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高考语文时文阅读精选:批评是建设性力量.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2809 上传时间:2025-1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语文时文阅读精选:批评是建设性力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3高考语文时文阅读精选:批评是建设性力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批评是建设性力量 5月18日,针对媒体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是否会引发人们的恐慌情绪,北京日报和新华每日电讯在各自的三版发表文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北京日报称,近来不少负面报道,食品安全、医患矛盾、建筑质量、官员贪腐等问题层出不穷,在一些媒体的炒作下,似乎中国所有的食品都是有“毒”的,所有的工程项目都是“豆腐渣”工程,所有的公职人员都有问题,似乎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发展前景迷茫黯淡。“事实上,这只是个别媒体营造出的一种错觉。”新华每日电讯刊发评论文章专业舆论有助于消除“吃的恐慌”。该文章认为,“直面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媒体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将食品安全、医患矛盾

2、等民生新闻视为“不和谐音符”和媒体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的声音从一个主流媒体发出来,实在令人惊讶。 从常识上说,新闻在本质上是中性的,而非有中西之别;媒体服务于公众,客观、公正、独立、真实地传播事实真相,既是新闻的核心内涵,也是媒体的传播使命。显然,新闻报道中不仅有歌颂光明的信息,同时也会有鞭挞黑暗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一种客观存在。 目前,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报道有人做坏事、错事的消息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就是在“添乱”,“影响社会和谐”,“不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千方百计地封锁“负面报道”。正是在这种思维定势下,一些揭露不良现象的报道成了被批评者的眼中钉、肉中刺,有的部门对待于己不利的

3、信息所表现出来的处理方式,不是捂住不放,就是以会“造成负面影响”为借口,阻挠记者采访,打压批评报道,对信息传播渠道重重封锁。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从某种角度讲,批评社会不良现象,不仅使得有关部门对这些事件的处理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而且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可以促使政府部门对这些事件进行反思,有利于提高其监督管理能力,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一言以蔽之,处在转型期的中国,适当、适量地揭露社会不良现象所带来的社会效果,并不全是消极的,尤其是那些富有力度和深度的“负面报道”,更会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显然,媒体在报道“负面”时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但这并不能成为反对揭露黑暗甚至扼杀批评报道的理由,正确地对待会让批评成为一种催人警醒的力量。以揭露黑暗来驱除黑暗,看似具有“破坏性”,但实质上却是有建设性意义的,是社会前进的一种推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