收税公路和海岸运输发展,加强了国内市场的统一,促进了
20、不同地区更为专业化的分工。一个重要的角色是英国的农业变化造成的,圈地运动和农业科学的应用改变了一切,最后,尚无一个国家有军事力量向18世纪英国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发起挑战。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历史前提。(3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超越荷兰的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因素。(2分)(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英国崛起的历史经验是什么。(2分)37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反映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
21、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每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市场的对面有公署,署内驻有朝廷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发生的各种争执。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
22、为命久矣”,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材料三 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
23、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材料四 西方史学家认为,共产主义在东欧的消失、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转向市场经济,在实际上表明共产主义模式的普遍性的萎缩。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的描述归纳北宋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3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2分)(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4)结合你对市场经济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认识,驳斥材料四中作者的观点。(5分。要求:表
24、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38危机,是险境和机会并存。危机伴随着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冲!” 1929年纽约流行的一首儿歌材料二: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5月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暑,旨在通过“联邦与各州、各领地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合作,减轻因失业造成的艰难和痛苦”。 德怀特现代美国(18961946) 19331939年PWA帮助建造了全国近70的新校舍,65的县政府办公楼、市政厅和污水处理工厂,35的医院和公共卫生设施,10的道路、桥梁、地铁和类似的工程建筑。 福
25、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卷材料三:在对大萧条的优郁与绝望中,一些声音做出了明天将会更好的承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垂死的社会,他们相信以无产阶级的统治为基础的一个新的、更美好的社会正在俄国斯帝国的废墟中诞生。俄国新的统治者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及其后的斯大林将前沙皇帝改造成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年)。 美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材料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以下十项措施。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加
26、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摘自“新华网”(1)指出胡佛政府面对 “敲起钟”的状况所采取的对策及其结果。(2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及其作用?(2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欧美国家生产关系历史形式的各自变化。(2分)(4)据材料二和材料四,美国的罗斯福总统以及中国的温家宝总理在应付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特点? (2分)班级 姓名 学号主观题答题纸36题123437题123438题1234参考答案1A2B3D
27、4D5D6B7C8D9A10A11D12C13C14C15A16D17D18C19B20B21B22B23.D 24.A 25.D26.C27.B28.A29.B30.B31.A32.A33.C34.A35.C23打击封建贵族,加强中央集权;打击教会,实行宗教改革;没收教会财产,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6分)(2)产业发达(产业资本战胜商业资本);贸易保护政策;现代化的财政金融体系;受革命和战争影响较小。(6分,任答三点)(3)手工工场的技术积累和自然科学的进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政治稳定;人口增长和圈地运动提供大量劳动力;军事强大保障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国内市场的统一;农业科学的应用;海外贸
28、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丰厚资本;工业革命所需燃料煤蕴藏丰富等(8分,任答四点)(4)努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鼓励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善于抓住历史机遇;与时俱进的制度变革。(5分,言之成理即可)24(1)现象:商业活动不受地域限制(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有大量服务性行业出现(如娱乐场所等);注重市场管理;商品交易量很大;出现许多流动人口。(任意3点,共3分)(2)新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分)(3)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1分)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分)(4)必要性: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标准,而是
29、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吸取苏东剧变的结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和自身发展的要求。(3分) 实践结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1分)结论:中国转向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模式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社会主义模式的萎缩。(1分)25(1)对策: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趋于严重。(2分)(2)成立失业救济署;以工代赈;(2分)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2分)(3)变化:美国:从“自由放任”政策到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2分)苏联:从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模式;(2分)(4)特点: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内需;关注民生(增加就业机会);重视社会保障;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宏观调控);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