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04146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四月月考第一次考试试题(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2“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2、A专制王权得到强化B中央集权已经形成C贵族等级秩序森严D家国同构局面确立3西周时官员任命和诸侯分封均有一个正式而隆重的册命仪式。在册命时,周王让史官当众 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 “万年永保臣天子”。这表明西周时期A产生了维护等级的儒家伦理思想B选官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C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地方行政体制D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4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未发生重大改变,但上层管理者则来自天子的册封,这一变化A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范围B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统治C标志着贵族政治开始确立D加强了民族认同文化认同5西周国都的近郊称

3、为乡,主要居住着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根据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这表明西周时期A削弱了诸侯国权力B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C废除了世卿世禄制D出现“礼崩乐坏”的迹象6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这说明A福建地区成为周初重要的分封国B周朝的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C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财政物资D周期统治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7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与此相比,周人有明显不

4、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A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B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C显示出早期宗法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D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8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B构建以血缘关系为

5、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9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最为稳定,历朝历代县级政区的数量总体变化不大,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县级政权的职能是A“监察百官”以缓和社会矛盾B“提举市舶”以发展对外贸易C“劝农课税”并维持地方治安D“总领禁旅”并加强边疆防御10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这反映出早期中国A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C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D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11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

6、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12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B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13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

7、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1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限制、监督了皇权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15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化国为家,君权至上B职分细化,各负其责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16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

8、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建构的本质含义是A由神权政治转向君权政治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由城邦国家转向领土国家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17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18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A

9、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19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20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

10、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21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2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23唐初,三省

11、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D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24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25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

12、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26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2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

13、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28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举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29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

14、制30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31(题文)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32据图1和图2,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15、A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B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C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D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33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为政府网罗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人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这一变化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完善B适应了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C促使了丞相制度的废除D体现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34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这说明乾隆皇帝A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B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C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D“华

16、夷之辩”的观念消失35清朝前期,乾嘉学者继承顾炎武考据学的方法,博古不通今,论史不议政,涌现出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和浙江学派等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他们都以考订实证为基本特征,标榜“汉学”,以别于官学、“宋学”。这反映了当时A经世致用深入人心B程朱理学遭受动摇C社会剧变思想活跃D君主专制空前加强36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历史叙述叙述出处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联必躬自断制。清圣祖实录联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清世宗实录今联虽逾六袠,而精力强盛如常,不惮万几之劳勚。

17、尝欲俟八旬以后,春秋渐高或可稍安颐养。清高宗实录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勤于政事保证了三帝意志的完全贯彻B勤政作风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衰落C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唯一方式D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37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38明弘治四年,邱浚入阁为文渊阁大学士,此前他是正二品的户部尚书,入阁时加太子太保,从一品。邱浚入阁,开了六部尚书

18、入阁的先例。这说明A内阁成为法定行政机构B六部尚书的权力大为削弱C内阁地位已经高于六部D六部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9张居正一生鞠躬尽瘁,死后却被万历皇帝抄家问罪。万历皇帝认为其“专权乱政,周上负恩,谋国不忠”。而清代张廷玉认为其“威柄之操,几乎震主,卒致祸发身后”。这一现象反映了A内阁地位日渐衰退B皇帝大权旁落C君主专制统治强化D大臣专权乱政40明朝时,面对外敌入侵,不但明军浴血拼杀,京城的百姓也自发捐钱捐物,支援朝廷。明朝中后期,虽然军备废弛,但常常传出北方边镇百姓与驻军合力、死守孤城并击退强敌的佳话。这说明明朝A北方边患问题严重B国家的凝聚力较强C中央集权空前强化D民间慈善活动活跃二、材料分

19、析题(13分)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市镇,亦称市集、墟、场,往往在多个村庄的中心地带。明正德年间松江府青浦县的朱家角“商贾凑聚,贸易花布,为今巨镇”。在江南地区,史载“鬻诸双林镇,为织包头纱之用”。在17世纪,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运出景德镇等中国瓷器1600万件。制瓷业的发展不仅带来巨额的利润,也带来了更多的自由雇工。摘编自林家豪明代工商业城镇的形成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材料二 朱棣重视阁臣个人素质,阁臣的进退完全取决于成祖朱棣对他们能力的认同。后设立制敕房、语敕房等机构,完善内阁制度。宣宗时,以票拟批答的方式处理政务,加强了内阁的权力。但由于权力制衡的需要,宣宗培植宦官势力,赋予司礼监

20、太监批红权。摘编自田维佳明代内阁的发展演变与皇权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后期江南工商业市镇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明代内阁的发展状况。(2分)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明代后期社会变迁的新态势。(2分)三、论述题(12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摘编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参考答案1B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材料中“为民父母”“爱民如子”

21、体现浓厚的家国色彩,联想到国家政治结构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从而解题。由古代把“民之父母”、“爱民如子”等作为褒扬和肯定官员的专用名词可知,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对官员的褒扬借用了家庭关系中常用的概念表达,即形象生动,又得到了普遍的理解和接纳,说明“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深远,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A项中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官员是官僚政治的产物,是君主的奴仆,不是君主的血亲,并且本题是在分析官员形象;本题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D项所说“官员之间”、“共同”、“政治诉求”与本题材料中所述的官员评价无关。【点睛】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

22、产和土地继承上的予盾;(2)内容:周王、诸候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为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3)作用: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2D材料“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表明西周时期家国同构局面确立。故答案为D项。AB项,根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谈不上专制王权得到强化、中央集权已经形成,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贵族等级秩序森严,排除。【点睛】推断(理)型

23、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3D据材料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可知,官员是周天子的受命官员,但也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体现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D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等级秩序,而且儒家思想不是西周时期产生,A错误;材料中说的是册命仪式,没有体现血缘关系,B错误;材料说的是官员的册命仪式,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最高执政者尚未实现高度集权,排除C。4D由材料“与商朝相比,西周时期很多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未发生

24、重大改变,但上层管理者则来自天子的册封”可知,西周的统治者通过对上层管理者庄严的册封仪式加强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故选D。材料并未提及分封制,不能体现统治范围的扩大,排除A;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商朝也是贵族政治,故其“开始确立”属于用词不当,排除C。【点睛】学习历史比较重要的一个方法是要学会历史的分期,把握好阶段特征。本题的BC两个选项,就可用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很快予以排除。5B依据材料分析可知,西周时期,平民可以通过对“德行道艺”的考核进入朝廷任职,这与后世的察举选官制度有相似之处,这表明西周时期已经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朝廷官员的选拔,

25、与诸侯国无关,故A项排除;依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世卿世禄制仍是主要的选官制度,材料并未表明新的选官方式取代世卿世禄制成为主流,世卿世禄制并未被破坏,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将平民胜出者推荐给朝廷并不威胁天子的地位,破坏礼乐制度,故D项排除。6B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福建被记载,说明西周时期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知识,西周时期福建地区并没有出现诸侯国,排除;C项,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财政物资的说法不符合西周时期的特点,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看出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排除。7C从材料中来看,周代的祭祀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祈祝祖先荫庇后世,更重要是的是从这一系

26、列的活动中总结出的制度与规范,这对于王朝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人文因素的体现,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教化”;B选项没有理解材料中的真实含义;D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8B由材料分析可知“领地国家”时期,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领地内拥有统治权,要向国王缴纳赋税。结合国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可以推理出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是先秦时期,其主要政治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故答案为B项。A项,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该项错在“绝对”,排除;C项,当时的土地制度的实质是贵族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综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同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

27、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9C县级政权的职能主要是管理地方行政及地方经济的相关事务,故C项符合题意; “监察百官”是御史大夫的职能,排除A。发展对外贸易与县一级没有关系,排除B;加强边疆防御主要是军事上的,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10A根据材料中“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可知,体现的是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故答案为A项。B项,先秦时期尚未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思想由多元走向统一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排除。11C结合所学可知,“周、秦之变是中国古

28、代政治制度第一次大变革”指的是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故C项正确;A项,传位贤能为禅让制,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体现了商周之变,排除。B项弄反了,应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错误。D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为人治,并非法治,故排除。12C根据材料信息“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划分是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中“消除”表述有误,不能消除隐患,故A项错误;“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是元代行省制,故B项错误;郡县制是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也包括经济方面,故D项错误。13C题干中

29、的现象都是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被颠覆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B项错误;皇权至高无上,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14D题干中皇帝“下其议”于群臣,再由宰相上奏议定结果至皇帝,供皇帝裁决。由此可知,这种朝议制度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行政效率是提高还是降低,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军国大事先由大臣议定,再由皇帝裁决,并没有体现皇权与相权矛盾的解决。故B项错误。军国大事都必须由皇帝裁决,皇帝掌有最高决策权,朝臣的

30、意见只能作为参考,不能限制和监督皇权。故C项错误。15A秦朝时期,国家用奉常、郎中令、少府和宗正等九卿级别的高官,专门管理皇帝的宗庙、警卫、生活和家族亲戚等事务,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化国为家,君权至上”的本质特点,A项正确;职分细化是具体做法不是本质,B项错误;唯才是举与三公九卿的具体职务无关,C项错误;政务繁杂与诸卿管理皇帝的私人、家族事务不符,D项错误。16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政治的理解。根据题干中“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可知是分封制下世袭的贵族垄断政权,体现贵族政治的特点,而秦朝以后“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无世禄之臣”,可知是郡县制下皇帝任命的官员不世袭、无领地

31、,完全听命于皇帝,体现了官僚政治的特点,综合材料可知体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D项正确。题干没与体现神权政治、血缘政治,排除AB;中国古代不是城邦国家,排除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17C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文物“看”历史和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中关键信息“秦代”“郡” “县”等,故选C。18B元朝为实施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来管理地方,所以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故选B;行省没有独立的民政权,所以没有地方政治的自主性,故排除A;行省是中央派出的行政机构,而不

32、是监察机构,故C不符合史实;行省是用来管理地方的,故与中央政府的权力无关,所以排除D。19C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

33、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20C本题较易排除A、B两项;D项所指在当时主要是指盐铁专卖、中央收回铸币权等;只有C项把题中材料的抑制豪强大族与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问题(土地兼并)相联系。21B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

34、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C不正确;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D说法不正确。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22B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高低,而能达到这些标准的只能是地主阶级,东汉后期演变成门阀士族,这就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正确;A项是在汉武帝时,故错误;C项指的是科举制,故错误;郡县制的基础是中央集权制度,九品中正

35、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错误。23D根据材料“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变化说明封建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相权受到削弱,这表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六部制依然存在,故A项表述错误;材料并没有关于行政效率的论述,无法得出此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表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地位上升,并不能说明它们的决策权也扩大了,故C项错误。24D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

36、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25B试题分析:“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说明A解读错误;“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说明强调集体议决,因此选B ;C在题干中没有充分体现,而且中国古代在中枢权力中往往是分化权力、削弱相权,从而加强皇权;“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说明D解读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中书省。26B题中,唐高宗时宰相资历门槛更

37、低、数量更多,这是弱化相权、强化君权的反映。27C明恩溥的这段记述表明了科举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众多学子穷其一生去参加科举考试,这里面不仅仅是用追求功名利禄可以来解释学子动机的,还有的就是他们天生具有的忍耐品质,正是这种品质,促使他们孜孜不倦的去参加科举,这反映了古代学子的价值追求,故选C。A项表述错在“批判”这个词语,作者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困惑或者疑惑,而不是批判。B项的愚昧无知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来。题干只是表明科举制对人的精神和身体摧残,而不是说明其失去选拔人才的功能,排除D。【考点定位】科举制28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推举六名孝廉”可直接判断是

38、汉朝推行的察举制,但材料中“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了察举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即重门第,据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地方举荐制度,排除A、D;B是九品中正制,不合题意,故选C。【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29B“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说明江浙行省获得了急事处置权。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A、C、D表述错误。30D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

39、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31D根据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权力得到加强,排除A。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本身无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C。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D。【点睛】清朝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然后经皇帝批准后传达

40、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考生只要理解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再结合题干和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32C根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乾隆年间江南省被划分为三个行政区划,有利于削弱地方省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A项,江南省由一省分为三省,未体现层级细化,排除。B项,江南省的分割无法体现官员职权的变化,排除。D项,图片信息与基层管理无关,排除。33B根据材料“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可知体现的是明清时期翰林院地位的上升,主要是为加强皇权服务的,B选项符合题意。

41、材料与科举制无关,A选项排除。丞相制度在明初就已经废除了,C选项排除。中央集权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选项排除。34B乾隆意为,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同于俄罗斯,不能称西藏使者为“夷使”,故B正确,A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没有涉及中俄争端,排除C;乾隆只是说西藏使者不能称为“夷使”,不能说明乾隆皇帝“华夷之辩”的观念消失,排除D。35D据材料“清朝前期,乾嘉学者继承顾炎武考据学的方法,博古不通今,论史不议政”结合所学可知,乾嘉学者继承考究实践的方法,其背景就是因为清朝前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D项正确。“深入人心”无法体现,排除A。程朱理学依然是统治思想,排除B。当时的进步思想只是局限于少数人

42、,并未发动广大群众,也谈不上社会剧变,C项错误。36D根据材料“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今联虽逾六袠,而精力强盛如常,不惮万几之劳勚”等信息可知,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总揽政事、日理万机,故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D项正确。材料涉及三帝勤于政事,但没有涉及命令执行的情况,且“完全”的说法错误,排除A。勤政作风与封建王朝的衰落并无直接联系,且封建王朝的衰落与多种因素有关,与材料不符,排除B。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唯一”,排除C。37A材料中阐述了清朝实行的密折制,其主要内容是“官员的言行”、“ 所在地区雨水

43、、米价”等,这是加强君主专制(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手段,没有涉及中央官员,故排除B、C项,目的不是在于巩固国家统一,而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故A正确。D项属于A项内容。38C根据材料“邱浚入阁,开了六部尚书入阁的先例”可知,内阁地位已经高于六部,C选项符合题意。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A选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六部尚书的权力大为削弱,B选项排除。六部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说法错误,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不能统帅六部,无决策权,D选项排除。【点睛】明朝内阁是明朝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起初,内阁大学士

44、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 。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39C本题考查明代君主专制制度。材料中的现象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君主对权臣的功名等可任意予夺,C项正确。明代皇权不断强化,绝非大权旁落,B项错误;明朝内阁自明中期以后,职权不断加强,A项错误;张居正在后期权倾一时,但未乱政,D项不符合史实。

45、40B根据材料主旨明朝百姓与官军共同抵御强敌,可见百姓对政府合法性认可,体现了国家凝聚力较强,选项B正确;北方边患问题严重出现于明朝中后期,而非整个明朝,选项A排除;官民同心与中央集权强化无关,选项C排除;京城的百姓也自发捐钱捐物不属于慈善,选项D排除。41(1)特点:处于多个村庄的中心地带;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专业化市镇;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生联系;自由雇工增多。(2)状况:内阁制度趋向完善;内阁权力扩大,但受司礼监牵制。态势: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萌芽,君主专制日益强化(1)根据材料信息“往往在多个村庄的中心地带。在17世纪,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运出景德镇等中国瓷器1600万件。也带来了更多的自由雇

46、工。”,从工商业市镇的分布、类型、对外交流、市镇发展的内容、影响等角度概括其特点。(2)状况:根据材料“后设立制敕房、诰敕房等机构,完善内阁制度。加强了内阁的权力。赋予司礼监太监批红权”概括得出。态势:根据材料的主旨,结合所学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概括即可。42示例:论题: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阐述:古代中国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在某些诸侯国开始推行,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汉初因多种因素的制约,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后来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47、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东汉建立后基本保持了西汉定制,但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级政区,这样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制。这种制度直延续到隋.唐初,将郡改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北宋取消了节度使的实权,又在州上设置了路,形成了路.州、县三级制。省本是中央机构的名称,元朝将行省推行全国,成为地方最高级行政区。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综上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示例:论题:据表格“秦汉到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特点是继承与发展,故可归纳论题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以沿袭和变革为主线”。阐述: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上郡县制的出现与发展,可从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在某些诸侯国开始推行;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唐初,将郡改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北宋取消了节度使的实权,又在州上设置了路,形成了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将行省推行全国,成为地方最高级行政区,下设路、府、州、县。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等方面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