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同步分层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4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2738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同步分层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同步分层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同步分层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同步分层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同步分层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同步分层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同步分层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同步分层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同步分层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同步分层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4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综合测评(四)(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图是民国时期新式婚礼的照片。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中国新旧事物同时并存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中国社会彻底摒弃传统婚礼ABCD【解析】新娘穿的不是传统服装而是白色礼服,说明传统习俗受到冲击,故正确;图片中坐着的人穿的是长袍马褂,说明新旧事物同时并存,故正确;图片反映了西化婚礼,故正确;“彻底摒弃”过于绝对化,以偏概全,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2下图照片是1920年燕京大学学生俱乐部成员合影。该图能够反映()A学生服饰已经完全西化B英美控制中国高等教育C平

2、等观念在教育上实践D中国教育的平民化倾向【解析】题干图片中的学生均穿着为中式长衫、马褂,故A项错误;题干中图片虽然出现外国国旗,但其并不能代表中国高等教育被英美控制,故B项错误;题干图片中的大学生中男女学生都有,说明此时的教育方面体现出了男女平等的观念,故C项正确;题干图片中的学生并不能看出其是否为平民,故D项错误。【答案】C3下图“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慕桥所绘。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漫画的内容反映出()A民国初年电灯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B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C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活贫困落后D民众接触西方文明时出现认知反差【解析】漫

3、画中人物不知道电灯无法点火,说明当时不可能普遍使用电灯,故A项错误;漫画讽刺了当时民众的无知,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生活贫困落后”,故C项错误;用电灯点烟枪正说明了“认知反差”,故D项正确。【答案】D4据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A妇女地位逐渐提高B家庭观念丧失殆尽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女子亦可提请离婚,并以诉讼法庭的方式予以解决,这与古时中国男子一纸休书就可休妻相比,明显体现出女子地位的提高,故选A项。B、C、D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答案】A5浸透汗水、

4、打着补丁的咔叽布工装,斜纹布军装,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共同引领着20世纪70年代朴素、单调的服装潮流。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商品供应匮乏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ABCD【解析】人们的服饰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但更重要的是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符合题意。无从体现,对当时服饰的影响并不大,故选C项。【答案】C6右面图片反映了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宽后日益繁荣的景象。马路两边店铺林立,电车、自行车、人力车混杂通行。该图片可以说明()A上海社会风貌已成完全西化之势B传统衣食住行风格依然没有变化C近代通信工具电话、电报普遍使用D

5、电力技术推动了近代交通工具变革【解析】A项说法绝对,上海社会风貌并没有成完全西化之势,排除;从图片中可看出传统的交通已发生变化,B错误;从图片中得不出C项;由图片中的电车可得出D项正确。【答案】D7叶圣陶说:“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坐航船的惯家总会这么说:反正是个到,何必急?坐了火车,一霎就赶到了又干什么呢?或说: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得这么一点儿醉意。横下来呼呼一觉,待船家喊醒时,就跨上埠头。这岂不爽快而有味?”下列关于材料中“真意味”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反对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B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C赞成排除西方近代文明D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解析】作者并未反对现代交通工

6、具的使用,也未反对西方近代文明,A、C两项是对材料的曲解,排除。根据材料“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可知作者享受的是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而不是火车的便捷,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一包花生米爽快而有味”可知作者向往的是传统生活带来的闲适,D项说法最准确。【答案】D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 A公路运输B内河航运C航空运输D远洋运输【解析】改革开放后,各种运输方式均发展都很快。其中,航空运输发展最为迅速。【答案】C9清末有人说:“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同人道于牛马耳。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根据材料分析

7、,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近代工业的发展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节省时间的考虑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ABCD【解析】电车作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离不开近代工业的发展,正确;题中材料讲乘坐电车原因之一是不忍心用人力取代畜力,正确;光阴宝贵亦可以材料中得出,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的内容,排除。【答案】D10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解析】仅从题干出售的商品中不能体现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A项错误;题干只是一

8、则广告,不能体现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B项错误;广告中主要是一些日常用品,不能体现衣食住行的西化,D项错误。【答案】C11某大学著名历史教授为学生做报告,其报告的纲要如下表所列,这个报告的主题是()一、最强大的竞选宣传媒体电视1电视辩论:1960年,美国首次举行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法国、德国、英国的大选也先后举行电视辩论。2电视广告。二、强势的竞选宣传媒体互联网1官方(个人)网站/电子邮件。2在线视频。A互联网与政治选举B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运用C影视艺术的发展D电视与互联网【解析】从报告的纲要来看主要是分析了电视、互联网是强势的竞选宣传媒体,故体现出大众传媒在政治选举中的重要作用。【答案】B

9、12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当时这种使人们“开眼界”的大众传媒是() A电视B广播C电影D互联网【解析】电视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广播虽然产生比较早,但是其并不能“真如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故B项错误;19世纪末期电影产生,20世纪初电影在中国诞生,也可以产生如上所述的效果,故C项正确;互联网出现于1969年,全球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

10、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清末男装中山装旧式婚礼文明婚礼图一图二(1)这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4分)(2)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4分)材料二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与大家共享。轿子马车汽车火车磁悬浮列车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

11、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3)根据材料二分析,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9分)(4)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9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交通事业的发展状况。第(1)问,从图片提供的信息不难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图文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问题,便于实际操作就可。第(3)问,从动力、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问,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分析。【答案】(1)两个方面:服饰(或服装)。

12、婚姻礼俗。(2)方法和途径:通过图书馆收集资料、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分类比较的方式。建议:还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分析比较等方式。(3)进步之处:交通运输更为便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国计民生或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等。(任答三点即可)(4)积极影响: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的传播;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任答三点即可)14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曾这样说:“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画家阿罗姆描绘19世

13、纪初期广州的街道景象是:街道上人群涌动,两边商铺雕梁画栋,旗幡飘扬,商铺二楼的窗户,使用的是澳门风格的百叶窗,店家都有凉棚、洋伞,商店类似南欧城市的“骑楼”风格。据李天纲著大清帝国城市印象材料二美国纽约时报记者N.S.D在1871年12月24日游历广州时,对广州城市的繁华惊叹不已:“宽阔的珠江,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铺等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据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材料三1875年的广州商务报告称:“(中国人已经普遍使用黄磷火柴,并且输入了几百万箱,现在

14、用打火石取火的已经少见了。在使用煤油及其他矿物油以及煤油灯方面的情况也一样。 同时欧洲的洋伞,几乎完全代替了中国纸伞。广州大量地仿制欧洲洋伞并运往其他口岸和内地销售。”摘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材料四1906年广州出版的赏奇画报其征订广告,就是画着一位身穿西装、戴着西式小帽的先生,手拿“赏奇画报出世”的旗子作宣传。粤东烟草公司出品的伟人香烟,其封面也画上一位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摘自蒋建国著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1)广州是中国近代化进程较早的城市,根据上述材料,提取广州在社会生活方面近代化的相关信息。(10分)(不得照抄原文)(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广州社会生活较早走向

15、近代化的原因。(12分)(3)结合广州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历程,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特点的认识。(4分)【解析】本题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创设了一个新的知识背景,考查近代广州社会的发展和历史变迁。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即可,注意对信息的整合与分析,不能照抄原文。第(2)问,结合古代和近代与广州相关的历史事实回答即可。第(3)问,注意对前面问题的总结和梳理,要紧扣近代化特点这个主题回答,不要漫无边际。【答案】(1)出现了西式和中西风格融合的建筑;外来宗教得到传播;大量使用和仿制西方日常生活用品;西式服装成为当时的时尚;店铺林立,商业繁荣;重视广告宣传;出现了报刊、杂志等。(2)原因: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使其具有开放兼容的文化特征;清代闭关锁国后,广州是唯一对外贸易港口,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鸦片战争后,是第一批开放的口岸,最早受到西方冲击;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3)认识:中国的近代化深受西方影响,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近代化与反帝反封建相伴随;水平低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等。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