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shnzhnghunli篡妄遁铭彰D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国家公祭日的设立,_,_,_。_,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正义良知及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被唤醒的状态是为了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是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ABCDCD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
2、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辨,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选自后汉书班超传)【注释】扶风:汉朝郡名。平陵:汉朝县名。徐:徐县,汉朝县名。永平:汉明帝年号。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校书郎:官名。傅介子:西汉冒险家。在家中以为耻停扔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因为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供养家庭)。(2)左右皆
3、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你们怎么能了解有志之士的志向呢!”4这段故事后来衍生为成语“投笔从戎”,现在用来指_。(2分)5班超投笔从戎后,威震西域,数建奇功,爵封“定远侯”。说说你应当向班超学些什么。(3分)示例: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文人从军【参考译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讲究小细节。然而他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广泛阅览了许多历史典籍。永平五年(公元62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去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固到了洛阳。因为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供养家庭)。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手中的活儿扔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该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来获得封侯,怎么能长期在笔、砚之间忙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你们怎么能了解有志之士的志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