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专题7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188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专题7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专题7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专题7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专题7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专题7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专题7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专题7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2018版浙江省高考历史《选考总复习》配套训练:专题7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0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015年9月浙江选考调研)社交礼仪逐渐采用握手、鞠躬,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称呼上,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这些社交礼仪变迁最早出现在()A.辛亥革命后 B.五四运动后C.抗日战争后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析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移风易俗,推进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生活变迁。故选A项。答案A2.(2016温州高二期末)1913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见右图。该广告反映出当时的中国社会()A.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抛弃B.西方道德观念占据主导地位C.新旧社会风俗并行于世D.出现了男女平等的发展趋向解析材料所讲的征婚广告中“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平等自由之

2、恶习,有从夫之美德”,依然是对女性的约束。这说明章太炎的择偶要求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但征婚的形式又摆脱过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有新时代特征,故选C。答案C3.(2015浙江学考)在某年的上海,舞厅中流行的“交际舞”遭到禁止;一些中学里,师生们都收起了五花八门的服装,列宁装在女生中十分流行。这一年可能是()A.1912年 B.1945年C.1950年 D.1979年解析“交际舞”被禁止表明与西方意识形态对立明显,列宁装流行体现与苏联关系的密切,可判断是C项。答案C4.中西合璧是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之一。下列图中所示的服饰或建筑,能体现中西合璧风格的是

3、()A. B.C. D.解析图为中国传统四合院,不具有中西合璧的特征。答案B5.(2016年9月台州质量评估)电话、电报等新式工具的广泛使用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通信手段发生的巨大变化。下列通信情景可能出现的有()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通过有线电报指挥抗英武昌首义后湖北军政府通电全国宣告武汉光复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以国际无线电报求助国联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西北战场用电话指挥沙家店战役A. B. C. D.解析鸦片战争时期还没有发明无线电报,错误。1932年底,中国开办国际无线电报业务,错误。答案D6.(2016年8月温州选考模拟)1879年,李鸿章鉴于“各国以至上海莫不设立_,瞬息之间,可以互相问答。

4、”深感该物“实为防务必需之物”,当即雇佣丹麦技师,自大沽口北塘海口炮台至天津架设,试通军报,结果“号令各营、顷刻响应”。横线处应该为()A.电话 B.邮局 C.民信局 D.电报解析注意时间“1879年”,联系所学知识这时已经发明了电报,因此D项正确。答案D7.(2016年9月金华十校联考)近代以来,中国在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工具、邮电通信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架设第一条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建成合身适体的旗袍开始出现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开始实施A. B.C. D.解析第一条电报线和第一条有轨电车都出现在清末,公历在官方活动开始实施是在民国

5、建立,旗袍出现在民国以后,因此C项正确。答案C8.(2015浙江教育考试院抽测)下表反映了19091919年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据此可以得出()时间事件1909年北京邮政首先使用自行车1912年北京至上海间的火车邮路开通1917年上海邮政开始用汽车取代马拉邮车1919年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A.邮政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B.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解析依据表格中“邮政开始用汽车取代马拉邮车”“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说明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9.(加试)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

6、时,每期只销4 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 000分,一年后达到13 000份,最多时销达17 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解析时务报不属于通俗性报刊,A错误;开国人办报先例的是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B错误;材料反映出维新派在利用报纸这一新式媒介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有效地开启了民智,C正确。说时务报需求“极大”,夸大了影响,D错误。答案C10.(加试)下图是1926年10月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

7、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最为全面的一项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A. B.C. D.解析从图片中“挽回利权”和“提倡国货”可知正确;从图片上女子的服饰可知正确;从香烟广告宣传可知正确。故选D项。答案D11.(加试)近代中国电影事业起步的标志是下列哪一部影片首映成功()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C.渔光曲 D.风云儿女解析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它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答案A12.(加试)近代上海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下列有关事件

8、,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出现有轨电车新新公司开办广播电台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创办轮船招商局A. B.C. D.解析上海有轨电车出现于1908年;为1927年;1896年;创办于1872年。故选C项。答案C1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的新变化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等中餐西餐马车、轿子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新式婚礼材料二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

9、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摘选自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答案(1)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2)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留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原因:受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3)积极影响: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思想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和近代化进程等。14.(加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材料一“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现存对这一封建官报做最早记载的文献,是载于唐代孙樵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他在这篇文章中记载了开元时期有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之外的朝政简讯的讯息,孙樵将其内容与编年史开元录进行比较,发现每一条都有根据其中对开元十三年(725年)封禅事件的渲染极为隆重。到了后唐和宋代,这种朝政简报被通称为“朝报”,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材料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右图)是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创办和主编的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采用中国纪年,引用儒家语录,内容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

11、成它主要是为商业服务设立新闻专栏刊出中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价目表,这两项属中文近代报刊首创。1833年12月该刊第5期向中国读者首次介绍了西方报刊的情况和新闻自由问题。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的青年杂志创刊,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也开始了中国报刊发展的新阶段。五四运动时期,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主导,进步报刊鼓吹科学与民主,抨击封建专制在业务上,此时的报刊普遍改用白话文,报纸注重新闻特性编排更为科学活泼。之后,报刊获得较大发展,1926年全国报刊已有六百二十八种。商办申报新闻报发行量超过十万份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邸报的功用。(2)依

1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青年创刊后中国报纸杂志行业发展的新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如何认识报纸杂志行业发展与人类文明演进的关系。解析第(1)问,依据信息“布于宫门之外的朝政简讯的讯息”“将其内容与编年史开元录进行比较,发现每一条都有根据”“对开元十三年(725年)封禅事件的渲染极为隆重”归纳即可。第(2)问,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回答背景。结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内容归纳其特点。第(3)问,从报纸杂志的形式、内容、种类、发行量等角度归纳中国报纸杂志发展的新特点。结合新文化运动后的社会背景分析原因。第(4)问,

13、从报纸杂志业发展的原因和发展的影响等角度,谈自己的认识。答案(1)功用:邸报是传播政治信息的重要途径。邸报是知识分子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邸报是神化皇权、宣扬宫廷威仪的重要工具。(2)背景:西方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工业文明开始向全球扩张;中国处于清朝统治晚期,仍然停留于封闭的古代社会。特点: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以传播经济信息、科学文化为主。形式内容与中国传统报纸相比有较大突破。(3)特点:民办;版式活泼;宣传改造中国传统的学说;报纸种类多;发行量大。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央集权的政治控制相对减弱。辛亥革命失败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救亡图存的形势仍然严峻。遭受西方近80年的冲击和人民不断地自强奋斗,民族民主意识更加觉醒。(4)认识:报纸杂志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报纸杂志业的发展是文明交会的结果,也是沟通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或答具体“认识”,如对某具体革命运动或社会改革的影响等,只要论之有据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