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试卷答题时间: 60 分钟 总分数: 100 分一、 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26道题,共计78分。1. 中国古代有“禹铸九鼎”的传说,考古工作者在属于夏王朝的偃师二里头遗址中也发掘了不少铜渣、陶范残片和铜镞、铜锥等。这表明夏王朝已进入了(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2. 史料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说明,西周的分封对象主要是( )A姬姓王族B周天子姻亲C战争功臣D先帝后裔3.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大宗、小宗制 B礼乐制度 C嫡长子继承制 D世卿世禄制4.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
2、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5.“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内外服制度 B郡县制度 C宗法分封制度 D礼乐制度6.商鞅变法推行“异子之科”,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等;汉宣帝以孝治天下,对“父子别居”等现象进行惩治,曹魏废除“异子之科”。以上变化反映了()A以礼治国理念优于法家学说 B小家庭制不利于赋税的征派C以儒治国重视家庭人伦亲情 D社会动荡客观需要组建大家庭7.战
3、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情况与史实不符的是( )A农民缴税用相同容量的“斗” B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C商人使用五铢钱交易 D“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8.秦律的发现,印证了下列哪一句史料的内容?(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9.“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 )A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
4、王朝B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C统一了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10.诗经生民记载:“夏祖女修吞神珠生大禹;商祖女简狄吞玄鸟卵生契;周祖姜嫄踩巨人脚印生弃。”这些传说( )A是研究早期社会的可靠史料B表明王权具有迷信神秘色彩C说明早期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D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11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皇帝任免调动 B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12.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
5、以为禹”:这说明先秦儒学家( )A认为“人性本善”B重视教化作用C主张“为政以德”D推崇仁义观念13黑陶罐为盛储器,出土于墓葬中。它轮制规整,造型端庄,胎壁薄而均匀,通体黝黑发亮,质感细腻润泽,光泽沉着典雅。它属于()A.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 B.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C.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 D.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14与下图叙述的特征相符的是()距今约7 0005 000年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出土了大量彩绘陶器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 D.河姆渡文化 1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在中央实行了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之中的太尉主要负责( )A监察百官 B管理军务 C协理政务
6、 D掌管律令16.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A增加财税B多安置官吏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17.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制 D行省制18.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当时出现的私有观念,儒、墨、法家诸子既肯定“私利”的合理性,又充分颂扬“公有”。这表明儒、墨、法家诸子( )A充分肯定夏商周三代B认可天下为公的社会C都主张重建社会秩序D全面否定了私有观念19. 某历史学家指出:“战国晚期,国家已开始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秦汉后经过逐渐改革,专业的
7、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材料反映了(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B皇帝制度确立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D科举制逐渐形成20. 李白在古风中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肯定了秦始皇功绩是( ) A统一全国 B统一文字 C实行分封 D建立郡县21. 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 )A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C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 D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22.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8、。这得益于( )A秦朝统一车轨B秦朝统一文字C秦朝统一货币D秦朝统一度量衡23. 我国南方以稻为主的农业特色的形成,可以追溯到()A.元谋人时期B.巫山人时期C.河姆渡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24. 孟子说:“昔者文王之治歧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妈孥。”这表明孟子在政治上主张( )A见利思义B实行仁政C无为而治D教化万民25. 萧公权认为,西周时期社会秩序井然,人际关系和谐,春秋战国社会战乱频繁,促使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墨家和儒家同情于封建,这都具有复古或守旧之色彩,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变革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B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C
9、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D先秦诸子思想走向趋同26. 古代中国,政治权力由“传贤”到“传子”的转变,标志着()A.分封制的初具雏形B.宗法制的基本形成C.王位世袭制的确立D.政治体制严重倒退二、多选题,每道4分。共8分。27.左传记载,熊绎受封于楚,.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这表明 ( )A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B楚王对周天子的尊重C宗法分封制受到挑战D楚国早期艰难不失礼乐28.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有(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C地方官员对中央和君主的依赖和向其负责D妨碍近代科学
10、技术的发展三、材料分析题,共14分。29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而作为西周王朝的统治者周厉王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断地盘剥人民,当然最终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被人民所唾弃。阅读下列材料:(西周)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谏厉王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荣公若用,周必败也。”厉王不听。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厉王喜,告召
11、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通障,阻挡)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叛),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召公、周公相行政,号曰共和。请完成: (1)周厉王在用人、施政上有什么特点?(4分)(2)大夫芮良夫和召公分别提出哪些劝谏?(4分)这些劝谏为什么不起作用?(2分)(3)周厉王拒绝劝谏最后导致怎样的结果?(4分)答案15 CACCC 6-10 CCBAB 11-15 DBBAB 16-20DBCCA 21-26 DBCBCC27.ABD 28.ABC(1)用人上,任用贪官,疏远谏臣;施政上,贪财好利,剥夺言论权利。4(2)芮良夫批评厉王任用荣公,必然走上贪财好利的道路;召公批评厉王暴虐无道,必然引起国人反叛。这些劝谏缺乏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取决于被劝谏者的品质。故对周厉王来说,不起作用。 6(3)引起国人暴动,西周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