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8口技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0946 上传时间:2025-11-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8口技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8口技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18口技导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 口技一、学习目标:1、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学习首尾照应的写法。2、学习准确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3、了解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6、古今数量词的不同用法二、教学重难点: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三、学习与交流(一)自主学习 1、译出下列句子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几欲先走( ) 屏障( )( )无敢哗者( )少顷( )呓语( ) (二)合作交流 1、读课文二、三、四段,口技表演主要通过什么来打动听众呢?(声音)本文的声音描写是通

2、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场面描写)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个场面?2、这几个场面描写表现声音时分别是按什么顺序?(参看课后练习一)3、你认为这些描写好在什么地方?四、典型题例1、课文中哪些内容是直接描摹口技表演的内容和过程的?、2、在二、三、四段中除了直接描摹口技表演的内容和过程的文字外,其余的内容是描写的什么?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 除了二、三、四段中的侧面描写外,文中还有没有侧面描写的文字?请指出来?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5、请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找出来,写在下面。并说说分别表示什么?(参看课后练习四)6、课文第四段写起

3、火、救火的场面,连用了五个“百千”,有什么表达效果?五、达标检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几欲先走 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

4、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林嗣环口技【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洢核舟记4填空。 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编选的笔记小说_。甲文段以“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会宾客大宴 会:_ 罔不因势象形 罔:_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7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 _六反馈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