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最早的摩崖石刻、结绳记事,到后来的竹简木刻、纸质图书,再到后来的电视电脑,阅读的形式与载体都发生了许多变化。电视、电脑、移动终端等,不断把人们从传统的阅读中拉走,电视的大屏、电脑的中屏和手机的小屏,让现代社会的阅读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低头族”已经成为社会的一道“风景线”,纸质阅读的危机也再次凸显在我们面前。网
2、络阅读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是,网络阅读也有其问题。首先是对专注力的影响。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等终端产品,屏幕呈现的内容往往跳跃性强,色彩鲜艳,会吸引和刺激人的眼球,分散人们的注意力。网络的超级链接让我们在一篇又一篇文章之间、一个消息又一个消息之间应接不暇,每一次点击,其实都是一次注意力的中断与转移。在网络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力不断处于亢奋或者疲倦的转换之中,对于发育不够成熟的儿童来说,注意力与意志力处在成长关键期,过早地进行网络阅读,显然不利于他们相关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国外许多中产阶级家庭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甚至不让孩子接触IPAD等电子产品的原因所在。其次是对思维力的影响。在网络时代,我们
3、处在一个信息不断涌来的海洋之中。碎片化的信息,让我们的思维也变得碎片化。有价值的信息与无用的信息交杂在一起,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黑格尔曾经说过:在绝对的光明中与在绝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所以,需要厘清各种信息的真伪,需要过滤无用的信息,需要付出更多的处理信息的时间与精力。思维品质反映了人们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以思维深刻性为例。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这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发现事物的规律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理性的
4、、冷静的深入反刍的过程,需要集中才能突破。网络阅读容易向广度无限扩展,恰恰限制了这一点集中,不是提高思维深刻性的最佳阅读环境。当然,不是说网络阅读或者移动终端的阅读、电子书的阅读不能够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而是说与纸质阅读相比难度更大,不要说中小学生,就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在网络面前,也很难抵制各种“标题党”的诱惑和各种汹涌而来的信息诱惑。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如果在阅读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过早投入到网络阅读之中,就更难养成专心致志的注意力、思维的深刻性等相关能力品质。因此,在童年尽可能让孩子们养成纸质阅读的习惯与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再让他们了解和掌握网络阅读的方法,将网络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使用,
5、及时查询知识,了解新闻信息,等等,并形成控制上网时间等良好习惯,这是一种既顺应发展,又确保根基的良好阅读方法。(摘编自朱永新为什么纸质阅读很重要?)材料二:就阅读的渠道重构和介质转换而言,虽然传统的纸质阅读今天仍然保有权威性、逻辑严整、内容精粹等优点,但其不足也是很明显的:成本高、单向传播、知识更新慢、知识表达以文字为主、难以进行沉浸式交互等。而线上阅读则具有随时随地、包罗万象的可得性,与时俱进、即刻更新的现时态,视角丰富、观点多样,知识获取的无成本或低成本,大数据及算法支撑的内容定制化,图文并茂、视频展示、VR/AR/MR的沉浸式传播方式等。其价值、魅力和传播效应已超过传统线下阅读,成为一种
6、全新的升维阅读。传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特别注重知识深度的开掘。但问题在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各种要素彼此关联的有机生态系统,知识的过度细分已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今天的量子计算机、认知机器人、全息影像、生物机械、智慧城市、人体动力学、合成神经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哪一个可以靠单一学科就能建构起来?更遑论社会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分布式结构的社会,横向圈层、个体之间的连接沟通对于今天的社会协同尤为重要。因此,知识谱系中的横向价值成为今天知识传播的重中之重。从媒介特性而言,传统纸质阅读比较有利于规范性的、注重深度的知识价值的传播和消费,而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息、多通道媒介平台更能胜任构造多维、非线性、交互、沉
7、浸式的阅读学习体验,有助于非规则的、领域宽广的知识价值的传播与交流。这是知识传播领域的大势所趋。一直以来,阅读者是知识的接受者和知识传播的终端。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通过网络连接为每一个人赋能,使阅读者在知识生产领域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巨大改变。互联网构造起来的“微粒社会”最大的资源宝库来自每个人身上的“微资源”“微价值”“微创新”“微力量”,等等。而知识生产领域功能和价值的发挥就是在于将这些“微资源”“微价值”等连接起来,加以激活与整合。各种平台构建的知识众筹等都是明证。而这些无所不至、无奇不有、千门万类的知识生产都不是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可以形成和创造的。因此,今天的智能化数字阅读平台
8、,不仅是人们学习的平台,也可以成为表现每个人智慧和能力的舞台。大众知识生产或许形式比较粗糙、内容略显肤浅,但具有情感共振、心意相通的横向连接魅力,为我们这个时代贡献充满活力的文化资源和知识样式。(摘编自喻国明技术变革正在重新定义“阅读”)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时代中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交杂会使阅读者的思维变得碎片化,也会使阅读者无法辨别各种信息的真伪,难以过滤无用信息。B. 对于中小学生,不反对他们进行网络阅读,但反对他们过早地、过多地投入网络阅读,以免对各种“微资源”的激活与整合产生影响。C.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改变了阅读者在知识生产领域中的地
9、位和角色,阅读者已经不再接受知识,也不再是知识传播的终端。D. 大众知识生产将来自每个人的“微资源”“微价值”“微创新”“微力量”聚合起来,为时代贡献充满活力的文化资源和知识样式。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阅读或者移动终端阅读电子书阅读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但效果比不上纸质阅读。B. 对孩子而言,要尽可能地养成纸质阅读的习惯与能力,网络只能作为一个有效的辅助阅读工具。C. 当前,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各种要索彼此关联的有机系统,因而我们不需要对知识进行细分。D. 当前知识传播的重中之重是知识谱系中的横向价值,在这方面,网络阅读比纸质阅读更有优势。3. 根据材
10、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阅读”的技术变革的一项是A. 大数据及算法B. VR/AR/MR沉浸式传播C. 合成神经生物学D. 互联网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智能化数字阅读”下一个简要定义。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答案】1. D 2. C 3. C 4. 智能化数字阅读是一种具有随时随地、包罗万象的可得性,与时俱进、即刻更新的现时态,凭借大数据及算法支撑的内容定制化,沉浸式传播方式,来实现多维、非线性、交互、沉浸式的阅读学习体验,表现每个人智慧和能力的全新的线上阅读方式。 5. 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进式结构:首先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纸质阅读危机,再从对专注力的影响、
11、对思维力的影响两个方面来论述网络阅读的不足,最后指出孩子们应具有的良好阅读方法。【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也会使阅读者无法辨别各种信息的真伪,难以过滤无用信息”理解错误,原文是“需要厘清各种信息的真伪,需要过滤无用的信息,需要付出更多的处理信息的时间与精力”。B项,“以免对各种微资源激活与整合产生影响”于文无据。文章是说“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如果在阅读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过早投入到网络阅读之中,就更难养成专心致志的注意力、思维的深刻性等相关能力品质”。C项,“阅读者已经不再接受知识”错误,由原文中“不仅是人们学习的平台”等可知,接受知识仍是阅读的任务之一。
12、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不需要对知识进行细分”说法错误,原文是“知识的过度细分已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C项,原文“今天的量子计算机、认知机器人、全息影像、生物机械、智慧城市、人体动力学、合成神经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哪一个可以靠单一学科就能建构起来”可知“合成神经生物学”是用来说明技术的发展不能靠单一学科建构起来,并非影响“阅读”的技术变革。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整合信息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本题是下定义题型,就是结合有关材料,给某个术语下定义。解题步骤:明确概念,掌握形式。表达时一般用“种差属概念
13、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的形式。分析材料,确定属概念。筛选信息,分析种差。整合信息,合理表达。把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接起来,使之符合“种差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的表达方式。由“其价值、魅力和传播效应已超过传统线下阅读,成为一种全新的升维阅读”可知智能化数字阅读是一种全新的线上阅读方式。由“而线上阅读则具有随时随地、包罗万象的可得性,与时俱进、即刻更新的现时态,视角丰富、观点多样,知识获取的无成本或低成本,大数据及算法支撑的内容定制化,图文并茂、视频展示、VR/AR/MR的沉浸式传播方式等”可知智能化数字阅读具有随时随地、包罗万象的可得性,与时俱进、即刻更新的
14、现时态,凭借大数据及算法支撑的内容定制化,沉浸式传播方式的特点。由“从媒介特性而言,传统纸质阅读比较有利于规范性的、注重深度的知识价值的传播和消费,而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息、多通道媒介平台更能胜任构造多维、非线性、交互、沉浸式的阅读学习体验,有助于非规则的、领域宽广的知识价值的传播与交流”可知智能化数字阅读可以实现多维、非线性、交互、沉浸式的阅读学习体验。由“因此,今天的智能化数字阅读平台,不仅是人们学习的平台,也可以成为表现每个人智慧和能力的舞台”可知智能化数字阅读可以表现每个人智慧和能力。将以上按照“种差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的形式整合即为答案。【5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作者写作思路的能
15、力。“电视、电脑、移动终端等,不断把人们从传统的阅读中拉走,电视的大屏、电脑的中屏和手机的小屏,让现代社会的阅读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纸质阅读的危机也再次凸显在我们面前”作者首先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纸质阅读危机;“网络阅读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是,网络阅读也有其问题。首先是对专注力的影响其次是对思维力的影响”,接着作者从对专注力的影响、对思维力的影响两个方面来论述网络阅读的不足;“因此,在童年尽可能让孩子们养成纸质阅读的习惯与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再让他们了解和掌握网络阅读的方法,将网络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使用,及时查询知识,了解新闻信息”,作者最后指出孩子们应具有的良好阅读方法。作者采用了提出问题、
16、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进式结构,逐层深入。(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博士买驴李国文“邮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这段话,源自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古代的博士,系对文化人的敬称。博士,学问广博之士;另有茶馆、堂馆的别称,如茶博士者。古之所谓博士,与现代学位级别的博士,根本不是一回事。文化人,读书多,有学问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学问的人,未必“世事洞明皆学问”,也有因其学问太多而疏于应对世事的书呆子“邺下谚云”所说的,正是这样一位博士。这位博士先生,赶到牲口市上买一头毛驴,银货两讫,也就拉倒,牵走就是了,他偏不,要立一字契,无非免得
17、悔约而已。这位博士,为显示其学问深厚,洋洋洒洒,写上三大篇纸,密密麻麻地写满以后,硬是没有接触到这篇契约的主人公,也就是正在牲口市里嚼着刍豆的毛驴。颜之推,字介,祖籍琅琊临沂,南渡后,迁湖北江陵,他本人曾为南梁湘东王萧绎部属,官至散骑侍郎。后因战乱,遂居北国,先任周,后仕隋,史称其“博览群书,无不该洽”“善于文字,监校缮写,处事勤敏,号为称职”。颜氏家训这部典籍,因其内容丰富,超出一般家庭的伦理范围,涉及社会、风俗、礼仪、道德、文化、教育、知识与修养等方面,对于了解南北朝的人文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且篇幅短小,平白如话,遂成为古今学子的必读书。南北朝对峙的一个半世纪,既有杀得天昏地暗的拉锯战争,
18、也有相安无事的短暂和平。在此期间,南北两地都同样地风花雪月,歌舞升平,吟诗唱和,欢宴不断,既忘记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灾难,也忘记铁蹄所至、血肉横飞的痛苦,而好了疮疤忘了疼的江南诸朝,斯风犹盛。君主带头,豪族助兴,文人凑趣,马屁轰鸣。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还大力提倡写淫艳的“宫体诗”,缠绵悱恻,无病呻吟;颜之推对这种颓废浮艳的文风,深恶痛绝,颜氏家训就是他一生愤怒的厚积薄发。他的老上司萧绎,最后失败时,竟奇怪地总结经验,归咎自己读书太多,才丢了江山。一气之下,把历年收集的数十万卷书籍简册,付之一炬。这些人,只要战火不烧到屋檐下,利刃不架在脖子上,都是玩文学的好手。上述“博士买驴”式的浮浪空洞
19、文字,是南北朝轻浮艳丽、好逸恶劳的社会习气产物。社会风气反映其上层建筑,世风正常,邪不压正,社会风气不良,小人得志,好人就要倒霉。颜之推引用了南梁的一个例子:“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贏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喷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日: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当时的整个社会,从统治阶层,到豪门贵族,竞相侈靡,淫奢豪华,从文人士子,到小康人家,贪图安逸,物欲嚣张。在
20、这种风气下,指望文学能写出有质量、有分量、有力量的东西,是不大可能的。那位当过大使的庾信,后来由于战乱阻隔,逗留北方,不得回归,在怀念故国和感伤身世的悲情中,才形成苍劲悲凉的独特诗风。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指的是他晚年离散时期的作品。当他尚未奉命出使北朝,与另一位“青春偶像派”诗人徐陵,擅写绮丽诗文,领南朝诗坛之风骚,风起云涌,群起仿效,号曰“徐庾体”,在文学史上也是有记载的。革命奋斗年代,文学如同战鼓,震撼人心;物质消费年代,文学提倡消费,钞票第一。一纸买驴契约,值得写上三大张纸,来炫示自己吗?这使人不由得琢磨,太美满丰足,太安逸享受,太快活自在,太优哉游哉,对作家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21、?曹雪芹为什么在喝“莲叶羹”时不写红楼梦,偏要饿到只有稀粥咸菜可吃时才写?饿,不一定就产生文学,但饿与饱,前者更可能靠近文学一点。因为,吃得太饱,血液都跑到胃肠中去帮着消化,脑子便会缺血,便会犯困,便会下笔无神,不知所云。饱,尤其太饱,大概是会产生出一种文学上的催眠素,有可能使得作家浑浑噩叠,行尸走肉。这大概就是“诗穷而后工”的道理。南北朝文学,比之他朝,相对来讲,较少巨匠力作的主要原因,与那个时代养尊处优的日子,太甜美、太甘醇、太轻松、太舒服了以后,作家文人的惰性也随之产生有关。文人太快活了,写东西就玩形式,就耍技巧,就讲性灵,就要搞一些翻新的花样。自然,精致的把戏,散淡的笔墨,隽永的余韵,
22、这也是需要的,甚至是不可少的。若全是清一色的黄钟大吕,也是会令读者头疼的。文学,既不能全都沉甸甸的,也不能全是轻飘飘的。文学,还是要给读者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即使玩文学,也应该玩出一点真名堂来。有趣的是,写了三大张纸,硬是不见驴,读者难免就要骂街了。(有删改)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介绍颜之推与颜氏家训,既交代“博士买驴”故事的出处,也树立了一个不同于颓废浮艳文风的正面叙写的对象。B. 文章写萧绎失败后将书籍简册付之一炬,用辛辣的笔触讽刺了这些迂腐文人倡导的颓废浮艳的文风,表明文学误国的观点。C. “颜氏家训就是他一生愤怒的厚积薄发”与司马迁的“诗三百篇
23、,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表意相近,能发人深思。D. 文章批判了南北朝文学的文风,指出与其他朝代相比,南北朝文学缺少巨匠力作的原因是时代风气奢靡,文人养尊处优。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故事开头,在一本正经的叙说中,风趣地揭示了浮浪空洞文风的荒谬,渲染气氛,设置了悬念。B. 文章列举了曹雪芹写红楼梦的事例,用“饿”“饱”与文学的关系论述了“诗穷而后工”的观点。C. “文学,既不能全都沉甸甸的,也不能全是轻飘飘的”等话语客观准确,使文章具有辩证色彩。D. 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大量使用“风花雪月”“歌舞升平”等四字短语,且文白夹杂,富有感染力。8. 本文叙
24、写庾信的事例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9. 文章为什么以“博士买驴”为题?请简要分析。【答案】6. B 7. A 8. 将庾信早年、晚年的经历及作品进行对比,论述奢靡的风气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丰富了文章内容。通过庾信的事例来分析文学与年代的关系,引出后文曹雪芹的事例以及对南北朝文学与社会风气的关系的分析,文章过渡自然,结构更紧凑。 9. “博士买驴”贯穿文章始终,以此为题,引发读者的关注。用“博士买驴”指浮浪空洞的文字,进而代指颓废轻浮的文风,形象生动,发人警醒。“博士买驴”事件荒诞,以此为题,突出了文章对虚浮文风的讽刺。【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与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B项,“表
25、明文学误国的观点”分析不当,文章并无此看法。原文只说“这些人,只要战火不烧到屋檐下,利刃不架在脖子上,都是玩文学的好手”。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渲染气氛,设置了悬念”分析错误,文章开头并无此作用,开头是引子的作用,引出对颓废浮艳文风的思考,并无悬念。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作者写作目的的能力。“那位当过大使的庾信,后来由于战乱阻隔,逗留北方,不得回归,在怀念故国和感伤身世的悲情中,才形成苍劲悲凉的独特诗风”“当他尚未奉命出使北朝擅写绮丽诗文,领南朝诗坛之风骚,风起云涌”,庾信早年作品绮丽,到晚年才苍劲悲凉,通过对比论述奢靡的风气对文学创作
26、的巨大影响,丰富了文章内容。“革命奋斗年代,文学如同战鼓,震撼人心;物质消费年代,文学提倡消费,钞票第一”,作者通过庾信的事例来分析文学与年代的关系,“曹雪芹为什么在喝莲叶羹时不写红楼梦,偏要饿到只有稀粥咸菜可吃时才写”“南北朝文学,比之他朝,相对来讲,较少巨匠力作的主要原因,与那个时代养尊处优的日子,太甜美、太甘醇、太轻松、太舒服了以后,作家文人的惰性也随之产生有关”,通过庾信的事例引出后文曹雪芹的事例以及对南北朝文学与社会风气的关系的分析,文章过渡自然,结构更紧凑。【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本的标题的能力。结构上,文章以“博士买驴”的故事开头,中间借“博士买驴”的故事阐发议论,最后“有趣的
27、是,写了三大张纸,硬是不见驴,读者难免就要骂街了”以对“博士买驴”故事的评论结尾,可以说“博士买驴”贯穿文章始终。而且以故事为题,可以引发读者的关注。内容上,“上述博士买驴式的浮浪空洞文字,是南北朝轻浮艳丽、好逸恶劳的社会习气产物”,用“博士买驴”指浮浪空洞的文字,进而代指颓废轻浮的文风,形象生动。艺术效果上,“写上三大篇纸,密密麻麻地写满以后,硬是没有接触到这篇契约的主人公”,“博士买驴”事件荒诞,以此为题,突出了文章对虚浮文风的讽刺,发人警醒。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
28、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教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
29、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
30、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B.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C.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D.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
31、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冠,古时汉族男子到20岁时行冠礼,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B. 冠冕,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借指高官,在本文中指庞统在南州做官。C. 功曹,亦称功曹史,官名,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D. 侯,文中指我国古代的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庞统受人赞赏。司马徽和庞统交谈,对庞统的才能感到非常惊异;刘备会见庞统并和他长谈,庞统受到刘备的器重,与诸葛亮共事。B. 庞统足智多谋。刘备和益州牧
32、刘璋在涪地会面时,庞统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采取了中计,并攻下了许多地方。C. 庞统耿直敢言。刘备在涪地大会将士,庞统直接指出刘备的言语错误,虽惹怒刘备,但仍然坚持原则,直言自己没错,不向刘备道歉。D. 庞统忠孝两全。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尽心尽力履行赡养职责;跟随刘备进军围攻雒县,被飞箭射中,英年早逝,刘备悲痛惋惜。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2)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14. 庞统才华得以实现的外界条件有哪些?请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答案】10. A 1
33、1. B 12. C 13. (1)庞统献策说:“现在趁这次会面的机会,马上就擒住刘璋,那么将军您就可以不动用军队而能平定一个州。”(2)将军您在还没到他们驻地的时候,派人向他们通报,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授,并命令军队整理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军的样子。 14. 司马徽的赏识,庞统的声名逐渐显著而被人知道。刘备的器重,刘备为一代贤君,知人善任,有容纳贤士之量,为庞统才华的实现提供了机会。【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本题是选择题,找准切入点,注意各选项间的不同之处。“璋既还成都”中“成都”是“还”的宾语,不宜断开,排除C项、D项。“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34、中间不宜断开。“大军卒至”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中间不宜断开,排除B项。画波浪线部分意思是: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为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策。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在本文中指庞统在南州做官”错,应是居于首位的意思。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直言自己没错”分析错误,原文为“统对曰:君臣俱失”,承认自己也有错。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因”,
35、趁机;“执”,擒住、捉住;“用兵”,动用军队。(2)“相闻”,通报;“急”,形容词用作名词,紧急情况;“装束”,整理行装。【14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可知司马徽认为庞统很不一般,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首屈一指的人才,庞统的声名逐渐显著而被人知道。由“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可知庞统得到刘备器重。“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可知刘备有容纳贤士之量,为庞统才华的实现提供了机会。参考译文庞统,字士元,是襄阳人。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了解他的才能。颍川人司马徽清名儒雅,
36、有能鉴定人才的名声,庞统成年的时候前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一直到夜里,司马徽认为庞统很不一般,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首屈一指的人才,从此渐渐出名。后来郡府任命他为功曹。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尽心尽力履行赡养职责。刘备会见了他并和他长谈,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于是和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进入蜀地。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地会面,庞统献策说:“现在趁这次会面的机会,马上就擒住刘璋,那么将军您就可以不动用军队而能平定一个州。”刘备说:“刚来到别国境内,恩德威信还没有树立,这样做不行。”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为刘璋北征汉
37、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策。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强大的兵力,镇守关头,听说多次向刘璋上表章进谏,让刘璋打发将军您回荆州。将军您在还没到他们驻地的时候,派人向他们通报,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命令军队整理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军的样子。这两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对您的离去感到高兴,估计必定会轻装来见您,将军您利用这个机会捉住他们,前去夺取他们的军队,然后就向成都进军,这是中策。撤军返回白帝城,和荆州大军结合,慢慢再来图谋他,这是下策。如果犹豫不决按兵不动,就会陷入困境
38、,不能长期这样。”刘备同意了他的中策,就杀了杨怀、高沛,回军攻向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刘备)在涪地大会将士,设酒宴欢庆,对庞统说:“今天的盛会,可以说是其乐无穷啊。”庞统说:“征伐别人的国家却很高兴,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刘备喝醉了,大怒说:“武王伐纣,百姓在前后歌舞相送,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应该马上离席出去!”于是庞统不知所措地退了出去。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回来。庞统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开始并不和刘备相看、道歉,喝酒吃饭依然如故。刘备问庞统:“刚才的争论,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我们君臣两个都有不对。”刘备大笑,酒宴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刘备进军包围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
39、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任命庞统的父亲为议郎,又升任谏议大夫。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号叫作靖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朝退书怀韩偓鹤帔星冠羽客装,寝楼西畔坐书堂。山禽养久知人唤,窗竹芟多漏月光。粉壁不题新拙恶,小屏唯录古篇章。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写自己已经脱了朝服,披鹤帔戴星冠,与诗题中“朝退”相呼应。B. 书堂位于寝楼的西侧,环境清幽;窗外翠竹茂密挺拔,月光洒在上面。C. 山禽豢养已久,与主人熟稔,一呼一鸣,相互应和,诗人闲适、
40、自在。D. 诗人无意在粉壁上题写自己的诗作,只是在屏风上抄录古代圣贤文章。16. 学者霍松林先生认为韩偓的诗歌是“晚唐之正音”(正音,纯正的音乐,这里指积极高尚的情怀),请结合诗歌尾联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答案】15. B 16. 诗人劝勉自己刻苦钻研,孜孜不倦,不能停息,表现了诗人的进取之心;诗人退朝之后,依然思考治理国家的道理,致力于富国强民,表达了诗人难能可贵的家国情怀,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晚唐之正音”。【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窗外翠竹茂密挺拔,月光洒在上面”错误。“芟”,除去。应是因“芟多”而翠竹稀疏,月光漏了下来。
41、故B。【1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孜孜莫患劳心力”,诗人劝勉自己不要害怕劳心力,要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熟读古代圣贤文章,表现了诗人的进取之心。“富国安民理道长”,诗人此时已退朝,但仍不忘富国安民之策,表达了诗人难能可贵的家国情怀,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晚唐之正音”。(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写在江山美景中涌现出无数英雄。(2)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写山势高峻,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3)杜牧阿房宫赋中“_,_”两句写秦的纷奢建立在
42、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答案】 (1). 江山如画 (2). 一时多少豪杰 (3).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4). 猿猱欲度愁攀援 (5). 奈何取之尽锱铢 (6). 用之如泥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由“在江山美景中涌现出无数英雄”可知答案;(2)由“山势高峻,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可知答案。(3)由“秦的纷奢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可知答案。注意容易写错的字:“猿猱”、“攀援”、“锱”。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3、。公园里也有很多暴走的人,不过像我们一样慢慢走着的人更多。我们是的,那些不知名的陌生的慢走者,其实也是我们,慢慢地走着,常常你落到我后面,我落到你后面,好像在比较着谁更慢似的。这感觉,真好。树叶红的红,黄的黄,有的处于黄绿之间,映着蓝天,缤纷耀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太阳给树叶们镀了一层金,那颜色更是好看得不真实。“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1)就是如此吧?不,可以把“山山”改一下,叫“叶叶唯落晖”。有时候我会觉得恍惚,似乎这些树叶是一夜之间被染成这样的。(2)可是,怎么可能呢?每一片叶子,都是一天又一天,由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慢慢儿地,才能变成这样的啊。它们这么慢,我们欣赏的时候,怎么
44、好意思快呢?在徐州吃饭,也是要慢慢地,因为着实好吃。好吃的东西,可不就是要慢慢地吃?烙馍卷馓子,羊方藏鱼,蛙鱼,杂拌,把子肉,羊角蜜,蜜三刀,笋干,辣汤,面疙瘩小面鱼汤无论是软软的,脆脆的,还是筋道的,酥嫩的,都是香的。香和香不同,各有各的香。想要细细领略,只能在舌尖上,一口一口地,慢慢儿去品。18.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大学啦!”他兴奋地大叫着。B. 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C. 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D. “可怜的妈妈,”箍桶
45、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还有你,我的儿!”19. 文中标有(1)(2)的两个问句的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徐州吃饭时因为着实好吃总是慢慢地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 B 19. 句(1)是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引出“叶叶唯落晖”的美景;能够舒缓语气,延长节奏,使叙述迂缓从容。句(2)是反问,推翻“一夜之间被染成这样的”想法,强调“慢慢儿”的渐变过程,语气强烈,观点突出。 20. 原句把“因为着实好吃”后置,在强调“慢慢”的同时突出了“着实好吃”,与下文“好吃的东西”联系紧密,语意连贯。原句更口语化,
46、句式简短,和整个文段的语言风格更协调,更和谐。【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破折号起补充说明的作用。A项,表示声音延长。B项,起补充说明的作用。C项,表示语意转折。D项,表示说话中断或间顿。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就是如此吧?不,可以把山山改一下,叫叶叶唯落晖”,句(1)整体来看是设问,可以引发读者思考,引出“叶叶唯落晖”的美景;“吧”有点跟读者商量的意味,能够舒缓语气,延长节奏,使叙述迂缓从容。“可是,怎么可能呢?每一片叶子,都是一天又一天,由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慢慢儿地,才能变成这样的啊”句(2)是反问,推翻前文“有时候我会觉得恍惚,似乎
47、这些树叶是一夜之间被染成这样的”的想法,强调“慢慢儿”的渐变过程,语气强烈,观点突出。【20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本语句的能力。从句式上看“在徐州吃饭,也是要慢慢地,因为着实好吃”是短句,更口语化,更富有生活气息,和整个文段的语言风格更协调,更和谐。原句把“因为着实好吃”后置,突出了“着实好吃”,与下文“好吃的东西,可不就是要慢慢地吃?烙馍卷馓子,羊方藏鱼,蛙鱼,杂拌,把子肉,羊角蜜,蜜三刀,笋干,辣汤,面疙瘩小面鱼汤”联系更紧密,语意连贯。21.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从种子到种业,我国迈出向现代种业发展转型升级。目前,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
48、动正在全国全面实施。农业种质资源是保护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种业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如今,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五年站稳1.3万亿斤的台阶。远缘杂交、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农作物品种完成7-9次更新换代的完成,增产幅度均超过10%。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持续保持在大约96%以上。【答案】成分残缺,“升级”后加上“的步伐”。搭配不当,改“保护”为“保障”。句式杂糅,去掉后面的“的完成”。成分赘余,删除“大约”。【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成分残缺,“迈出”后面缺少宾语,应为“迈出的步伐”,在“升级”后加上“的步伐”。搭配不当,“保护”与“
49、安全”和“供给”搭配不当,改“保护”为“保障”。“完成”与“的完成”重复,去掉后面的“的完成”。“大约”和“以上”语义矛盾,删除“大约”。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2020年8月18日,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开通仪式举行,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一条新通道投入使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标杆工程,横琴口岸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新型通关查验模式,使粤澳通关从“两地两检”变成“一地两检”,从“中间摆渡”“两上两下”变成最快5秒通关,粤澳日通行能力从75万人次提升到90万人次,大大提升通关效率,改善通关体验。【答案】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开通
50、仪式于2020年8月18日举行,横琴口岸采用新型通关查验模式,最快5秒通关,提升了粤澳日通行能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第一句重要信息应是时间、事件,即“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开通仪式于2020年8月18日举行”。第二句“横琴口岸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新型通关查验模式”中“新型通关查验模式”应是重要信息,这是横琴口岸的通关特色;“使粤澳通关从变成最快5秒通关”中“最快5秒通关”是横琴口岸采用“新型通关查验模式”达到的效率;“粤澳日通行能力从75万人次提升到90万人次,大大提升通关效率,改善通关体验”中粤澳日通行能力也是通关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也是重点内容。所以最后压缩为:横
51、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开通仪式于2020年8月18日举行,横琴口岸采用新型通关查验模式,最快5秒通关,提升了粤澳日通行能力。注意表达简洁、流畅、不要超过字数。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某市宣布将把裸眼视力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从2022年开始,该市中考将裸眼视力分为三档,大于等于4.9为正常视力,得5分;4.6到4.8之间为中度近视,得4分;小于等于4.5为重度近视,得3分。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两分。对于先天性近视或因意外事故导致裸眼视力受损的学生,提供相关证明,学校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可直接得5分。对于该市中考改革,网友们褒贬不一。支持的一方认为,将裸眼视力纳入考试成绩
52、,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让学生们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而反对的一方认为,这一举措“涉嫌基因与经济双重歧视”“虽然视力考核最多只差两分,但是现在中高考一分也能拉开几百人”,可能带给学生新的负担。 为此,行健中学将举办一次辩论赛,正方是“视力考核应纳入中考”,反方是“视力考核不应纳入中考”。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生活,自选立场,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视力考核不应纳入中考尊敬的老师、同学、对方辩友:你们好!针对此次辩论会的主题,我方的观点是:视力考核不应纳入中
53、考。首先某市将把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充分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着想,让学生提高对视力的重视程度。现在的孩子每天忙于学习,用眼过度,甚至连眼保健操时间也得不到保障,近视率非常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特别是今年由于疫情等特殊原因,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网课,每天面对电子产品,使得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快速上升。因此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已经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起草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
54、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但是,政策的出发点确实非常好,但是如果和中考分数挂钩的话,就显得不太合适了,因为一切东西只要和应试连在一起,就会出现很多复杂因素,导致不公平现象的产生。表面上最高和最低也就是2分的差别,但是对于每分必争的家长来说,这显然是不能放弃的,因为中高考中的每一分都可能关系着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会导致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1、视力有遗传因素和意外因素。简单说就是有人天生就是高度近视,即使很注意用眼卫生,还是容易导致近视,而有些人随便怎么用眼还是不会近视。当然也有一些人是由于意外导致的视力下降,这种如果中考被扣
55、分显然非常让人泪丧。2、家庭的经济实力很关键。如果是一些农村孩子,经济条件较差,一旦近视,就意外着被扣分,而家庭经济实力较好的孩子,可以通过做手术矫正,从而实现满分。3、对努力的学生不公平。中高考拼的就是天赋和努力,如果天赋确定的情况下,努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视力也纳入中考分数,那么学生越努力,必然越会影响视力,这对于冲刺中高考的毕业生是一种束缚,放不开手脚。所以学生才会疑惑,我究竟该拼命学习,还是保护视力为主,最后必然会打击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4、浑水摸鱼的情况再次出现。当然该政策也考虑了一些特殊情况,可以去医院开证明,从而获得满分。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只要有这个条件,那么得满分就轻松多了
56、,但对某些无条件、无关系的近视考生就显得更不公平了。任何学习以外的东西,最好不要和应试挂钩,不管是体育、还是美育、或者是视力。这对每分必争的中高考说,不仅不能让学生重视,只会增加学生的压力和家长的负担。再美好的东西,只要和应试分数挂钩,都将失去本身的意义,希望在体育、美育中再给学生留一块净土吧!体育、美育、视力这些东西,可以通过很多活动来进行浸润和科普,甚至可以通过国家和学校层面来强制执行,但纳入中考分数就让人无法理解了。所以我认为视力考核不能纳入中考,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行健中学XXX年X月X日【解析】【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本次作文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
57、、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其中材料包含两段话。第一段介绍某市的中考改革将裸眼视力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第二段介绍网友们对此项改革所持的两种不同态度。写作任务是选择“视力考核应纳入中考”或“视力考核不能纳入中考”为己方观点,写一篇辩论词。写作任务分解:任务一:为观点“视力考核应纳入中考”辩护注意:必须明确“视力考核应纳入中考”的观点,为该观点辩护,并驳斥“视力考核不能纳入中考”的观点。任务二:为观点“视力考核不能纳入中考”辩护,旗帜鲜明地强调“视力考核不能纳入中考”,申述该观点成立的理由,并驳斥对方的观点。任务三:写作者身份、读者对象,正、反方都是行健中学的学生。任务四:文体辩论词要注意辩论词特有
58、的格式,如称呼语,首段应表明己方的观点,结尾应有致谢语。辩论词要明确己方的观点,即在正方、反方的观点中选择一项,不可模棱两可。写作时要立、驳结合,即“立”已方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辩论时还要注意事、理结合,语句得体,力求有说服力等。立意:1、视力考核应纳入中考。2、视力考核不能入中考。3、视力考核纳入中考,只是看起来很美。4、视力考核纳入中考是积极正向引导。5、视力考核纳入中考,给我们敲响警钟。6、视力考核纳入中考值得尝试。素材:1、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近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在校园里,“小眼镜”随处可见。近视已成为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根据
59、监测发现,我国学生近视相关危害因素广泛存在。比如,67%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两个小时,29%的学生仅有一个小时。7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达标,课后作业时间和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普遍存在。2016年11月,国家卫计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出台了一系列为儿童青少年“护眼”的硬措施,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可见,“小眼镜”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的高
60、度重视。2、防范近视,还是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比如制定科学的护眼指南、增加户外运动、减少课业负担等等。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是关键所在。剑桥大学一项调查表明,儿童每周多在户外玩耍1小时,其近视患病风险将降低2%。3、前不久,教育部官员指出,“将来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体育课作业加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掌握运动的技能。”可见,这些措施都会形成引导效应,对学生的体质、视力健康构成正面促进。近段时间,各地中考将考视力“考体质”纳入范围之内,亦是符合政策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表明未来不能只看文化课成绩,也要重视身体健康,真正形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写作思路:本文先肯定政策的出发点很好,也正视了学生视力堪忧的现实,但提出将视力考核纳入中考导致的不公平现象,接着将不公平现象一一罗列,属于先破后立;最后总结,再次摆明观点。思路清晰,体现了辩证思维,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