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89092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2017版《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总复习(浙江专用必考)教师用书文档:专题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纲要求】1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b)。(2)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b)。(3)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c)。2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1)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西班牙内战(b)。(2)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b)。3走向世界大战:(1)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c)。(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c)。(3)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d)。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第二次世界大战

2、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b)。(2)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b)。(3)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b)。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c)。(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c)。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c)。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其影响(c)。(2)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及其主要内容(c)。(3)德国、日本的投降(b)。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1)德日法西斯犯下的主要暴行(b)。(2)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

3、(b)。(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c)。(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c)。考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背景知识梳理一、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1)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2)具体原因:美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购买力受限。股票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危机的不稳定性。(3)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之间出现矛盾。 2.经济大危机的影响(b)(1)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增多等)。(2)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群众运动高涨,法西斯势力猖獗)。(3)加剧了世界

4、的紧张局势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全球空前的经济战(提高关税壁垒)。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拼命转嫁危机)。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对经济全面干预,保存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他们对外侵略扩张,并逐步走上了结盟道路。二、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b)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希特勒上台(1)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国内矛盾尖锐,引起社会动荡。政治原因:德国政府束手无策,垄断资产阶级支持建立独裁政府。直接原因: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5、妄图建立日耳曼的“第三帝国”。历史原因: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缺乏民主传统)。(2)建立: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3)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2日本法西斯上台(1)原因:日本因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经济危机打击沉重。军部法西斯势力图谋政变,取消资产阶级政党内阁,确立军部的执政地位。历史原因: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且一战后受华盛顿体系压制,有不满情绪。(2)建立: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1936年听命于军部法西斯势力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6、,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3)影响:亚洲出现了世界大战策源地。三、德国与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与发展的异同(c)1同(1)原因: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均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2)政策:都实行极权统治;都扩军备战,发展军事工业,积极对外扩张。(3)影响:形成战争策源地,加速二战爆发。2异:(上台方式)日本没有法西斯政党,通过法西斯组织军部,发动政变上台;德国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并通过欺骗性宣传获得了选举的胜利而上台。四、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西班牙内战(b)1中华民族的全面抗

7、战(1937年开始,结合必修一专题二“伟大的抗日战争”课目)过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七七事变后,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组织四大会战,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敌后战场:中共领导敌后战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消耗和牵制大量日军主力特征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世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抗战的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中国军民的局部反法西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2埃塞俄比亚军民的抗意斗争原因埃塞俄比亚战略地理位置重要,占领后意大利可加强在东地中海的势力过程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

8、年吞并埃塞俄比亚失败原因意军强大残忍,甚至投掷毒气弹和喷射芥子气;埃塞俄比亚国小力弱,装备陈旧;英法为首的西方大国对意采取纵容的绥靖政策3西班牙内战(1)背景:1936年,西班牙左派人民阵线执政,打击保守势力。右翼势力弗朗哥发动叛乱,内战爆发。(2)国际反应:a.德意公开武装干涉;b.世界进步人士热烈支持(苏联援助,“国际纵队”开赴西班牙);c.英法美采取“不干涉”和“中立”政策。(3)性质转变:从内战到国家反法西斯战争。(4)结果:1939年,叛军攻陷马德里,弗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建立。4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的人民开展了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但由于没有建立国际反法西

9、斯统一战线,这些斗争没能阻止世界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五、法西斯轴心集团的形成(b)1背景: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德、意、日三国在对外扩张中加快了相互勾结的步伐。2形成(1)1937年意大利加入德日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2)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3影响:欧亚分别出现两个战争策源地,初步形成一个最富有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集团。六、走向世界大战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1概念: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同时为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实行姑息纵容政策。2表现(1)

10、纵容、迁就日本对中国,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2)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英、法等国采取了“不干涉”政策,美国实行“中立”政策。(3)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3影响(1)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增强了法西斯实力,加速了二战的爆发。(2)导致了弱小国家和民族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3)西方大国忽视战争准备,导致战争初期损失惨重。(4)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迟迟未能形成。七、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b)1签订:苏联与英、法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失败,为避战自保,1939年8月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2内容:双方互不使用武力;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

11、对象时,另一方不向第三国提供任何援助;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3后果(1)对苏联: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粉碎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2)对德国:在发动大战前争取苏联中立,避免了两线作战之苦。(3)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八、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d)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大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些矛盾。(2)历史原因:德国、日本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仇视。(3)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

12、是战争制造者。(4)其他原因:大国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世界各国人民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失败。2过程巧学妙用1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材料下面是关于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两幅漫画:漫画一:漫画二:思考(1)漫画一反映出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2)漫画二反映出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是什么?答案(1)生产相对过剩。(2)经济危机爆发后,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2法西斯轴心集团的形成材料“三头怪兽”漫画【注】希特勒形象。墨索里尼和东条英机形象。思考德日意法西斯建立了同盟(三国轴心同盟)的幌子是什么?为何这样做?有何影响?答案反共产国际

13、协定;欺骗麻痹西方大国,反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等国际进步力量;法西斯势力走向联合,使新的世界大战日益迫近。应用提升一、选择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西方世界出现社会大动荡,其中改变历史进程最大的事件是()A法西斯主义思潮泛滥 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C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D反法西斯斗争兴起解析依据“改变历史进程”可判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然后联系与二战爆发相关的事件,故选A项。答案A大国的绥靖和中立自保政策2下列两张历史照片反映的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伸张正义 B助纣为虐C强权政治 D铸剑为犁解析慕尼黑阴谋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实际中都起到

14、了纵容法西斯侵略的作用。答案B3下边漫画上有两个人物:希特勒和斯大林。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这时斯大林手中还握着某份协议。这份协议的签订所造成的直接结果是()A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建立了欧洲集体安全体系C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D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希特勒和斯大林”“这时斯大林手中还握着某份协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该协议是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该协议签订后,德国暂时解决了东线问题,从而加速了战争的爆发。答案D日本的局部侵华4下图是一幅美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漫画,标题为一块一块。它反映了()A美国操纵日本控制中国的意图B日本

15、占领中国的意图C美日联合共同侵略中国的意图D中国被列强共同瓜分的局势解析从图中的英文“CHINA”以及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来判断,本题应当选B。A、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不符合题干时间。答案B二、非选择题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关于二战时期的两幅漫画(1)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讽刺“公鸡”所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并简述其理由。(2)根据两幅漫画材料,分析英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政策:英法的绥靖政策。理由:英法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行为;欺骗了世界舆论与人民,最终使自己成了受害者面临被宰杀(侵略)的境地。(任答一点即可)(2)变化:由绥靖政策到积极

16、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原因:绥靖政策的破产;德国对西欧的一系列侵略;英国受到来自德国的严重威胁。(任答两点即可)考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影响知识梳理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b)1战争爆发的时间:1939年9月3日。2战争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二、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b)1波兰迅速溃败的原因2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内因固步自封,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军事理论落后;消极防守;长期推行绥靖政策,战备不足,士气低落外因德国准备充分,战术先进;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德国无后顾之忧,集重兵于西线;意大利趁火打劫3

17、敦刻尔克撤退和不列颠之战(b)(1)敦刻尔克撤退背景:1940年,德军突破阿登山区,绕过马奇诺防线,将40万英法联军主力围困于法国东北部的敦刻尔克。撤退:英国海军动用几千艘各类船只,将33万多联军士兵撤到英国。意义: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2)不列颠之战原因:德军西线进攻,宣告英法绥靖政策的破产。丘吉尔拒绝希特勒的劝降。希特勒下令执行“海狮计划”,空袭英国本土。英国进行坚决反击。经过:1940年7月至9月,德军重点空袭英军事设施;英国粉碎德国“空中闪电战”计划,并空袭柏林;德军为了报复,重点空袭伦敦等大城市,最终英国扭转战局。结果: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

18、逞。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影响(c)(1)苏德战争爆发及影响准备:1940年,德意日结成三国军事同盟;12月制定了“巴巴罗萨计划”。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影响:a.苏联初期失利,遭受巨大损失,但顶住了德军压力。b德国陷入两线作战境地,加速了自己的失败。c对战局使二战进一步扩大,美英调整对苏政策,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影响原因: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a.欧战正酣之际,日本企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b.美英对日本的贸易禁运(钢铁、石油制裁)。c.德国在欧洲的初步胜利的刺激。爆

19、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影响:a.对日本:取得战术上的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本无法与美国长期作战,为失败埋下祸根。b对美国:蒙受巨大损失,促使美国参战。c对战局:二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战争胜利创造了条件。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c)(1)原因:根本原因:法西斯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促进。(2)经过:1939年美国修改中立法,为掌握制海权的英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1941年,美国通过租借法案,为盟国提供军事设施和其他物品。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宣

20、布支持苏联。1941年8月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1941年9月,美英苏签订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三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联合行动。1942年元旦,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3)意义: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本利益使他们在战争中相互配合,并赢得最后的胜利。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c)战役概况意义莫斯科战役1941年9月,德军以强大兵力进攻莫斯科,至12月初,德军突入莫斯科市郊,遭到苏联军民顽强抵抗。此时莫斯科严冬来临,缺乏御寒设备的德军在苏军的大举反攻下,

21、后退100250千米,被歼50余万人是德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是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重要。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8月,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巷战。11月,苏军发起反攻,从南北两侧进行强大的钳形攻势。1943年2月,苏军发起最后进攻,德国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中途岛海战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精心准备。1942年6月4日,日军向中途岛发动进攻。美军发现日军后,立刻发动进攻,日军惨败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太平洋战场

22、出现转折阿里曼战役1942年,北非德意军队进逼阿里曼,开罗告急。1942年10月,英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发动大规模反攻,德意军队被迫全线西撤北非战场的形势发生了转折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1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其影响(c)(1)瓜岛战役:1942年8月,太平洋战场美军率先发动反攻,夺占瓜达尔卡纳尔岛,美军从此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2)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退出战争。(3)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月,苏德双方在库尔斯克地区展开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德军损失惨重,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23、。(4)诺曼底登陆背景: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盟国合作也越来越密切,德黑兰会议决定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概况:1944年6月,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指挥,美英盟军组织了代号“霸王行动”的战役,成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意义:德国面临两线作战,加速走向灭亡;有力支持苏军作战;光复法国;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2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及其主要内容(c)会议名称时间国家内容开罗会议1943年11月美、英、中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无条件投降;宣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敦促日本投降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后苏、美、英对德作

24、战行动一致,开辟第二战场及商谈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问题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美、英处置战败国,安排战后世界事宜,建立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苏、美、英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3德国、日本的投降(b)(1)德国投降:1945年4月,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1德日法西斯犯下的主要暴行(b)(1)德国:希特勒将种族主义理论付诸实施,对

25、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性的大屠杀;在波兰设奥斯维辛集中营,600万犹太人被屠杀。(2)日本:在中国沦陷区进行野蛮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达30万人以上,并灭绝人性地使用生化武器,成立了代号为“731”的细菌部队,用活人做细菌试验。2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b)(1)规模空前:波及四大洲、四大洋,61个国家和地区。(2)参战人数多:双方军事力量1.1亿,伤亡9 000万,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军费开支和物质总损失浩大。(3)许多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c)(1)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西欧主宰世界的时代结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6、苏联的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2)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3)二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c)(1)战败国的反思: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其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2)战胜国的反思:绥靖政策对法西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侵略行为不能姑息纵容;肩负起大国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权威。(3)战争受害国反思:墨守陈规,缺乏创新精神,导致落后挨打,创新、发展才有出路。(4)人类的反思: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

27、胜法西斯的重要保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世界和平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维护。巧学妙用1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材料美国二战时期的海报【注】美国的国旗已残缺不全,表明美国的利益遭受到直接的损失。林肯盖茨堡演说:“决不让那些死去的人们白白牺牲。”思考这张海报最早可能出现于二战中一个什么重大事件后?有何影响?答案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材料一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此卸下苏联人肩上的压力即使还没有得到全盘成功,但毕竟成为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1942年4月罗斯福给丘吉尔的信材料二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

28、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943年,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1944年,苏军在苏德战场发起一连串进攻战役,收复大片西部国土,向国境线以西挺进,这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过程,但也引起了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担忧。同年6月,美英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注】材料一反映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东西夹击德国,以减轻苏联压力。思考根据材料二从1943年到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哪些进展?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美英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答案进展: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苏德战场出现转折;苏军大举反攻,矛头直指德国本土。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开罗会议和开

29、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规定苏美英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原因: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力图限制苏联影响,争取在战后欧洲取得有利地位。应用提升一、选择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卢沟桥事变 B苏德战争爆发C英法对德宣战 D日军偷袭珍珠港解析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答案C2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法西斯

30、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诺曼底登陆成功A B C 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生于1943年,发生于1944年。答案B3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某一作战行动的示意图,下列各项对此次作战行动解读正确的是()A使德国陆军遭遇第一次重大失败B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解析从作战行动示意图可以看出,德国军队已攻入苏联境内,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答案C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消除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矛盾B彻底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C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D直接导致了法西斯集团内部

31、的瓦解解析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合作,但并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矛盾,因此A项是不正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一开始就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因此B项也可排除;直接导致法西斯集团内部瓦解的事件是意大利的投降,因此D项也是不正确的。答案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5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有()西欧国家主宰世界格局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新科技革命的勃然兴起殖民体系彻底最终瓦解A BC D解析二战后,欧亚两洲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殖民体系因民族独立运动高涨而崩溃,新科技革命因二战期间科技发展的促进而兴起,故D项符合题意;二战后,西欧延续一战后的衰落,世界重心逐步向太平洋地区转移,故

32、排除含的选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请回答:(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同理想”?(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解析第(1)问,彩虹的寓意可以从彩虹的构成来认识,彩虹是七彩组成的,所以寓意应指二战中的合作,共同

33、对抗法西斯势力,实现和平。第(2)问,第一小问和第二小问难度为易,考查了基本知识点“诺曼底登陆”及其意义(注意要结合当时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来认识)。答案(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第11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纲要求】1美苏争锋:(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2新兴力量的崛起:(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b)。(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3多极化趋势

34、的加强:(1)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b)。(2)“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其具体表现(b)。(3)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b)。(4)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b)。(5)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c)。考点一美苏争峰和新兴力量的崛起知识梳理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1原因(1)基本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2)主要原因: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3)根本条件:欧洲衰落;美苏双方实力均衡,都极力扩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

35、提高,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形成过程(1)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2)冷战表现项目美国苏联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成为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9月,苏联等九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1947年6月,提出并推行马歇尔计划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1949年,美国等12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建立华沙条约组织(3)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二、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b)1背景(1)现实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2)外部威胁:美苏冷战对峙。(3)经济条

36、件: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4)主观要求:加强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2进程(1)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2)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1967年,以上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3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国家独立,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政策。2标志: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纳赛尔的推动下

37、,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3宗旨:独立自主和非集团。4内容(1)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2)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5影响(1)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2)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发展。巧学妙用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材料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如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思考据漫画,你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一项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吗?为什么?答案不是。

38、马歇尔计划以比较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复兴欧洲”之名行控制西欧之实,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应用提升一、选择题美苏对峙1(2015浙江学考)下列事件中,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的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解析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表明美国公开与苏联决裂,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答案A2下图是1952年的一幅苏联漫画,漫画中较小的美国政治家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较大的美国军人正在欧洲地图上勾画。关于该漫画说法正确的是()A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

39、战后对手B美国已完成独霸欧洲的既定目标C苏联退出冷战,两极对峙结束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此时正是美苏两极对峙的激烈时期,这说明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故选A。B项说法不符合事实,美国从未独霸过欧洲,排除;C项说法错误,苏联此时正与美国进行激烈对抗,排除;两极格局的形成是在1955年,排除D。答案A新兴力量的崛起3纱线拧成绳,团结力量大。下图是瑞士1957年发行的欧罗巴专题邮票,7根细绳正在拧成一根粗绳,其寓意是()A欧洲国家正在走向联合B东盟各国团结合作C北约和华约的对立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解析根据材料和图片中的关键信息“1957年”“EUROPA”“7根

40、细绳正在拧成一根粗绳”可知,欧洲国家正在走向联合,A项符合题意。答案A4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三国领袖共同宣言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为此他们倡导了()A冷战政策 B马歇尔计划C杜鲁门主义 D不结盟运动解析依据题干的时间“1956”和人物“三国领袖”可判断与不结盟运动有关。答案D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维护苏联安全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确定有利的苏联边界、建立苏联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欧洲和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也是苏联考虑战后安排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苏联有关战后安排的设想和规划材料二杜鲁门认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

41、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1947年5月22日,援助希、土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苏联的“优势地位”在战后是否确立了?战后世界格局是什么?美国针对此情况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策?这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说明。解析第(1)问,先判断,然后结合“冷战”回答。第(2)问,主要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杜鲁门”“援助希、土法案”等信息回答。第(3)问,中美关系回答出敌对到缓和即可。答案(1)没有;

42、雅尔塔体系;“冷战”政策。(2)政策:杜鲁门主义。影响:是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给当时国际关系带来紧张不安因素。(3)“冷战”政策导致中美两国的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两国关系缓和,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考点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知识梳理一、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b)1991年12月22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标志着战后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二、“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其具体表现(b)1形成: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 的局面,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表现(1)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自己主导的“单极世界”。(2)欧盟:经济政治一体化进一步加

43、强,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3)日本:战后发展为经济大国,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4)俄罗斯:仍然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军事政治大国。(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发展中国家:团结对抗霸权主义,各类区域性组织活跃。三、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b)1成立: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在荷兰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又叫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2性质: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的区域一体化组织。3影响:欧盟综合实力大增,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推动世界

44、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四、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b)1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2在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中,中国政府竭尽全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制止亚洲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做出了贡献。3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五、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c)1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2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3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巧学妙用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材料思考图示显示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变化?答案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五大力量相互制衡。应用提升一、选择题两极格局的瓦解1如

45、果以“别了,雅尔塔”为题发言,应该选择哪一事件作为“别了”的标志()A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B第三世界崛起C华约解散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解析“别了”的含义就是雅尔塔体系结束,其标志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答案D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的形成2“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的联合不断深入。下列欧洲走向联合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欧洲煤钢联营建立“欧洲议会”的成立欧洲联盟条约签订欧洲共同体成立A BC D解析各选项时间最早的应是1951年,最晚的是1991年。故选B项。答案B3(能力提升题)如图,英国学者约翰夫

46、杰弗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根据下列强国的特质,a、b、c、d对应顺序准确的应该是()A欧盟、日本/俄国、中国 B俄国、欧盟/日本、中国C日本、俄国/中国、欧盟 D中国、欧盟/俄国、日本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但制约美国的力量有了发展,目前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故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应该是日本和欧盟;故选A。答案A多极化趋势下的当前世界4下面两幅漫画能反映出的信息是()A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已经形成B“美式民主”可以有效化

47、解伊斯兰激进分子的仇美情绪C霸权主义仍然是世界和平最主要的威胁D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形成解析题干主要叙述美国不顾联合国和国际舆论而发动战争,并且推广美式“民主”,只能说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威胁了世界和平。答案C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

48、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战后的战略意图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其战略意图实现的有利和不利条件。(2)材料二中,美国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崛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你认为中国崛起的关键历史事件是什么?请说明你的理由。答案(1)战略意图: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有利条件: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西欧国家实力削弱,国际地位下降。不利条件:苏联实力的强大,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2)力量:欧共体和日本崛起。共同原因:社会改革;重视科技和教育。(3)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理由:全面纠正了错误,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之路。(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