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代文人以诗书入画,于山水、花鸟等自然物象中寄兴托志、抒情达意,自王维,经苏轼、赵孟頫、董其昌诸先贤,成文人画一脉,传至当代,不断开创写意新境。文人画讲究笔墨情趣和诗书画印综合修养的传统、画格简淡的境界追求,以及崇尚和谐仁爱的审美理想,在当下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赵孟頫的“作画贵有古意”,和韩愈的散文中“文以载道”的复古理论其实是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说,赵孟頫是南宋院体向元代文人画过
2、渡的一个桥梁,这也是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之所在。赵孟頫为什么提出画要有“古意”?他说,画无古意,百病丛生。画无古意,虽工无益,这一切的根源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尚朴的理念。尚朴即主张俭朴,是不拘泥于外象的一种文化追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凡所有象皆是虚妄眼睛所看到的象,都是会时刻变化的幻象,因此要追逐内在的真实,追逐宇宙真理,追逐人的真性情。说到底,就是追逐“大道”。“道”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失道则病,得道则圣。政冶、社会、经济、文化乃至绘画莫不如此。绘画必须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也就是尊道而行。所以,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这里的“同源”就是同一道源,书画都是从大道而来,这就是文人画的文化内涵。
3、可以说,找到事物本源的大道,便占有了整个宇宙。这就是中国的哲学。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中,让我们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找到它最积极的力量。要从文化的本源看待文化精神和审美。审美的根源是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根源是什么?是众生的根本利益。凡是符合众生根本利益的文化,就是正确的文化,就有正能量。利益有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之分。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应该找到符合众生、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文化,而从这样的文化生发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审美。淮南子有记载,东方有君子之国,山海经亦云其人好让不争。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建立和谐世界、世界大同的一颗种子,一颗文化种子、尚朴的种子。我们不是不重视经济,但我
4、们不追求奢华;我们不是没有竞争,我们的竞争是争之以理的君子之争。淮南子的“君子之国”比老子“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还要高。老子的理念是独善其身,是出世的,淮南子讲的好让不争的君子之国,却可以适用于整个世界。就像习总书记所说,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国与国之间携手共商未来,这样还会有战争吗?这岂不是人民的福祉?我们对经济发展的态度,也是在道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大自然,而不是无限制地追求。这就是东方人的适可而止、中庸之道。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恰恰就在于此,核心就在于此。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系,我们要尊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为国家乃至为世界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选自文人画的现实意义,有删减)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赵孟頫认为,画无古意,百病丛生,画无古意,虽工无益。故凡作画者,都应有古意,都应将传统文化融入画中。B.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凡所有象皆是虚妄,因此要追逐内在的真实,追逐宇宙真理,追逐人的真性情。C. 作者认为,淮南子比老子要高明些,因为其好让不争的思想比独善其身的思想要高明。D. “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恰恰就在于此,核心就在于此。”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尚朴理念。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举例论证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认为以诗书入画,于
6、山水、花鸟等自然物象中寄兴托志、抒情达意,自王维开始,经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等大家们发展,成为中国文人画之一脉。B. 作者举赵孟頫为例,阐述他的文人画的创作观点,即“作画贵有古意”,目的是为了证明中国文人画的一个“文人”特点就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C. 文中将画家赵孟頫与文学家韩愈放在一起,实是以韩愈的“文以载道”的思想来论证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这里赵孟頫的“古意”与韩愈的“道”是相通的。D. 作者在论证文人画的现实意义时,先表明观点,指出文人画具有现实意义,然后举例论述文人画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再联系现实从宏观的角度谈其现实意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代文
7、人画画中有诗,画中有书,于山水花鸟等自然物象中寄兴托志、抒情达意,自王维,经苏轼、赵孟頫、董其昌诸先贤,成文人画一脉,几千年来,不断开创写意新境。B. 赵孟頫是南宋院体向元代文人画过渡的一个桥梁,就因为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观点,这与韩愈的散文复古理论其实是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也是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之所在。C. 要从文化的本源看待文化精神和审美。意思就是从众生的根本利益来看待文化精神与审美。凡是符合众生根本利益的文化,就是正确的文化,就有正能量。D. 习总书记所说,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这既符合中国人的根本利
8、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答案】1. B 2. A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题和仔细比对选项与文本内容的差别。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画无古意,虽工无益”并非赵孟頫的话,且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画无古意,百病丛生。画无古意,虽工无益,这一切的根源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尚朴的理念;选项C,“淮南子比老子要高明些”,此观点无中生有,其原因亦理由不足;选项D,这里“此”应指上文中的“适可而止,
9、中庸之道”。故答案选B。【2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选项A,表述不严密,选项中“以诗书入画,于山水、花鸟等自然物象中寄兴托志、抒情达意,自王维开始”说法不准确,应是自王维开始发展成文人画之一脉。故答案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从以下角度进行作答,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
10、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偷换概念,原文中是说“赵孟頫是南宋院体向元代文人画过渡的一个桥梁,这也是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之所在”,因为是桥梁所以才有重要性,而选项中将原因说成是“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观点”不当;选项中“就因为”一词不符合文意,曲解文意,也过于绝对。故答案选B。【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
11、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寻车安谅说好晚上几位老同学聚聊的,葛君下午却给明人来电话,说有要事,不来了。明人问:“你有什么要事?留校做了老师,就忙得屁颠屁颠的啦?”“真的是要事,待我这几天事完之后,一定做东请各位。”当晚明人和老同学们聚聊时,还惦记着葛君,悄悄发给他一则微信:“究竟碰到什么事了?”葛君很快回复:“丢了一辆车!”这回复倒让明人疑窦顿生:这小子什么时候有车了?怎么会丢了呢? 两天后,明人又发给葛君一则微信,葛君回道,车还没找着,自己这两天都在校园里仔细寻找。现在东片校园的自行车停放点都搜寻了一
12、遍,现在转移到西片区了。这番回答把明人彻底搞糊涂了:“你在找什么车?要到自行车车库去找?”“我找的就是自行车呀!”葛君的回答毫不含糊。“一辆自行车就让你丢了魂似的?”明人的责问,也毫不含糊。“这是一辆十分重要的自行车,过几天我再与你说。”过了两天,葛君自己打来电话,说他还是没找到那辆自行车,他请明人过来,帮他一起想办法。见到葛君,明人才发觉他这些天明显憔悴了,一辆什么样的自行车竟然把他急成这般模样?葛君说,这辆自行车还是半年前从别人手上转买的。转卖给他的人温文尔雅,戴着一副眼镜,显示出不凡的修养来。那人开价不算高,他一点儿也没还价,就把钱给了那位儒雅男子。上周他也想把车卖了,还在校园里贴了好几
13、天卖车启事。谁想买车的主儿还没见着,搁在楼底下的自行车却没影了。他一下子紧张起来,放下手上所有的活儿去寻找那辆车。“不就一辆自行车吗?丢就丢了,何必这样着急?”明人劝慰道。“你不知道,这辆车事关我的心理底线和人品。”葛君一脸严肃地说道,“那辆车,是个危险品,是颗定时炸弹。”葛君一字一句地道出。明人投向葛君的目光,满是疑惑。“我上次去书店回来的路上,等候绿灯时感觉不对劲儿,就拨弄了一下龙头,谁知车前轴突然脱落了,车身整个儿就像散了架。我赶紧连推硬拉地把车子送到修车铺。修车师傅一瞧,便指着那根钢轴的断裂处说,这是旧伤,是焊接过的。我这才明白自己被那位看似斯文的男子给骗了。修车师傅说算我命大了,要是
14、骑在路上突然断裂了,不是摔个半死,就是被马路上的车辆轧死。”“所以,你决定把这辆车卖了?”明人明察秋毫。“是呀,不瞒你说,我当时真是这么想的。”葛君坦诚地说道。“你也够缺德呀,把危险转嫁给别人。”明人嘲讽。“我当时确实是这么想和这么做的。可是,我说实话,当这辆车被偷走之后,我突然紧张害怕起来。我担心哪位大学生把它偷了骑了,某一天,突然车毁人亡。那我的罪过不是太大了吗?”葛君说着,脸上愧疚、悔恨交杂。“所以你开始了寻车行动?”明人问。“是的,不这样,我心神不安。可几天下来,毫无结果,接下去又是长假了,我怕哪位愣头青骑着去郊游,那麻烦就大了。”葛君的焦虑是真诚的。翌日,又一张寻车启事出现在校园的好
15、多处公告栏上。上面写明这辆灰色的永久牌自行车,车轴是断裂的,焊接也是脆弱的,承受不起颠簸,危险重重。启事提醒借用者小心为上,要么将车还给主人,主人一定酬谢;要么将它送到修车铺,去好好修理一番。这天浓雾,他们在食堂门口发现了这辆车。葛君几乎是扑身过去,一把抓住了自行车的龙头:“是这辆,就是这辆。”这时,三个毛头小伙子从食堂里奔跑出来,堵住了他们的去路,神情是不依不饶的。明人和他们说了几句,又将寻车启事塞进他们手里,他们漠然视之,一脸敌意。正尴尬间,葛君突然一使劲儿,车前轴被提出了钢圈,断裂焊接处裸露在眼前。葛君再稍稍使了一点儿力,车轴在原伤口处断裂了,车身顷刻倒在了地上。此时葛君终于笑出声来,那
16、笑声干净、爽快,仿佛能穿透无尽的雾霾。(选自小说界2016年第1期,有删节)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开篇从同学聚会写起,引出葛君和明人;一个“要事”,让明人误以为葛君留校后很忙;原来“要事”是丢了一辆车,又让明人误以为葛君丢了汽车。B. 当得知葛君丢的是自行车时,明人算是解开了“要事”和“这小子什么时候有车了”的结,但是他仍然不明白葛君缘何为一辆自行车而苦苦寻找。C. 葛君是大学青年教师,他在一个骗子手中买下了一辆像“定时炸弹”一样的自行车。由此可见,骗子都善于伪装成“温文尔雅”的样子。D. 小说的结尾写葛君“笑出声来,那笑声干净、爽快”,表现了他为几
17、个小伙子没有因为这辆自行车受到伤害而感到欣慰,更为他终于找到它而开心。5. 明人在小说中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 小说如果不设计葛君曾有过卖掉那辆自行车的想法,而是径直表现他丢车后就为他人的安全而焦急的精神好不好?为什么?【答案】4. B 5. 明人是葛君寻车故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贯串始终,使故事情节紧凑严谨。明人的存在,使故事生出几处波澜:如开始他以为葛君丢的是汽车,后来知道原来葛君丢的是自行车;开始他不解葛君缘何为寻一辆自行车变得憔悴,后来才知道葛君是为他人的安全而焦急。这样设计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有利于突出主人公葛君,小说中有大量明人与葛君的对话,而他们的对话多是问答的形式,
18、在一问一答中,完成了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6. 这样写并不好。原文的写法更具有真实性。葛君是高校一个普通的年轻教师,自己买车上当吃亏,再卖掉以弥补损失和寻求心理安慰,符合普通人的心理诉求。原文的写法构成对比,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面对明人“够缺德”的指责,葛君毫不掩饰,表现了他的坦诚;车丢以后,葛君突然紧张害怕,担心他人发生意外,苦苦寻车,以致憔悴,表现了他的高尚人品。原文的写法更有利于彰显主题。生活中因被骗(买车)而去骗人(卖车),显然有违道德,有时甚至招致祸端;而明明自己受损(买车被骗和车被盗),却仍为他人着想(车毁人亡),这不仅关乎道德人品,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次灵魂的救
19、赎。【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从审题及考点要求入手,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选项A,对“要事”的理解有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要事”是寻车而不是丢车。葛君认为丢车不重要,找车才重要;选项C,“骗子都善于伪装成温文尔雅的样子”说法不当;选项D,“表现了他为几个小伙子没有因为这辆自行车受到伤害而感到欣慰,更为他终于 找到它而开心”轻重倒置。故答案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小说次要人物在文本中作用的能力
20、。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题目是小说经常考核的题目,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其次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再次要注意次要人物对小说情节的推动,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此题要从次要人物在文本中情节推动的作用、对塑造主人公的作用两个角度进行主要的分析和作答。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小说中次要人物明人在文本中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也可以说其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通过明人对丢自行车这件事的不在乎,突出了小说主人公葛君道德人品的高尚。【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的写法探究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小说中的探究题往往就文中的某个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答题时注
21、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不要信马由缰。注意观点明确,论证理由充分。本题题干要求是:小说如果不设计葛君曾有过卖掉那辆自行车的想法,而是径直表现他丢车后就为他人的安全而焦急的精神好不好? 为什么?根据对题干的把握,考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情节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证。例如本题不同意题干中的观点,认为文中加上葛君曾经想过卖掉自行车的想法,考生在结合文本论述的时候要注意明确主人公的身份,是一名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所以从经济条件上有这种想法更为客观和现实。考生还可以从塑造人物形象上,塑造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高尚人品。也可以从主题的突出上,即使被骗也心系
22、他人的高尚人格,正是作者想要凸显的主题。【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
23、“冰上丝绸之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亚洲和欧洲三大经济中心的北极航道,主要包括经过俄罗斯海域的“东北航道”和经过加拿大海域的“西北航道”。随着全球变暖,南北两极的冰雪触化加速,冰期缩短,为北极航道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北极地区被称为“人类最后的宝库”。2008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北极地区油气潜力评估报告显示,北极圈内已探明并可用现有技术开发的石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储量估计分别高达900亿桶、1669万亿立方米和440亿桶,其中石油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约13%、天然气占30%、液化天然气占20%;北极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超过全世界已探明煤炭资源的总量;此外,金、铜、铅、铁
24、等资源在北极也分布广泛。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应该以北极为目的地,开辟能源新通道,保障能源进口多元化。2017年12月8日,中俄亚马尔项目在北极圈落地.建成后每年将有400万吨液化气运往中国市场。(摘编自程晓新时代“冰上丝绸之路”战略与可持续发展,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年第11期)【材料二】:“一带一路”与“北极航道”进出口贸易总值比较图(单位:亿关元)中国国家统计局【材料三】: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市场,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二大贸易伙伴,对欧洲出口约占中国出口总量的22%。中国对外贸易90%以上依赖海路运输,按照中国海运运费支出一般占贸易总量的10%左右计算,到2020
25、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将达到5.3万亿美元,海运费用约为5300亿美元,如果利用“东北航道”则可以节省614亿-1468亿美元。依照传统的海上航运路线,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需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才能到达欧洲各港口,如果油轮吃水深度超过21.98米、重量超过25万吨(苏伊士运河的限载量)必须绕道非洲好望角。作为东亚连接北欧、东欧及西欧地区的最短航线,“东北航道”相比传统的航线,可缩短大约三分之一的航程。连通欧洲与中国的传统海上航运通道,途经战火频仍的西亚地区、海盗猖獗的南亚地区和美军基地遍布的东南亚地区,海上航运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尽管“冰上丝绸之路”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但北
26、极地区特珠的地理环境使得航道沿线非传统安全威胁较少,且大部分航道距离陆地很近,主要经过俄罗斯北部海域的临岸地区,提升了海上航运的安全度。(摘编自吴大辉“冰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新延伸),人民论坛2018年第9期)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005-2015年,我国对“北极航道”国家出口额均高于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B. 我国从“一带一路”国家和“北极航道”国家进口额在2014年都达到了最高峰,随后同时出现下滑。C. 2009-2015年,我国从“一带一路”国家与从“北极航道”国家的进口额差距逐年缩小。D. 从十六年的进出口额的角度看,“北极航道”沿线
27、国家对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性都高于“一带一路”国家。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遏制和解决全球变暖、南北两极冰雪加速融化、极地冰期缩短等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B. 北极地区多种主要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有“人类最后的宝库”之誉,正因如此,我国才提出“冰上丝绸之路”倡议。C. 我国与欧盟互为最大的进口市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不能全靠我国一己之力,离不开欧盟国家的合作开发。D. 我国往来欧洲的传统海上航运通道,主要面临美军基地的安全威胁,北方航道大部分处在俄罗斯海域,基本可以避免美军威胁。9. 上述材料体现了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给我国带来的哪
28、些益处?请简要概括。【答案】7. C 8. C 9. 为我国提供丰富的能源补给。缩短海上贸易航程,降低海运成本。减少非传统安全威胁,提升海运安全度。【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再到材料二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项,“2009-2015年,进口额差距逐年缩小”错误,从材料二中图表上的数据来看,20112014年差距逐年增大,所以C项“逐年缩小”说法错误。故选C项。【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
29、,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遏制和解决全球变暖、南北两极冰雪加速融化、极地冰期缩短等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错误,从材料一可知“冰上丝绸之路”是利用“全球变暖,冰期缩短”的机遇,而非为解决“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提供机遇。B项,“正因如此,我国才提出冰上丝绸之路倡议”错误,从材料一的领导人会谈可知,利用北极资源是“冰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考虑点,但只是部分原因,选项“正因如
30、此才”表述不当。C项,正确,从材料三第一段可判断得出。D项,“要面临美军基地的安全威胁”错误,原文提到的传统海上航运通道有来自“战火频仍的西亚地区、海盗猖獗的南亚地区和美军基地遍布的东南亚地区”三方面的威胁,不能证明美军是主要威胁,故选C项。【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上述材料体现了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给我国带来的哪些益处?请简要概括”,然后浏览几则材料,圈出相关的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如材料一“北极地区被称为人类最后的宝库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应该以北极为目的地,开辟能源新通道,保障能源进口多元化中俄亚马尔项目在北极圈落地.建成后每年
31、将有400万吨液化气运往中国市场”,如材料三“依照传统的海上航运路线,中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需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才能到达欧洲各港口,作为东亚连接北欧、东欧及西欧地区的最短航线,东北航道相比传统的航线,可缩短大约三分之一的航程”“连通欧洲与中国的传统海上航运通道,途经战火频仍的西亚地区、海盗猖獗的南亚地区和美军基地遍布的东南亚地区,海上航运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尽管冰上丝绸之路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但北极地区特珠的地理环境使得航道沿线非传统安全威胁较少,且大部分航道距离陆地很近,主要经过俄罗斯北部海域的临岸地区,提升了海上航运的安全度”,考生依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点睛】客
32、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
33、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
34、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
35、。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中之宝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不省。天子西幸,适走间道及帝于河池,因言:“翰忠义有素,而病夺其明,乃至荒踣。监军诸将不恤军务,以倡优蒲簺相娱乐,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又鱼炅、何履光、赵国珍屯南阳,而一二中人监军更用事,是能取胜哉?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俄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俄而永王叛,肃宗雅闻之,召与计事,因判言王且败,不
36、足忧。帝奇之,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诏与江东韦陟、淮西来瑱率师会安陆。方济师而王败。李辅国恶其才,数短毁之,下除太子少詹事。梓屯将段子璋反,适从崔光远讨斩之。而光远兵不戢,遂大略,天子怒,罢光远,以适代为西川节度使。广德元年,吐蕃取陇右,适率兵出南鄙,欲牵制其力,既无功,遂亡松、维二州及云山城。召还,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而言浮其术,不为搢绅所推。然政宽简,所莅,人便之。其诒书贺兰进明,使救梁、宋,以亲诸军;未度淮,移檄将校,绝永王,俾各自白。君子以为义而知变。(节选自旧唐书高适传)注:
37、蒲簺p si:亦作“蒲塞”。蒲,樗蒲。樗蒲和簺是古代的二种博戏。亦泛指博戏;赌博。中人:指宦官。戢j:收敛、约束。10.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A. 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 君子以为义而知变B. 六王毕,四海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C.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具以表闻D. 历职郎署 朝歌夜弦11. 选出下列各句中各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都一致的一项A.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齐楚之精英B. 适拂袖而去 然政宽简C.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D. 形影相吊 可怜焦土12.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B
38、. 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C. 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D. 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13.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节度使,官名,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B. 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又称江左。长江在自九江往南京一段为西南往东北走向,于是将长江以东的地区称为“江东”。C. 高适担任谏议大夫时,率性敢言,那些权贵近臣都很看不起他。再加上他经常夸夸其谈讨论国事,言论超过自己
39、的能力,所以那些官员们更看不起他。D. 高适生于多难的时代,一生以建功立业作为理想追求。永王谋反,他曾移檄将校让他们与永王断绝联系,以澄清自己。所以君子们认为他合乎道义,了解时局。14. 请将文中划线句子和陈情表中的一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答案】10. D 11. B 12. A 13. C 14. (1)浑州、陇州两地的士兵每天吃粗糙的饭食,而且不能吃饱,要求这样的军队去拼死作战,失败本来(当然)就是很自然的事。(2)只是因为祖母刘氏犹如太阳接近西山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
40、想到晚上怎样。【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弄清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选项A,奇:意动用法,以为奇;义:名词活用作动词,合乎道义。选项B,一 :数词活用作动词,统一;哀:为动用法,为哀。选项C,外:名词作状语,在外面;闻:使动用法,使闻。选项D,职,名词活用作动词,任职;弦:名词活用作动词,弹琴奏乐。故答案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言文古今异义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弄清楚古今异义差别
41、,这是一道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的题目,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选项A,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常用来比喻用尽心思,明争暗斗。精英:古义:金玉珠宝;今义:精华,也指出类拔萃的人;选项B,两句加点词古今义都一致。拂袖而去: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宽简:宽容简明;选项C,不行:古义:不能行走;今义:表否定。成立:古义:成人自立,指成年;今义:开始存在、站得住脚,组织、机构已经形成;选项D,吊:古义:慰问;今义:悬挂;可怜:古义:可惜;今义:值得怜悯、同
42、情。故答案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这句话的含义是:我多次向杨国忠说到这些事,他不肯听。所以陛下有今天的西行逃难,不值得深以为耻。”玄宗非常赞同他的说法。根据对文句的理解,“为杨国忠”作“言”的状语,中间不停顿,排除CD;“有今日行”为完整动宾结构,有今天的西行逃难,中间不停顿,排除B。故答案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及考向的特点,认真的比对文意与选项的差别。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
43、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选项C,“高适担任谏议大夫时,率性敢言,那些权贵近臣都很看不起他”中“看不起他”说法有误,文中的“侧目”是害怕的意思。故答案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解答此类试题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
44、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饭:吃,名作动;厌、满足,饱;而:连词;责:要求;固,本来、当然。(2)以:因为;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朝不虑夕: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或者朝不保夕。【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
45、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参考译文: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他年轻时候潦倒失意,不置办家产。后来客居在梁州、宋州一带。宋州刺史张九皋认为他是个奇才,推举他参加有道科考试,他考中了。调任封丘尉,他不满意,便离开了。后客居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上表举荐他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禄山叛乱,玄宗征召哥舒翰讨伐叛贼,任命高适为左拾遗,后转任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守潼关。哥舒翰兵败,玄宗问群臣有什么好办法,高适请求用尽宫中收藏的珍宝招募勇士抗击贼寇,为时还不晚。皇帝未加考虑。(安禄山兵逼西安)玄宗向西逃难,高适从小路追赶,在河池追上他,于是进言:“哥舒翰平素忠义,因为生病使他不能明断,才导致失败。
46、督率军队的各位将领不关心军务大事,(每天)以歌舞赌博相娱乐,浑州、陇州两地的士兵每天吃粗糙的饭食,而且不能吃饱,要求这样的军队去拚死作战,失败当然就是很自然的事。另外,鱼炅、何履光、赵国珍屯军南阳,而一两个太监在监督军队时又大权独揽,这样怎能取胜?我多次向杨国忠说到这些事,他不肯听。所以陛下有今天的西行逃难,不值得深以为耻。”玄宗非常赞同他的说法。高适不久迁任侍御史,后来又提拔为谏议大夫,他率性敢言,权贵近臣都害怕他。玄宗打算用诸位王子分别镇守各地,高适极力反对。不久永王叛乱,肃宗早就听说高适有才能,于是召见他一起商议大事,高适就断言永王将要失败,不值得忧虑。肃宗觉得他是一个奇才,任命他为扬州
47、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命令他和江东的韦陟、淮西的来瑱率领军队在安陆会师。军队正在渡黄河时,永王就已经失败了。李辅国嫉妒高适的才能,在皇上面前多次诋毁高适,于是皇上下令授予高适太子少詹事。梓屯守将段子璋反叛,高适跟随崔光远去征讨并斩杀了段子璋。然而崔光远没有约束好士兵,士兵大肆抢掠百姓,皇帝非常生气,把崔光远撤了,用高适取代他做西川节度使。广德元年,吐蕃夺取了陇右,高适率兵到南鄙,想牵制吐蕃的兵力,(但最后)没有立功,还把松州、维州和云山城丢掉了。皇帝召他回来,让他做了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他为渤海县侯。高适在永泰元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崇尚气节道义,喜欢滔滔不绝地
48、谈论王霸大业。他生逢乱世,一生以建功立业作为理想追求,但实际能力不足以实现理想,因此,不被官员们所推重。但是他为政宽容简明,每到一地任职,大家都觉得很方便。他五十才开始写诗,一开始就写得好,他也很满意自己的诗有气质。他每写完一篇,当时的人就将其作品传播开来。他写信给贺兰进明,建议急速援久梁州、宋州,以亲近各军;写信给许叔冀,告知要消除对他人的怨恨,共同援救梁州、宋州;渡淮河前,他在给各将校的公文中,告诉他们同永王断绝关系,以表明自己清白无辜。当时上层社会都认为他是合乎道义并且是了解时局变化的。(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汴河曲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
49、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15. 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写汴水东流,两岸春光无限。B. 第二句写当年豪华的隋宫现已颓败。C. 第三句劝诫人们不要登上长堤远望。D. 第四句写风起杨花,易引发思乡之情。16.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用“无限春”具体描绘了汴河两岸千里春色的实景。B. “已成尘”形象地写出了隋宫往日豪华已荡然无存的景象。C. 一二句中汴河春光的美好,与隋宫的颓败形成鲜明对比。D. 借汴水、隋宫、杨花等意象,在昔盛今衰中寓历史感慨。【答案】15. D 16. A【解析】【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
50、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四个选项都是考核诗歌的内容,D项“易引发思乡之情”理解错误。柳絮随风飘扬,飘飞如雪,原是骀荡春光的标志,这该是让人心情舒畅的春色。但眼前这汴堤杨柳,却联结着隋代的兴亡,历史的沧桑,不免惹人欷歔慨叹。故选D。1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
51、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具体描绘了汴河两岸千里春色的实景”分析错误。诗人写春,但没有具体描绘春的景象。但是诗人巧妙加上了“无限”二字,便使春意变得具体形象起来。汴水悠悠东流的形象,本来就容易引发对悠悠时间之流的联想,缀以“无限春”,更使这条流贯无数春秋的汴水,带上某种象征色彩,而且唤起汴水两岸春色无限的联想。故选A。【点睛】选择题这一命题形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扩大考点覆盖面的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选择题
52、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变化。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认真比对,找到命题人设置选项的设误点,就可以顺利作答。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其考查落脚点仍是考纲规定的4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只不过变完全由考生来鉴赏的主观题形式为命题者加入相关鉴赏信息(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的选择题形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题不仅是降低了诗歌鉴赏题目的整体难度,而且间接降低了诗歌的阅读难度,解决了阅读理解上的部分障碍。(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描写聚会的那一天,天气晴好,和风习习的两句是“_
53、”。(2)杜甫登高中,描写诗人客居他乡,独自登高,目睹苍凉秋景,而生发无限悲愁的两句是“_”。(3)琵琶行中用珠玉相击的声音,比喻琵琶声时而浊重时而清脆的两句是“_”。(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两句是“_”。(5)赤壁赋中“_”两句写作者用桂木和兰木做的桨划着船,在铺满月光的江面逆流而行,极富诗情画意。【答案】 (1). (1)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 (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4). (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5). (5)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解析】【
54、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惠”“作”“嘈嘈”“锱铢”“棹”“溯”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18.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解剖(pu)修葺(rng)博闻强识(zh)B. 羸弱(yng)殷红(yn)谆谆教导(zhn)C. 晌午(shng)酝酿(ning)日薄西山(b)D. 哺育(b)精悍(hn)涕泗交流(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
55、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区分多音字的字音,通过理解词义来区别字音。平时应多积累牢记,特别注意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A项,“葺”应读“q”;B项,“羸”应读“li”;D项,“涕”应读“t”。故选C。19.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她从小就痴迷于舞蹈,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一名长袖善舞舞蹈家。B. 毕业前夕,我们举行了告别晚会,礼堂里灯火通明,歌声嘹亮,沸反盈天。C. 他向来访者介绍自己多年来从各地搜集的珍奇玉石,如数家珍,滔滔不绝。D. 使用新型播种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秸秆禁烧的难题迎刃而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
56、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A项,“长袖善舞”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也指有依靠,便容易成功。望文生义,不能修饰“舞蹈家”。B项,“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贬义词,不符合语境。C项,“如数家珍“指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言下之意不是自己的东西。此处“珍奇玉石”是属于他自己的,故使用错误。D项,“迎刃而解”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使用正确。故选D。【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
57、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现在道路上闯红灯现象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人们交通安全意识增强导致的结果。B. 作为端午节的一
58、个重要习俗,赛龙舟在我国南方的有些地方已经难以见到了。C. 无论是写作形式还是作品内容,网络文学都具有十分明显快餐化、通俗化。D. 信息时代,人们手写机会越来越少,这影响到汉字书法艺术能否很好地传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结构混乱,“原因是”和“是导致的结果”句式杂糅;C项,成分残缺,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语,应该是“具有的特点”,在最后加“的特点”;D项,搭配不当,“人们手写机会越来越少”和“能否”两面对一面。故选
59、B。2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组是( )英国诗人华尔华兹说道:“一个是不仅要创作作品,还要创造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_。_。_。_。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本段由华兹华斯名言引申到作者自己的想法
60、,故后跟句“我想”。句尾的“趣味”与句中的“趣味”“活的趣味”相衔接。句中的“活的趣味”与句中的“活的趣味”相衔接,到此答案已经明了。故选C。22.下面是某人写给某出版社的一封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日前向你那里寄呈之稿件,系敝人对生活的一些感悟。呕心力作,如蒙见用,不胜感激,今后我会多多赐稿。稿件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指出来。若不合出版要求,也务必回信,让我知悉。将 改为 将 改为 将 改为 将 改为 将 改为 【答案】“你那里”改为“贵社”;“呕心力作”改为“涂鸦小文”;“赐稿”改为“寄稿”;“指出来”改为“斧正”;“务必”改为“敬请”。【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61、、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命题者设计了一封某人写给某出版社的一封信,有意在其中用错部分词语,然后在题干中指出“有五处不得体”,然后要求“找出并作修改”。答题时一要注意找出不够合理之处,二要注意符合“五处”的要求。题目切合生活实际,难度不大。“你那里”,为口语,表达不郑重,可改为“贵社”;“呕心力作”,比喻用尽心思和精心完成的作品。呕心:喻用尽心思和精神从事工作。力作:精心完成的作品。一般用于评价他人作品。此处是说自己的作品,可改为“涂鸦小文”;“赐稿”,出版机关向人约稿。此处是说自己给出版社邮寄稿件。可改为“寄稿”;“指出来”,为口语,用于此处不够郑重,可改为“斧
62、正”;“务必”,指一定,必须的意思。这里是请出版社给自己回信,表达不得体,可改为“敬请”。【点睛】“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两种属于书面语,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得体”类试题考查的侧重点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答题技巧如下:看对象分你我;看谦敬长幼分;看场合析语境。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审题立意
6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班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魏源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梁启超我爱人生,所以我愿像一个狂信者那样投身到生命的海里。巴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则名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作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答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是怎样的信念,让一代代爱国报国的知识分子写下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时代答卷?今天,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从未如此之近,伟大事业,呼唤千千万万知识分子,书写新时代的精彩篇章。矢志爱国奉献一代代知识分
64、子信念如磐、意志如铁,用执着谱写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伟大篇章。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一批批知识分子将爱国奉献写在三尺杏坛。讲台下,他是一位2岁时罹患小儿麻痹症、至今行动不便的普通人;讲台上,他立刻脱胎换骨成为“发光体”,牢牢地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他引经据典、风趣幽默的讲授之下面目可亲。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向明,为了“以真心真情真意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念,在思政课的讲台上一站三十余年。 苟利边疆苦亦荣,丹心一片照雪山。在青藏高原上,有一位“疯狂”的教授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在生命的最后16年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在高山砾石间采集了
65、4000万颗可能在百年以后对人类有用的植物种子;他连续16年援藏,一手培养出一支高原上的生态植物学“精锐部队”,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我爱人生,所以我愿像一个狂信者那样投身到生命的海里”。 疯狂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更是当代知识分子为国奉献、扎根边疆的赤子之心。勇于创新一代代知识分子历经磨难、勇往直前,在中国梦的圆梦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17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赵忠贤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40多年里,他的团队用自制的炉子或淘来的二手“土炮”,在“不及今天百分之一”的硬件条件下,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突破,让世界物理学界为之震动。经过多年不
66、懈努力,他带领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团队跻身国际前列。中国人至今难以忘记非典疫情爆发时,一位普通大夫的名字钟南山。非典来势汹汹,钟南山主动请缨: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建立临时病区,集中收治最危重的病人。在抢救过程中,钟南山大胆采用不循常规的手段抢救病人,他和他的团队很快摸索出一套救治方法一位永远在基层一线的“看病大夫”,他的科学精神不仅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更以中国知识分子的坚守与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赞誉。 弘扬奋斗精神一代代知识分子坚守岗位、开拓创新,接力续写时代答卷、迎接美好未来.年过8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长期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与研究,是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她最看重的是自己对学生的引领和
67、影响。“用心育人、用心科研,我希望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她说。 闻玉梅和数位知名学者率先开设人文医学课程,经转为共享视频课后,已有百余所学校近五万人选修。闻玉梅说:“我们教学,不是简单传授技术,更要有时代性、社会性。既要介绍国际先进的成果,也要讲述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努力和科技界的进展,坦言差距,激励年轻一代继续努力。”从“东方红”跃然于世,到杂交水稻举国振奋,再到万米钻探刷新纪录,正因为有众多埋头苦干的“小草”“种子”,中国脊梁才得以挺立,中国精神才得以弘扬,中国创新精彩纷呈、充满活力的生动局面才得以形成。 创新创造的接力棒,正随着澎湃的浪潮,传到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手
68、上,他们“奋斗”、继续着他们脚下的路。“奋斗者”,是当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名字。因为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此题是一篇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解答此类试题重在审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
69、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
70、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本题要注意要把握这些名句的意思,提炼出核心词语,结合对题干中名人名言的理解,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如第句是“正确认识自己”,第句是“爱国”,第句是“学会学习”,第句是“实践精神”,第句是“责任”,第句是“热爱人生”“奋斗”。然后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作角度,并根据立意选择其中的名句,进行组合,形成作文。适合本篇作文的素材: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要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因此,我们要时常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我十分为此感到自豪!”,我坚信,只要心系祖国,才会健康成长!我还记得小时哑
71、哑学语时第一个会说的词是“妈妈”,我首先认识的词是“中国”,我会唱的第一首歌是“国歌”。从那时起,稚嫩的心啊就告诉我,我的妈妈只有一个,就是哺育了我的祖国妈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妈妈给我们美丽的爱,让我们生在了充满了爱的氛围的地方。如果祖国没了,就没有了家,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妈妈,不让妈妈受到伤害,我们要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妈妈伟大的母爱。我们要抓紧童年的每一秒;抓紧锻炼身体,培养高尚的道德,掌握丰富的知识,把自已的学习成长同中国社会主义伟大的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连起来,为祖国建设振兴中华做准备。我们应该要爱护红领巾,应该为自己是少先队员感到骄傲,因为它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革命战士血染成的
72、所以我们更要爱祖国妈妈,为祖国献力。身为高三的学生,我们身负重担,压力山大,但比起以往战火纷飞的岁月中渴望知识的学生,我们却又如此幸福。是前人用奋斗的鲜血为我们铺平了原本泥泞不堪的求学之路,我们怎能身在福中不知福,成天抱怨呢?因此我们应该在最美的年华里去奋斗,因为习大大曾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应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豪情壮志,去掩盖那泣不成声的埋怨,用奋斗来换来幸福的人生。那么问题来了,幸福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只有大红大紫的当红明星,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呢?亦或是那些百岁老人?我想并不是那样的,我想有价值的人生是奋斗的,是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是不忘初心的坚
73、守。我们现在的奋斗是为了以后够有选择自己岗位,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权利而不是让生活去选择你,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奋斗,做出像样的成绩,那才叫幸福。高尔基曾说过:只有在对美好事物的自觉追求中才有真正的幸福。当然,明星也有实力派,如声临其境中的明星,我称他们为表演家,他们将自身与角色合二为一,而不是那种“演”出来的。还有那些百岁老人,曾听说过这样一位老者,他的134岁的生日愿望竟然是让自己快点死。想必他的人生道碌碌无为,无所价值。同样我赞赏像冰心这样的百岁老人,将其一生倾注在自己所喜爱的写作中,让她的文字与思想一直传承下去,她的奋斗必定让她载入中国文学史册,她的价值,让她的一生平凡但不平庸。因此,人生的
74、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如是说。让我们在最美的人生年华又奋斗去创造自己的幸福!让我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用奋斗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吧!本篇议论文写作结构(一)取一个响亮的标题,“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二)引述+表态+观点 ,第一层引述“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结合具体人物实例,分析论证,进行引申。第二层引述“我爱人生,所以我愿像一个狂信者那样投身到生命的海里”,结合具体人物实例,分析论证,由浅入深,深入挖掘。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三)联系实际,快速收尾,唱响时代主旋律,做一个“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之人。 【点睛】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
75、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