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地理(一)时间:50分钟分值:6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某校学生设计了验证大气受热过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两个塑料瓶中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数值呈现明显差异(见下表)。据此,回答下面两题。时间有土瓶空瓶16:08(开始)303016:17(结束)3831(天气状况:晴朗、微风 场地:学校操场 气温:22)1.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大气主要靠太阳辐射增温B.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C.晴朗天气不存在削弱作用D.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答案B此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读图可知,其中一个瓶子里装了土,温度计测量的是瓶子中大气的温度,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有
2、土瓶比空瓶空气增温快,可得出土壤比空气比热容小,增温快,辐射出的热量多,即反映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B正确。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少,主要直接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A错误;晴朗的天气也存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如空气分子和大气尘埃等都会影响太阳辐射,C错误;此实验反映的是土壤吸收太阳辐射后再传给大气的过程,与选项中描述不符,D错误。2.该实验及结论可以用来解释()A.最高气温多出现在午后B.不同纬度存在气温差异C.沿海地区海陆风的形成D.阴坡阳坡植被差异明显答案A该实验反映了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后再转化成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而增温,而不是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增温,说明
3、其需要一个热量转化的过程,也就可以说明一天中最高气温多出现在午后,而不是正午,A正确。不同纬度存在气温差异是纬度差异导致的,沿海地区海陆风的形成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阴坡、阳坡的植被差异是光照和热量差异导致的,都与该实验无关,B、C、D错误。近地面冷热不均造成水平方向上存在气压差,进而使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也出现差异。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米高空的气压差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状况及成因正确的是()A.甲地为晴天,冷锋过境B.甲地为阴雨天气,受气旋控制C.乙地为阴雨天气,盛行上升气流D.乙地为晴天,受反气旋控制答案C
4、本题涉及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天气系统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对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依据题干“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米高空的气压差等值线图”,可分析出垂直气压差小,近地面为低压;垂直气压差大,近地面为高压。读图可知甲地海平面与相应6000米高空气压差为414418百帕,乙地海平面与相应6000米高空气压差为382386百帕,甲地气压差大于乙地,所以甲地近地面气压高于乙地,所以甲地为高压中心,受反气旋控制,中心气流下沉增温,甲地晴朗;乙地为低压中心,受气旋控制,中心气流上升,为阴雨天气。故选C。4.此时,丙处近地面
5、的风向有可能为()A.西风或东风B.北风或南风C.东北风或东南风D.西北风或西南风答案D由上题分析可知,近地面气压甲地高乙地低,所以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由甲地指向乙地,南半球向左偏转形成西南风,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西北风。故选D。生物长期适应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下图示意高寒草甸植被在气候变暖条件下物候时间较正常年份物候时间的变化。据此回答下面两题。5.气候变暖使高寒草甸植被的()A.枯黄期末期推迟B.生长期缩短C.花蕾期始期提前D.结果期缩短答案A根据材料,图中高寒草甸植被物候时间变化值大于0表明日期推迟,小于0表明日期提前,即枯黄期始期提前、末
6、期推迟,A正确。花蕾期始期、末期都推迟,C错误。生长期开始的时间提前约0.5天,结束的时间推迟约4.5天,总体时间是延长5天,B错误。结果期开始的时间提前约3天,结束的时间提前约0.5天,总体时间是延长2.5天,D错误。解题关键注意图片下部信息“变化值0表示日期推迟,变化值0表示日期提前”。6.气候变暖后,高寒草甸植被()A.花期更易遭受冻害B.物种的淘汰速度被放缓C.结果期更易受霜冻D.物种间相互作用易脱节答案D花期开始的时间推迟,植被不易遭受冻害,A错误。结果期提前,植被更不易遭受霜冻,C错误。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物候相互联系,一旦有物种的物候发生变化,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就
7、会导致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脱节,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会加剧物种间的竞争和加速物种的灭亡,故B错误、D正确。下图示意南半球某区域等值线组合,XY线为锋线。读图,回答下面两题。7.根据图中信息可判定()abfeddeA.B.C.D.答案D本题涉及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对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考查要求。锋面常与低压中心组合成锋面气旋,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XY线为锋线,等压线闭合中心应为低压中心,故cbf;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山脉海拔高于两侧,其地球自转线速度比同纬度两侧大,等值线向南弯曲,即向低
8、速度的高纬度方向弯曲,说明de。8.下列关于锋面XY的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冷锋,雨区位于锋面XY西北侧B.为暖锋,雨区位于锋面XY东南侧C.为冷锋,雨区位于锋面XY东南侧D.为暖锋,雨区位于锋面XY西北侧答案C本题涉及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突出对基础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依据题干可知,该区域为南半球,而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辐合,图中锋面XY向北移动,为冷锋,降水在锋后,即雨区位于锋面XY东南侧。伊拉克年平均降水量由南至北为100500mm,北部山区达700mm。2018年11月22日至23日,一场特别强大的风暴在伊拉克北部和
9、中部降下暴雨,由此引发的山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下图为伊拉克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9.影响伊拉克降水量北多南少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答案B读图可知,伊拉克大致位于29N38N之间,南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北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西风从海洋带来丰富水汽,降水较多,B项正确。纬度位置、地形、海陆分布对伊拉克降水量的分布影响不大,A、C、D项错误。10.形成伊拉克此次洪水的主要原因是()A.西风异常强劲B.波斯湾上空水汽充足C.积雪大量融化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答案A由材料可知,此次洪水是由暴雨引起的,而
10、伊拉克北部和中部地区在受西风带控制时才会形成降水,那么当西风异常强劲时,其会带来大量的水汽形成暴雨,A项正确;11月波斯湾气温低,蒸发量不大,因此波斯湾上空水汽并不多,B项错误;积雪在11月不会大量融化,C项错误;伊拉克境内的两大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海洋,排水通畅,且此次洪灾主要发生在伊拉克的北部和中部山区,D项错误。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1.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向为()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答案C由非洲东海岸甲海域洋流流向可知,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12.有关甲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
11、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B.该地海洋捕捞业产量季节差异大C.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答案B该地夏季受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流,故渔业资源丰富,冬季在东北风作用下无上升流而渔业资源较少,故海洋捕捞业产量季节差异大。上升流为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在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内,一堆堆硕大的近圆形石头排列在一起,蔚为壮观。这里的近圆形大石头不是由大理岩构成的,而是由典型的花岗岩构成的。下图示意“魔鬼大理岩保护区”的近圆形大石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3.花岗岩属于()A.沉积岩B.变质岩C.侵入岩D.喷出岩答案C侵入岩是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侵入地
12、壳上部但没有露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浆岩。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故C正确。14.图中的近圆形大石头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泥沙沉积固结成岩地壳上升风化侵蚀B.岩浆侵入冷凝成岩地壳上升风化侵蚀C.风化侵蚀地壳上升岩浆侵入冷凝成岩D.变质成岩地壳上升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答案B图中的近圆形大石头为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下冷却凝固形成的侵入岩,这些岩石随着地壳上升来到地表,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近圆形,B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0分)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图甲)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地区,被称为“情人湖”,它们一大一小,靠一条小小的淡水河紧紧相连。这两个湖泊虽然相
13、距很近,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图乙),但湖水性质却迥然不同。甲乙(1)指出巴音河的流向及该河流域的类型。(4分)(2)结合图示信息,描述由莲湖演变为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形成过程。(6分)(3)说明托素湖成为咸水湖的主要原因。(6分)(4)有专家认为,随时间推移可鲁克湖很有可能变成咸水湖,请你为该专家提供合理的解释。(6分)答案(1)流向:自东南向西北。流域类型:内流区。(2)阶段至阶段:莲湖中部地下岩浆开始侵入。阶段至阶段:湖底中部岩浆侵入规模加大乃至喷出,导致湖床抬升(包括喷发物堆积),莲湖最终一分为二形成可鲁克湖和托素湖。(3)托素湖(地处盆地)为内流湖,可鲁克湖水中的盐分可通过相连
14、的淡水河排入其中,随湖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而成咸水湖。(4)(全球变暖背景下,)流域降水减少而蒸发加剧;两湖之间的地壳继续抬升,可鲁克湖水无法通过河流向外排泄。流域内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解析(1)由图中巴音河东侧支流判断,巴音河东侧海拔高,巴音河最终注入可鲁克湖,进而可判断河流流向,图示该区域地表水不能流到海洋,则为内流区。(2)图示莲湖中部有岩浆喷出,且形成陆地将湖泊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湖泊。(3)淡水湖变为咸水湖,说明湖泊盐分含量变高了,可从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注入,但最终水分蒸发而盐类物质在此集聚角度分析。(4)可从湖泊水分损失(蒸发或用水过度)、盐类物质不能通过两湖之间河流外泄角
15、度分析。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浙江省富春江富阳河段范围为桐庐至长岭头,该河段以径流作用为主,里山以下河段受潮流影响较大,亦有海域来沙。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河段年际间冲淤平衡。此后,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该河段进入大规模采砂阶段,河流侵蚀可在开采点上游或下游扩展数千米,导致河槽容积显著增大。图示意富春江富阳河段,图示意富春江某两河段6m高程以下河槽容积变化。图图(1)说明富阳段流域由径流作用带来的泥沙较少的主要原因。(4分)(2)分析河流侵蚀可在开采点上游或下游扩展数千米的原因。(6分)(3)对比东梓关鹿山段和里山以下段河槽容积变化的异同,并分析成因。(8分)答案(1)
16、该河段流域内水土保持较好,水流含沙量较小;上游水电站大坝拦截下泄的泥沙,减少来沙量。(2)河流采砂使河床下切,与上游河床落差变大,流速加快,对采挖河段上游形成溯源侵蚀;上游来水挟带的泥沙沉积到采挖坑内,含沙量减少,河流挟沙能力大于含沙量,引发对采挖河段下游的侵蚀。(3)相同点:两段河槽容积均增大。(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河段年际间冲淤平衡,来沙量与去沙量基本相等)大规模采砂后,去沙量远超来沙量,河床被侵蚀,海拔降低,容积扩大。不同点:里山以下段河槽容积变化小,变化速度慢。里山以下河段有海域来沙补充(里山以下段采砂量较小),河床下降幅度较东梓关鹿山段小,容积变化较小,速度较慢。(从东梓关鹿山段角
17、度回答亦可)解析(1)此题考查河流含沙量较小的原因,可从上游来沙量少、本河段产沙量少、河流挟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三个方面分析。从图中可知,该河段上游有富春江水电站,该水电站具有拦蓄泥沙作用,减少了上游来沙量;富阳段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好,河流含沙量小;由材料“该河段以径流作用为主”可知,该河段河流侵蚀作用较强,河流含沙量小。(2)河流采砂会使河床深度加大,流水下切,对采挖河段上游形成溯源侵蚀,使其向开采点上游扩展;河流采砂使上游河床落差变大,流速加快,河流挟沙能力大于含沙量,引发采挖河段下游以侵蚀作用为主,使其向开采点下游扩展。(3)由图可知,东梓关鹿山段和
18、里山以下段河槽容积均变大,但是东梓关鹿山段河槽容积变化大,里山以下段河槽容积变化小。由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河段年际间冲淤平衡,来沙量与去沙量基本相等,但是进入大规模采砂阶段后,去沙量远超来沙量,河床被侵蚀,海拔降低,容积扩大。东梓关鹿山段以径流作用为主,采砂量大,河床下降幅度大,去沙量远超来沙量,河床被侵蚀,海拔降低,河槽容积变化大;里山以下段有海域来沙补充,河床下降幅度较小,河床被侵蚀弱,容积变化较小。模块卷自然地理(二)时间:70分钟分值:94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
19、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B甲地和“八达岭关城”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不通透,不能看到,A项不符合题意;乙地和“八达岭关城”之间为山谷,视线通透,能看到,故B项正确;丙地和“八达岭关城”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不通透,不能看到,C项不符合题意;丁地和“八达岭关城”之间有山峰阻挡,视线不通透,不能看到,不符合题意。故选B。2.图中“人”字形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A.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隧道的成本B.尽量平行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C.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D.避开河流,节省建
20、设桥梁的成本答案A由图示可知,“人”字形铁路沿着山谷或平行于等高线修建,虽然距离增加了,但是降低了坡度,利于交通工具穿行和爬坡,因此B、D错误;修建“人”字形铁路线是为了让机车或列车能以较短的距离和时间在变换轨道后反向前行,解决了火车掉头难的问题,便于停靠车站,是针对特殊地形特点设计的线路方案,并不是为了降低坡度,C错误;本题中“人”字形铁路线的设计可以不穿凿山洞,绕过山岭,节省成本。故选A。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当气势磅礴的阅兵式结束后,11:30“国旗方阵”通过天安门(下图),开始了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游行。据此,回答
21、下面两题。3.此时()A.游行队伍迎着朝阳走过天安门B.伦敦正值早晨上班的高峰时段C.在纽约(74W)的华人18:30观看直播D.全球处于10月1日的范围大于1/2答案D东八区区时为10月1日11:30时,西三区区时为0:30,也就是说全球大约15个时区进入10月1日,大约9个时区还处于9月30日,D正确;11:30已经接近正午,太阳接近正南方位,并非迎着朝阳,A错误;伦敦此时为3:30,还处于深夜,B错误;纽约位于西五区,应在9月30日22:30观看直播,C错误。4.国庆假期期间()A.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间逐渐提前B.天安门广场正午旗杆影子逐渐变长C.北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秋分节气D.北京
22、天坛公园银杏叶铺下满地金黄答案B国庆假期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且逐渐向南移动,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旗杆影子逐渐变长,B正确;北半球白昼时间逐渐变短,升国旗的时间逐渐推迟,A错误;此时已经过了秋分节气,即将迎来寒露节气,C错误;国庆期间北京地区银杏树还未落叶,一般来说北京地区落叶时间从11月上旬开始,D错误。我国K冰川沿山谷分布,某科考队在2003年7月1日至9月13日对该冰川末端进行考察,考察发现该时段山谷风显著,主要风频为西北风和南风;以夜雨为主,日降水量与气温日较差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该时段,K冰川末端谷风最强通常出现在()A.2时前后B.8时前后C.13
23、时前后D.15时前后答案D根据图中风速变化曲线判断,该时段(2003年7月1日至9月13日)K冰川末端谷风最强通常出现在15时前后,风速可达2.8米/秒,D项正确。2时前后风速约2.02.2米/秒,8时前后风速约2.42.6米/秒,13时前后风速约2.42.6米/秒,A、B、C项错误。6.K冰川顺地势可能的移动方向是()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答案B读图可知,K冰川末端夜晚的山谷风以西北风为主,按照山谷风环流原理可知,夜晚谷地散热不畅,气温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近地面风由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而该地夜晚又盛行西北风,即山风为西北风,因此当地地势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故K冰川顺地势可
24、能的移动方向为东南方向,B正确。下图是四个城市的纬度及气压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7.图中四城市()A.气温年较差较小B.盛行东北信风C.比更接近内陆D.可能位于海岛答案D城市气压年变化最大,其纬度接近60N,应位于大陆内部,气温年较差大,A错误;城市纬度大约为40N,位于西风带,B错误;比的气压年变化小,故比更接近内陆,C错误;位于低纬度,且气压年变化较小,可能受海洋影响大,可能位于海岛,D正确。8.年均降水量少,但森林资源和淡水资源都丰富的城市可能是()A.B.C.D.答案A据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全球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和亚寒带地区,故排除B、C;城市位于低纬度地区,但淡水资
25、源不一定丰富,D错误;城市位于中高纬度大陆内部,年均降水量少,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加拿大,均是亚寒带针叶林广布且淡水资源丰富,故A正确。下图为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单位:)等温线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9.影响图示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海陆位置D.地表形态答案D图示该区域中部气温高、北部和南部气温低,且中部等温线明显向南凸出,判断可能是中部地势较低且向南方向有谷地,据此可判断主导因素是地表形态;故D正确。受太阳辐射影响等温线走向一般与纬线一致,且呈南北方向递变,则A错误。10.图示地区常见的小尺度环流是()A.锋面气旋B.山谷风C.湖陆风D.暖性高压答案B根据气
26、温与地形的关系,以及等温线分布状况,可判断该地区北部、南部为山地,中部为盆地与山谷,山地与谷地之间常见的小尺度环流是山谷风。11.四地中,最易出现大气逆温层的是()A.B.C.D.答案C图中地为年平均气温的高温中心,可能是山地中的谷地,夜晚山风沿山坡而下,使冷空气在山谷堆积,暖空气被抬升,从而在山谷中形成逆温层。沃尔特河是西非第二大河,其流域范围广,水量大,年平均流量可达1200立方米/秒,但大部分在洪水期排入海洋,枯水期最小流量仅为14立方米/秒。为了开发沃尔特河,人们在其下游修建大坝拦水,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水库沃尔特水库。下图为沃尔特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沃尔特河
27、流域()A.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属大西洋水系B.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是流域内主要水汽来源C.多为热带沙漠地区,河水大量下渗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季节变化小答案A读图可知,河流注入几内亚湾,自北向南流,地势北高南低,属于大西洋水系,A项正确;该河流为外流河,水汽蒸发只是水汽来源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来源,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最小流量仅为14立方米/秒,多为热带草原气候区,C项错误;结合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沃尔特河流域位于北半球,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冬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D项错误。13.水库建成后可导致()A.沃尔特河的流域面积增大B.水库上游
28、河段含沙量减小C.河流入海年径流总量增加D.大坝下游河段枯水期缩短答案D流域面积受地形影响,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与水库建设无关,A项错误;水库建设对上游地区含沙量没有影响,B项错误;水库建设只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对入海径流总量没有影响,C项错误;大坝下游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枯水期水库放水,使枯水期缩短,D项正确。读福建湄洲岛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14.湄洲岛中央平原地带的成因为()A.背斜成谷B.向斜成谷C.断裂下陷成地堑D.断裂下陷成地垒答案C湄洲岛中央平原介于两个断层之间,属于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构造,C对、D错;岩层无褶曲形态,A、B错。15.依据图示信息,可推测()A.北埭断
29、层出现的时间早于官下断层B.北埭断层出现的时间晚于鹅尾山断层C.从成因上看湄洲岛应属于火山岛D.岛屿上地表径流侵蚀较为强烈答案B官下断层与鹅尾山断层之间形成地垒,北埭断层位于地垒中间部位,说明其形成时间晚于两侧断层,A错、B对;地垒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无岩浆喷出地表,说明当地无火山活动,C错;岛屿整体海拔很低,难以发育较大河流,地表径流侵蚀不强烈,D错。由土石组成的河岸、湖岸因受流水冲刷,在重力作用下土石失去稳定性,沿河岸、湖岸的岸坡产生崩落、崩塌和滑坡的现象,叫作崩岸。长江荆江段崩岸多发,2002年荆江突起洲河段发生崩岸险情。下图为荆江突起洲河段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6
30、.2002年崩岸险情发生处位于图中()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答案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比其他几处,2002年甲处的深泓线位置北移明显,说明流水对北岸侵蚀作用强,易发生崩岸,A项正确。17.2003年,三峡水库开始蓄水运行,对图示河段崩岸总体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是()A.减弱,来水量减少B.加剧,枯水位提高C.减弱,丰水位降低D.加剧,来沙量减少答案D三峡水库蓄水运行,部分泥沙会在库区淤积,使该河段来沙量减少。水库蓄水运行,会使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即枯水位会提高),枯水期低水位易冲刷河岸底部,使崩岸易发;丰水位会降低,但丰水期水位较高,降低前后流水作用变化不大,对崩岸影响也较小。A、B、
31、C项错误,D项正确。18.治理图示河段崩岸的有效措施是()A.清淤河道B.修蓄洪区C.拓宽河道D.加固河岸答案D结合题干中崩岸的定义可知,清淤河道可能会加剧崩岸。修蓄洪区和拓宽河道对崩岸影响不大。加固河岸是治理该河段崩岸的有效措施,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8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面积2.57万km2,人口约有527万。西西里岛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但岛上不同地区气温、降水、风力状况明显不同;沿海地区尤其是西南部,夏季更为酷热。岛上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较好,但时常受森林火灾的困扰。下图示意西西里岛位置及地形分布状况。(1)分析该岛夏季南部比北
32、部更为干热的原因。(6分)(2)推测岛上冬季风力最为强劲的原因。(4分)(3)西西里岛时常受森林火灾困扰,试对此作出解释。(4分)答案(1)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该岛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时间较北部长;由于北部地形的阻挡,造成热量在南部集聚;南部地处山脉阳坡且海拔较北部低,因而气温高。(2)冬季该岛受盛行西风控制,风力强劲;该岛周围地区海面狭窄,风力较强。(3)地处板块交界地带,火山活动频发,易引发森林大火;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空气干燥,地物干燥易燃;地狭人稠,常有人为火灾发生。解析(1)读图可知,该岛位于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该岛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33、制的时间比北部长;根据右图可知,该岛北部地势较高且为阴坡,南部地势较低且为阳坡,加之北部地形的阻挡使得热量在南部集聚,气温高,气候炎热。(2)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控制,风力强劲;该岛位于地中海,岛屿周围地区海面狭窄,风力较强。(3)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西里岛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地处板块消亡边界,火山活动频发,易引发森林大火;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夏季炎热干燥,地物易燃,容易引发森林火灾;除此之外,该岛地狭人稠,常有人为火灾发生,所以西西里岛时常受森林火灾困扰。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海岸山脉的山麓盆地地带,介于南纬1
34、828之间。终年高温干燥,这里年平均降水量少于0.1毫米,曾经在1845年至1936年的91年间滴雨未下,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干旱河谷广布,在其流出山口处发育洪积扇。在超强厄尔尼诺年份才会出现暴雨,这些干河床才会有水流,但这样的机会3050年才会出现一两次。考古发现,阿塔卡马沙漠竟是鲸的陵地,有着凄美的西班牙语“CerroBallena”(鲸之陵)之称。下图是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指出纳斯卡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的边界类型,并说明理由。(6分)(2)板块运动改变了区域的地质、地貌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阿塔卡马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10分)(3)推测阿塔卡马地区洪积
35、扇的整体发育规模和速度的特点。(4分)(4)预测未来几万年内阿塔卡马地区海拔变化趋势。(2分)答案(1)消亡边界。(2分)(纳斯卡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下)在海洋中形成了海沟;(美洲板块受挤压)在陆地上形成了高大的安第斯山脉。(4分)(2)板块运动,导致阿塔卡马地区地壳抬升,形成陆地,海洋沉积作用转变成陆地外力作用;板块运动,导致地表隆起形成山脉;山脉阻挡东部湿润气流进入,导致气候干旱;干旱的气候,发育的河流短且稀少,成为时令河,形成内流湖和内流区;干旱的气候,植被稀少,风化作用强烈,多碎屑物质。(10分)(3)因为降水稀少,流水搬运能力弱,洪积扇发育规模小;气候干旱,多年才会出现一次洪流,洪积扇
36、发育速度缓慢。(4分)(4)阿塔卡马地区位于美洲大陆板块,受板块挤压抬升影响,海拔可能继续升高。(2分)解析(1)由海沟与山脉的分布可判断为消亡边界。(2)由考古发现“竟是鲸的陵地”,可判断该地曾是海洋,如今为陆地、山脉与沙漠,据此分析即可。(3)由“最干旱的地区”,可判断流水作用弱而规模小、速度慢。(4)处在板块挤压运动下而抬升,海拔可能继续升高。思路点拨(1)边界类型有两种:生长边界、消亡边界。(2)首先明确地质地貌与气候特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再分析这种变化对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的影响。(3)洪积扇是洪水搬运的泥沙堆积作用形成的,可从径流带来的泥沙量、洪水发生频率两个角
37、度分析。(4)该地区是板块运动形成,海拔变化取决于板块运动状况。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高寒草原(AS)是在寒冷、湿润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高原和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是长江源区主要植被类型之一。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按覆盖度不同,高寒草原可以分为H-AS(覆盖度50%)、M-AS(30%覆盖度50%)和L-AS(覆盖度30%的草原变化率总体上为负值,而覆盖度较低区域呈正值,说明总体呈下降趋势。表中显示覆盖度与气温、相对湿度、载畜量、人口数量关联度较高,原因据此分析即可。(3)草原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则可从涵养水源作用减弱角度分析对地表径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