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考前核心必背考前第15天以个人为行为主体的知识1货币(1)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本质:一般等价物。(3)优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变质,便于保存和携带。(4)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2纸币(1)优点: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2)现状:纸币成了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3)特点: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3结算方式(1)种类:现金收付和转账收付。(2)工具: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工具。4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2、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2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消费者有消费自由,可以根据商品价格涨跌来决定是否购买以及购买多少。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价格上升,减少购买;价格下降,增加购买。(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小,高档耐用品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大。(3)在替代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1影响消费的因素(1)价格影响消费。(2)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性因
3、素。(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总量就越大。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4)影响消费的心理因素: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2消费的类型(1)类型: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按交易方式,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2)趋势: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3消费行为: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
4、艰苦奋斗。4合理消费,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1地位(1)主体地位: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平等地位: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2就业(1)意义劳动者角度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角度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措施党和国家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5、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3.维权(1)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2)措施国家党和政府: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着力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劳动者
6、基础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是互为前提的,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方式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4.收入(1)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1储蓄存款(1)种类:活期储蓄、定期储蓄。(2)收益:储蓄存款都能获取利息,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3)风险: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4)机构:
7、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2股票(1)作用: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重要筹集资金的方式。(2)特点代表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包括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权利。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股票可以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买卖。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3)收益股息或红利收入,它来源于企业利润。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4)股市: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促进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债券(1)作用: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2)类型: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4商业保险(1)作用: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2)类型:人身保
8、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3)原则: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5投资者要增强防范意识,抵制高息诱惑,拒绝可疑的理财项目,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1原因地位重要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是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性质先进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利益一致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相互需要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物质基础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权利统一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
9、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违法受罚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违反税法的现象。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2.要求(1)义务:公民树立纳税人意识,自觉诚信纳税,反对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行为。(2)权利: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1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2作为劳动者,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3作为纳税人,避免偷税、漏税、骗税、抗税等违法现象。考前第14天以企业为行为主体的知识1商品
10、(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成为商品。(2)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2遵循市场规律(1)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产量。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创造新的劳动力。3公司的经营(1)义务:必须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2)措施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精准扶
11、贫行动等,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就业、关爱员工、依法纳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要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转变企业发展方式,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面向国际市场进行经营,提高国际竞争力。4资本构成(1)所有制: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2)融资:企业可以通过贷款、发行股票、发
12、行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1尊重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促进就业、关爱员工等。2实施按劳分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等方式。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依法纳税。1地位: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国民经济的细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2措施: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3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1)遵守交易原则: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2)遵守法律: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3)遵守道德:树立诚
13、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1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1)跨国公司的作用: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2)措施: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2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2)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考前第13天以国家为行为主体的知识1纸币流通现状:纸币成了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14、的货币。2纸币的特点: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3纸币发行规律: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1)货币需求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2)超过限度,导致通货膨胀,引起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含义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1基本经济制度(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措施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
15、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2分配制度(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根本措施在于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
16、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1财政的作用: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2财政收入(1)影
17、响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2)措施: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3财政收支平衡: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4税收(1)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2)主要税种及其作用: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1调整社会总供求平衡(1)实施合理的货币政策理论限度变量关系实际发行量经济形势具体表现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8、超过限度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低于限度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2)实施合理的财政政策: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2资源的调节者(1)配置资源的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2)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1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2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
19、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2)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3)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4)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1)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0、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理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3)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第一个阶段,从202
21、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坚持新发展理念(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绿色发
22、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坚持
23、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2)措施: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