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之美者,招摇之桂预习检测请同学分享小组内找到的有关桂花这一意象的诗句,并谈谈桂花这一意象在该诗句中的作用。鹧鸪天.桂花一切花语皆情语,别样桂花别样情 教学目标1、把握桂花形象,理解作者情志。2、学习咏物诗词的鉴赏方法。词人印象千古第一才女,永远的李清照“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沈去矜李清照是李清照是婉约派婉约派的代表的代表,人称“婉约词宗”。创作创作以南渡为界以南渡为界分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如声声慢浓愁、哀愁沉郁凄凉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如:如梦令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2、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诵读感知1.自由朗读;2.个别范读;3.整体跟读;鉴赏花语一、请同学快速找出词中描写桂花的句子。二、谈谈这些句字写出了桂花什么特点?“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三、除了描写桂花,词人还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来写桂花?记叙描写表达方式议论抒情说明鉴赏花语鉴赏花语“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思考:这些词句是怎样写桂花的特点的?屈原在离骚中,用褒扬之笔,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以比品德
3、高洁的君子。作者对这位先贤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珍重、喜爱。鉴赏花语 品读情语合作探究:屈原常用香草名花来喻道德君子,结合词中桂花的特点,谈谈你认为李清照笔下的桂花可用来比况哪类人?品读情语合作探究:古人咏物,往往托物言志或抒情。结合小组搜集的李清照有关花这一意象的诗词,谈谈这首词作者借“桂花”表现了怎样的情志?品读情语1.作者傲视尘俗,乱世中挺拔的正直性格写照。2.外貌不扬但内心孤介坚韧的女性形象。3.桂花的品格和处境就是作者的品格和处境。她对桂花品格的自珍和自信,就是对自己的人格志趣的自珍和自信。学习迁移咏物诗词的鉴赏思路物的特点艺术手法寄托情志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其他手法:
4、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因例说法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与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找物与情志的相似点)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因例说法(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粉身碎骨依旧芳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因例说法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遭嫉妒依旧吐香的梅花相似点受排挤而矢志不渝的诗人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拟人、反衬 课堂小结咏物诗词的鉴赏思路物的特点艺术手法寄托情志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其他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课后作业背诵鹧鸪天(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