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002课题: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编写:钱忠华 审核:梁健考纲要求: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2、掌握基本反应类型及单质、酸、碱、盐与氧化物之间的关系。知识点整合:1、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宏观)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质(微观)物质的分子和没有改变时呈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分子和发生改变时呈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内容主要分为两类:(一)直接感知。如:(二)测定而知。如:主要包括:2、 物质的变化类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区别微观宏观特征举例联系与组成性质的关系3、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有机反应类型4、 单
2、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一)化合反应 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二)分解反应 酸式盐受热分解年成正盐. 某些正盐受热分解生成盐 结晶水合物受热分解成无水正盐.(三)置换反应 金属+酸=盐+氢气. 金属+盐溶液=新盐+新金属. (四)复分解 酸+碱=新酸+新盐 盐+盐=另两种盐 盐+酸=新盐+新酸 碱+盐=新碱+新盐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五)其它: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典例解析:例1、(2001年全国高考题)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用明矾净化水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
3、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例2、中学化学课本中有大量的数据材料,下面是某学生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液体的密度可以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大小() B.利用固体溶解度数据可判断煮沸Mg(HCO3)2溶液时,得到产物Mg(OH)2而不是MgCO3 C.由原子(或离子)半径数据可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 D.利用沸点数据可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例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上海市高考题)A.二氧化碳和漂白粉作用,生成具有氧化性的物质B.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溶液的酸性一定减弱C.二氧化硅和烧碱反应,溶液的碱性一定减弱D.二氧化氮可相互结合为四氧
4、化二氮反馈训练:1、最近有人用一种称为“超酸”的化合物H(CB11H6Cl6)和C60反应,使获得一个质子,得到一种新型离子化合物HC60CB11H6Cl6。这个反应看起来很陌生,但反应类型上却可以跟下列一个化学反应相似,你认为该反应是 A.Mg2HClMgCl2H2 B.NaOHHClNaClH2OC.NH3HClNH4Cl D.H2OCH3COOHCH3COOH3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不是碱性氧化物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属于化学变化醛类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Mg、Al、Fe、Cu都属于有色金属KNO3属于纯净物,又属于复合肥稀有气体不活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
5、结构Fe(OH)3、FeCl3、FeCl2、SiH4都不能用直接化合法来制取NaCl、SiO2、Al熔点依次降低AB CD除之外3、中学阶段所学酸碱理论实际上是“电离理论”,该理论是根据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或阴离子来区分酸和碱,有一定的局限性。“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下列物质中,用“电离理论”和用“质子理论”得出的酸或碱的判断一致的是 A.NH3H2O B.NaHCO3 C.NH3 D.NaOH4、次磷酸钾(KH2PO2)和D2O作用,发现产物中含磷元素的粒子只有DH2PO2和H2PO2。则KH2PO2属于_(填“正盐”或“酸式盐”),KH2PO2的水溶液呈现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