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A方案)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140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A方案)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A方案)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A方案)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A方案)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A方案)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1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A方案)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1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A方案)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1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A方案)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1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A方案)课时作业:第4章 第2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7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久置的氯水最终会变成稀盐酸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工业常用的黏合剂、阻燃剂、防腐剂C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应密封保存D液氯可用钢瓶贮存,所以氯气与铁不反应答案D解析干燥的氯气与铁不反应,所以液氯可用钢瓶贮存,但灼热的铁丝能与氯气反应,D错误。2(2019山东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

2、尾气答案B解析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以获得含I的溶液,B正确。3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又褪色的是()Cl2盐酸氯水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木炭Na2O2ABCD答案A解析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使溶液褪色;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变红,不能褪色;氯水中含盐酸和次氯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先变红,后褪色;盐酸酸化的漂白粉中也含有盐酸和次氯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色先变红,后褪色;木炭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Na2O2与水反应生成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蓝后褪色。故选A。4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 溶液中滴入少量Na

3、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叙述中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I2H=I2ClH2OB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色C蓝色逐渐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D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OI2SO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后,发生反应:ClO2I2H=I2ClH2O,从而使淀粉溶液变蓝,再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发生反应SOI2H2O=SO2H2I,蓝色逐渐消失,由

4、此可以得出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OI2SO。5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同学们每天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消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ClO溶液的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B1 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2 mol电子CNaClO溶液的漂白原理与Na2O2相同,与SO2不同D“84”消毒液与洁厕灵(盐酸)混合使用可能会产生有毒的氯气答案B解析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A正确;在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1 mol电子,B错误;NaClO、Na2O2具有强氧化性而

5、能漂白有色物质,SO2与有色物质化合而使其漂白,C正确;NaClO具有强氧化性,洁厕灵中的盐酸具有还原性,会发生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D正确。6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被全部消耗B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取代反应C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有漂白性答案B解析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反应过程中浓度逐渐降低,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所以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也不可能全部被消耗,A错误;图中,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产生棕黄色的烟,C错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因此图

6、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D错误。7已知酸性:H2CO3HClOHCO,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2HClOCO向KI和KBr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取上层中的液体少许并加入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卫生间的洁厕灵不能跟“84”消毒液混用,其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A B C D答案A解析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故错误;Fe3只能把I氧化为碘单质

7、,上层的液体含有溴离子,加入AgNO3溶液有淡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故正确;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故错误;卫生间的洁厕灵不能跟“84”消毒液混用,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故正确。8某溶液中含有NH、SO、SiO、Br、CO、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Na有胶状物质生成有气体产生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A BC D答案A解析本题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有3个:Cl2H2OHClHClO,Cl22Br=Br22Cl,Cl2

8、SOH2O=SO2Cl2H;还涉及:SiO2H=H2SiO3,CO2H=H2OCO2;反应过程中有胶状物质硅酸生成;因为有溴生成,溶液显橙色;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NH、Na不发生反应。9已知:SOI2H2O=SO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Fe2、K、I、SO、SO,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肯定不含I B肯定含有IC肯定含有SO D肯定含有NH答案C解析溶液本身无色,说明没有Fe2。加入少量溴水仍然无色,说明溴水发生了反应,且产物无色,I和SO均可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此时反应后溶液无色,说明没有I2,则

9、原溶液中一定有SO。由于SO的还原性比I强,故I是否存在无法判断。10(2019北京朝阳高三期末)把浓盐酸分别滴入点滴板上的各种溶液中,下列现象及分析不正确的是()实验现象中溶液变蓝中溶液产生胶状沉淀中生成沉淀中产生黄绿色气体A中溶液变蓝,体现了浓盐酸的氧化性B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2HSiO=H2SiO3C中产生沉淀的原因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中产生黄绿色气体:ClOCl2H=Cl2H2O答案A解析HCl遇KI溶液不能发生反应产生I2,所以不会出现溶液变蓝的现象,A错误;由于酸性HClH2SiO3,所以遇Na2SiO3溶液会发生反应:2HClNa2SiO3=H2SiO32NaCl,由于硅酸是白

10、色难溶性的物质,所以会看到产生白色胶状沉淀,B正确;在饱和NaCl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NaCl(s)Na(aq)Cl(aq),HCl溶于饱和NaCl溶液,使溶液Cl浓度增大,破坏了溶解平衡,平衡逆向移动,降低了NaCl的溶解度,因此会析出NaCl固体,即产生白色沉淀,C正确;HCl溶解在NaClO溶液中,会发生反应:2HClNaClO=NaClCl2H2O,因此会看到有黄绿色气体产生,离子方程式是:ClOCl2H=Cl2H2O,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2019北京海淀高三期中)(14分)氯是海水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氯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领域应用广泛。(1)自来水厂常用液氯

11、进行杀菌消毒。氯气溶于水发生的可逆反应为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用液氯消毒会产生微量有机氯代物,危害人体健康,可以使用二氧化氯(ClO2)代替液氯。工业上以黄铁矿(FeS2)、氯酸钠(NaClO3)和硫酸溶液混合制备二氧化氯气体。已知黄铁矿中的硫元素(1价)最终氧化成SO,写出制备二氧化氯的离子方程式:_。(3)生产漂白粉工厂的主要设备是氯化塔,塔从上到下分为四层,如图为生产流程示意图。生产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际生产中,将石灰乳(含有3%6%水分的熟石灰)从塔顶喷洒而下,氯气从塔的最底层通入,这样加料的目的是_ _。(4)用莫尔法可以测定溶液中Cl的含量。莫尔法是一种沉淀滴定法

12、,用标准AgNO3溶液滴定待测液,以K2CrO4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Ag2CrO4)。已知平衡Cr2OH2O2CrO2H,该滴定过程需要控制pH范围在6.510.5,若pH小于6.5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偏高的原因:_ _。答案(1)Cl2H2OHClHClO(2)15ClOFeS214H=15ClO2Fe32SO7H2O(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促进反应物间的充分接触,提高反应的效率(4)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rO浓度降低,导致生成的Ag2CrO4(砖红色)沉淀所需银离子浓度增大,消耗的硝酸银量增多

13、,使测得的氯离子含量偏高解析(1)氯气溶于水,其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次氯酸为弱酸,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2)由题给信息可知该反应的氧化剂为NaClO3,还原剂为FeS2,氧化产物为SO和Fe3,还原产物为ClO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5ClOFeS214H=15ClO2Fe32SO7H2O。12(2019广东汕头高三期末)(1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设备已略)制备氯气并探究氯气及其卤族元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2)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14、方程式为_。若将漂白粉换成KClO3,则反应中每生成21.3 g Cl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NA。(3)装置B可用于监测实验过程中C处是否堵塞,若C处发生了堵塞,则B中可观察到_。(4)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此时C中、依次可放入_(填选项a或b或c)。选项a干燥的有色布条浓硫酸湿润的有色布条b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c湿润的有色布条碱石灰干燥的有色布条(5)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氯气时,可观察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打开活塞,将D中少量溶液加入E中,振荡E,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现象_(填“

15、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答案(1)长颈漏斗(2)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0.5(3)液体进入长颈漏斗中,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液柱(4)b(5)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不能过量的Cl2也可将I氧化为I2解析(2)漂白粉固体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若将漂白粉换为KCl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方程式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由方程式可知:每转移5 mol电子,反应产生3 mol氯气,

16、21.3 g Cl2的物质的量是0.3 mol,所以反应转移了0.5 mol电子,转移电子数目为0.5NA。(3)反应产生的Cl2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装置B亦作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若发生堵塞时B中的气体压强增大,使B中液体进入长颈漏斗中,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而形成一段液柱。(4)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在湿润的有色布条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a.为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中浓硫酸只吸收水分,再通入湿润的有色布条会褪色,能验证氯气的漂白性,但U形管中盛放的应是固体干燥剂,错误;b.处是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干燥剂无水氯化钙不能吸收氯气,只吸收水蒸气,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可以证明,正确;c.为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为干燥剂碱石灰,碱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气和Cl2,进入到中无氯气,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不能验证,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5)依据氯气和溴化钠反应生成溴单质,液体溴单质、过量的Cl2都能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易溶于苯,显紫红色,苯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溶液分层,所以通过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不能说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