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 二 历 史 2013.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8页。第卷(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3、第卷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1孔子曾在杏坛传道授业,他向其弟子
2、阐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清静无为 B. 克己复礼 C. 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2.黄仁宇评价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他评价的是A老子“道”的思想 B墨子的“兼爱”思想C孟子的“性善说”D陆九渊的“心学”3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强调“春秋大一统”B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C趋向“三教合一”D糅合了多学派思想4.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对“石破天惊”的准确解读是:A.文字是传承文化的唯一载体B.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C
3、有了文字人类才得以交流D.文字最能体现人类的创造力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杂剧俑 京剧脸谱A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C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D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6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下列与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相关的对联是A.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B.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C.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D.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7. 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反映了当时儒学的主张是A.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
4、验作用 B.用心去体会理的存在C. “存天理,灭人欲” D. 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去体会理8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其主张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9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智者运动主张人是世界的中心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D启蒙
5、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10.“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这最能说明宗教改革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11“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些诗句体现的文学风格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12. 仔细欣赏下列美术作品,最能体现19世纪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的作品是A B C D13.某中学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专家演讲的主题包括:司汤达的小说创作、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与俄
6、国革命等,还安排了由钢琴家表演一场“柴可夫斯基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B浪漫主义的文艺 C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141960年,美国举行总统选举,候选人辩论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比对手更好的印象,而收音机听众却感觉其对手尼克松表现更佳。由此我们可以认为A影视对国家的政治走向起决定作用 B现代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具有竞争力C电视、广播的政治功能日显突出 D现代科学技术让竞选变得更加激烈15.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
7、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A.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C.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16历史学家张岂之“思想解放的作用究竟在哪里?就在于动摇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头的循环论的思想进化论不是循环,进化论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地向前发展,逐步地向前发展。”下列主张体现“不断地向前发展”而动摇了“循环论的思想”的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C“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D“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17.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
8、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A充分掌握史实 B有历史观引导C为现实服务 D与时代同行18.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对此认识正确的一项是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女性彻底摆脱传统伦理的束缚C社会地位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D流行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19. 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
9、文明不高,不会阻碍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20.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论等的资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可能是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B抗战时期的毛泽东思想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思想D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21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不包括A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B互联网替代了其它信息传媒C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2.2012年10
10、月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下列对莫言作品典型特征的描述,最贴切的是A重在对社会的写实和对生活的再现 B以“魔幻”手法开辟小说创作蹊径C借助“怪诞”手法深刻表现现实 D以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23科技创新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改变 B电冰箱、洗衣机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 C互联网的出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D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饥饿问题24. 邓小平指出:“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11、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尖端科技对国家国际地位有重要影响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A B C D25.“1977年后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 二 历 史 2013.1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1、第卷为非选择题,共4页,用钢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
1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第卷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26.(18分)历史上,追求自然之美、人性之美、社会之美是中西方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题一 自然之美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庄子:天与人“不相胜”,“处物而不伤物”。(1) 据材料分别概括荀子和庄子的思想主张。(6分)主题二 人性之美尚书: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国宁。莎士比亚“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13、!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2) 据材料归纳东西方对“人”的看法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主题三 社会之美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3)据材料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何特点。(6分)27.(16分)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
14、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6分)材料二 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歌德曾经若有所思的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4分)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
15、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3)材料三中认为国人的“觉悟”自“西洋文明输入”后经历了三个阶段,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28.(16分)28.科学与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表为16至18世纪初英国大学增设教席的情况。时间大学增设的教授席位1546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神学、希腊语、民法、医学1619牛津大学萨维里几何学教席1621牛津大学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1663剑桥大学卢卡西数学教席1669牛津大学植
16、物学教授席位1702剑桥大学化学教授席位(1)根据上表,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材料二 为了吸引中国人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向知识界灌输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著名科学家徐寿和传教士在上海创办了格致书院。他们经常公开演讲科学专题、陈列科学仪器设备,引导更多的中国人在较短的时间里进入自然科学殿堂。不少读书人,在埋头四书、五经之余,也做数学演算和物理、化学实验。中国近代自然科学从此开始起步。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2)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起步的的特点。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料三 19世纪30年代,英国与印度的信件经海路
17、往返需要两年时间。而到1850年,伦敦到孟买之间的信件往返只需四个月。到1870年海底电缆使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信息传递时间缩短为五小时。今天电子通信技术使得时间和空间变得模糊。现代的观察家将我们的时代描述为存取时代。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联网的计算机传递产生了一个地球村,消除了以往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孤立。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3)依据材料三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不同历史时期推动人类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的发明成就。(6分)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 第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B 2.C 3. D 4.B 5.A 6.C 7.D
18、8.A 9. B 10.D 11.A 12. D 13. C 14.C 15. A 16. C 17. D 18. A 19. D 20. B 21.B 22. C 23.D 24. A 25.B 第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18分)(1)荀子: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庄子:人要顺从自然;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不是去破坏自然环境。(6分)(2)相同点:都认识到了人的价值,人的重要性。(2分)不同点:东方侧重人的社会性。西方侧重人的个性价值。(4分)(3)观点:以三民主
19、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2分)特点: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进行。(2分)27.(16分)(1)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宗教自由,社会契约。(4分)(2)理由: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践行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分权制衡、人民主权,调和了美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分)旧大陆仍然是君主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1分)(3)第一阶段:学器物: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科技(2分)第二阶段:学制度:维新派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君主立宪(2分)第三阶段:学思想: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2分)28.(16分)(1)趋势:新增课
20、程从以人文学科为主到以自然科学为主。(2分)原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在大学中增设了人文学科的教席。(2分)17世纪以来,英国殖民扩张在大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的教席;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为英国在大学中增设自然科学的教席创造条件。(2分,任答两点即可)(2)特点:受西学东渐思想的影响,在学习传统文化和西方自然科学中逐渐起步。(2分)认识:要点提示:近代自然科学传播的渐进过程;自然科学的起步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西学东渐成为近代主要社会思潮;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技术的融合是历史的必然。(2分,言之有理即可。)(3)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蒸汽轮船、火车及有线电报。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汽车、飞机和无线电报、电话。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发明的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