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邓 彤 20180527提 要 A.任务驱动原理 B.阅读教学基石 C.活动设计要领A、任务驱动:语文教学0.语文教学关键 侧重“如何做”,而不是“知道”侧重“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问题”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如何做”在完成“任务”中,通过“用知识”掌握知识 如何学做蛋糕?通过烘焙活动学习,而不是通过别人告知烘焙知识来学习。任务驱动本质做中学 语文富有实践性的学科 侧重“会做”而不是“认识”教会学生做事最有效的方式:让他去做这件事。1.任务驱动:培育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2.思维发展与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 4.审美鉴赏与创造语言思维文化
2、审美2.任务驱动下的语文教学活动阅读写作3.任务群与阅读教学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 核心素养为纲领&语文实践为主线 18个基本落点:整本书阅读、当代文化参与、语言积累、文学读写、思辨读写、实用性阅读焦点问题:如何在课堂教学实现?4.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要素 1.学习项目对学生有意义 2.学习情境学生有体验、有感受 3.学习内容知识与方法 4.学习产品任务完成的标志(获得能力、增加信心)阅读教学三大基石 基于语言的细读 基于文体的知识 基于体验的活动文体活动语言B、阅读课堂教学基石阅读教学要点 一、文本细读为手段 二、文体知识为前提 三、学习活动为基础一、文本细读 细读“四一律”1.标点 2
3、.词语 3.句子 4.段落细读示例 1.一片孤城 2.一座脊背 3.一朵莲花细读诗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郑愁予错误二、基于文体语文教学内容研究历程内容词语文体关注语言关注文体 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不得要领 写作更是如此:诗人用诗思维,散文家用散文思维,小说家用小说思维,记者用新闻思维,学者用论文思维优秀的作者,往往得益于不同寻常的文体敏感。潘新和 关注语言关注文体:语文教学一大飞跃文体:读什么像什么 寓言:鹬蚌相争不曾预约的精彩 古诗:1.古体诗意脉 2.律诗句法&章法(首尾联、颔颈联)律诗结构分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古典诗词中的对偶 扩展时间、空间,丰富内涵 锦瑟中“对偶句
4、”在表情达意上的张力。C、任务设计要领一、什么是教学?一组精心设计的用以支撑学生内部学习的外部活动。加涅任务设计关键 依托文体、基于细读 确定目标、开展活动 任务设计四要素 情境、知识、活动、产品知识镶嵌于活动,活动中运用知识活动产品情境知识互动教学切片分析 吴先生教梅兰芳练跷功。吴先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砖,让梅兰芳踩着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一次要站一炷香时间,中间不准休息。(师)同学们,“一炷香”是多少时间?(生)(没有人回答)(师)老师查过了“一炷香”是45分钟。(生)哇(学生发出惊叹声)(师)你们看,吴先生对梅兰芳的要求多高啊!(生)(没有回应)缺乏任务设计,教师简单告知收效了了。活
5、动设计示例(师)“一炷香”表示多少时间呢?活动1:查阅资料【获得知识】(师)为什么用“一炷香”表示时间呢?活动2:讨论当时没有钟表,或是钟表不普及。(师)今天,我们会什么方法来表示时间呢?活动3:抢答一顿饭的功夫、一支烟的时间读写结合,运用知识,形成产品。(师)我们以后是否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时间呢?1.诗歌教学任务设计课例1.郭初阳远和近设计 你 一会儿看云 一会儿看我 我觉得 你看云时很近 你看我时很远教学设计 活动1.要学生读几遍,尽快背下来。学生自己读,自己背,老师请某一组同学一个一个背。活动2.请学生依据诗歌内容画一个几何图形并说明理由(交流)一位同学画了三角形,请他画在黑板上并向
6、同学解释这首诗说到三个事物:你,我,云。为什么“我”与“你”这条底线画得这么短呢?因为“我”与“你”挨得很近。怎么知道俩人挨得近呢?从诗里看出来的呀,看,你的一举一动,每个表情神态,“我”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说明他们挨得很近。那么和“云”呢?这条线该画多长?老师问。应该冲破教室的屋顶!任务3:3.请同学给这首诗拟一个最有创意的标题。4.介绍诗人 教师谈论自己的阅读感受,出示顾城的图片,介绍评论家对顾城诗歌的赞赏。2.寓言学习活动设计 黄厚江黔之驴设计 1.导入寓言特点 2.概述故事驴与虎(成语概述)3.叙述故事我是来到贵州的驴&产自贵州的虎 4.揭示寓意从“驴、虎和好事者”三维入手3.散文学习活
7、动设计 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在山场我握过一只手,我敢说,今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提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天下第一奇手林业工人张迎善同志的手。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有得逞。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请明确教学点】洪宗礼一双手课例 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在山场我握过一只手,我敢说,今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提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天下第一奇手林业工人张迎善同志的手。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有得逞。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对一句话的教学设计 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师:松木什么样子?我请木工
8、师傅找了个半截老松木(出示半截鹰爪形的老松木,全班学生兴奋地笑起来。)活动1:我要同学们看着老松木,想一想作者用半截老松木比喻一双手,说明一双手有哪些“奇”的特征?生:粗。生:松木表皮粗糙。生:老。师:哪里老?生:本来就是老松木。情境体验 师:还有什么?生:干。师:松木在老师手里。你怎么知道干的?生:那块树皮已裂了,所以干。师:还有没有?想一想,仔细想想。你说!生:硬。师:很好,硬,你摸一摸,硬不硬?(把松木送到学生手上摸一摸,学生回答“很硬”。)师:还有一个词,能再想一想吗?(全场静思)大家可以从颜色和形状上考虑。生:颜色比较深。师:对,色深。还有没有?生:我认为还有厚。师:好。大家一凑就把
9、以树喻手的特征说得准确、完整而全面了。(教师归纳以松木喻手的几个主要特征。板书:粗老硬干色深厚)师:我再问第二个问题。【!】你想到了吗?有人说,世界上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你们觉得用“半截老松木”比一双“奇手”有什么不足?是不是还没有能把手的另外一个特征现出来?(几个学生插嘴:“大!”)【高明之极的设计】领会比喻句表达效果 用“半截老松木”来比喻一双“奇手”有什么不足?还有手的哪一个特征没有表现出来?生:大!师:课文中哪里写“大”的?能不能找出来?课文中写“手大”的不止一处,大家要找全了。比喻:“手指特别肥大,一只手指头就像三节老甘蔗”动词运用: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4.老舍想北平片段
10、设计“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子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细读一句话,设计学习任务 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 1.发现异常表达(标点知识)2.读出标点韵味(朗读体验)3.说出标点意蕴()4.再现标点画面5.锦瑟学习活动设计 目标掌握律诗解读基本方法 任务群(学生完成如下四项活动)1.朗读背诵 2.压缩框架 3.建立坐标 4.组织意象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任务设计 目标:学习品读小说字法、句法、章法 知识:人物、情节、环境 活动:填空:掇、对话;讨论:效果 人物心理融入动作、情节及话语中 产品:大石、伏心理描写 课外延伸知识镶嵌于活动,活动中运用知识活动产品情境知识互动构建任务群,达成阅读目标目标活动活动活动活动敬请指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