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鉴赏咏物诗一般的方法:1.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以及环境特点2.挖掘所咏之物的内在品质3.联系诗人的自身经历,揣摩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咏物诗常用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拟人、比喻、双关、借代、象征、对比、烘托由外到内由物及人把握手法+情感刘禹锡刘白:刘禹锡 白居易刘柳:刘禹锡 柳宗元三杰:刘禹锡 韦应物 白居易代表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乌衣巷杨柳枝词陋室铭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793)进士。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斗争的一生、反抗的一生、在被打击
2、中不断反击的一生书香门第平步青云有志之士:永贞革新贬官(边远八州)“二王八司马事件”回京玄都观桃花又被贬安徽和州陋室铭回京再游玄都观依旧被贬辞官退居洛阳养老坚持初心:永贞革新驾鹤西去政治讽刺诗玄都观桃花怀古诗乌衣巷写景抒情、清新自然的诗 竹枝词赏牡丹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体裁:七言绝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芍药:草本植物,形状与牡丹相似。郑虔(zhng qin)胡本草:“芍药,一名没骨花。”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诗人称其“无格”。外在特征:艳丽妩媚却没有格调庭前芍药:喻指宦官、权贵。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
3、净少情。芙蕖(q):荷花的别名。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郭璞注:“(芙渠)别名芙蓉,江东呼荷。外在特征:明净高洁缺少热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色:倾国倾城之美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富贵美艳、仪态万千。外在特征:色泽艳丽、富丽堂皇、“花中之王”、中国十大名花清代被当作中国“国花”花中之魁梅花 花中之王牡丹花凌霜绽妍菊花 水中芙蓉荷花花中皇后月季 繁花似锦杜鹃花中娇客茶花 君子之花兰花十里飘香桂花 凌波仙子水仙芍药芙蕖牡丹净少情妖无格真国色拟人对比衬托抑彼扬此的反衬手法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正侧结合手法:比喻
4、、正侧结合特点:“唯有”突出强调了只有牡丹才配称作“真国色”,表明诗人对牡丹的偏爱“真国色”诗人把牡丹比喻成国中最美丽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高贵富丽“动京城”“动”字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只字未提牡丹色香,却侧面称赞了牡丹的倾国之色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牡丹的什么特点?1.意象分析芍药艳丽妩媚、格调不高芙蕖高洁寡情、孤芳自赏牡丹国色天香、高贵富丽2.情感分析突出了牡丹的高贵富丽,表达了对牡丹的赞美之情3.手法分析(1)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2)正侧结合的运用(3)比喻、拟人的运用描写牡丹的诗句一个劲猛夸型:(对牡丹的喜爱与赞美)牡丹皮日休竞夸天下双无艳,独立人间第一香。牡丹徐凝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姿万态破朝霞。清平调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以花喻人)借花抒情型:(大多表达伤春、被贬、失意、亡国、物是人非等悲伤情感)惜牡丹花二首白居易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题所赁宅牡丹花王建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郡庭惜牡丹徐夤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衬托型:(用牡丹衬托其他)爱莲说周敦颐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