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题1【考题精解】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从“惆怅江头几树梅”“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日落寒鸦起”等诗句可知,诗人以自己的“惆怅”之感,以“几树”“雪压”“月明”“寒鸦”等描写,表现了梅花孤寂落寞而又在雪夜盛开的精神和品格。全诗并未直接描绘梅花,而是以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以情感来渲染气氛。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考题2【考题精解】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考的是修辞手法。回答时,结合诗句点明修辞手法并具体分析,然后简洁点明效果。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
2、。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袭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考题3【考题精解】强烈的对比与深刻的讽刺,是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特色。这首诗把朝廷贵官的糜烂生活与狱中的“冻死囚”相对照,对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作了无情的鞭挞,对被迫沦为“囚犯”的劳动人民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前者详写,后者却只在末尾重笔点出。因为“冻死”二字已能尽囚犯之惨状,因此简洁而有力;而朝廷贵官的奢靡生活,则详尽铺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这首诗不仅前后两个部分是对比,在前一部分中,也有不少对比。考题3【考题精解】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
3、贵有”“富无”两句之外,歌舞宴饮的豪华热闹场面与开头所写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景象,也是一种对比。对比的层次之多,形式之丰富多样,足以见出诗人的艺术功力。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不是要求考生去分析诗歌中哪些地方用了对比的手法,而是要从内容、结构、表达等角度入手来分析对比在诗歌中的艺术效果。答案: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兴起全篇,接下来十六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湖南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第一点要求就指出: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4、。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表达技巧历年来都是高考的难点,也较好设题,湖南卷是不可能不在这一点上设题的。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着眼于“读懂”诗歌。备考时应以“读懂”作为基本点和突破口。复习时应注意:全面了解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的分类和具体手法的内涵;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表现手
5、法,特别是其中的修辞手法,如借代和借喻、对比与衬托、比喻和比拟等。答题思路应全面、明确。表达技巧是服务于思想感情的,因而,在答题时,不仅要考虑该手法对句意呈现的作用,还要特别关注其对诗歌感情、意趣等表现的促进作用。一、答题方法提问方式: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与要点: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以及选用这种手法的妙处;说说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
6、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写法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答题过程】第一步,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本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诗人与不被人重视的幽草同病相怜,与树上的黄鹂一样哀叹。黄昏时刻急雨带来春汛,猛然掀起诗人心底狂波,眼前在骤雨拍打下自横之舟更是引起诗人情感的共鸣。第三步,说说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本诗表达了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和忧伤。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本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四句诗句句写景,处处与自己的处境暗合,而又激起自己感情的微澜:诗人与不被人重视的幽草同病相怜,与树上的黄鹂一样哀叹。黄昏时刻急雨带来春汛,猛然掀起诗人心底的狂波,眼前在骤雨拍打下自横之舟更是引起诗人情感的共鸣。全诗不着痕迹地表达了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和忧伤。二、易犯的错误1缺乏常识,不熟悉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以及常用的表现手法的特征及其表达效果,无从下手。2往往只答出所采用的表达技巧,却不联系诗歌内容作具体分析,也不指出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失去本该得到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