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1908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学目标:1了解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分析美苏两国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的主要原因;2掌握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等的主要内容,理解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3、通过对德国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的了解,从而更加直观的理解美苏两国对峙的表现形式;41、通过对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冷战的实质;情景创设:探究问题1:导致美苏从盟友变为对手的原因有哪些?探究问题2:作为对手,美苏采取了哪些针锋相对的措施?这些措施表现出什么共同特征?国家美国苏联政治杜鲁门主义欧洲共

2、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探究问题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局势(1)美苏的长期“冷战”对世界和平带来的客观影响怎样?这种长期对峙的局面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了怎样的威胁?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在威胁和平与安全的同时却存在长期的非战状态,保持这种状态的原因是什么?过程指导:1从盟友到对手:运用课本斯大林与记者谈话材料,结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是二战后美苏两国共同作用的结果。说明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上的目标各异,导致双方无法继续合作的相关历史材料,这是理解双方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敌人的重

3、要依据;提供美国战后作为头号资本主义世界强国的经济、军事材料,以及苏联作为军事强国的材料,使学生认识两国军事力量抗衡的态势。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回放”中关于斯大林回应丘吉尔“铁幕演说”的答记者问内容。由此可以反观苏联方面在两种政治势力的冲突中采取的措施,说明双方的根本分歧是不可避免,也是不可调和的。2美苏“冷战”结合教材地图及“学思之窗”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归纳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两个条约的性质及对欧洲产生的影响。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经济表现为马歇尔计划。在此问题的分析中可以运用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原理,即提供战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残破、政治动荡的典型事例,使学生充分理解美

4、国之所以对欧洲实施援助计划的原因复兴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对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目的首要应认清是为了援助欧洲恢复凋敝的工农业状况。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军事表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苏联方面的军事抗衡则是建立华沙条约组织。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掌握美苏双方在全球“冷战”对峙中的典型事件,并尽可能深刻地认识其中的典型事件所产生的现实和深远影响。从形成对峙冲突的地区上看,涉及到欧洲、亚洲、美洲等主要战略地区;从对峙的情况和对抗的程度上看,可以表现为政治冲突和军事冲突两种主要形式。就对峙地区而言,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特别是处于美国对苏联

5、进行全球性遏制的范围上;美洲则直接触及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就对峙情况和对抗程度而言:双方在欧洲地区的对峙主要采取了政治、经济、外交手段,在亚洲的对峙则表现为从政治对峙上升到非直接性的武装较量,在美洲地区更直接发生武装对抗下的摩擦。归纳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向相互对峙。美国在战略重点地区欧洲,采取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则是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原因。冷战的特征就是美苏两极的对峙。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等都是冷战的表现。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全面冷战政策的开始正式实施。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争霸的需要,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美苏“冷战”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德国和朝鲜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加剧的表现。以美苏为首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一直持续了40多年,对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