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51416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高考历史考点解读(政治史).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高考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点解读】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文明演进: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商。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史称西周。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分封制和宗法制。周朝制定和实行的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分封制必不可少的工具。2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宫。分封对象王室贵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和边远部落首领。内容: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

2、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同时承担各种义务。影响:a.分封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b.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c.形成了贵族集团 “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d.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3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上的矛盾。特点:a.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b.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下的嫡长子(大宗)与庶子(小宗)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c.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影响: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使国与家紧密结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

3、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背景:通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的秦国先后灭掉东方6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空前统一的大帝国。2建立(1)皇帝制度的创立:确立“皇帝”称号取自“三皇五帝”,嬴政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基本内涵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三公中,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律令、图籍,兼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3)郡县制的全面推

4、行: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4)颁布秦律、制定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3中央集权制下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北击匈奴、南平百越。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大规模移民戍边。修建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达全国各地的驰道。开凿灵渠;等等4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健全,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

5、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三汉至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有所变化:汉武帝时,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即“外朝”)。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分工明确,既合作又相互牵制,提高了办事效率,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宋朝设“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削弱相权,三省六部有名无实;“杯酒释兵权”后,枢密院与三衙相互牵制。元朝:废三省,设一省中书省。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西汉初郡、国制并行,“七国之乱”后王国开始削弱;武

6、帝实行推恩令,王国名存实亡。武帝又分全国为13州,设刺史监察地方。东汉末年,郡县两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唐代中叶因军镇节度使权力过大,引发安史之乱;平叛过程中,节度使越设越多,演变成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直接导致唐朝灭亡。宋代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察,削减节度使权力,避免了唐五代以来武人割据、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地方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转运中央或指定地点,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元代创立实行行省制度,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3从汉

7、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演变中始终贯彻两个重要的线索,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地方分裂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在宋代基本解除。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四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1丞相制度的废除:原因:元朝中后期,相权过重,左右皇位继承,政局动荡。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的教训,解决君相矛盾。过程:1380年(洪武十三年),明太祖以“谋危社稷”之名诛杀左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分相权于六部。并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大臣如敢奏请者,处以重刑。影响:秦汉以来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发展

8、到新的高度。2内阁的创立:明太祖为减轻沉重的政务负担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助章奏。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设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以后内阁权力越来越大,有“票拟”等权力。内阁是内侍机构,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票拟”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3清朝的军机处:背景:清朝入关后,承明制,设内阁。但原来的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了皇权。设置:雍正帝为西北军务而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处理一切军国要政,成为辅佐皇帝处理军政的核心机构。职能: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跪奏笔录、上传下达。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

9、,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4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创造灿烂文明。消极: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高考考点】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考点解读】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1古希腊历史的演变: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黑暗时代城邦国家2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三面环海,为希腊通向外部世界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其航海和文化交

10、流及殖民扩张。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导致众多的小国寡民的城邦(城市国家)形成。农耕经济落后,航海业发达,工商业兴盛,为其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各国情况不同,政治特色也不同,形成古希腊多元政治的特色。3希腊城邦制度:城邦含义:是一种国家形态,也称“城市国家”;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形成:公元前86世纪,希腊出现两百多个城邦,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城邦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公民政治。主要政体形式: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公民特征:本邦的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公民。城邦实质:是城邦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4雅典

11、民主政治(1)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公元前8世纪间,文明之初的君主制被集体领导的贵族制取代,从而为政体进一步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雅典贵族与平民的尖锐对立(主要因债务奴隶制),引发了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其主要内容是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打破了世袭原则,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实行陶片放逐法等,最终在雅典确立起奴隶制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他进一步进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2)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特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民主政治

12、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陪审)法庭。公民大会的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五百人议事会是国家最高长设行政机关,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民众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就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4)雅典民主制的评价优越性: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

13、大批文化巨匠。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局限性: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且是对男性公民而言。因此,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对外,雅典政治上奴役统治其盟邦,推行霸权政策,经济上进行残暴掠夺所以,雅典民主制是建立在剥削、压迫非雅典公民的基础上的,依然是维护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二罗马法及其影响1古代罗马政体的演变(罗马法产生的背景)共和制的建立: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人推翻君主制,实行贵族共和制。罗马共和制主要由执政官(最高官职,两人共同执掌)、元老院(

14、国家决策机构,贵族组成)和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产生了平民选举的保民官,以监督政府行为。罗马帝制的确立:罗马不断对外扩张,疆域广阔,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共和政体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元首制实质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戴克里先时期,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罗马帝国势力最大时地跨三洲、水兼四海。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的含义: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15、核心内容之一是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遵循的原则是自然理性。罗马法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起源:罗马国家形成初期,只有习惯法。其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平民不断进行斗争,最终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产生了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该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本质上维护贵族利益。积极意义在于按律量刑,贵族再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是平民的胜利。地位: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是罗马法的渊源(罗马的基本法)。 发展:公元前3世纪中期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

16、罗马公民,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万民法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保护除奴隶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完成:自屋大维建立帝国以来,为管理全国,历代皇帝重视法律的制定,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罗马法学家也积极立法,进行法律解释。6世纪中期,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17、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的完备。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4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地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对罗马发展的作用: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护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统治。伴随着帝国的扩张,大量的自由市建立,帝国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被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对后世的影响: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为资

18、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高考考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解读】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1议会制度的形成近代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条件13世纪中期,贵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中获胜,成立议会。议会制度形成。后来逐渐分成上(贵族院)下(平民院)两院,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及新贵族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英国议会是在王权衰落中产生的,它对王权有着限制性的作用。后来又发展成为近代史上的代议制议会

19、。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保证 原因: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与专制王权(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的矛盾日益尖锐。 经过: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此后,英国一度建立共和国。但由于政局混乱,斯图亚特王朝于1660年复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出现曲折和复杂。在政治斗争趋于尖锐的形势下,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英国近代政党的起源)。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这即是“光荣革命”。革命结束。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权利法案: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

20、的权力,确立了议会主权,标志着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从此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社会转型)。(2)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议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3)君主立宪制的作用: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和发展,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一制度的确立

21、和不断完善,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不少国家后来都采用了这一模式。4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责任内阁制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随之加强。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特征: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当然的内阁首相。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首相手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政治

22、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2)1832年的议会改革: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内容:改革法案使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代表席位大增,贵族保守势力受到削弱。意义:这为日后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美国1787年宪法(1)背景:启蒙思想在北美传播,成为指导北美独立战争和新政权制度建设的思想武器。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是邦联制国家,政治上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稳定统治秩序,保卫国家的利益与主权。当时

23、的美国面临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确保共和制的新问题。(2)制定:1787年,北美各州的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年美国宪法。(3)宪法的三原则联邦制原则13个州成为统一的国家,建立体现独立主权的统一的联邦政府(中央政府);同时各州保留较大的自主权,州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联邦政府相同,也由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实行分权和制衡。联邦有适用于全国的宪法和基本法律,各州在不违反联邦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联邦与州在各自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联邦政府行使国防、战争、外交、货币和外贸等主要国家权力,各州政府对本州的政治、经济、财政、文化教育等享有一定的自主权。联邦地位高于各州,联邦法

24、律是全国最高法律。分权制衡原则联邦政府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分成三部分:立法权归于国会(两院制,并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行政权归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及武装部队的总司令,是全世界最有权力的职位之一。总统权利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是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因此其政治制度被称为总统共和制。);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三权之间又形成互相制约平衡的体系,如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衡。民主原则国会议员和总统由民选产生。(4)结果:美国形成了总统制、联邦制和共和制混合的国家制度。共和制是根基,总统制、联邦制受制于共和制。(5)意义: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

25、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是西欧启蒙思想的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也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2美国民主共和制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区别项 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不同政体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国王;世袭;终身制总统;民选;任期制国家元首地位国家象征,“统而不治”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事统帅政府首脑首相总统政府产生方式

26、议会总统任命国家的权力中心议会总统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政府(内阁)对议会负责政府(内阁)对总统负责,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法国的共和历程: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波旁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从此,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之间、共和派与帝制派之间进行了长期斗争。大革命之后的80多年间,先后出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1804年)、第二共和国(1848年)和第二帝国(1852年)。1870年普法战争的惨败中,第二帝国覆亡。1871年,第三共和国成立,新政权选出国民议会。议会经激烈斗争,于1875年1月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

27、和制度最终得以确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即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合称国民议会)行使。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出,众议院由普选产生。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与国民议会共有创议法律之权。在参议院赞同下,总统有权解散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需经内阁部长共同副署才能生效。意义: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随着法国工业

28、资产阶级势力的上升,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德意志的统一:从10世纪起到19世纪中期,德意志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封建割据严重阻碍着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普鲁士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首相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下,于六七十年代先后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1871年,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建立。从此,德国作为一个统一的近代民族国家在欧洲崛起。王朝战争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问题,也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普鲁士王国因通过内外战争实现德国统一而权压群邦,其贵族和主要由贵族阶层人士组成的军

29、官团在社会上始终举足轻重。因此其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被保留下来,德意志帝国及其宪法含有较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特征。2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元首是皇帝。皇帝有权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颁布帝国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国会不能组成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不能监督政府;可以批准预算。作用:使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专制制度确立;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有利于德国资本

30、主义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3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项目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不 同政体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总统皇帝元首产生方式国民议会选举(任期七年,连选连任)世袭国家权力中心总统皇帝议会产生方式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选出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总统与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解散众议院,须征得参议院的同意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4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项目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德国二元制君主

31、立宪制不同国家元首国王,无实权,是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权力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议会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无实权)是立法机构五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概念:由公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基本特征: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现代国

32、家大都实行代议制。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建立的本质: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作用:代议制度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各种政治力量的意见,通过议会的讨论、协商,达成共识,避免了使用暴力解决分歧的情况发生,用和平方式调节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保持了经济持续发展。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高考考点】1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3辛亥革命 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5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解读】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

33、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英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处于入超的地位。中国政府的禁烟运动又从根本上断绝了非法的鸦片贸易这条罪恶的“商路”。(2)经过:1840年,英国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广大爱国军民英勇抗敌:关天培在虎门、葛云飞在定海、陈化成在吴淞等率军抗敌,为国捐躯。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与侵略军作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屈不挠的反侵略精神。战争中清政府战和不定,几易主帅,且军备落后,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41年)后,又攻下厦门

34、、定海、吴淞、镇江,打到南京江面,切断清政府漕粮要道,清政府投降。(3)后果: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1842年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赔款、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五口通商、关税协定;列强此外还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其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便利了英国对华商品倾销,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4)影响:战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

35、8561860年):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扩大在华权益,进一步提出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经过: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在此后的两年间停停打打,直至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原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是战争的导火线。(2)经过:1894年日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船只,挑起战争。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等爱国将士英勇

36、作战,为国捐躯。北洋水师虽损失惨重,但也沉重打击了日军。清政府未积极部署战备,并坚持片面求和方针,终致战争失败。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再次显示出不畏强暴、坚决御侮的斗争精神。(3)后果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开放重庆等地作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4)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大规模的领土割让,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大借外债。西方国家通过给清政府附带有政治条款的贷款,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

37、财政和经济。 通商口岸深入到长江腹地,使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深入到了内地。在华投资设厂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门,便利了西方列强进一步掠夺、瓜分中国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沉重地打击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背景:19世纪末,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终于汇集成反帝群众运动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2)经过:1900年八国联军借口剿灭义和团运动发动战争。义和团顽强抵抗从天津进犯北京的侵略者,并在天津和北京抗拒侵略军。联军增兵,占领天津,攻陷北京。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

38、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3)后果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赔偿白银四亿五千多万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廷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者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4)影响:辛丑条约除去巨额赔款之外,其他各款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政治要求,其中“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者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代理人。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辛亥革命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民

39、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新政”未能挽救其统治危机,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酝酿准备:组织:从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到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创立,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此有了统一的政党领导,有了以孙中山为核心的革命领导集团,有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确定,革命派同保皇派的思想论战,推动革命高潮到来。军事:19051911年,革命党人多次发动起义(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

40、打击了清朝统治。3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在武昌发动起义,湖北新军中革命党人纷纷响应;12日武汉三镇光复,起义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历史上称为“辛亥革命”。起义胜利后一个月内,全国十几个省响应起义,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4高潮: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推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

41、、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5结局:武昌起义后出现南北对立局面。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袁世凯控制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武力威胁和欺骗南方议和。南方革命党十分涣散,成分复杂,很多人对袁世凯抱有幻想(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912年清帝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

42、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三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1五四运动(1)原因:主要原因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卖国,对内独裁、混战,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大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要求惩办卖国贼。学生运动遭到当局镇压,全国各地学生响应。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随后,三罢斗争的

43、浪潮波及全国,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3)初步胜利:撤销三个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释放被捕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条件: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44、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此后,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和等地先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2)诞生: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总书记;决定党今后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地位: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据此制定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现阶段的的奋斗目标为打倒军阀,推

45、翻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4)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领导工人运动:19221923年间,中共领导了一系列工人运动,出现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重大事件有香港海员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罢工)。二七罢工被镇压,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四新民主主义革命1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1)国共合作:条件:主观中共二大确立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

46、方针,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客观孙中山的伟大转变。标志: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定了三大政策。基础:新三民主义。意义: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2)国民革命运动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人民大革命工人运动的高涨:1925年的五卅运动(李立三、刘少奇)和与之配合的省港罢工(苏兆征、邓中夏)。国民政府成立:1925年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北伐战争:1926年7月正式出师。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目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结果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为配合北伐,在上海周恩来领导工人阶级

47、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上海,取得胜利。失败:标志1927年,国民党内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2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1)武装起义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进攻长沙受挫后,改向农村进军,开始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的道路。(2)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创建井

48、冈山革命根据地。从1928年到930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开辟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19301932年,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率领下,连续粉碎了蒋介石三次“围剿”,形成了最大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赣南、闽西),并于1931年建立起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首都瑞金;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全盛时发展到30多万人。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形成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3)红军长征 原因:王明“左”倾错误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过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

49、“左”倾错误领导,红军损失惨重,处境危险。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冲破敌人围追堵截,历尽艰险,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和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三路红军大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意义: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保存了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

50、转危为安。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动力。(4)西安事变: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1936年12月12 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抗日,扣留赴西安督促“剿共”的蒋介石。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力主事变和平解决,并最终促使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重要基础。3抗日战争(19371945年)(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及其罪行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1927年,日本首相主持召开“东方会议”,确立了侵略中国满洲的方针。1931年起,日军先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1932年)、华北事变(1935

51、年)等一系列侵华事变。日军全面侵华: 1937年7月7日,日军寻衅挑起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日军的滔天罪行: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同胞30万以上。1941年潘家峪惨案。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日本在占领区建立伪政权,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日本在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劳动力等方面,对占领区进行不同形式的野蛮掠夺。(2)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三个阶段、两个战场)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935年长征途中,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6年底西安事变的和

52、平解决为国共合作拉开了序幕。1937年7月,中共领导的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太原会战中,八路军取得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这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无力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西撤重庆,西南地区成为大后方。1942年中国政府派中国远征军开辟国外战场,赴缅甸与英美盟军共同对日作战,1945年初击败侵缅日军。中共领导的敌

53、后战场的抗战: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1938年八路军115师创建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是八路军、新四军抗日的总后方。在抗战的相持阶段,敌后战场开展各种形式的游击战,坚持持久抗战,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主动进攻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中共七大1945年4月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抗战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中国人

54、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4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19451949年)(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毛泽东等1945年8月赴重庆谈判。经过谈判,双方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重庆政协会议:1

55、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有利于人民的决议。(2)人民解放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面对强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此后又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进行的重点进攻。战略反攻和决战: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经过一年作战,使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了辽沈

56、、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解放战争胜利: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面对国民党的求和,1949年4月中共与之北平和谈。但是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

57、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高考考点】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3俄国十月革命 【考点解读】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

58、思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也是其思想来源)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发表: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为由正义者同盟改组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同纲领,即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初发表。内容: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还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还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二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普军直逼巴黎城下。在此期间产生的法兰西第三共

59、和国临时政府采取投降政策,与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并企图武力解除巴黎人民组织国民自卫军的武装。2过程:1871年3月18日,国民自卫军打败偷袭的临时政府军队;梯也尔政府仓皇逃往凡尔赛,国民自卫军占领了巴黎市政厅,取得了革命的胜利。10天后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巴黎公社自革命开始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处在梯也尔反动军队和德国军队的包围之中。梯也尔政府同德国俾斯麦政府勾结,重新集结反动力量,向巴黎公社进攻。5月2128日,巴黎公社战士经过一周的浴血奋战后失败。3公社的革命措施政权建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规定公职人员由民选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其工资不得超过熟练

60、技术工人的工资。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维护工人的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4局限性: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革命者联系,没能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导致临时政府的反扑。5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一俄国十月革命1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但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由于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强,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成为

61、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方面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主观条件:俄国的无产阶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2革命进程 二月革命:1917年3月爆发,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中出现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 四月提纲: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领袖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

62、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还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希望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七月事件”:临时政府继续进行“一战”,并遭到惨败,引发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临时政府镇压示威游行,造成七月流血事件,促使布尔什维克党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发动起义,8日占领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取得胜利。同时全俄工人代表苏维埃二大在彼得格勒召开,大会正式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

63、起义相继取得成功。3十月革命的意义对俄国历史的影响: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保持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加速了苏联的现代化进程。国际影响和意义:它的胜利冲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政治大格局。它把人类历史带入一个新时代,世界从此进入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高考考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史实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

64、制”的理论与实践【考点解读】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关于新中国建立的若干问题迫切地提到日程上来。召开及内容: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元方式。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共同纲领还规定了国家的政治机关、军事制度、经济

65、政策、文教政策、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具有临时宪法性质,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开国大典:1949年 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新政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二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1954年宪法的颁布: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和颁布。 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66、的方针政策,过渡时期总路线被写进宪法;等等。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无论它的内容,还是它产生的过程,都体现了人民在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地位;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以后我国宪法的几次修改都是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的。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条件:新中国成立前夕,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逐步成熟。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67、经普选产生,由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地位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主要职能:行使立法权、对政府两院的监督权、人事选举任免权以及重大事项的决定权。曲折发展:1957年的反右派扩大化、“文革”十年使人民代表制度建设出现曲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不断完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它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3共产党领导

68、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基础和标志: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是这一制度的基础。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的成功召开,标志着这一制度的正式形成。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1956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1982年9月中共提出了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特点: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是以服务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的。我国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一起参加国家政权,参加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

69、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是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主权。 历程: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先后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明确的规定。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五个,最早建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此外还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1个自治县。我国的民族自治机关,同时也是国家的地方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它必须遵守国家宪法,行使宪法所赋予的权力,并根据本地区的情况行使自治权。三文化大革命1发

70、生原因: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的发展;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被林彪和四人帮一伙所利用; 当时国家政治生活当中存在的个人崇拜现象2主要表现:初期兴起的红卫兵运动严重冲击和破坏了社会秩序,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及至人身权利遭到严重践踏,民主法制遭到初步破坏。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刘少奇冤案典型地反映了宪法尊严所遭受的践踏,人民所遭受的严重人身迫害。随后的造反派“全面夺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进行了空前的践踏,造成党政机关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人民的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得不到基本的保证,社会发展遭到严重挫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法正常召开,实际上剥夺了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力。

71、3教训: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民主法制教育。四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1条件:“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一系列冤假错案的平反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2建设: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2000年间,依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98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1999年4月,行政复议法的出台,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这反映了法律面前

72、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依据宪法,党和政府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3基层民主选举制度:重要性: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措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法律依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89年)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形式:基层干部通过直接的、普遍的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委会

73、的职能发生转变,由“管理和监督”转变成“指导和服务”。五“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1“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历程: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1981年9月叶剑英委员长发表讲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多次发表讲话,全面阐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1982年宪法第31条为构想提供宪法保证;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使“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2“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74、(1)香港回归条件: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形成。港澳同胞的愿望;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历程: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中英两国领导人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重要意义: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为国际社会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提供

75、了成功的范例。(2)澳门回归:中葡两国政府通过谈判,于1987年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遗留问题,完全属于中国内政。1949年,蒋介石集团在台湾建立割据政权。新中国成立后,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缓和与发展:1979年元旦,大陆停止了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80年代以来,两岸“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1987年开始,台湾当

76、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隔绝状态被打破。90年代初海协会和海基会先后成立,两岸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达成的共识(九二共识)。“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了推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性和连续性,是新时期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3)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台独势力1988年李登辉上台后,多次向“一个中国”的原则挑战,严重恶化了两岸关系。特别是坚持“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更成为影响祖国统一的一个极大的变数。外国势力的干涉:台湾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之所以长期悬而不决,且有越来越复杂的趋势

77、,则完全是美国介入中国内战、干涉中国内政、插手中国内部事务的结果。(4)中央政府针对“台独”的一贯立场 2002年,中共在“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呼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岸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对话,并郑重声明: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使维护国家统一有了法律依据。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高考考点】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

78、重要外交活动【考点解读】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5060年代)1新中国外交根本方针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定背景:二战结束后,新的政治格局形成,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新中国成立,国家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大国遏制新中国,新中国政权巩固和国家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内容:新中国成立之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明确表示。建国初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

79、子再请客”、“一边倒”。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建国一周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最突出的成是中苏建交和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1953年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并在会上起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1955年,参加了在万隆召开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4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

80、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同两国确认并倡议将这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二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由来:1945年4月联合国成立。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国民党集团所占据。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

81、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赞成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恢复: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了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2中美关系的缓和 原因: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同时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为了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了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也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中国需要改善中美关系。 过程:1972年2月,

82、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惟一合法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军)。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田中角荣任日本首相后,采取了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方针。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双方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派大使。这样,日本抢在美国之前,断绝了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宣

83、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目的: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 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方针的出发点。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将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新时期的外交成果(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联

84、合国中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而不断努力。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在多边经济领域,也取得显著成就。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2001年底又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发展中国家,积极为建立公正和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2)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第十三次部长级会议。十分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从1991年开始,中国外交部长每年作为贵宾出席东盟会议。1997年东南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感同身受,同

85、舟共济”的态度,为缓解东盟经济危机作出重大贡献。2002年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与欧盟的合作。1998年,亚欧会议“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2001年6月,由中国领导创立的中、俄、哈、吉、塔、乌六国“上海合作组织”,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这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第八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高考考点】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考点解读】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美国的“冷战”政策

86、(1)背景: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让位于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随着战时共同敌人的消失,美苏的战时盟国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不同开始反目。(2)实施 定义:“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争、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 序幕:1946年英国前首相邱吉尔访美,发表“铁幕演说”,由此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手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尔其”,并公开宣称美

87、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美苏战时同盟彻底破裂,“冷战”正式开始。 马歇尔计划:1947年提出1948年实施,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其目的一是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二是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将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战略步骤上来。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美、英、法、意等西方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战后初期美国“遏制”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北约组织的建立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体现。2社会主义阵营形成(1)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二战后社会主义跃出一国范围,在东

88、欧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亚洲,蒙古、朝鲜、越南、中国也走上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道路。(2)经济互助委员会: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3)华约组织形成: 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朝鲜半岛和德国的分裂;1962年的古巴导弹事件;“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89、”进行干涉,并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美军舰队进犯台湾海峡,侵犯了中国主权。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3年,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完全破裂,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冷战”由欧洲扩大到亚洲。 越南战争:1955年美国干涉越南内政,发动了越南战争。1961年发展为“特种战争”,1965年又升级为“局部战争”。但美军最终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越南战争削弱了美国,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在军事上大体上赶上美国。4冷战”的影响: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个部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威胁之下。两大集团势均

90、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客观上使得近半个纪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世界总体和平。美苏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造成局部紧张与动荡,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1)欧共体的形成与发展: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随着实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它们也力图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2)日本的崛起:二战后的日本一方面得到美国的扶植,另一方面推行民主化改革,重视科技和教育,利用国家政权大力

91、推动经济发展。19561972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此期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经济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第三世界的崛起原因:二战后,亚非拉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诞生。1955年的亚非会议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高涨。美苏争霸对新兴国家独立、主权和安全构成威胁,新兴国家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

92、的有效途径。兴起和发展: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亚非25国参加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是不结盟运动的主要创始人。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把经济领域的斗争作为中心内容之一,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3中国的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

93、放,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三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1989年至1990年,东欧六国政权纷纷易手,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波兰成为东欧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实现统一。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剧变后的东欧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原因:内因各国照搬苏联模式,经济上发展缓慢出现危机,政治

94、上忽视民主与法制。外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和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2)苏联解体 背景: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表现在指导思想上放弃科学社会主义,建设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东欧剧变和1991年经互会、华约相继解体,使苏联在欧洲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崩溃。 过程:戈氏政治改革诱发了民族纷争、政治斗争和加盟共和国独立。1991年的8.19事件是解体的催化剂,它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同年12月,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同

95、时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表现:“冷战”结束,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但借此建立单极格局,形成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是不可能的。欧盟由于其经济实力强大(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而成为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一个因素,正力图以整体形象出现于国际舞台,与美国竞争。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日本不断试图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目前仍处于经济困难中的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军工企业实力雄厚,正力图重振大国雄风。中国近20年来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外交上取得巨大成就,国际地位大增。从近期看: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并还将继续下去;从长远看: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