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逍遥游(节选)一、重点实词、虚词| 文言实词、虚词要记住1实词:时、知、比、树、适、负、怒、抟、夭阏、晦、朔、绝2虚词:其、之、而、若、于二、识记通假| 奥妙无穷方块字北冥有鱼(同“溟”,海)其翼若垂天之云(同“陲”,边际)其正色邪(同“耶”,疑问语气词)三餐而反(同“返”,返回)小知不及大知(同“智”,智慧)而御六气之辩(同“变”,变化)此小大之辩也(同“辨”,分别)旬有五日而后反(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反:同“返”,返回)三、一词多义| 看我七十二变适例:适百里者(动词,往,到)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动词,女子出嫁)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动词,适合,适宜)处分适兄意,那
2、得自任专(动词,顺从,适合)从上观之适与地平(副词,恰好)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副词,刚刚,刚才)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副词,偶然)谊既以适去,意不自得,乃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动词,同“谪”,被流放或贬职)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形容词,舒适,满足)四、古今异义| 词语的昨天和今天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海动,海波动荡)野马也,尘埃也(野马:游动的雾气)腹犹果然(果然:吃饱的样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众人:一般人)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即使这样)五、词类活用| 词性变化含义迥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适莽苍者(形容词作名词,近郊)绝云气(形容词作动词,穿越)不过数仞而
3、下(名词作动词,向下落)怒而飞(形容词作动词,奋举,突起)彼于致福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满意;使信任)齐谐者,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六、文言句式| 特殊句式多留意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句)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句)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句)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状语后置句)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可译为“是还是”,固定句式,用于选择句中)庄周先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等可爱的人物,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尽的人格魅力。很难用一种中规中矩的评价来概括他的一生,我们未尝
4、不可说,庄周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逻辑学家,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这一切,都不足以窥见他生前的点点滴滴。他本人也自命不凡,在他眼底下,凡夫俗子就如一窝叽叽喳喳、跳跃扑腾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猪猡,文人学士则如争吵不休的猴子。读读他笔下大鹏和小鸟的比喻,河伯与海神的对话,以及井底之蛙的设喻,便可见他的胸襟。一、夯实基础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5、A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到,往B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匹:比C未有知其修者 修:长D绝云气,负青天 负:依靠,依仗D负:背负。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鲲之大鹏之徙于南冥也化而为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A相同,不同B相同,也相同C不同,相同D不同,也不相同D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因果。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莫之夭阏B之二虫又何知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D彼且奚适也CC项为状语后置句,A、B、D项都是宾语前置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82160057】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
6、小年不及大年C众人匹之,不亦悲乎D翱翔蓬蒿之间DA项“海运”,古义:大海的波浪汹涌动荡。一说指大海运行。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B项“大年”,古义:文中指长寿。今义:农历十二月是30天的年份;春节;丰收年。C项“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二、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
7、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而控于地而已矣D题干中的“于”与D项中
8、“于”同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译为“在”。A项,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译为“对于”。B项,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C项,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可不译。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82160058】A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息:气息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D而莫之夭阏者 夭阏:阻遏C“怒”:奋起的样子。7“逍遥”意思是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自在的活动。本段所写的鲲鹏能够高飞九万里,能够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扶摇”,意在说明什么?下面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鲲鹏借助风力,高飞万里B突出鲲鹏的气势C突出鲲鹏的逍遥D说明鲲
9、鹏是有所待而不逍遥不自由的D庄子宣扬的是绝对自由,他认为世间万物,大到鲲鹏,小到蜩与学鸠都有所待,因此是不逍遥不自由的。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译文:_(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译文:_【答案】(1)天色苍苍茫茫,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太远太高,看不到它的尽头呢?(2)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打算飞到南方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
10、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夫知效一官效:效命B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勉励C彼于致福者 致:招致D彼且恶乎待哉 待:依靠A效:效力,引申为“胜任”。10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B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D则其负大翼也无力BB项,是表选择的连词,“其,其”当“是,还
11、是”讲。其他都是代词。11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讲,逍遥游都堪称庄子中的代表作品。B本文宣扬的绝对自由的思想是庄子头脑中的一种幻想,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C绝对自由的思想,包含着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使人对现实采取消极虚无的态度。D追求绝对自由,也体现了庄子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从这点来看,庄子代表了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D“代表了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有误。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译文:_(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译文:_【答案】(1)世上的人都夸赞他,他并不感到劝勉;世上的人都非难他,他也不感到沮丧,他清楚地审定自我和外物的区分,辨明荣誉和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罢了。(2)至于顺应天地的法则,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界,他还有什么要依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