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边塞怆然教学目标:1,能根据学习任务单,自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2,能通过自学填写从军行(其一)和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的表格3,能在微课的帮助下较为全面地把握从军行(其一)和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的内容、写法和主旨。4,能根据所学分析同类边塞诗词。学习任务单1,阅读从军行(其四)、塞下曲蓟中作等3首诗词,厘清内容、写法和主旨。从军行(其四)塞下曲蓟中作地点时间景物感想艺术手法2,课堂:1,自学检测:登陆Moodle平台,完成关于从军行(其四)、塞下曲蓟中作这三首诗词的选择题,若题目做错,请选择相应的微课观看。2,思考:边塞诗词的主题主要有哪些?(阅读边塞诗词需要关注哪些内容?)3,借助微课研习从军行(其一)和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完成下列表格:从军行(其一)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地点时间景物感想艺术手法塞上听吹笛(高适)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梅花:系乐曲梅花落问: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答: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