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右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2如果该日形成大雾,则四条曲线表示的时段水平能见度最低的是()A甲曲线B乙曲线C丙曲线D丁曲线解析:第1题,大气增温主要是依靠吸收地面辐射,越接近地
2、面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温度越高。第2题,甲曲线表示的时段逆温现象最严重,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雾不易扩散,能见度最低。答案:1.D2.A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A地温度高,气压低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CB地温度低,气压高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4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A为白天,吹海风 B为白天,吹陆风C为夜晚,吹海风 D为夜晚,吹陆风解析:第3题,如图为近地面等压面,A处向高空弯曲,表明近地面形成高压;B处向地面弯曲,表明B处近地面形成低压。若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则A是空气受
3、冷收缩下沉形成的高压,B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低压。第4题,海洋吸热、散热速度慢,陆地吸热、散热速度快。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为白天,由于陆地吸热速度大于海洋,陆地近地面气温相对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中心;海洋近地面气温相对较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答案:3.D4.A下图中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反映了一次雾霾天气的生消过程。读图,回答下题。5正确反映雾霾天气生消过程的是()Aabcd BdabcCcdab Dbcda解析:大气越稳定,越利于雾霾的形成,而逆温出现时大气较稳定,故雾霾的生消过程与逆温过程大体一致。图中bcda顺序,是逆温由出现到消失的过
4、程。故选D项。答案:D6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箭头指向为空气流向)”,完成下列问题。(1)A地气温比B、C两地_,气压比B、C两地_。D、E、F中,属高压区的是_。(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正确表示热力环流。(3)图中M、N两地实际风向分别为_和_。(4)热力环流是指由于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5)从以上可看出,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直接原因是_。解析: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进而使同一平面上的气压产生差异,形成了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水平运动。答案:(1)高低E(2)略(高空:E到D、F,近地面:B、C到A)(3)西
5、南风东北风(4)地表冷热不均(5)地表冷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一、选择题(2014年天津模拟)2013年10月12日早,天津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回答12题。1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解析:
6、第1题,浓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主要是由于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第2题,深秋初冬时节,天气一般晴朗,昼夜温差大,夜晚降温快导致水汽易凝结,形成大雾天气。答案:1.C2.D读“北京某月某日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回答34题。3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A气温、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气温、地面辐射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气温D气温、太阳辐射、地面辐射4图示最有可能的月份是()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十月解析:第3题,太阳辐射在正午时最强,日出前、日落后无太阳辐射,故b为太阳辐射曲线;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正午过后,约在14时,气温最高时刻滞后于地面辐射最强时刻,故a
7、为气温曲线,c为地面辐射曲线。第4题,根据太阳辐射曲线判断该日昼长达15个小时以上,排除A、D项,该日日平均气温较高,最有可能是七月。答案:3.D4.C(2014年济宁模拟)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回答56题。5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APOMNPBOPMNOCMNPOMDNMOPN6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能表示城市近地面的点是()AM BN CO DP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的海拔可以判断出O、P两点位于近地面;M、N两点位于高空;结合图中的气压高低可以判断出在近地面O为高压,P为低压,风由O吹向P;在高空M为高压,N为低压,风由M吹向N。第6
8、题,在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中,城市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应为图中的P点。答案:5.B6.D下图是我国某工业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城市市区降水大于郊区的原因是()A海拔高,多地形雨B上升气流较强,多对流雨C受台风影响大,多台风雨D受冷锋影响大,多锋面雨8图中、四地中,最可能表示重化工业区的是()A B C D解析:第7题,受热岛效应影响,城市市区由于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旺盛,加之城市上空悬浮固体颗粒较多,为水汽凝结提供了大量的凝结核,故城市市区年降水量大于郊区。第8题,重化工区释放的废热较多,气温明显高于周围地区,故地最有可能是重化工业区。答案:7.B8.C(2014年宜宾检测)我
9、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910题。9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10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解析:第9题,从图中看出,3点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高,15点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气温低,因而
10、气温日变化最小。第10题,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热力差异在变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风由水库吹向四周;晚上风由四周吹向水库。答案:9.B10.C低层空气中,在各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运动空气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增加而减小。这样,在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开地面愈远,风速愈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则愈小。据此回答1112题。11下图是某地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的图,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随高度旋转分布形成的曲线的是()12根据风向判定,高空大气高压可能位于该地的()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解析:第11题,北半球的风受地转偏向力
11、影响,向右偏转,排除B、D项;再根据风离开地面愈远,风速愈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则愈小推理,C项错误,只有A项符合题意。第12题,根据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背风而立,左低右高的原则,北半球风向基本为东西方向,说明气压梯度力为南北方向,且高压在南,低压在北。答案:11.A12.B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1314题。13关于图中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1月均温地大于两地B7月均温地小于两地C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地D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地14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该季节盛行风向是()A吹向 B吹向C吹向 D吹向解析:第13题,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大,位于内陆,受海
12、洋影响小,故的气温年较差小于地。第14题,从等压面上可以看出,在近地面陆地上气压高于海洋,故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答案:13.D14.B二、综合题15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至点,气压最高的是_,气压最低的是_。(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当地吹_风。(4)如果A、B两地之间的温差加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增强、减弱)。(5)如果该地位于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解析:第(1)题,点位于等压面以下,气压最高,点位于等压面以上,气压最低。第(2)题,根据
13、高空等压面可知,A地气压比B地气压高,故热力环流为ABA。第(3)题,白天陆地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故B为陆地,A为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第(4)题,A、B间温差越大,气压差越大,热力环流势力越大。第(5)题,北半球风向右偏,由此可知A、B间风向为西北风。答案:(1)(2)图略(ABA)(3)B地海(4)增强(5)西北16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甲、图乙。(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材料一几种下垫面的吸收率。材料二图甲中小区1下垫面吸收率较高,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下垫面吸收率较低,平均吸收率为0
14、.64。材料三图乙中小区3风速较大,风速为3 m/s;小区4风速较小,风速为2.5 m/s。(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解析:第(1)题,大气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地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大气温升情况。第(2)题,风速越大,散热效果越明显,相应地城郊之间温差变小,热岛强度亦变小。第(3)题,降低热岛效应,就要减小下垫面的吸收率,增加热容量和散热率。答案:(1)下垫面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升幅度(作用)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不同下垫面,热容量不同。吸收率小的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升温幅度小。(2)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负相关。风速越大,升温幅度越小;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可见,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风速小则相反。(3)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引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通过合理布局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有利于热量散失,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