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华中师大一附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先生的伟大胸襟。在历史上,也曾存在“天下为公”的局面,但后来被“家天下”的局面所取代。改变“天下为公”这一局面的人物是 A禹B启C商D汤【答案】B【KS5U解析】考查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依据所学,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故应选B。2右图是江苏丹徒出
2、土的青铜器内的部分铭文。该青铜器内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由此可知,该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A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 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 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的文字 D说明周王对功臣的重视【答案】A【KS5U解析】考查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由题干材料“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可知,反映的是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情况。故应选A。3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
3、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薄 D专制王权强大【答案】B【KS5U解析】考查宗法制。题干中强调了中国人的姓氏与西方的不同,位于个人名字之前,中国人的姓氏以是由血缘决定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家族宗法观念对姓氏特点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4在秦的中央机构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的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奉承D太尉【答案】B【KS5U解析】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故应选B。5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其中“海内皆臣” 一句反
4、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统一全国文字为小篆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统一,集权于皇帝 D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统治【答案】C【KS5U解析】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材料“海内皆臣”体现的是君臣之间的上下级关系,说明这一时期国家统一,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分析选项,A是巩固统一的文字措施,B只是说明疆域广阔、人口众多,D是交通方面,三者均与“海内皆臣”无关故应选C。6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后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答案】A【KS5U解析】考查秦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5、。材料“分天下为郡县”表明秦朝实行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故应选A。B是汉代的地方制度;C是中央官制;D是元代的制度。7从右图中可以看出,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答案】A【KS5U解析】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法律制度、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等。皇帝制度是这一制度的核心,皇权至高无上,可以左右一切制度。故应选A。8西汉时期,为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有人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项建议演变成的措施是 A大封皇室成员为王 B实行“推恩令” C平
6、定“七国之乱” D废除诸侯国,改设郡县【答案】B【KS5U解析】考查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造成王国势力日益膨胀,威胁中央政府。汉文帝时开始削藩汉武帝时进一步推行“推恩令”,从而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分析选项,A与题意相反,排除;C是指汉景帝时期武力平叛,与题意不符;此措施没有直接废除诸侯国,而是把王国越分越小,加强中央集权,故D排除。所以应选B。9宋朝有一条规定:“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味于四方”, 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
7、极作用是 A遏制了官员的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答案】D【KS5U解析】考查宋代的政治制度。题干材料“官员在酒店吃喝重则轻则”“王公贵族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等信息表明:宋朝采取种种措施来防止权力的滥用。故应选D。10“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文中的“今世”当指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答案】C【KS5U解析】考查宋代的用人特点。由题干材料可知,“今世”非常重视对文人的任用,尤其是材料“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说明
8、这一朝代是宋代。所以应选C。11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意义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事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理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答案】B【KS5U解析】考查元朝行省制度。从江浙行省可以“从便区处”、“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等事,说明地方获得了紧急事务的处置权。行省制下,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命,地方严格服从中央。故排除A、C、D,所以应选B。12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
9、敕如有不便,皆须执论。比来唯觉阿旨顺情,唯唯相尚,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 A匡正皇帝的过失 B传达、执行皇帝意旨 C替皇帝草拟政令 D审批、决策机要事物【答案】A【KS5U解析】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材料中唐太宗意指中书根据我的命令臣表旨意,门下的人却诺诺没有意见,得过且过,无一谏言的人,这是什么道理。这实际上指出了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作用。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13“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管理。”这种现象是指 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 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D中央派文官任地
10、方长官【答案】C【KS5U解析】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由题目中的信息“民间菁英往体制内流动带来良性的社会治理”可知该制度应为通过考试选官的科举制。该制度使得平民通过考试的方式加入统治集团,扩大了统治基础,维护了封建统治。故应选C。14中国古代金榜题名的人获得进士出身通过的途径是 A毛遂自荐 B立军功授爵 C凭才学科举获得功名 D出洋留学,功成名就【答案】C【KS5U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由此获取功名。故应选C。15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
11、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答案】D【KS5U解析】考查明代的内阁制。题干中“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说明一定不是法定的官职,故应该是D。A、B、C中的几个官职都是当时正式设立的法定官职,故都不符合题意。故应选D。16清朝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追承,乾刚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的推行B军机处的设立C内阁地位的上升D丞相制度的废除【答案】B【KS5U解析】考查清代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措施。清代雍正帝时,为加强君权,设立军机处,由亲信担任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应选B。17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
12、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答案】A【KS5U解析】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依据所学,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都是中央权力机构,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最终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故A项正确,所以应选A。18黄宗羲说:“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这段话表明黄宗羲 A认为加强相权可以抑制君权B主张选择贤能的宰相协助皇帝议政 C认为君主世袭使君权弱化 D主张恢复宰相制度而且宰相一职世袭
13、【答案】B【KS5U解析】考查明清进步思潮。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但是并未提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来,还是固守封建的政治制度。但是提出了选用贤相权以辅佐皇帝的思想,材料“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说明了这一点。故应选B。19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物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答案】B【KS5U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题干材料“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
14、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皇帝集权,大臣惟命是从的现象,故D项正确;A、B、C项题干都无从反映。所以应选B。2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公民具有统一血缘B公民是政治统治者C公民具有献身精神D形成了公民共同体【答案】B【KS5U解析】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古代雅典推行民主政治,公民可通过抽签的方式直接参与国家政权,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故本题应选B项;A项中“同一血缘”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C、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15、,所以应选B。21下图所示的文物(希腊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陶片)可能属于A选票B生活用具C生产工具D武器【答案】A【KS5U解析】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克里斯提尼时期,实行“陶片放逐法”,在每年举行的公民大会上,公民将自己认为损害公民利益的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投入陶缸中。一个陶片相当于一张选票。故应选A。22“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答案】C【KS5U解析】考查希腊文明的影响。题干材料“我们全都是
16、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说明了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深远影响。故应选C。23罗马管辖其辽阔疆域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 A实行民主政治制度 B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C普及推广罗马法律 D提高罗马军团的镇压力量 【答案】C【KS5U解析】考查古代罗马的法律。随着罗马帝国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各种问题与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对庞大帝国的统治,统治者非常重视法律的制定,把法政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故应选C。24右图中的十二块铜表陈列于罗马广场,详细列出了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应广大平民要求设立 B保障了平民利益,消除了平民
17、与贵族的矛盾 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成为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 D作为罗马法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答案】C【KS5U解析】考查罗马法。依据所学,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这是平民长期斗争到的结果,初步改变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局面,有效地保护了平民的利益。这部法律在罗马法的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标志着罗马法进入成文时代。故应选C。25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
18、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答案】B【KS5U解析】考查罗马法。由题干材料可知,原告因为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输掉了官司,这充分体现了罗马法的形式主义特征。故应选B。26民法大全中记载:“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下列对此规定理解不准确的是 A此规定注意规范审讯制度 B此规定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C此规定保护奴隶制度 D此规定包含的某些原则具有永恒价值【答案】C【KS5U解析】考查罗马法。题干材料“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明显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故B项正确;同时也说明审讯制度的规范,故A正确;保护未成年人这一
19、原则至今在各国法律中得到认可,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奴隶制度的保护”,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27北京时间2010年5月12日43岁的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在竞选中最终获胜。随后,英国女王邀请卡梅伦担任她的第12任首相,组建新一届政府,卡梅伦欣然同意。于是,他获得女王象征性的任命,成为下一任首相。对此说法不准确的是 A女王依然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B女王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C首相的权力来源于国王授予 D英国首相通过选举方式产生【答案】C【KS5U解析】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依据所学,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体制下,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国家的象征;立法权由议会掌握;行政权由内阁掌握,内
20、阁首相由多数党首领担任。分析选项,A、B、D均正确,C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28假如英国议会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A要么下台,要么解除首相职务 B要么下台,要么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C要么解散议会,要么让英王下台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英王调解【答案】B【KS5U解析】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体制下,实行内阁阁员与首相共进退的原则,如果出现“国议会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的情况,要么内阁集体下台,要么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故应选B。29华盛顿将1783年的美利坚合众国比喻为“沙粒扭成的绳子”,下列解释符合这个比喻的是 A联邦政府是十三州的协调机构 B总统是美利坚
21、合众国的国家元首 C美利坚合众国实行三权分立 D当时的美利坚合众国是个松散的联盟【答案】D【KS5U解析】考查美国的体制。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了联邦制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但成立之初的联邦比较松散,缺乏必要的联系纽带,正如华盛顿所言是“沙粒扭成的绳子”。故应选D。30美国保守派名嘴格伦贝克在常识-反对一个失控的美国中说:“美国政治意在使候选人代表主流思想,远离边缘化集团利益。赢家通吃的方法就是迫使候选人转向主流路线,以便获得最多的政治支持。”这种现象根源于 A总统共和制的政体 B两党轮流执政的安排 C两党政策大同小异 D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答案】A【KS5U解析】考查美国的政治体制。根
22、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实行总统制的共和制,总统掌握行政权,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总司令;立法权由国会掌握;司法权由法院掌握。这样,总统既享有大权,又不至于导致专制。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3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有控制议会的权力 B总统权力大于议会权力 C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D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答案】D【KS5U解析】考查法国的政体。由材料“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可知,总统既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
23、,又受到议会的限制。分析选项,D项表述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32对当今英国女王认识正确的是A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 B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C在礼仪上至高无上,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D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答案】C【KS5U解析】考查英国的政治体制,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征,不掌握实权,对外代表英国的形象,是世袭的,故B、D错误,C项符合题意;A表述错误,议会是间接选举产生的。所以应选C。33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B建立了责任制内阁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宣布君权的至高无上【答案】A【KS5U解析】考查英德整体的
24、区别。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也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D项符合题意。英国是确立的责任内阁制,德国的皇帝掌握实权;B项说的是德国,英国的不符合;C项说的是英国,德国的不符合。故应选A。3418世纪上半期,英王乔治一世因不懂英语和对英国政务不熟而不出席内阁会议。这一现象有利于A责任内阁制度的逐渐形成 B政治清明局面的渐趋出现C改善英国政府的对外关系 D确立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答案】A【KS5U解析】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由于英国国王乔治一世经常不出席内阁会议,造成内阁会议逐渐由首相掌握的局面,这有利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故应选A。35下列说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有冲突
25、的是 A统一后的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B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巨大权力C联邦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有立法权 D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答案】C【KS5U解析】考查德国的政体。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的规定,德国确立了联邦制的君主立宪政体,德皇掌握大权,是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宰相等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分析选项,C项表述与德意志帝国宪法由冲突。故应选C。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 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
26、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回答:(1)材料一中左图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12分)(2)材料一中右图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三省之间是什
27、么关系?这样设置有何目的?(6分)(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6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4分)【答案】(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或皇权至上)。(2分)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12分)(2)三省六部制,(2分)关系: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2分)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3)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2分)作用: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4分)(4)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28、不断加强。(4分)【KS5U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回答时首先要分析图示,结合所学可知应是秦代的中央官制,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结合材料二“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其作用。第(2)问,主要考查对三省六部制的分析与认识。首先结合所学及图示可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分掌不同的权力,相权一分为三,既可相互监督又能提高行政效率,最
29、后集权于皇帝手中。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军机处的认识与理解。联系所学回答即可。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首先结合前三问及所学知识,梳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再从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变化进行归纳总结。高一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B A B B C 610 A A B D C 1115 B A C C D1620 B A B B B 2125 A C C C B 2630 C C B D A3135 D C A A C二、非选择题:36、(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或皇权至上)。(2分)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12分)(2)三省六部制,(2分)关系: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2分)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3)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2分)作用: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4分)(4)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4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