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语文 乡村很自卑写作素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8502 上传时间:2025-11-0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语文 乡村很自卑写作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乡村很自卑最近到村子里去转转,发现乡村很自卑。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那个黑盒子日复一日地通过广告、娱乐明星、肥皂剧暗示着,那种知足常乐、与世无争、勤俭节约的生活世界必须赶紧抛弃,生活在别处。勤劳致富,不能致富的勤劳是愚昧的。乡村已经没有信心再肯定“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式的诗意世界。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肯定根源于古老乡村世界的“诗意的栖居”。而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思潮,无不向着现代去。年轻人几乎全部

2、离开了乡村到城里去学普通话,改善经济条件其实还是次要的,他们要改变的是乡村这种古老的命运。人们并不是不再关心乡村,他们太关心了,他们那种拯救式的关心加速了乡村的自卑和毁灭。人类历史经验有农村经验和城市经验,但并非城市经验就是人类未来的唯一方向。中国过去的文明经验,历史、文学、风俗、生活方式,都来自乡土中国。乡土中国不仅是所谓的穷乡僻壤、城中村,它是我们的哲学史、文学史、美学史、风俗史等等的起源和根基,乡村是那座巨大的中国图书馆的作者,仔细根究的话,中国作者,哪一个不是来自乡村?今日的作者,上溯两代,其祖籍哪一个不是乡村?抛弃了乡村,最终我们将失去我们的母语一汉语这种方言,失去我们的世界观。今日

3、中国的舆论使乡土中国声名狼藉。最后的结果是使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自惭形秽。重要的是,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对原生态的呼唤、对环境的担忧;中学生已经无法理解“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世界最庞大的旅游团总是潮水般地朝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剩水残山涌去过去,我们“落叶归根”,我们“衣锦还乡”,如今我们衣锦灿烂,乡却不在了,根也不在了。西方人喜欢“在路上”,他们跟着摩西。我们也“在路上”了,我们跟着御乡愁。素材运用:乡村是出不闭户,是狗吠深巷中,是金色的稻香,当乡村只剩乡愁,文明之魂将无处安放。话题拓展:麦田守望者、冲突、我们正在失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