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17古代罗马人的法律一、习惯法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二、第一部成文法1.背景: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引起平民不满。2.颁布公元前449年,立法委员会颁布十二铜表法,成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3.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等方面,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4.影响误区警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但并没有废除习惯法。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并不是削弱了贵族特权,而是贵族不能随便解释习惯法。三、公民法1.概念: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的统称。2.特点四、万民法1
2、.背景:随着罗马的不断扩张,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公民法已不太适应新的形势。2.形成:罗马政府在设置外事裁判官处理外邦人之间及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3.特点4.影响: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辨析比较公民法与万民法公民法与万民法不是相互对立的两部法律。狭义上的罗马法指的是公民法,它适用于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公民。广义上的罗马法指的是万民法,它适用于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万民法与公民法是就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而言的,是罗马法发展到不同阶段的产物,而不存在相互对立的关系。五、自然法1.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3、2.创立者: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政治家与法学家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3.内容4.影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六、作用与影响1.公民法的作用2.万民法的作用3.罗马法的深远影响图示识记罗马法发展历程1.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其制定,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这是罗马共和国内部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成果,平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2.广义的罗马法是指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3.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其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法理精深
4、,有利于它的发展和传播。4.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巩固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5.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6.古代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而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则是罗马疆域不断扩大和统治地区民族众多、经济发展的结果。主题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1.史料探史罗马法的演变原因史料共和国初期罗马并无成文法。习惯法的解释和司法权的行使完全属于贵族,这些权利也成为贵族压迫平民的手段。公元前462年平民保民官特兰梯留提议编纂成文法典因全部条文镌于12块铜牌之上,故得名“十二铜表法”。崔连仲世界通史古代史尤其是考虑到当时存
5、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因而它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希腊和罗马的文明早期帝国探究据史料分析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原因。答案(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司法权掌握在贵族手中,成为压迫平民的工具,引起平民的不满和反抗。(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民法不适应罗马帝国扩张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不同民族交往的需要。2.综合归纳罗马法发展历程项目法律时间特点影响习惯法公元前6世纪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保护贵族,损害平民利益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
6、,平民利益得到保护公民法共和国时期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万民法帝国时期适用于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自由民受法律保护重视调整民事财产关系3.史论阐释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它也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所有罗马公民。(2)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3)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公民法与万民法二者的联系是相互补充,万民法包含着公民法,而不
7、是相互对立的;公元3世纪公民法与万民法的界限逐渐消失。主题二罗马法的原则与评价1.史料证史罗马法的立法理念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节选自万民法论从史出史料体现罗马法强调证据、公平、平等、理性,体现了自然法思想。2.史料探究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差异史料一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十二
8、铜表法史料二诸八议者(注:八议者指与封建贵族有关的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人),犯死罪,皆条所坐(注:坐即罪)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唐律疏议探究依据史料,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差异。答案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侧重民法);注重法律公平。唐律侧重于保护贵族、官僚的法律特权;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3.重要史论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1)陪审制度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保护人制度现代律师制度几乎都源于罗马法。(2)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法则体现了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的思想。(3)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近现代“法律面
9、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渊源。(4)法源于自然是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渊源。(5)罗马法对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的规定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很大影响。(6)罗马法名言“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资产阶级对此继承和发展,以立法形式确认“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的原则。高考题组1.(2015全国高考)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答案C解析古代罗马法具有公平、公正、正义的特点。古罗马正义
10、女神双眼蒙布寓意是要求古代罗马法官审案要重视证据及事实真相,不能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故选C项。法官审案的依据原则是法律,而非道德良知,A项错误。听取证人证言仅是法官审案的程序之一,非原则依据,B项错误。民众意愿并非全都公平、公正,法官审案不能盲从民众意愿,D项错误。2.(2015重庆高考)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A
11、.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表述的信息是,426年罗马帝国颁布的引证法规定当遇到法律上的难题而成文法无法解决时,应依据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来寻找解决方案。这就表明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可以成为古罗马司法裁决的依据。故选D项。A项的说法不符合材料;B项对材料的理解有误;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3.(2015海南高考)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C.奠定了西方法
12、律传统的基础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答案C解析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与题干古罗马不符,故A项错误;最早尝试实行民主政治的是古代雅典,不是古罗马,故B项错误;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罗马帝国最终衰亡,因此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模拟题组4.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该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的特点不包括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涉及内容广泛庞杂C.重视诉讼的过程与程序D.注重保护私人财产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
13、发现,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它的本质是奴隶主维护统治的一个工具,在古代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里,十二铜表法当然不可能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涉及内容广泛庞杂、重视诉讼程序、注重保护私人财产”在材料中均有体现并且和材料的主旨也是吻合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项。5.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称:“这里还有其他一些人(希腊人)将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得比我们高明在法庭上比我们更加雄辩但是,罗马人,你记住,你应当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这将是你的专长,你应当确立和平的秩序。”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人比希腊人更擅长运用政治的权威B.希腊人有着突出的艺术和法制成就C.罗马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
14、胜于希腊人D.罗马人使用武力征服邻国答案A解析材料中维吉尔认为希腊人比罗马人的建筑造的好,比罗马人善于辩论,但罗马人的特长是善于利用权威,用权威维护和平的秩序,因此选择A项。B项与材料信息有关,但不是材料信息强调的主旨;C项与材料信息矛盾;D项中的“武力”与材料信息的“权威”有着根本的不同。6.英国经济学家:“我们今天经济制度的得失,间接受罗马思想之影响不少;个人有勤治其事之精神为今天经济制度之所长,过于注重权利观念为今天经济制度之所短;二者皆与罗马法律制度有极深关系。”那么能体现古罗马法精神的评价是 ()A.主张消灭一切阶级压迫B.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反对私有
15、制基础上的人人平等答案B解析“注重权利观念”是材料隐含的关键解题信息,答案当在B、C两项之间选择,罗马法最主要内容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剥削和压迫的本质决定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排除C项,可知答案选B项。考点训练1.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中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该条款体现的目的是()A.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B.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C.严厉惩处夜间行窃者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答案D2.德尼茨加亚尔欧洲史:“在社会战争中,同盟者为要求成为罗马公民而与罗马开战如果罗马帝国不
16、改变这种政策,20世纪的欧洲大概不会感到,罗马曾为形成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欧洲文明作出过贡献。”“这种政策”受益对象的改变是由 ()A.贵族到平民B.平民到公民C.平民到自由民D.公民到自由民答案D解析题干中“同盟者为要求成为罗马公民而与罗马开战”是指随着罗马的扩张,广大被统治者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为了适应罗马帝国扩张的新形势,公元3世纪,罗马法的受益对象由罗马公民变为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3.“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A.反映了罗马法的本质内涵是
17、民主精神B.体现了罗马法依照法律进行判决的原则C.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D.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关键句是“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根据时间排除C项;D项与题意无关;A项不符合罗马法追求公平、正义、法律至上的本质。故选B项。4.学者米健认为:“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即公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已势在必行。”材料最能说明 ()A.市民法不再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罗马法的完善C.罗马法以保护封建私有制为核心D.罗
18、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答案B解析从材料“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可以看出罗马法的出现和发展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发展而发展的,故选B项。5.罗马人认为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因此设立专门的法庭来审理涉及外国人的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使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万国法包括了其他民族的所有法律B.万国法仅包括能普遍使用的法律原则C.万国法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D.在罗马犯罪的外邦人用本邦法律审判答案C
19、解析从材料中可看出,万国法是罗马人调节帝国扩张过程中的新矛盾的,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故选C项。6.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军到埃及后,与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一见钟情,并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恺撒。恺撒归国执政后,克丽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按照罗马公民法,法官会判决 ()A.克丽奥佩特拉享有罗马籍B.克丽奥佩特拉和托勒密恺撒都享有罗马籍C.托勒密恺撒享有罗马籍D.克丽奥佩特拉和托勒密恺撒都不享有罗马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公民法和万民法的适用范围。从材料可知当时罗马仍是实行公民法,埃及等其他国家、民族的人们不适用于公民法。所以本题选D项
20、。7.“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因为万民法 ()A.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特权B.内容侧重于急需的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原则D.能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项是十二铜表法的作用,B项是公民法的作用,C项是自然法的作用,故选D项。8.政治民主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1)根据材料
21、一,指出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材料二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其著作罗马法的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表现形式和适用范围两个角度,概括古代罗马法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上述趋势出现的原因。材料三“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据材料三并
2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答案(1)特点:直接民主。成因:小国寡民的城邦。(2)趋势: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过渡。原因: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斗争,统治者的重视。趋势: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原因: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过渡(或统治地域广大的国家的需要)。(3)政治上,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经济上,颁布了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或“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法令和措施,使礼仪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解析第(1)问分析古希腊直接民主的特点;第(2)问考查罗马法的发展趋势和演变的原因;第(3)问“民国”是指中华民国,要求概括中华民国成立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