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88191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民勤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语文(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各组词语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挥斥方遒(qi) 漫溯(s) 粗犷(kung) 万户候B. 偏袒(tn) 踟蹰(ch) 颓圮(q) 惆怅C. 瞋目(chn) 创伤(chung) 遏() 文采D. 怯懦(nu) 目眩(xun) 百舸(g)争流 苍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识记汉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粗犷”的“犷”读音改为“gung”;“万户候”改为“万户侯”;。B项,“颓圮”的“圮”读音改为“p”;D项,“苍桑”改为“

2、沧桑”。故选C。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胡歌坐下来看剧本时, 。等到他表演时,他仔细揣摩人物心理、台词,完美演绎了“梅长苏”这个角色。 卢嘉川不说话了,他好像陷入沉思的状态中,正襟危坐, ,苦苦地思索着什么,回忆着过去发生的一切。那时候,知识的总量还没那么大,如果你 几十年,就可把所学的那个专业的门类全部拿下。A. 目不斜视 目不转睛 目不窥园B. 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目不窥园C. 目不窥园 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D. 目不斜视 目不窥园 目不转睛【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明确了这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根据语境进

3、行判断,即可选出答案。目不转睛是形容注意力集中,第句中用来表现人物看剧本时凝神专注。目不斜视是形容态度严肃,遵守规矩,不左右乱看。第句中用来表现人物神情严肃庄重,与前文“正襟危坐”语境一致。目不窥园是用来形容埋头读书,专心致志地苦学,与第句中“所学的那个专业”语意契合。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如何才能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B. 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C. 有关部门这几年连续出台不少改革举措,特别是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在法

4、律层面保障了教师的利益、权力、责任。D. 尽管燕太子丹一手策划了刺秦计划,但他的急功近利和生性多疑的性格,又间接地导致了荆轲刺秦的失败,留给后人无限的叹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句式杂糅,或改为“关键在于知识”或改为“知识起决定性作用”。B项,语序不当,句子只有一个主语“该诗”,关联词“不仅”应放在主语后。C项,搭配不当,“保障责任”不搭配,改为“在法律层面保障了教师的利益、权力。故选D。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

5、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对下面这首现代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闺怨诗一向是含蓄不露,不违温柔敦厚之旨,这首诗的风格也是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B. 诗歌营造出了别具感情色彩的意境,尽力渲染浓重的愁绪,亲人久别但最终相聚,这些都曲折地表现了出来。C. 诗歌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描摹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D. 诗中所出现的意象也是传统的、中国的,如莲花、东风、柳絮、跫音、春帷、小小的寂寞的城、小小的窗扉、青石的街道。【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

6、鉴赏能力。B项,“亲人久别但最终相聚,这些都曲折地表现了出来”错误,没有最终相聚。错误这首诗,以一连串具有传统意味和江南风情的意象,将豪放旷达的气质和欲语还休的情韵融为一体,营造出和谐、完整的艺术境界。虽然诗中写了思妇和浪子,但与传统的闺怨诗相比,表现出了较强的历史感和时空感。故选B。5. 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以乱易整 易:替代B.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C. 荆轲顾笑武阳 顾:连词,只是D. 图穷而匕首见 穷:动词,极,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C项,句意为: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顾:回头,回过头。故选C。6. 对下列句

7、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就:成就。B.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假如没有C. 吾其还也 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D.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假借:宽容,原谅。【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含义的能力。A项,句意: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就:成功。故选A。7.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 入则无法家拂士D. 焉用亡郑以陪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的能力。A项,“卒”通“猝”,仓猝。B项,“共”通“供”,提供。C项,

8、“拂”通“弼”,辅佐。D项,8. 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 夫晋,何厌之有B.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C. 以其无礼于晋D.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例句是状语后置句,“于君有益”。A项,宾语前置,“之”字标志宾语前置,“有何厌”。B项,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C项,状语后置句,“于晋无礼”。D项,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于)函陵军,(于)氾南军”。故选C。9. 下列选项中和例句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太子

9、迟之,疑其有改悔A. 使使以闻大王B. 箕踞以骂C.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 群臣怪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用法的能力。例句,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迟缓”;A项,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B项,箕,名词做状语,“像簸箕一样”;C项,见,介词,被,无活用现象;D项,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故选D10. 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是(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D.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A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

10、济困难B项,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D项,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今义,年长之人。故选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父啊,我的父啊徐可父亲是他76岁生日的前一天走的。那天上午,接到家中电话后,我争分夺秒地往回赶,傍晚到家时,父亲已处于弥留状态。他双目紧闭,神态安详,仿佛睡着了一般,家人喊他,告诉他我回来了,没有反应;又让我喊,我握着他的手,连声地喊:“父啊!父啊!”父亲还是没有任何反应,我却哽咽得喊不出来了,一会儿,父亲终于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眼睛也睁开了,仿佛刚刚睡醒一样。转瞬间,他又闭上了眼睛,我终是克制不住,跑到屋外捂着嘴啜泣,生怕被别

11、人听到。过不多时,侄子过来告诉我,爷爷走了。我进去一看,父亲神态安详,仿佛睡着一般。这一刻,距我到家仅十几分钟。从小到大,我和父亲并不很亲。我们家乡有很多很奇怪的习惯,其中之一便是:家境较好的、父母对孩子较娇惯的,叫“爸爸”“妈妈”或“娘”;家境较差的、父母对孩子没那么宠爱的,都单叫一个“父”“妈”,“父”后加语助词“啊”,叫“父啊”。我家穷,孩子多,父母对我们自然宠爱不过来,理所当然地是后者,父亲读过初小,算是一个文化人,当过村(那时叫生产队)里的会计。但是他太轻信别人,村民从队里借点钱、粮什么的,他从来不记账。到年底一查账,亏室了,谁也不认账,只好由他赔偿,于是,会计的职位丢了,家也被抄了

12、,稍值钱一点的八仙桌之类的被抬走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地一个有名的小偷又光顾了我家,把能拿走的全拿走了。抄家、遭窃,都被年幼的我看见了,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我们与别人家的孩子有了冲突,他不仅不护着我们,反而责备我们。我自小很乖,不爱惹事,挨打算是少的了,但也有刻骨铭心的几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不知为什么打我,一巴掌把我打得摔倒在地上,我捂着脸含着泪却不敢哭,心里恐惧极了。那时父亲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副暴君的嘴脸。直到长大懂事后,听到村里人夸老徐家的孩子懂事有教养,我才对父亲的严厉有了一丝感激。在我19岁那年,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那时交通不便,我要到十几里外的县城坐长途汽车到省城,再坐火车到北

13、京。前往学校报到的那天下着大雨,大哥用自行车驮着我的行李,天不亮就出发了,父亲坚持要送我,我们在沉沉的夜色中默默地走了一程又一程,只听到唰唰的雨声和脚踩泥泞的路面发出的咯吱咯吱声。我一次次地催他回去,他总不肯。大概走了半个小时或是一个小时,天色微微亮了,父亲总算停下了脚步,叮嘱我到了就给家里写信。我走了几步回头看看,他还在原地站着,我鼻子有点酸酸的。后来才知道,父亲回到家后扑在床上大哭了一场。随着我在事业上取得了一点成绩,父亲对我的态度变得尊敬、谦恭,甚至有点拘谨、小心翼翼。他跟我说话总是小声地,赔着笑脸。小时候觉得父亲很高大、威严,现在才发现他原来是那么瘦小、卑微。我知道父亲是为我高兴,为我

14、自豪,在他的眼里,这个最小的儿子还是有点出息的,是让人尊敬的,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这种尊敬。我没有制止他这样做,但这却让我很是不安。我对父亲一向是客客气气的,从来不顶撞他,但有一件事令我一直心怀愧疚。有一年我回老家,家乡领导要请我吃饭,并请我父亲和村支书参加,领导的意思是,我不在家,请村里多多照顾我年迈多病的父母。不巧村支书不在家,我想那父亲也别去了,免得有蹭饭之嫌。当时父亲已经换好了新衣服,等着走呢。我跟他说了,他没说什么,事后母亲告诉我,父亲已经跟左邻右舍说了,市领导要请他和儿子一起吃饭。我一听后悔莫及!父亲那点可怜的虚荣心,就这么被他的儿子轻轻地戳破了。父亲去世前半个月左右,已经报过一次

15、病危,我匆匆赶回家去,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吓了一跳。父亲本来就瘦,现在更是瘦得只剩下骨头了,眼窝深陷,颧骨突出,看着非常吓人。那时化生活已经无法自理,我帮他擦洗身子,他像个孩子似的不好意思,轻轻地说:“脏。”我心里很不好受,一个曾经那么要强的人,现在只能任人摆布,在家待了几天,大概母亲跟他说了什么,有一天他跟我说:“你工作忙,先回去吧,有了特殊情况再回来。”我嗯了一声,一出门眼泪就下来了。过去,我曾经很不喜欢“父啊”这个称谓,觉得它土,乡里乡气的,当着别人的面都叫不出口。现在,我却特别怀念可以叫“父啊”的时光。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多么希望一直这么叫下去:父啊!我的父啊!(有删改)11.

1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用倒叙的手法,先写父亲临终时的情景,渲染气氛,继而由眼前之景转入对往事的追忆,突出了“我”对父亲的怀念。B. 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多,父母对我们照顾不过来,“我”很少得到娇惯、宠爱,因而和父亲并不很亲,只觉得他高大威严。C. 父亲为人懦弱,在外胆小怕事,以致丢职、抄家、遭窃,这些变故严重刺痛了“我”幼小的心灵,在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D. 文章十分注重于细微之处写人,在画波浪线的语句中,一个“脏”字写出了父亲尴尬不忍、不想拖累儿子的复杂心理。12. 文章为什么以“父啊,我的父啊”为题目?13. 从全文看,作者眼中的父亲是怎样

17、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答案】11. C 12. 与结尾相互照应,串联起对父亲的认识变化的过程,使文章结构完整,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文章所写主要人物,渲染浓烈的情感,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13. 为人善良、厚道,相信他人。从当村会计时借钱粮之事可以看出。教子严厉,甚至粗暴,但也有温情的一面。从责打孩子、送子读书等事可体会到。卑微虚荣的背后有强烈的自尊,从对我态度的变化和在赴宴一事上的表现可感受到。【解析】【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C项,“父亲为人懦弱,在外胆小怕事,以致丢职、抄家、遭窃”错,文中说:父亲

18、当村会计时,“村民从队里借点钱、粮什么的,他从来不记账。到年底一查账,亏空了,谁也不认账,只好由他赔偿,于是,会计的职位丢了,家也被抄了”,这说明父亲为人善良、厚道,相信他人。故选C。【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文章为什么以“父啊,我的父啊”为题目”,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标题作用能力。本文的标题“父啊,我的父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点明了文章所写的主要人物是“我”的父亲,同时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怀念和愧疚之情。文章先写在自己在父亲弥留之际赶回家,见了父亲最后一面,而父亲对于“我”“父啊,父啊”的深情呼唤,却并没有什么意识。然后写了介绍了唤父亲“父啊”的原因,也点明了自己小时候与父亲并不

19、亲。然后写了那时不理解父亲是善良,而是认为父亲那时是懦弱,太容易相信别人,致使自己丢了工作,家也被抄了;然后写那时父亲打“我”,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副暴君的嘴脸。直到长大懂事后,听到村人夸老徐家的孩子懂事有教养,“我”才对父亲的严厉有了一丝感激。父亲坚持冒雨送“我”去上学,“我”回头看见父亲“原地站着”,“我”鼻子有点酸酸的,体会到父亲温情的一面;然后写“我”工作后,父亲对“我”的变化和在赴宴一事上的表现,“我”体会到了父亲卑微虚荣的背后有强烈的自尊,理解了父亲。文章以“父啊,我的父啊”串联起了“我”对父亲的认识变化过程,使文章结构完整。且与结尾“我多么希望一直这么叫下去:父啊!我的父啊”相互

20、照应。点睛: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又是心灵的窗口。作为窗口的文章标题,往往能够牵引读者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迅速切入文章内容。具体来说,一篇散文的题目或者是交代写作对象和指向写作内容;或者是奠定情感基调,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或者是串连情节结构,预示情感发展变化;或者是成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或者是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从全文看,作者眼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把握人物形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章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人物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要求简要分析作者眼中父

21、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写父亲当村会计时借钱粮之事,可以看出父亲为人善良、厚道,相信他人的人;从责打孩子、送“我”读书,不忍离开等事可体会到父亲教子严厉,甚至粗暴,但也有温情的一面;从对“我”态度的变化和在赴宴一事上的表现,可以感受到父亲卑微虚荣的背后有强烈的自尊。点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1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2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而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内

22、容的特点。用语不同,回答的内容也不同。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要由表及里,由外在形象特点到内在思想性格特点。规范答题:1.概括题与分析题的不同答题思路。概括题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间不能交叉。2.分析题有两种思路:概括分析: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性格的特点,然后在文章说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分析。分析概括:先列出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后概括出人物性格特点。三、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鞠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

23、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

24、,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烈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战国策燕策三注:请入,图之:南宋鲍彪注:“请太子入息,己乃图之。”道,导,引导。14.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

25、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B. 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C. 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D. 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15.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公羊传穀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B.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

26、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C. 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声调激愤;羽,声调悲凉。D. 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又称祖庙。古人把宗庙、社稷与国家视为一体,常以宗庙、社稷代指国家。16. 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本文着重描写了太子丹力图国事,亲自去拜访鞠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的动人故事。B. 鞠武向太子举荐田光,田光向太子举荐荆轲,鞠武和田光都举荐别人,但原因并不完全相同。C. 文段中的太子丹是一个以国事为重,礼贤下士而又有点疑心的人物。D. 田光年纪大了,劝说荆轲尽心为太子出力,最后以自杀来激励荆轲并表明忠心。1

27、7.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2)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答案】14. B 15. C 16. A 17. (1)(他)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秦军已逼近易水,惟恐灾祸来临,太子丹很担心这件事。(2)我私下里没把自己当外人,向太子举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3)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4)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的能

28、力。句意:田光说:“臣听说,骏马壮盛之时,一日可行千里,到它衰老了,劣马也能超过它。如今太子听到的是我壮年时(的名声),不知道现在我的精力已经消失了。“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中,“臣”是主语,“闻”是谓语,“骐骥盛壮之时”主谓句作宾语,不能断开,排除CD;“千里”作“驰”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变徵是徵的变调,声调激愤;羽,声调悲凉”错误,变徵是徵的变调,声调悲凉;羽,声调激愤。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和人物形象的能力。A项,“亲自去拜访”错误,由“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可知,是通过别人招来。故选A。【17题详解】本

29、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1)“见秦且灭六国”省略主语;且,将要;以,通“已”,已经;临,逼近;患,担心。(2)窃,私下;足下,对人的敬称;过,拜访;“过太子于宫”状语后置。(3)既,已经;动、西,名词作状语,在东面,在西面;封,意动用法,把作为封地;肆,扩大;阙,使动用法,削弱;。(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白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以,来。【点睛】文言文阅读方法多种多样,现在介绍常见的比较有效的几种。(1)注释研读法。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

30、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2)猜读法。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又找不到详释细译的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有的书只注释“而或”为“或者”,“长烟一空”未注,读者先要“猜”“长烟”是什么,认定系指“大片烟雾”或“大片云烟”;至于“一空”,不是“布满整个天空”,而是“完全消散”。这种方法即称“猜读”。(3)片段或全篇抄读法。在通读后,为帮助理解和记忆,可边读、边抄、边思、边记,摘段录句或照录全文,这也是许多人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4)注译简析抄读法。这是一种费时较多的读法,看

31、上去比较笨,但实际上极有好处。抄原文;给生字注音;给生词释义;有时还可对词性和用法,以及句式做一些说明;然后翻译一遍。一小节或一段结束,对主要内容作一小结。如此坚持不懈,搞它二三十篇,必有助于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参考译文:燕国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逃回燕国。眼见秦就要吞灭六国,大兵已逼近易水,恐怕灾祸将至,太子丹为此很忧愁,对太傅鞠武说:“燕与秦势不两立,希望太傅能够图谋良策。”鞠武回答说:“秦国地盘遍布天下,威胁着韩、魏、赵三国,然而易水以北,局势还未定。为何因在秦受凌辱的怨恨,就想去触怒秦围呢?”太子说:“那么,怎样才好呢?”太傅说:“请容我好好想一想。”鞠武说:“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

32、他智谋深邃,勇敢沉着,可以跟他商议。”太子说:“希望通过太傅来结识田光先生,可以吗?”鞠武说:“可以。”太傅出门去见田光,传达太子的意思,说:“太子希望与先生相商围事。”田光说:“谨遵指教。”于是(田光)来拜访太子。太子行跪礼迎接,倒退着行走来做前导,跪着抹拭(他的)座席。田先生坐定,旁边没有其他人,太子离开座席请教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给想想办法。”田光说:“臣听说,骏马壮盛之时,一日可行千里,到它衰老了,劣马也能超过它。如今太子听到的是我壮年时(的名声),不知道现在我的精力已经消失了。尽管这样,我也不敢以此怠慢国事。有一位要好的朋友荆轲,可以让他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通过

33、先生能够结识荆轲,可以吗?”田光说:“可以。”立即起身,快步而出。太子送他到门口,嘱咐说:“我所告诉先生的那些话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身一笑说:“好的。”田光弯腰步行去见荆轲说:“我和你交好,燕国无人不知。现在太子听到的是我壮年时(的名声),不知道我的身体已经跟不上了,我有幸(听到太子)教导我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给我想想办法。我私下觉得不应该对您见外,向太子推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荆轲说:“谨遵指教。”田光说:“我听说德高望重的人做事,不让人怀疑,如今太子特地和我相约说:所说的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这是太子怀疑我。立身行事使人怀疑,不是有节操讲义气的

34、人。”他想用自杀来激励荆轲,说:“希望您赶紧去拜访太子,就说我田光已死,以表明我不会泄露机密。”于是自杀而死。(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秋蕊香北宋张耒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注】该词是张耒离许州任后,为一女性友人而作。金兽:铜香炉,铸成兽形。著人:使人。18.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两句写闺房的幽雅芳美,环境越是美好,越透露出别离的凄清。B. “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句,虚写一遍一遍地倚栏凝望,实写一个月白风清的良夜,主人公形单

35、影只,欲语难诉。C. “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是说柳叶只枯黄萎落于一时,春风一吹,柳色如故。而人一离别,各自天涯,难以再续旧情。D. 下阕在上阕写景的基础上,着重抒情。词人用 “浓于酒”一词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化,韵味深长。19. 该词上阕寓情于景,请从“动”与“静”的角度赏析其中蕴含的情感。【答案】18. B 19. 上阕前三句写微风使金咨炉中的一线香烟袅袅飘动,主人公倚栏远望,是动态描写;后二句写画廊上空皓月流辉,是静态描写;上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苦闷之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和鉴赏诗歌的能力。B项,“虚写”错误,“朱栏倚遍黄昏后”二句,紧承

36、首二句而来,由室内转而写室外,由黄昏写到深夜,勾勒出倚遍每一根栏杆、凝视着画廊上如昼月光的生动画面,传达出回忆往昔并肩倚栏,携手赏月,而今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愁绪。原来她从寂寞空房的炉烟袅袅记起当时两情绻缱的往事,如今离分两地,叫人思量。所以她不禁由室内走出帘外,在朱栏绕护的回廊上,一遍又一遍地倚栏望着,从白天盼到黄昏,从黄昏盼到浩月流辉的深夜。可见,是“实写”。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手法、语言和理解情感的能力。“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意思是:户外的风吹进疏帘,香炉里飘起一线香烟。黄昏后倚遍红色的栏杆,廊上的月光如同白天。“帘幕疏疏风透,一线

37、香飘金兽”这两句描绘细风透进帘幕、香炉缕缕飘香的室内情景。“朱栏倚遍黄昏后”二句,紧承首二句而来,由室内转而写室外,由黄昏写到深夜,女主人公由室内走出帘外,在朱栏绕护的回廊上,一遍又一遍地倚栏望着,从白天盼到黄昏,从黄昏盼到浩月流辉的深夜。这几句是动态描写。“廊上月华如昼”说明这是一个月白风清的良夜,表现对月无绪的痛苦情态。这是对月亮的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苦闷之情。【点睛】读懂诗歌的技巧(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

38、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三)理解性默写

39、填空。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回忆当年与同学游览此地,度过的那一段不平凡岁月的词句是:_,_。(2)再别康桥中诗人徐志摩用诗意的笔触写康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招手致意的句子是:_,_。(3)“易水诀别”是荆轲刺秦王中悲壮的一幕,荆轲临行前在易水边慷慨歌曰:“_,_!”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_,_”。(5)李白在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中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答案】 (1). 携来百侣曾游 (2). 忆往昔峥

40、嵘岁月稠 (3). 软泥上的青荇 (4).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5). 风萧萧兮易水寒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 海内存知己 (8). 天涯若比邻 (9). 长风破浪会有时 (10). 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携”“曾”“稠”“荇”“萧”“涯”“沧”。学生记忆的时候务必结合诗句的意思。五、语言文字运用(9分)21. 下面是某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来并作修改。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

41、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同学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答案】“堵住”改为“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划”“正遇上”改为“正值”。【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庄重场合, 用语要规范雅正,多用书面语。文艺语体有形象性,科学语体有准确性和严密性,政论语体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讲究格式化和简明性。所以做本体是注意启事语言的规范雅正,不能用口语。2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

42、“丹霞地貌”形成原因的四个关键词语。(不超过10个字)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堆。随着沟崖面的坍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柱、缓坡丘陵等地貌。在红色砂砾岩层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答案】抬升、侵蚀、崩塌、溶解【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丹霞地貌形成原因的四个关键词语。(不超过10个字)”题干直接要求提取关键词语,这种题型说到底是提取材料的“核心信息”

43、。 要解答此种题目可以分三步走:(1)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主要概念和主要事件)是主题词,不可不取。(2)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阅读语段,一共五句话,介绍了“丹霞地貌”的形成原因。地貌形成原因,其实就是要找出“丹霞地貌”地貌形成过程的一系列动词。所以找到每句话的关键性动词即可。第一句话的关键词是“抬升”,第二句话的关键词是“侵蚀”,第三,四句话的关键词是“崩塌”,第五句话的关键词是“溶解”。点睛:压缩语段之一是提取关键词,其方法是: 关键词其实就是相关内容一句话概括基础上的词语浓缩,因此,可先抓住叙述全体、主体性状、特征、意义等进行

44、筛选; 筛选完将候用关键词扩展成句,验证其是否能涵盖语段的相关内容;改成填空题后验证;答案一般用名词或主谓短语回答,同一题的答案短语字数、结构、词性一般是相同的;做题时先根据分数划分层次,后找动词,注意层次之间的连接词;要高度注意词语与短语的区别,注意材料中与题目没有关系的句子(一般在材料的开头与结尾)。六、作文(共60分)23. 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痕迹(英)约翰罗斯金把每一个黎明看做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充实的痕迹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只是这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

45、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回想起来,有的令人愉悦,有的令人怅惘那么,关于“痕迹”,你有怎样的经历?请以“痕迹”为话题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岁月留痕生活平凡,单调,如一条寂寞的长河。但是,当心灵的摄影机记录下尘世间的这一个个经典片断,蓦然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可以刻录一场深沉而盛大的生命交响。爷爷常说:麦芒上顶着的日子,是割倒的岁月;而人,是岁月的痕。小时候,丰收的六月里,爷爷会头扎一方巾帕,带着一家老小进入丰收的麦田。金黄的麦子就像失手打翻了颜料的绸缎,在风中荡漾,大把大把的绚丽,迷幻了人们的心与眼。爷爷站在田埂上,开始分配各自的主战场,而将最大的一块留给了自己。爷爷是大家

46、族的主心骨,黝黑的皮肤,精神的短寸,硬朗的身体。我确信爷爷这一辈子都不会死,就像门口的那株百年老树,老是老了些,虬劲的枝却支撑着半边天。可爷爷说,没有人能走过时间,扛过岁月。走着走着人就老了,岁月在身上留下印痕,老到齿牙动摇,目光呆滞,老到没有了梦,老到弯腰拣一块石头,都会气喘吁吁,最终被岁月带走,永远也回不来。后来,爷爷的胡茬变成了花白的胡须,一颤一颤地,像传说中的老神仙。脸上有了点点的褐斑,我怀疑,这是否就是岁月的留痕。这时,爷爷就会抚摸着我的头,爽朗地笑了:“哈哈,这才是岁月的痕迹,不朽的杰作哩!”爷爷说,一个人,一辈子,总有走到头的路,总有迈不过的坎,所以啊,人得挺着。麦子躺在镰刀下,

47、麦粒要扎进土里,天地万物人为尊,人却在一场雪后,一声不响地随着岁月走远。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我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拾捡回来。爷爷,我要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信念做捻子。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珍藏。一如岁月在脸上留下的道道印痕,终生难忘。爷爷说,人是岁月的痕,人扛不过岁月。其实,岁月扛不过人。因为我看到,辽远的大地上,麦子一季又一季的生长,那是生命的暗流,在汩汩地涌动烟花飘散,空中划过火星,他见证了烟花燃放的绚烂夺目,它是烟花绽放的痕迹;白色的尾迹四散在空气中,它见证了火星划破夜空,它是火花划过的痕迹;痕迹无

48、处不在,它记录了每一个瞬间,它懂得将每一瞬间都珍藏为回忆,为着再一次的回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这是一篇带材料的话题作文,读约翰罗斯金的诗痕迹,可以感悟到“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痕迹”。在过去的人生路上,你都留下过什么样的脚印和痕迹?这些“脚印和痕迹”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哪些启发?对自己有何警示、意义?在将来的人生路上,我们还应该留下什么样的痕迹?怎么留下让自己最满意的痕迹?别人的脚印和痕迹对自己有何影响?充分展开联想,深挖写作素材,选取最难忘、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行文。“留痕”是生活经历留在人们心中的火花,“留痕”常常催生思想的灵光,

49、“留痕”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更是心灵的震颤。立意:岁月有痕痕迹,生命的行程痕迹伴随成长痕迹,美好的回忆素材:1.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声、这名,便是痕迹。其实万物皆如是。春蚕死了,却留下了华丽的羽裳,那羽裳便是蚕的痕迹;夏荷残了,却留下了溢清的芬芳,那芬芳便是荷的痕迹;秋菊谢了,却留下了“人比黄花瘦”的感伤,那感伤便是菊的痕迹;冬梅落了,却留下了“玉雪为骨冰为魂”的风骨,这风骨便是梅的痕迹。当雪花满天飞舞;当空中云卷云舒;当大海潮起潮平;当庭前花开花落;大自然用昼夜四季向我们诠释更替,又让万物都留下它们自身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痕迹。这其中,最醒目的还应数人类的痕迹。2. 屈原“怀白壁自投

50、汨罗以死”,那忧愁幽思的离骚是他的痕迹,那“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愤慨亦是他的痕迹。他文学的痕迹,更是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痕迹。杜甫穷死在湘江上的一条小船里,那悲天悯人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是他的痕迹,那推己及人的关照“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亦是他的痕迹。他诗赋的痕迹,更是他关心人民、忠君爱国的痕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痕迹;红楼梦是曹雪芹的痕迹;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痕迹;戈壁中的绿洲是席宝力皋的痕迹3. 痕迹无处不在,它刻在史记的木牍却也成就了自己的痕迹,以史为鉴,我们追逐它的痕迹,却也要开拓更多的痕迹。绿洲是生命的痕迹,浸湿的沙滩是海浪冲刷的痕迹,树

51、林的回声是鸟儿鸣叫的痕迹,苍穹的云破是风吹的痕迹,高悬的彩虹是雨过的痕迹,水凝成冰是冬天来过的痕迹痕迹无处不在,它或隐在生活的角落,或呈现在你眼前,但它都成了痕迹无处不在的痕迹。4.奋斗痕迹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学历,单靠个人奋斗,从一个懵懂的乡村少年走向了“金鹰奖”的红地毯,这是个传奇吗? 然而王宝强用十六年的时间,完成了蝶变的过程!十六年前,八岁的他来到少林寺,理由很简单,想学功夫当明星。可是六年之后,他依然还是一个俗家弟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离开少林来到北京,在北影厂的门口蹲候三年,只为一个跑龙套的角色;可是命运弄人,长时间等不到角色,为了吃饭,不得不在工地上搬砖、和泥、运沙,和农民工一起挥汗如雨终于,随着天下无贼,士兵突击等影视作品的问世,王宝强成功了!他用“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制造了一个喧嚣时代的奇迹!“每个梦想都值得灌溉,汗水眼泪成了雨滴就滋润大地。每个不放弃的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世界的未来!”刘若英的歌好像是专门为王宝强唱的。结构层次:文章温婉如溪流,没有波澜壮阔,无声无息流过你的心田,让我们认识一个可亲可敬的爷爷。他坚强慈爱,在生命中衰老,却带给我无尽的激励与思念,本来生命流逝的话题容易给人留下伤感的味道,然而文章却给人一种力量,“其实,生命扛不过人”,观点新颖,乐观,指引我们不断的奋斗前行。语言形象动人,比喻生动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