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93435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历史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答案全图在答题卡上。)1穿越历史时空,假设你和甲、乙、丙三位同学回到西周武王时代,请判断你们谁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你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后归附周武王B甲同学曾随武王伐纣,立下汗马功劳C乙同学出身于平民,但才能、人品俱佳D丙同学属于西周姬姓王族成员,整日养尊处优2. 在今河南境内,古代曾有郑国、宋国等诸侯国存在,这与下列哪一选项有关A甲骨文的记载 B西周分封制C郡县制 D世袭制3. 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奴隶制 B礼乐制C中央集权制 D嫡长子继承制4. 西汉武帝时,为加

2、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平定“七国之乱” B平定“安史之乱”C颁布“推恩令” D实行察举制5. 唐朝时有一读书人贾六进士及第后,被分配到审议军国大政场所的部门工作,他应就职于A中书省 B门下省C尚书省 D吏部6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西周 B秦朝C宋朝 D清朝7. 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下列选项中符合“大新制作”的是A“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B“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C“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D“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8. 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

3、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9. 西周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共275年,至少在200多年里地方诸侯都没有搞分裂。其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周初分封时王室势力强大 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C礼乐制度强化了等级观念 D周王对地方拥有绝对集权10.从西周至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封现象至此不复出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C地方对中央威胁已经消除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11某朝对待武臣“厚其禄而薄其礼”,这种做法A强化了武将的经济权力 B削弱了武将的地位C导致礼乐制

4、的破坏 D导致机构臃肿12黄仁宇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从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隋唐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一点是A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 B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C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13. 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 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C中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 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14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促使古希腊民主政治出现的因素不包括A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B发达的海外贸易和商业C城

5、邦制度的形成 D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15有人认为,梭伦通过改革,创立了“财权政治”。下列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A实行四百人会议 B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C按收入划分等级 D颁布“解负令”16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担任首席将军的是A柏拉图 B梭伦C伯利克里 D克利斯提尼17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地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A宗教 B权威 C理性 D法律18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国王薛西斯讲的话:“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

6、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A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B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C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D波斯人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19法学总论规定:“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万民法出现于A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C西罗马帝国时期 D东罗马帝国时期20从世界范围内看,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的国家是A英国 B荷兰 C美国 D德国21辉格党领袖格雷曾这样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把社会的中间阶层联合到上层中来,共同热爱并支持国家的制度和政府,这件事具有头等重要性。”材料中的“社会的中间阶层”指的是 A无产阶级 B贫民C工

7、业资产阶级 D农业贵族22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的是A皇帝 B宰相C总统 D帝国议会议员23. 梭伦时期的四百人议事会和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议事会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A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基于部落选出 B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C前者对所有公民开放,后者基于等级选出 D前者基于血缘部落选出,后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24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城邦不能够由公民自己来治理,而是要由“知道如何统治的人来治理”。这一看法是针对A直接民主的弊端 B民主范围的扩大C参政方式的平等 D贵族统治的专横25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

8、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是A法典明文规定保护所有人的私有财产B按律量刑,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D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26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 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两者地位相等27法国共和制的艰难历程说明了由封建专制到共和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发展 当时法国的封建主义还比较强大 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A B

9、 C D 28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权力被剥夺B.国王受法律约束,只能依法行事C.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统治已经成为定势2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 内阁成

10、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30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31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国王统而不治 宰相对君主负责A. B. C. D.32下列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是一部充分体现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意志的资产阶级宪法B.是一部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法律 C.是一部将德意志军队普鲁士化的

11、军事立法D.是一部带有浓厚专制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3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34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B C D35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A掀

12、起瓜分狂潮 B发动战争,扩大权益C扩大资本输出 D割占中国台湾36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但它只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依据是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C它是农民阶级领导的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 D展开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斗争37西方列强发动的曾经攻破北京的战争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B C D38如图是一张发行于1900年的法国明信片上所描述的画面,有8个身着不同制服的外国士兵正在围攻“中国龙”。但中国最终并没有被列强“吃”掉,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奋起反

13、抗 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清王朝的抗争 D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3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0.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

14、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41.“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的造币厂门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满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银币。总额是四百五十五万英磅,这五大车的白银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批“古怪银币”最有可能来自于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42.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认识正确的是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A

15、. B. C. D.43.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44.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45.“台湾岛已割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句诗应写于下列哪次战争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6.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

16、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指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47.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48.陈

17、天华在猛回头中说:“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辛丑条约的各个条款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的条款是A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B对镇压反帝斗争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C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D对附和过义和团的官员,监禁、流放和处死100多人4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50下面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8、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座位号_二、材料简析题。(共50分)51(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檐曝杂记(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2分)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1分)他在地方上推行

19、的行政制度是什么?(1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4分)(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4分)52.(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

20、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6分) (2)据材料二并

2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4分)(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5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见下列图片。材料二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 000到6 000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除外)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 什么是民主材料三古代罗马人正在观看和议论十二铜表法材料四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

22、,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耶林(1)材料一中的陶片在古代希腊有什么特殊的用途。(2分)(2)材料二说明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对参加公民大会者有何限制。(2分)这种限制说明了什么?(2分)(3)十二铜表法颁布于何时?(2分)它的颁布有何积极意义?(4分)(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的。(6分)高一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C2.B3.D4.C5.B6.C7.D8.C9.D10.D11.B12.A13.A14

23、.D15.C16.C17.D18.B19.B20.A21.C22.D23.D24.A25.B26.B27.A28.C29.B30.A31.D32.D33.D34.B35.B36.D37.D38.A39.A40.B41.B42.B43.B44.C45.C46.B47.D48.B49.A50.A二材料简析题51(共17分)(1)答案: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2分,每点1分)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1分) (2) 答案:“上”是指秦始皇。(1分)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郡县制。(1分)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2分)巩

24、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 (3) 答案: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2分)材料四反映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2分)消极影响:极大地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妨碍社会的进步。(2分)成为中国社会逐步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制度根源。(2分)52(共13分)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1分)九品中正制。(1分)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4分)(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

25、性和连续性。(4分)(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3分)53.(共20分)答案:答案:(1)是公民大会用来投票、计票的。(2分)(2)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2分)限制:参加者是成年男性公民,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剥夺了公民权。(2分)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实质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具有阶级的局限性。(2分)(3) 时间:公元前五世纪中期。(2分)意义: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2分)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2分)(4)罗马法在世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声。(3分)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3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