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8 大萧条、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高考定位 考纲要求: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解读考纲: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认识到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及直接原因。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新政的最大特点即国家干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计划指导,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起点。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结合案例理解凯恩斯主义、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
2、命、福利国家等历史概念。4本考点内容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借鉴作用会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特别是有关社会福利方面的内容可与我国的民生建设相联系加强理解。考点梳理 一大萧条 1.原因:(1)资本主义各国发展迅速,财富主要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普通大众的收入增长缓慢,使资本主义国家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更加突出。(2)美国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使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得不到缓解。(3)人们对经济形势盲目乐观,股票投机过度。2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3特点:(1)波及范围广:从美国开始爆发,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所有的经济部门。(2)持续时间长:长达4年。(3)破坏
3、性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2500亿美元。4影响:(1)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国际关系恶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它们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加深了危机,国际关系日趋恶化。(3)政治危机:到处是示威游行的人群,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二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 1.罗斯福新政:(1)背景:经济危机的打击,胡佛政府不能解决危机。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193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2)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主要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改革税制等措施,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及
4、其他一些立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调节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3)评价:作用: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核心: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影响: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局限:但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2凯恩斯主义:(1)背景:经济危机使自由放任政策失效。(2)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反对节俭,倡导消费,认为消费是生产的动力。(3)评价: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它并不能够消除危机。深度思维 1人
5、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买不了那么多产品,可工厂还在不停地生产。这说明当时美国的社会生产存在什么问题?答案:资本家为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占有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三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国家干预经济:(1)背景: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二战后,发达国家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资本主义世界普遍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2)方式: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等手段。(3)评价: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
6、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局限性: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2“人民资本主义”:(1)背景:股份公司大量出现。(2)含义:股票分散化,企业普通职工与资本家一样拥有股票。(3)实质: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4)积极作用: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3“经营者革命”:(1)背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2)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3)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4福利国家的出现:(1)社会福利资金的构
7、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2)特点:从单纯的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种类繁多;低收入阶层受惠多。(3)评价: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是它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深度思维 2各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重点有何不同?答案:英、法、德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日本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美国通过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名师归纳 1.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1)成功的原因: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
8、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资产阶级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2)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的深刻改造,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3)影响:它在一定
9、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加强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2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资本主义”?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股票分散化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在二战结束后逐渐加强,造成了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1)股票分散化使资本家得以用较小的代价来维持对企业的“有效控制”。(2)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所分离
10、,“经理阶层”对企业拥有了相当大的权力,但垄断资本家的权力仍是绝对的。(3)股票分散化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的一些必要调整,因而也就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性质。3关于“福利国家”的综合认识(1)含义:“福利国家”的概念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现代福利国家则是20世纪的产物,它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共的高标准社会福利。(2)形成原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身。(3
11、)形成经过: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4)主要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5)实质: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考题研析 【例1】命题视角:考查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重庆)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
12、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解析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美国为缓和危机,大幅度提高关税,加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之后各国纷纷效仿,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尖锐。答案 A 变式演练1 下图表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失业剧增,社会动荡 迫使各国纷纷实行货币贬值 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 迅速波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A B 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图片中“贬值后的货币成为儿童游戏的道具”反映了经济危机导致货币贬值;怀抱地球的“大章鱼”反映了经济危机扩展到
13、各资本主义国家;“大批无家可归的失业者”反映了失业剧增,社会动荡;符合题意;中的法西斯主义的泛滥在材料中并无体现。答案 B【例2】命题视角:考查罗斯福新政。(2010江苏)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意在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联邦政府这一做法的目的显然是稳定物价,避免生产的相对过剩。答案 C 变式演练2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14、”文中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指()A美国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 B美国继续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美国加紧争夺世界市场 D美国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解析“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指自由放任政策,“旧民主秩序”应是指资本主义制度,“新应用”是指政策性的调整。答案 D 【例3】命题视角: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2010上海)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意在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A、C
15、两项与题意相反,D项不符合史实,只有B项反映了国家推行福利政策的目的。答案 B 变式演练3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梯子”是指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安全网”是指战后西方国家推行的社会保障政策 C“梯子”有利于避免经济危机,促进社会稳定 D“安全网”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通常情况下“梯子”是人们向上攀登的工具,而垄断不利于社会中下层通过竞争改善生活状况,是向上攀登的障碍,A项错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经济危
16、机;过度的社会保障政策也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由此判断,C、D两项错误。答案 B 考情分析 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对于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福利国家考查较多,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问答题。在今天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今年的高考备考复习中仍应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影响和应对方法多加关注;结合关注民生的热点,仍应对社会福利政策的内容多加关注。高考展望 1.结合热点考查罗斯福新政。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仍超过8%,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济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历史上采取类似
17、措施促进本国经济恢复的是()A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D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与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具有相似性,C项正确;A、B、D三项中均无此类措施。答案:C 2考查社会救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实行社会经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了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高中历史教
18、材岳麓版必修 材料二: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之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在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斗争取得应急抢险抗灾重大阶段性胜利后,开始转入全面恢复重建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中央财政在已经于春节前安排第二笔17.5亿元的冬春救助资金的基础上,前几天又对10个重灾省份下拨了专门增加的3.4亿元春荒救助资金。同时,春节前还下拨了7.1亿元的重灾省份城乡低保群众人均补助,城市15元、农村10元的临时补贴,连续补贴三个月。中央政府官员李
19、立国说,在倒损民房的恢复重建上,各地还普遍制定减免行政收费等措施,发挥农民自建房屋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恢复重建主体地位。新华网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实施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3)据材料三指出在灾害发生后,我国政府救灾的主要措施。(4)综合材料和问题,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答案:(1)做法:社会救济、以工代赈、通过立法保障民众利益和社会保险。(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3)措施:
20、中央拨款救灾;确保低保群众生活补助;减免行政收费;安置房屋倒损的受灾群众,发挥其恢复重建民房的积极性。(4)关注民生是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政府救灾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解析:关注民生、关注社会保障等相关内容,是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而历史上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各国效仿新政,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因此关注社会现实与热点,从历史中去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中体会政府干预与社会运行机制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本题就从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入手,同08年我国政府的救灾相联系,体现了“关注民生”“社会保障”等高考热点问题,使历史
21、知识与现实问题实现了有机结合。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要把具体措施是怎样体现“关注民生”和“社会保障”的信息答出来。备课资料 1.罗斯福新政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相同点:(1)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都是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的。(2)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了统治。(3)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4)在农业政策上,两者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或调节,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不同点:(1)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完成了它应完成的任务后,又引发了新的社会危机,为解决新的社
22、会危机而出现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后的经济改革。(2)性质和前提条件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改革。(3)根本目的不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4)方式不同:新经济政策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利用市场与商品关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5)侧重点不同:新经济政策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罗斯福新政是以工业为主,实行工业复兴法。(6)作用不同:新
23、经济政策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巩固了工农联盟;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例 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是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出现的 B都对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C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都是对社会经济关系调整的有益尝试 解析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利用市场与商品关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答案 C 2罗斯福新政对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1)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防止金融风险。(2)以工代赈,启动国内市场。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通常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
24、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3)重视农业,强本固基。罗斯福新政把城市的繁荣和乡村的振兴联系在一起考虑。(4)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大力促进再就业工程。(5)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新政中由政府拨出专款用来给失业者提供工作。(6)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新政先后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等。(7)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公民充分就业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例“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20世纪30年代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市场经济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知识经济 D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解析 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这一政策使美国渡过了危机,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