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94415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清楚,考条粘贴到指定位置。(2) 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4) 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第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合计60分。1张载指出:“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这表明()A世族门阀制度初步形成B宗法概念扩至国家政权C

2、宗族制度威胁中央集权 D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2据统计,清代某县的108位知县中,出身进士的有31人,举人36人,贡生9人,其他32人。这反映出()A科举制在选官方面影响非常有限B科举制已成为最重要的选官方式C清代这一地区的文化教育较落后D清代的人才选拔机制呈现多样化3史学家钱穆认为:“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B刺史制的建立 C郡县制的推行D科举制的确立4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

3、的是()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5学者认为,尽管中国古代社会有阶层划分,但仍是公平的社会,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促成流动的制度性因素包括() 世卿世禄制 科举制 井田制 土地私有制A B C D6据陆游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时,“密镌一碑,碑中“誓词三行,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这主要反映出宋朝()A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B注重维护皇权独尊与神秘感C统治者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D保障言路畅通与政治开

4、明化7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A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B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C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D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8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走向衰退 B工业革命的完成 C外来势力入侵中国D专制制度的阻碍9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10201

5、3年7月10日人民网:“5000年中华文明绘就了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A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B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C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D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11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明代小农经济的衰退C精耕细作的日益成熟D人口剧增与养牛成本高12武曾说: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

6、()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农民生活艰难困苦13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系统记录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专著。书中共总结了: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这段记载描述的是()A官营手工业产品丰富,技艺精美B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专业化强D民营手工业技艺庞杂,规模扩大14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C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D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15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有不少以本姓命

7、名的店铺,如“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丛家药肆”等等。这表明()A以本姓命名店铺始于宋代B宗法关系决定着店铺名称C资本主义萌芽在宋代出现D宋人已有较强的品牌意识16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西)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由此可见西汉初期()A并不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B在政治上采取了歧视商人的政策C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我国对外贸易有一定程度的发展17有学者认为:宋朝标志着旧的中世纪统治的结束和所谓“现代”发展的开始,宋朝时所发生的一些变动,显示出典型的“现代特征。下列史实不符合此观点的是()A

8、“市”的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市民阶层不断发展C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D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18有人说,欧洲人具有冒险精神和扩张性,中国人讲究“中”、“和”以及安土重迁。下列各项,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罗马法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 郑和下西洋 农本商末的观念ABCD19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而中国则“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20“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古代中

9、国的哲学思想中相似的是()A思想一统,法律至上B道法自然,无为而治C以人为本,关注社会D民主权利,源远流长21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B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C旨在限制贵族特权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22命名习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这种情况表明()A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B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C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D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

10、23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A“独尊儒术”B“大一统”C“天人感应”D“君权神授”24“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A尊儒抑法B抑儒尚法C抑儒抑法D尊儒尚法25明代法律规定:“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明代婚姻观理学色彩浓厚B明代基本实现了男女平等C明代政府鼓励寡妇改嫁D明代政府禁止寡妇改嫁26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

11、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7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唐甄在潜书中写道:“天子之尊,非天地大神也。皆人也。”又说:“人之生也,无不同也。”其实质是()A否定君权神授B主张废除君主专制C主张人民主权D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8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

12、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C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D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9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取消了原有的部落组织形式,建立了十个实际上是按地区划分而不是基于氏族血缘关系的新部落。这项改革()A激化了雅典的社会矛盾B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C债务奴隶重新获得自由D严重削弱了贵族的政治力量30要研究古希腊的智者运动,首要障碍是任何智者的著作都未能保留下来,我们往往通过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还原他们的主张,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是()A客观的,因为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的代表B准确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雅典C错误的,苏格拉底的对他们论述不是史料D片面

13、的,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念有冲突第卷(共40分)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裴姓是伯益的后代,周代被封于非(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后代因此以非为氏。后来他们的后裔(六世孙)徙封解邑,就去掉邑旁,以衣旁为裴,称裴氏。 裴氏世谱 材料二 据装氏世谱载,河东闻喜(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在封建社会时期,七品以上官员,达3000余人,官居宰相之人高达59人。 第3位宰相,裴绾:裴氏家族第十七世,汉献帝时官居尚书令。 第41位宰相,裴度:裴氏家族东眷第十八世,唐穆宗时官至中书令。 第59位宰相,裴定,裴氏家族第四十一世,宋仁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材料

14、三 裴氏家记历代均有人撰修,父死子继,子死孙承,呕心沥血,锲而不舍,最终成书。虽名日家族谱牒,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谱的范围。它的大部分内容都同社会历史问题相联系,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兴衰更替的真实纪录。 (1)据材料一,概述裴姓形成的原因。(4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三位宰相所在部门的主要职能。(6分) (3)据材料三,概括族谱的现实意义。(4分)32(1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

15、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二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

16、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

17、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 (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4分) (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2分)参考答案1B 2B 3C 4C5C 6D 7D 8D 9D 10C 11D 12C 13C 14C

18、 15D 16C 17D 18B 19C 20C 21C 22C 23C 24D 25A 26C 27A 28C 29D 30D 31(1)原因:分封制的封地;后人徙封解邑,进行文字改造。(4分) (2)裴绾部门:决策;裴度部门:起草诏令;裴定部门:只管行政。(6分) (3)意义:凝聚宗族;传承文化;反映历史。(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32(1)原因:开封位于汴水两岸,交通便利(答到交通便利也可给1分);各地商品汇聚于此;政治中心的影响(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打破市坊界限;对外贸易繁荣。(每点2分,五选三,答到其中3点则可给满分,共6分) (2)特点: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每点2分,答到其中两点即可给满分,共4分)影响:冲击贱商(抑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给满分,共4分)33(1)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4分) 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分) (2)目的:经世致用(明道救世)。(2分) 意义: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2分) (3)共同:强调社会责任感。(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