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检测题能力提升B卷一、单选题1.在人体细胞的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块,通常位于间期细胞的核膜边缘,称为巴氏小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取女性的少许口腔黏膜细胞染色制片后,即可用显微镜观察到巴氏小体B.巴氏小体的形成是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C.可采用观察巴氏小体的方法进行性别鉴定D.男性的体细胞核中出现巴氏小体,说明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2.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
2、,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将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性别野生性状突变性状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雄株M1M2Q=M2/(M1+M2)雌株N1N2P=N2/(N1+N2)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分别为1、0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分别为0、1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分别为1/2、1/23.在原发
3、性前列腺癌细胞中往往缺失一个PTEN等位基因,在70%的人类晚期前列腺癌中p53基因常常完全丢失或突变,下列有关PTEN等位基因和p53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基因的缺失均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PTEN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推测人类的p53基因很可能是抑癌基因D可用DNA测序技术检测细胞的p53基因4.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水稻有粳稻(主要在北方种植)和籼稻(主要在南方种植)。研究发现粳稻耐低温与bzIP73基因有关。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中有1个脱氧核苷酸对不同,相应bZIP73蛋白只有1个氨基酸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ZIP73蛋白中1个氨基酸的差异是翻译时
4、终止密码提前出现导致的B.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改变一定会导致表达的性状出现差异C.bZIP73基因中1个脱氧核苷酸对的差异是碱基对替换导致的D.bZIP73基因中1个核苷酸对的差异导致粳稻与籼稻产生了生殖隔离5.科学家研究发现突变型棒眼果蝇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有关,突变情况如表所示。将突变型棒眼果蝇与野生型圆眼果蝇杂交,F1均为圆眼果蝇,F1雌雄交配,测得F2中圆眼果蝇有450 只,棒眼果蝇有30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突变基因碱基变化CTCTTC蛋白质变化有一个氨基酸与野生型果蝇的不同多肽链长度比野生型果蝇的长A.棒眼果蝇的出现是由于控制眼形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和增添B.控
5、制眼形的基因I、II中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对性状无影响C.棒眼果蝇的出现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F2圆眼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66.下图表示甲、乙、丙三种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细胞有三个染色体组,代表的生物是三倍体B. 乙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代表的生物是二倍体C. 丙细胞只能由卵细胞发育而来,代表的生物是单倍体D. 甲、乙、丙细胞的一个染色体组都含有三条染色体7.SLC基因编码锰转运蛋白。研究发现该基因作为转录模板的一条DNA链中的碱基序列由CGT变为TGT,导致所编码蛋白中的丙氨酸突变为苏氨酸,使组织中锰元素严重缺乏,引发炎性肠病
6、等多种疾病。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推测患者SLC基因内部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B.SLC基因突变导致其所编码的锰转运蛋白的功能改变C.突变的SLC基因相应mRNA中的变化为CGUUGUD.识别并转运丙氨酸和苏氨酸的tRNA不同8.经大量临床研究,医学工作者发现了白癜风的致病原因: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或丧失,导致黑色素分泌不足,从而引发白绕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通过酪氨酸酶调控黑色素的合成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B.酪氨酸酶基因突变前、后,所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位置没有发生改变C.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酪氨
7、酸酶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的能力降低D.皮下注射黑色素会使皮肤恢复正常,这是根治白癜风的有效措施9.最新研究发现,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含有大量如“甜甜圈”般的独立于染色体外的环状DNA(ecDNA)。在人类健康的细胞中几乎看不到ecDNA的痕迹,而在将近一半的人类癌细胞中可以观察到它,且其上普遍带有癌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构成ecDNA的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接B.ecDNA不与蛋白质结合而呈裸露状态,容易解旋复制和表达C.当癌细胞分裂时,ecDNA均等分配到子细胞中D.抑制ecDNA上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可成为治疗癌症新思路10.二倍体水稻有时会出现6号单体植株(2N-1),该
8、植株比正常植株少一条6号染色体。下表为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杂交亲本实验结果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6号单体占20%,正常二倍体占80%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子代中6号单体占5%,正常二倍体占95%A.N-1型配子的活性较低,且雌配子的活性比雄配子还低B.6号单体植株可由二倍体水稻经花药离体培养发育而来C.6号单体植株体内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般有6种可能D.产生6号单体植株的亲本在减数分裂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11.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结构,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其携带的“癌症蛋白”能促进新生血管异常产生,并使其向着肿瘤方向
9、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内多个基因发生了突变B.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增多C.异常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缩短D.异常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其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增强12.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13.下列关于单
10、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是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单倍体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未经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A.B.C.D.14.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A.在显微镜视野内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15.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B.繁殖过程中产生的
11、变异个体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C.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必须在有性生殖前提下才能发生16.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育种进化等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缺失或改变必然引起基因突变将二倍体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是能稳定遗传的植株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杂合子自交不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杂交育种就是将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北京京巴狗、德国猎犬、澳洲牧羊犬等犬类的多样性反应了物种多样性共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 B. C. D. 1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
12、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同时存在体现了基因多样性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对象C.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内个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18.科研人员提取到一种新型抗生素Ljrsocin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施用LjrsocinE也不一定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或基因重组C.生物的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及隔离
13、19.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范瓦伦,根据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的故事提出了“红皇后假说”。他认为,自然选择只导致生物当前的适应,进化功能则是潜在的适应或对未来的适应能力,某物种如果想要在生存竞争中存活,则必须比与之存在竞争的物种进化得更快,一个物种的任何进化改进可能构成对其他相关物种的竞争压力,所以,即使物理环境不变,种间关系也可能推动进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该假说,在基因突变发生概率相同的条件下,存在竞争关系的两种群中繁殖快的占优势B.该假说强调了进化中的生物学因素,但忽略了物理环境因素的影响C.猎豹和斑马的共同进化,是符合该假说的一个具体事例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
14、说中包含了与该假说相似的种间关系推动物种进化的理论20.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7 000米以下的深海环境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该环境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这些遗传变异共同造成了这一物种的奇特表型和对超深渊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关超深渊獅子鱼的叙述,正确的是()A.超深渊狮子鱼与温带靠海岸分布的狮子鱼一定不能交配成功B.在深海环境中,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在斗争过程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C.深海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是超深渊狮子鱼形成的根本原因D.
15、因自然选择,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二、填空题21.疫苗对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种类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减毒疫苗等。灭活疫苗是人们对病毒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完全丧失活性而制成的。人体接种后,病毒不能生长繁殖,对人体刺激时间短,产生免疫力不高。减毒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在人工条件下使其丧失致病性,但仍保留其繁衍能力和免疫原性而制成的活疫苗。通过一次接种后,可引起与疾病类似的免疫反应,既不会发病,又可以获得抵御这种疾病持久的免疫力。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时,研究人员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在实验室中处理时
16、,为了成功获得疫苗,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要确保灭活病毒所特有的_不被破坏且能被_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才能成为有用的疫苗。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B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一系列反应是_。(2)减毒活疫苗病原体经过甲醛处理后,A亚单位(毒性亚单位)的结构改变,毒性减弱,但B亚单位(结合亚单位)的活性保持不变,即保持了抗原性。将其接种到身体内,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病原体可以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_,起到获得长期或终生保护的作用。与灭活疫苗相比,这类疫苗的突出优点是_。(3)减毒活疫苗一般取自于正常病毒的基因突变型。理想状况下,科学家采用因基因突变而导致致病基因无
17、法正常表达,病毒致病性减弱的一个微生物群为实验材料。突变可能是碱基替换,也可能是DNA片段的丢失。如果是前者,有一定可能发生反向突变,具有潜在的致病危险,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22.罗汉果甜苷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分布在罗汉果的果肉、果皮中,种子中不含这种物质,而且有种子的罗汉果口感很差。为了培育无子罗汉果,科研人员先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罗汉果,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如表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处理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植株或种子数处理时间成活率(%)变异率(%)滴芽尖生长点法0.05305d1001.280.186.424.30.274.218.2(1)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
18、素的作用是_。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理由是_。(2)上述研究中,自变量是_,因变量是_。研究表明,这三种秋水仙素的浓度中诱导罗汉果染色体加倍最适浓度是_。(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加倍最直接的证据。首先取变异植株幼嫩的茎尖,再经固定、解离、_、染色和制片后,制得鉴定植株芽尖的临时装片。最后选择处于_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23.果蝇的雌雄性别分化依赖于X染色体的数目,与Y染色体无直接关系(性染色体组成为XXX或仅含Y的胚胎致死)。通常白眼雌果蝇(XaXa)和红眼雄果蝇(XAY)交配,后代雄果蝇都是白眼的,雌果蝇都是红眼的。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Bridges)在
19、某次实验中发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大量的观察发现,在上述杂交中,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布里吉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了2种假说进行解释。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完整阐述。基因突变假说:_。染色体数目变异假说:_。(2)由于基因突变自然发生的频率非常低,因此布里吉斯倾向于第二种假说。若染色体数目变异假说正确,则子一代雄果蝇群体中必然会出现_个体。(3)请用遗传图解的形式阐述第二种假说的亲子代遗传过程。(提示:必须写出配子的基因型)_。(4)布里吉斯为了验证上述假说,他用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子上代白
20、眼雌果蝇的唾液腺细胞。如果该细胞内性染色体数目为_条,则说明第二种假说正确;如果该细胞内性染色体数目为_条,则说明第二种假说可能有误。24.下边甲乙两示意图反映了对物种起源的看法有两种。A、B、C、D和a、b、c、d分别代表各种生物群;丙图为狼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更接近达尔文的观点,依据为生物的变异是_,自然选择是_。(选填“定向的”、“不定向的”)(2)在某非洲草原上生活着一群狼,它们行动敏捷,奔跑迅速。假设这群狼中有500匹基因型为AA,1500匹基因型为Aa,2000匹基因型为aa。其中含A基因数量越多的狼奔跑越快。请回答下列问题:该狼种群中_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该
21、狼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保留两位小数)_。在狼与兔子的捕食关系中,狼和兔子都将进化得越跑越快,说明生物与生物间存在着_。它们进化的方向都是由_决定的。(3)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曲线X与曲线Y差异是通过_淘汰大量个体。(4)若曲线Y表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为了防止蝗灾暴发,可通过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_,由此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有效防止蝗灾;也可以通过_(答出一点)措施使C点下移。三、实验题25.兰花的多样性及其对不同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吸引着科学家们对它们的进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7年,我国科学家以深圳拟兰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基因组的测序和功能分析从基因水平上解开
22、了兰花进化之谜,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进化”这一画卷上描下了浓重的一笔。(1)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理论的科学家是_,若按照他的观点来看,兰花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_和_的结果。(2)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兰花适应性特征的来源是_,适应是_的结果。不同地域的同种兰花种群间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使得种群内的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间出现这些差异的实质是_。(3)科学家发现兰花有474个特有基因家族,而兰花的多样性及对环境的极强的适应能力就源于历史上这些基因家族的变化。不同种兰花的_和_等生物大分子具有共同点和差异性,共同点说明它们之间具有共同的祖先,而差异性的大小则体现了_
23、。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进化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并且不乏争论,在各种理论的交锋中,进化理论本身也在不断“进化”。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巴氏小体正常情况下只存在于女性体细胞内,而男性没有,而且由于巴氏小体染色较深,所以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且可采用观察巴氏小体的方法来鉴定性别,A、C正确;巴氏小体只是染色体形态改变,并无结构变化,B错误;正常男性体内本来没有巴氏小体,如果出现,说明X染色体增加了一条,即出现了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2.答案:C解析: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由于雌株不含Y染色体、所有的雄株均含有Y染色体,故Q和P分别为1、0, A正确;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
24、体上且为显性,则子代雄株均表现为野生性状,而子代雌株均表现为突变性状,故Q和P分别为0、1,B正确;若突变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aYA或XAYa(题中提示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C错误;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突变基因为显性,则后代的表现无性别之分,Q和P均为1/2,D正确。3.答案:A解析:基因的丢失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而不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故A错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并且是原来基因的等位基因,故B正确;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会导致癌变,抑癌基因能够抑制细胞的不正常增殖,因此p53基因很可能是抑癌基因,故C正
25、确;可用DNA测序技术来检测细胞中的p53基因,故D正确。4.答案:C解析:5.答案:B解析:基因I发少了碱基对的替换,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A错误。由F2果蝇中圆眼棒眼=151可知,基因I、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只有隐性纯合子才能表现为棒眼,故只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对性状无影响,B正确。从表中信息分析可得,基因、突变都将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但是无法判断这种改变是由酶的结构改变导致的,还是由控制眼形的结构蛋白直接改变导致的,C错误。突变型棒眼果蝇与野生型圆眼果蝇杂交,F1均为圆眼果蝇,F1雌雄交配,F2中圆眼棒眼=151,说明其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这两对基因
26、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圆眼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15,D错误。6.答案:D解析:7.答案:C解析:8.答案:B解析:9.答案:C解析:10.答案:C解析:11.答案:B解析:12.答案:B解析:因突变性状在当代显现,若该突变为隐性基因变为显性基因引起的,突变株为杂合子,故该变异植株自交箐一秆双穗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子,因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基因,故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无法判断发生基因突变的位置;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还需诱导染色体加倍,再筛选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13.答案:C解析:14.答案:C解析:由于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时间长,因此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时,处于分
27、裂间期的细胞最多,A正确;低温能诱导植物组织中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B正确;由于制作装片时要用解离液解离,此时细胞已被杀死,所以看不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C错误;低温与秋水仙素都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来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因此原理相似,D正确。15.答案:C解析: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A项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遗传的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错误;地理隔离是指同一物种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即地理隔离可阻止种
28、群间的基因交流,久而久之,当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时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C项正确;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在结构和数目上发生的改变,在无性生殖前提下也能发生,D项错误。16.答案:C解析: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如果这种改变发生在DNA分子中的无效片段中,则不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错误;将二倍体植株花药离体培养获得是单倍体植株,只有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才能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体植株,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交不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正确;杂交育种就是将
29、相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错误;北京巴儿狗、德国猎犬、澳洲牧羊犬等犬类属于同一物种,多样性反映了遗传的多样性,错误;生物的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经过漫长生物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错误。综上正确的选项有,故选C。17.答案:A解析: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是同一种生物,同一种生物其表现型不同,体现了遗传(基因)多样性,A项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但自然选择的对象是个体而不是种群,B项错误;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内个体属于同种生物,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
30、果,D项错误。18.答案:B解析:1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举例来说,兔子繁殖比羚羊快,在基因突变发生概率相同的情况下,兔子种群产生新基因的速度应快于羚羊,更容易产生优良的性状组合,因而更容易在与羚羊的生存竞争中获胜,A项正确;若环境因素发生急剧改变,如由于洪水,草原变成了浅滩,羚羊可以涉水取食,而兔子由于身体较小,可能全部被淹死,进化也就无从谈起,B项正确;猎豹和斑马的共同进化符合题干信息中描述的“种间关系也可能推动进化”,C项正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种内斗争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包括种间关系可推动物种进化的理论,D项错误。20.答案:D解析:温带靠海岸狮子鱼与超
31、深渊狮子鱼为两个不同的物种,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一定不能交配成功,A错误;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选择斗争可称为共同进化,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的斗争过程不属于共同进化,B错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深海高压、终年无光等只是起到选择作用,C错误;由题干可知,自然选择导致温带靠海岸狮子负与超深渊狮子鱼这两个物种的基因库不同,D正确。21.答案:(1)活细胞抗原(抗原决定簇);免疫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2)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免疫力强、作用时间长(3)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病毒DNA突变后的碱基序列又恢复了具有致病性
32、的基因,病毒由非致病型转为致病型解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要寄生于活细胞中才能进行增殖。抗原引起免疫反应的主要物质是抗原决定簇,需在灭活过程中保证抗原决定簇不被破坏,可以被免疫细胞识别,在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2)减毒病毒是活体病毒,在进入人体后,仍可以继续增殖可以长时间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与灭活疫苗相比,由于减毒疫苗可以增殖,所以具有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较好;维持免疫时间较长的优点。(3)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如果是由于碱基替换导致的基因突变,有可能培育出
33、毒性更高的毒株。22.答案:(1)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变异(2)秋水仙素的浓度;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0.1%(3)漂洗;有丝分裂中期解析:本题考查了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细胞分裂装片的制作过程和观察以及实验变量的分析与确定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1)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不能正常分裂,但着丝点仍能分裂,因此会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是秋水仙素作用的较适宜部位。(2)从题中表格信息可知,实验中不同组中秋水仙素浓度不同,因此秋水仙素浓度属于自变量,因变量包括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
34、其中成活率较高且变异率最高的一组对应的秋水仙素浓度为0.1%。(3)观察细胞分裂装片时制片过程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装片制成后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23.答案:(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红眼雄果蝇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含精子,该精子与含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最后发育为白眼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白眼雌果蝇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产生含卵细胞,该卵细胞与含Y精子结合为受精卵,最后发育为白眼雌果蝇。(2)红眼雄果蝇(3)(4)3;2解析:24.答案:(1)不定向的定向的(2)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68.75% 共同进化自然选择(3)生存斗争(4)性别比例引入蝗虫的天敌、减少蝗虫的
35、食物来源等解析:(1)由题图分析可知,图甲更接近达尔文的观点,因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 该狼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该狼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保留两位小数)。 在狼与兔子的捕食关系中,狼和兔子都将进化得越跑越快,说明生物与生物间存在着共同进化。它们进化的方向都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3)种群数量增长曲线X与曲线Y差异是通过生存斗争淘汰大量个体。(4)为了防止蝗灾暴发,可通过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由此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有效防止蝗灾;也可以通过引入蝗虫的天敌、减少蝗虫的食物来源等措施使C点下移,以降低蝗虫的环境容纳量。25.答案:(1)拉马克;获得性遗传;用进废退(2)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DNA(核酸);蛋白质;亲缘关系的远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