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24西周以来,国家一切重要政治、社会要事仪式都在太庙举行。而春秋时期,鲁国太庙因疏于维护而破败。这一变化反映了,鲁国( )A封建治理体制确立 B祭祀处于无足轻重地位C宗法制度逐渐解体 D因战争遭受了巨大破坏25汉武帝时期刺史的职责有监督“二千石(郡守)”选署不平,任人唯亲一项,唐代监察官员的职责中已不存在此项目。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选官制度的变革C中央集权趋势的加强 D专制皇权的强化26军机处的印信收藏在皇宫,用时由军机处的副职章京亲到内奏事太监处“请印”,用完即刻送回。这最能说明( )A军机处处在皇
2、权严格控制下 B司礼监的太监把持朝廷大权C军机章京对军机大臣形成制约 D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27宋史专家漆侠指出,我国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表现出它的盛衰。北宋灭亡,汴京也随之而萧然一空;南宋灭亡,临安也失去了往昔的光彩和繁华。这说明( )A城市发展受制于政治因素 B城市的经济职能薄弱C两宋时期城市的发展缓慢 D古代城市发展不稳定28. 表三时间1872年1874年1876年1878年1880年进口量5069113108152表3为1872年1880年中国棉纱进口量统计表(单位:千担),但这一状况( )A表明中国市场已被列强控制 B遏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C说明民众生活质量
3、得到提高 D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29针对某次会议有报道指出,中国共产党正式承认“市场经济”这是第一次。经过14年的改革,市场经济终于在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取代计划经济而占据主导地位,该报道评价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30古代雅典城邦“最重要的立意是要在最广义上评判并控制其成员的性格,城邦随时关切其公民是什么样的人”。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民主政治已相当完备 B意在强调公民意识C崇尚尊重生命的价值 D重在限制个人自由31古代罗马人认为谁遵守法律,其利益就能够得到保护;反之,便会遭致不幸。同时,罗马法中的拉丁语词“ius”一词包含着个人正当利
4、益、正义的含义。这反映了古代罗马( )A践行近代权利理念 B推崇契约精神C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D崇尚共和观念32有学者指出,被认为近代落后的地区并不是因为在开发上落后而没有得到发展,而是在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确立的过程中遭遇了低开发。也就是说,这些地区被强制性地让自已原本的社会形式变成为适应资本主义的形式。据此可知,近代欧洲殖民者( )A对外输出本国落后的生产方式 B客观上推动了落后地区社会发展C在落后地区强制推行资本主义 D将亚非拉纳入本国经济发展轨道33图1是近代形成的某一贸易路线图,该贸易的进行( )A为西欧提供资本原始积累 B使美洲丧失了大量人口C弥补了非洲劳动力的不足 D推动世界市场
5、雏形出现34小说悲惨世界主要以19世纪头30年的法国为故事背景,主人公冉阿让本是生性善良的劳动者,“法律和习俗造成的社会压迫”使他“逐渐成了猛兽”,后在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下,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据此可知,悲惨世界( )A旨在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黑暗统治 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异化的命运C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国社会的现实 D否定了改造社会制度的必要性35二战后,共同体一词的使用更为广泛。这些共同体理念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关注在具体问题领域内的联合,如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智慧共同体等;第二类则重视区域层面的联合,如欧洲共同体、东非共同体和加勒比共同体等。“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反映了( )A区域
6、集团化放缓 B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全球化进程加快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
7、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材料二清王朝首先划定了民族之间的活动边界,限制族际人口流动;其次,在户籍管理上实行差别化的户籍制度,一是户籍有普通籍和特别籍之分,把满族、蒙古族等民族归在特别籍内,在特别籍内进行旗籍和藩籍的划分等;在管理体制上区分内外,这个区别有关内、关外之别。在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各民族的“自主权”越来越少。清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封禁制度,也是清王朝专制的具体体现。清王朝的民族政策覆盖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但是无论是政治制度的改革,还是经济制度的改革,都是以王朝统治服
8、务为根本宗旨,而不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摘编自董文强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进步与局限材料三1949年9月,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把民族关系列为第六大关系,又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1979年,中共中央批转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指出:“为了胜利地向四个现代化进军,一定要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各民族团结。”2009年,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确立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还强调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制度基础
9、等日益深厚牢固。”摘编自肖锐新中国60年民族政策的主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政策的主线,并说明围绕这一主线新中国采取的政策和措施。(7分)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中写道:“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
10、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这一进程早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海外扩张以前就已开始。上述这些引起了以三大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请论证材料中关于欧洲扩张或其推动力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观点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据统计,从1902年到1911年,各地起伏生
11、灭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这些民变席卷全国各地各民族,触及了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具有杂多的名色。就其内容而分,民变大体可以概括为十类:(一)抗捐抗税。(二)抢米风潮(三)为求食有盐而导致的城乡骚乱。(四)会党、农民起义。(五)罢工斗争。(六)兵变。(七)学潮。(八)反对教会和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九)反对“新政”。(十)其他反对压迫的斗争晚清最后十年的民变持续时间长短不一,规模大小不等,参加者包括除官之外的农民、工人商人、学生、“盐梟”等城乡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由城乡社会游移出来的会党。他们没有统一的口号、目标和组织,但他们以动乱的方式加速了应该淘汰的东西被淘汰,反映了
12、这个时期中国的世相和众生相。材料二晚清最后十年,革命既在民变之外,又与民变并存。二者既不可替代,又彼此渗造、相互影响。不少民变曾借助革命的旗号大造声势,革命亦利用民变求自身的发展。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末民变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变的积极影响。(9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1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流感席卷美国,并向世界各地蔓廷,与正在进行的世界大战相互影响,造成约5000万至1亿人死亡。借战争的主导作用,成千上万的军舰、商船,列车,运载着军队、物质资源和致命的病毒,在各大洲各大洋上穿梭;庞大的战争
13、机器让各个国家的生产围绕战时军需品而进行,大量工人涌入城市,带来城市卫生条件糟糕、管理混乱等问题。每个参战国家都将战争放在首位,忽视疾病宣传,如伦敦时报认为流感是德国人的阴谋,是因为营养不良、厌战情绪。战争期间,印度等殖民地也被卷入战争,其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被战争抽走,物资匮乏与流感交织在一起,使平民死亡率大大增加。流感病人带走了远征军中成千上万的健康的士兵,使火车、战地医院拥挤不堪,流感病人消耗着军队的各种资源。很多城市如德国法兰克福频临崩溃,到处是饥饿与不满,人们要和平、面包、自由。摘编自王叶英(1918年大流感和第次世界大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流感”在一战期间流行的原因
14、。(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流感”对一战的影响。(9 分)47【历史一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材料孙家栋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在中国迈向太空时代的每个关键节点,背后都有他的身影。1951年,孙家栋被派往苏联学习飞机制造。回国后,正值“两弹一星”事业启动,孙家栋潜心中国导弹事业9年。1967年,中央决定要建造中国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38岁的孙家栋毅然领命,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师。此后42年间,他不怕挫折与失败,共造卫星34颗,约占当时中国所造卫星的1/3。1990年,孙家栋化身商务人士,带队前往美国推销火箭,帮助中国航天走向国际舞台。19
15、99年,70岁的孙家栋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此时,他本可以功成身退,然而随着国际探月热潮的兴起,孙家栋又被任命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历时三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发射成功。2019年国庆前夕,国家领导人签署命令授予孙家栋“共和国勋章”。摘编自任腾飞孙家栋:航天科技事业的重要推动者(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的贡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所体现的时代精神。(9分)历史答案一、单选题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答案CBAADBBBDA题号3435答案CD24【答案】C【解析】太庙
16、是统治者祭奠祖先的家庙,是宗法制度的体现,而“鲁国太庙因疏于维护而破败”说明鲁国宗法制度逐渐解体,故选C项;封建治理体制即分封制确立于西周初期,春秋时期已受到破坏逐渐瓦解,排除A项;太庙只是祭祀制度的一种体现,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祭祀,因此太庙的破败不能说明祭祀处于无足轻重地位,排除B项;据材料“因疏于维护而破败”可知,其破坏并未因为战争,排除D项。25【答案】B【解析】汉代察举制存在任人唯亲的弊端,唐朝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官员不可能通过任人唯亲的方式产生,故选B项;汉武帝至唐代儒学一直占据正统地位,排除A项;中央集权是把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无法体现唐代监察官员的职责中已不存在“任人唯亲”,排
17、除C项;专制皇权指国家的权力在君主一人手里,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26【答案】A【解析】由材料“军机处的印信收藏在皇宫,用时由军机处的副职章京亲到内奏事太监处请印,用完即刻送回”可知军机处印信使用的程序非常严格,军机处处在皇权的严格控制下,皇帝通过军机处将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自己手中,故选A项;内奏事太监保管印信,不能使用印信,不能反映其把持朝廷大权,排除B项;军机章京“请印”,不能说明对军机大臣形成制约,排除C项;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拟写皇帝诏书,上传下达,不同于宰相,排除D项。27【答案】A【解析】据材料“古代城市往往随着政治军事中心的转移而盛衰”,可知城市的发展受制于政治因素,故选A项
18、;材料表达的是政治对城市兴衰的影响,无法得出城市经济职能强弱,排除B项;材料重在讲两宋时期汴京和临安因为两宋的灭亡而衰落,而没有体现到其他城市的发展缓慢,排除C项;材料表达的是政治对城市兴衰的影响,无法得出城市经济稳定否,排除D项。28【答案】D【解析】通过表格内容可知,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棉纱的进口量逐年增加,势必会造成传统农业中“纺”与“织”的分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会逐渐瓦解,故选D项;表格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中国棉纱的进口量逐年增加,不能扩大为中国市场已被列强控制,排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诞生,棉纱的大量进口并没有遏制其产生,排除B项;棉纱进口量逐年增加反映了列强
19、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深,与民众生活质量提高无关,排除C项。29【答案】B【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题干中“中国共产党正式承认市场经济”相一致,故选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但没有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项;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与“正式承认”无关,排除C项;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与“正式承认”无关,排除D项。30【答案】B【解析】古代雅典城邦将城邦立意和公民发展联系在一起,“在最广义上评判并控制其成员的
20、性格”“随时关切其公民是什么样的人”,反映出古代雅典意在强调公民意识,故选B项;材料强调公民意识,未体现民主政治已相当完备,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强调公民意识,不涉及崇尚尊重生命的价值,排除C项;材料“评判并控制其成员的性格,城邦随时关切其公民是什么样的人”指重视公民意识,而不是限制个人自由,排除D项。31【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罗马人注重尊纪守法的契约精神,只要遵守法律,其利益就会得到保护,故选B项;古代罗马不可能践行近代的权利理念,排除A项;材料与早期启蒙思想无关,排除C项;材料“谁遵守法律,其利益就能够得到保护;反之,便会遭致不幸”强调契约精神,而不是共和观念,排除D项。32【答案】D
21、【解析】根据材料“这些地区被强制性地让自已原本的社会形式变成为适应资本主义的形式”主要体现了近代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地区的殖民统治,强制性的把落后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的轨道,故选D项;当时近代欧洲大多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是落后的生产方式,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落后地区的低开发,所以重在强调殖民扩张对落后地区带来的消极影响,排除B项;殖民者在落后地区并非推行资本主义,而是对落后地区实行殖民统治,排除C项。33【答案】A【解析】通过图片内容可知,该图片反映的是大西洋三角贸易,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选A项;三角贸易使美洲丧失了大
22、量的土著居民,但这只是其内容之一,不全面,排除B项;三角贸易使得非洲丧失了大量人口,不是弥补了其劳动力的不足,排除C项;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排除D项。34【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悲惨世界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作,宣扬人性是善良的,严刑峻法只能使人更加邪恶,抨击了造成社会压迫的“法律和习俗”, 小说虽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国社会的现实,故选C项;旨在抨击“法律和习俗造成的社会压迫”,排除A项;小说没有描写工人在工业社会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排除B项;作者通过塑造米里哀主教感化冉阿让这一情节,在于阐明仁爱感化是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反对严刑峻法,排除D项
23、。35【答案】D【解析】据材料“关注在具体问题领域内的联合”以及“重视区域层面的联合”可知,这一理念是世界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的体现,反映了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故选D项;据材料“重视区域层面的联合”并结合所学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知识可知,二战后区域集团化加快而非放缓,排除A项;多极化趋势指的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两级格局的冲击,并不能反映两级格局的形成,排除C项。二、材料阅读41【答案】(1)举措:开拓疆土,并设立郡县进行管理;移民实边,实行军民屯田制度;开通丝绸之路,并设立专门机构进行保护。(6分)意义:推动了中国民族融合的进程;巩固了秦汉国家政
24、权维护大一统的国家局面;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展;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借鉴等。(6 分,任答三点即可)(2)评述:首先,清王朝限制族际间的人口流动,实行差异化的户籍管理制度,隐含种族隔离之意;其次,各民族自主权越来越少,说明清王朝民族管理的专制色彩突出;第三,清王朝民族管理政策为王朝统治服务。(6分)(3)主线:民族团结。(2分)措施: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民族政策的有效性;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巩固民族政策的合法性;加强对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扶持力度和政策支持,为民族团结奠定物质基础。(5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举措,据材料一“秦在开疆拓土
25、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汉王朝亦然.”可知,开拓疆土,并设立郡县进行管理;据材料一“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可知,移民实边,实行军民屯田制度;据材料一“西域都护其职责主要是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可知,开通丝绸之路,并设立专门机构进行保护。第二小问历史意义,据材料一“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可知,推动了中国民族融合的进程;据所学秦汉历史可知,巩固了秦汉国家政权维护大一统的国家局面;据材料一“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
26、影响”可知,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展;从历史影响来看,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借鉴等。(2)据材料二“清王朝首先划定了民族之间的活动边界,限制族际人口流动;其次,在户籍管理上实行差别化的户籍制度”可知,清王朝限制族际间的人口流动,实行差异化的户籍管理制度,隐含种族隔离之意;据材料二“在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各民族的自主权越来越少。清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封禁制度,也是清王朝专制的具体体现”可知,各民族自主权越来越少,说明清王朝民族管理的专制色彩突出;据材料二“清王朝的民族政策都是以王朝统治服务为根本宗旨,而不是以天下苍生为念”可知,清王朝民族管理政策为
27、王朝统治服务。(3)第一小问主线,据材料三“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团结互助”、“论十大关系中又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指出.一定要加强各民族团结”、“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确立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民族工作主题”可知,为民族团结。第二小问政策和措施,据所学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可知,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民族政策的有效性;据材料三共同纲领、论十大关系、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等文件可知,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巩固民族政策的合法性;据材料三“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
28、制度基础等日益深厚牢固”可知,加强对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扶持力度和政策支持,为民族团结奠定物质基础。42.【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史学研究方法【答案】选择一:关于欧洲扩张的观点,认为1763年至1914年,欧洲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3分)论据:欧洲在世界上确立霸主地位的主要表现:政治上,l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3分)经济上,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亚非拉国家成为它们的经济附庸或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3分)思想上,资本主义的重商主义、民主自由思想、生活观念等在亚非拉地区得到迅
29、速传播。(3分)选择二:关于欧洲扩张的推动力的观点,认为其主要推动力是三大革命,即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3分)依据:科学革命主要指在天文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它们动摇了神学统治的理论基础。(3分)工业革命是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它们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使资产阶级实力不断壮大,并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东方的贫穷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分)政治革命主要指l640年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71年德意志的统一等,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广泛建立。这三大革命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了欧
30、洲扩张。(3分)【解析】题干问题中已明确地限制了观点的选择,即欧洲扩张的观点与欧洲扩张的动力观点。(1)选择欧洲扩张的观点,题干观点提炼依据: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其论据应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方面反映欧洲世界霸主地位。(2)选择欧洲扩张动力观点,其观点提炼依据是: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其论据则应从三大革命的影响角度来阐述。45【答案】(1)特点:次数多、频繁;波及范围广,影响广泛;参与阶层广;自发性、分散性、落后性。(6分)(2)影响: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促
31、进了社会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任意三点得9分)【解析】(1)据材料一“各地起伏生灭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可得次数多、频繁;据材料一“这些民变席卷全国各地各民族,触及了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得波及范围广,影响广泛;据材料一“参加者包括除官之外的农民、工人商人、学生等城乡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由城乡社会游移出来的会党”可得参与阶层广;据材料一“他们没有统一的口号、目标和组织”可得自发性、分散性、落后性。(2)据“兵变”可得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据材料一“但他们以动乱的方式加速了应该淘汰的东西被淘汰”可得促进了社会的新陈代谢;据材料一“
32、反对教会和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可得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据材料二“革命亦利用民变求自身的发展”可得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46【答案】(1)世界市场推动世界联系加强;军队的全球调动;战争优先,政府忽视疾病宣传和防治;战争带来的特殊城市化;物资匮乏使人民身体素质下降。(一点2分,三点6分)(2)加强殖民地的掠夺,加深了殖民地的负担;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激化了国内矛盾, 加速了战争结束。(一点3分,三点9分)【解析】(1)据材料时间1918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加强;据材料“成千上万的军舰、商船,列车,运载着军队、物质资源和致命的病毒,在各大洲各大洋上穿梭”可知手军
33、队调动的影响;据材料“每个参战国家都将战争放在首位,忽视疾病宣传”可知战争期间政府忽视疾病宣传和防治;据材料“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被战争抽走,物资匮乏与流感交织在一起,使平民死亡率大大增加”可知人民物资匮乏身体抵抗力下降(2)据材料“战争期间,印度等殖民地也被卷入战争,其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被战争抽走”可看出加强殖民地的掠夺,加深了殖民地的负担;据材料“流感病人带走了远征军中成千上万的健康的士兵,使火车、战地医院拥挤不堪,流感病人消耗着军队的各种资源”可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据材料“很多城市如德国法兰克福频临崩溃,到处是饥饿与不满,人们要和平、面包、自由”可知激化了国内矛盾,加速了战争结束。47【
34、答案】(1)贡献:参与中国导弹事业;设计建造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带团到美国推销火箭,帮助中国航天走上了国际舞台;参与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研制;为我国迈向太空时代贡献一生。(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2)精神:爱国主义;对科学坚持不懈、勇于拼搏;严于律己,不畏艰难;责任与担当。(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9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解析】(1)据材料“回国后,正值两弹一星事业启动,孙家栋潜心中国导弹事业9年”可知,参与中国导弹事业;据材料“38岁的孙家栋毅然领命,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师”可知,设计建造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据材料“19
35、90年,孙家栋化身商务人士,带队前往美国推销火箭,帮助中国航天走向国际舞台”可知,带团到美国推销火箭,帮助中国航天走上了国际舞台;据材料“孙家栋又被任命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历时三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发射成功”可知,参与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研制;据材料“在中国迈向太空时代的每个关键节点,背后都有他的身影”并综合材料中孙家栋一生的经历可知,其为我国迈向太空时代贡献一生。(2)据材料“在中国迈向太空时代的每个关键节点,背后都有他的身影”“帮助中国航天走向国际舞台”等其经历可知,爱国主义;据材料“他本可以功成身退,然而随着国际探月热潮的兴起,孙家栋又被任命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可知,对科学坚持不懈、勇于拼搏;据材料“他不怕挫折与失败,共造卫星34颗,约占当时中国所造卫星的1/3”可知,严于律己,不畏艰难;据材料“孙家栋潜心中国导弹事业9年 毅然领命,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师. 帮助中国航天走向国际舞台又被任命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可知,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