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99677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0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6-1种群和群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讲 种群和群落基础自查 明晰考位纵引横连 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边角扫描 全面清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也不可逐个计数。(P60 正文中部)()2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不可采用样方法。(P62正文上部)()3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P62 正文中部)()4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和蚯蚓的种群密度,均可采用标志重捕法。(P63 练习 2)()5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P66正文中部)()6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

2、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P68 探究)()7(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P72 正文中上部)()8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竞争关系。(P72资料分析)()9群落的水平结构中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无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P75 正文上部)()10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P81 思考与讨论)()考点梳理 整合突破整合考点 18“我不孤独”的种群与群落考点突破 固考基1把握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2熟记群落的结构和特征(1)种间关系写出 A、B、C、D 四图,a 与 b 的种

3、间关系:A互利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2)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现象分层现象常呈镶嵌分布 决定因素植物:阳光动物:栖息空间和食物环境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及光照强度不同生物因素: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3.理解种群增长的两类曲线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 前提条件理想状态: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增长模型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曲线形成原因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 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K 值有无无 K 值有 K 值4.K 值与 K/2 值的分析与应用(填空)(1)K 值与 K/2 值的分析(2)

4、K 值的四种表示方法图中 A、B、C、D 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 K 值,A、C、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 K/2。(3)K 值与 K/2 值的应用5.理清群落结构的“3”个易错点(1)不要把“竹林中的竹子长得错落有致”误认为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属于种群范畴。(2)水体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是由光照引起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范畴。(3)高山上植物的分布决定于温度,从山顶到山脚下,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属于水平结构。6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1)区分类型内容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起点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曾经有过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仍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及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时

5、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速率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2)判断群落演替的两种类型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地上的演替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在裸岩上的演替演替时间长、速度慢演替时间短、速度快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以上各项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属于次生演替的是。(3)“两看法”判断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填空)题组集训 提考能题组一类型 1 翻阅教材,原味品高考12019全国卷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

6、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 3 h、10 h、23 h,得到 a、b、c 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 23 h 之前,a 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 23 h 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 J 型增长阶段解析:本题借助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对试题中设置的细菌连续培养模式的分析,体现了对科学探究素养中的结果分析要素的考查。异养生物细菌甲可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A 正确;更换培养基可提高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相对含量,培养基更换

7、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 正确;由图示曲线 a 变化规律知,在培养到 23 h 之前,细菌数量以较大的速率增长,说明此阶段之前,a 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C 正确;在刚开始培养时及培养基更换后,细菌的生存环境均较理想,因此在较短时间内,种群增长会出现 J 型增长阶段,D 错误。答案:D高考 VS,教材人教必修 3P90人教必修 3P6622019全国卷,31,节选某果园中存在 A、B 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 Y 诱杀B 可减轻 B 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2)A 和 B 之 间 存 在 种 间 竞 争 关 系,

8、种 间 竞 争 通 常 是 指_。(3)性 引 诱 剂Y传 递 给 害 虫B的 信 息 属 于_。使用性引诱剂 Y 可以诱杀 B 的雄性个体,从 而 破 坏B种 群 的 _,导 致_降低,从而减轻 B 的危害。解析:本题借助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种间关系及害虫防治方法,体现了生命观念中的稳态与平衡观。(2)种间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3)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利用其诱杀 B 种群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 B 种群的性别比例,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产生后代,从而使该种害虫

9、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答案:(2)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3)化学信息 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高考 VS,教材人教必修 3P73人教必修 3P106人教必修 3P6332019全国卷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 10 mL 液体培养基(培养基 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 a 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型,且种群数量为_时,种群增长最快。(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 5 mL 培养基 M 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 值)_(填“

10、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 5 mL 培养基 M 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 值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解析:本题以种群数量的变化为载体,考查考生基于所给的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的能力,属于对科学思维素养的考查。(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固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由于受到营养物质和空间的限制,种群数量增加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的菌种的种群增长曲线为 S 型,在种群数量为 K/2a/2 时,种群增长最快。(2)环境容纳量(K 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也就是说,种群的

11、 K 值大小由其生存的环境决定。若将该菌生存的液体培养基的量减少,其 K 值减小。若增加该菌的接种量,其 K 值不变,但到达 K 值的时间减少。答案:(1)S a/2(2)减小 不变 K 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高考 VS,教材人教必修 3P6742017全国卷,31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型。(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 物 引 起 的 死 亡 率 升 高 这 一 因 素

12、外,还 应 考 虑 的 因 素 是_。(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解析:(1)理想环境条件下,种群呈 J 型增长。(2)药物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答案:(1)J(2)苗

13、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捕食(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高考 VS,教材人教必修 3P66人教必修 3P635全国卷,31,节选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年龄0123456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 年龄789101112个体数7264554239264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 1、小于 2,其他以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研究表明:该鱼在 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

14、年、成年和老年 3 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解析:(1)根据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可以把种群分成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老年个体多,幼年个体少)。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可知该种群幼年成年老年个体数比例是 1:1:1,各年龄期个体比例适中,因此其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数量保持稳定。(2)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答案:(1)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1 保持

15、稳定(2)活动能力高考 VS,教材人教必修 3P63人教必修 3P6262019海南卷,节选回答下列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大熊猫是我国的珍稀动物。为了保护大熊猫,我国通过建立_来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2)恢复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有助于群落所在生态系统功能的 恢 复。群 落 中 植 物 的 垂 直 结 构 对 植 物 和 动 物 的 作 用 分 别 是_。解析:(1)为了保护大熊猫,我国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即通过就地保护措施来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含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可以提高植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

16、,可以为动物提供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答案:(1)自然保护区(2)提高了植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高考 VS,教材人教必修 3P67人教必修 3P74【借题发挥】理清教材,突破高考的瓶颈长句描述类题型问题 1: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数量一定增加吗?答案:不能。年龄组成并不能决定种群的数量,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由于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原先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数量可能会下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到迁入率、迁出率的直接影响。)问题 2:“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能否看作“J”型曲线?答案:“J”型曲线自始至终都保持指

17、数式增长,其生存环境应无环境阻力,其增长率不变而增长速率持续增加,而“S”型曲线自始至终具有环境阻力,其增长率持续减小,而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因此不能认为“S”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曲线。问题 3:在渔业上,若想持续获得最大收获量,应该怎么办?若想单次获得最大收获量,又该怎么办?答案:持续最大收获:种群数量超过 K/2 时收获即增长速率超过最大值时收获。单次最大收获:种群数量达到 K 时收获即增长速率降为 0 时收获。问题 4: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与群落的垂直结构相同吗?答案:不相同。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群落)分布不同。如:

18、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属于四个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指同一个群落内不同物种的配置情况,包括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因素:阳光)和动物的分层现象(决定因素: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问题 5:群落的演替是永不休止的吗?答案:群落演替具有一定方向、不可逆、漫长但并非无休止的。任何环境下的演替最终都要达到一个“成熟”阶段,此时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高。类型 2 整体对比历年同类题,找共性和趋势72018全国卷,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 S 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

19、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解析:种群的 S 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等条件有限,因此种群的 S 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A 正确;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B 正确;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密度大的,种内竞争较大,增长量相对较小,密度小的,种内竞争相对较小,增长量相对较大,导致产量最终可能相同,C 正确;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 K

20、 值前,种群密度达到最大,个体之间的斗争最强,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也越强,D 错误。答案:D8高考改编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 S 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图中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解析:根据题图,种群数量约为最大种群数量的 1/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有最大持续产量。与甲、乙、丙点相比,在丁点时捕获,捕获后使种群处于最大增长速率附近,能达到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的目的。答案:D归纳拓展种群“增长速

21、率”、“增长率”与“值”(1)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NtN0)/N0(无单位)。“J”型曲线增长率为恒定值,“S”型曲线增长率为“逐渐下降”。(2)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NtN0)/t(有单位,如个/年)。“J”型曲线增长速率一直上升,也呈“J”型,“S”型曲线增长速率呈“钟型”。图示如下:(3)对“”的理解:“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NtN0t 中,代表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而不是增长率。当 1 时,种群数量增大;当 1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当 1 时,种群数量减小。92016全国卷,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

22、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解析: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分布的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综上所述,A、B、D 三项错误,C 项正确。答案:C10全国卷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

23、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 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组成(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 10 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组成C该种群的年龄组成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各种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据图可知,不同月份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其中 4 至 10 月份,个体逐渐发育到性成熟,12 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表明在 10 月份种群的出生率可能为零,A、C 正确;天敌迁入后,会捕食该种群中年幼或弱小的个体,影响种群的年龄组成,B 正确;

24、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对种群的密度产生影响,D 错误。答案:D11全国卷,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解析:灌木阶段中灌木的生长为各种生物起到了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所以灌木阶段的物种丰富度要大于草本阶段的,A 错误;由于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因此无论从垂直结构上还是从水平结构上看,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更复杂,B 错误;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物种更加多样化,使

25、得群落结构较为稳定,群落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 错误;草本阶段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D 正确。答案:D12全国卷,6某种植物病毒 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 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 V 是互利共生关系解析: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 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构成竞争关系,B 错误;病毒 V

26、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C、D 错误。答案:A类型 3 它山之石亦可攻玉132019海南卷将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充分混匀并随机分成不等的两组后分别进行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于马铃薯培养液B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借助显微镜进行C培养液被分成上述两组时其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是不同的D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 O2 有利于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加解析: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来自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需的有机物全部来自于马铃薯培养液,A 正确;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需要借助显微镜,B 正确;培养液与酵母菌充

27、分混匀后被分成不等的两份,其中的酵母菌数量不同,由于是充分混匀的,故酵母菌的种群密度相同,C 错误;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 O2 有利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释放出更多的能量用于种群的增殖,种群数量会增加,D 正确。答案:C142019浙江 4 月选考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在 K/2 时增长最快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C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解析:种群数量在 K/2 时增长最快,A 正确;环境容纳量(K)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同一群落中不同种群的 K值一般不同,B 错误;K 值

28、的大小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C 正确;种群数量高于 K 值时便下降,低于 K 值时便上升,K 值(环境容纳量)就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D 正确。答案:B 152019江苏卷,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A正确;退耕还林、退塘

29、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均属于次生演替,B 错误;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越多,种间竞争就越激烈,对资源的利用就越不充分,C 错误;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不能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D 错误。答案:A162018江苏卷,13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阶段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阶段与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D阶段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解析: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 错误;阶段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

30、势,群落的垂直结构不明显,B 错误;阶段到阶段发生的演替是优势取代,不是完全取代,所以阶段与阶段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完全相同,C 错误;在三个阶段中阶段为森林阶段,其生物种类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 正确。答案:D命题揭秘以具体环境条件下生物数量变化为情境,本专题以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以及群落的结构为考查重点,考查种群的特征、种间关系、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其变化规律。选择题、简答题均有出现。考查形式多种多样,多以坐标曲线、数据表格、直方图等不同数学形式出现,较好地体现了新考纲的要求。命题趋势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的规律结合种群的密度,以曲线坐标图为背景,以选择题

31、的形式进行命题的可能性较大。结合生态系统的其他有关内容,采取表格、曲线图、生物之间关系图的形式,命制小范围综合性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非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但一定要重视教材中的生物术语及相关描述。题组二模考预测练 强能力预测一 把握种群特征与数量变化12019湘赣十四校高三联考有关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没有天敌的环境中种群的个体数均呈“J”型增长B可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C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时需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D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数量在某时段内会稳定在一定水平解析:在没有天敌、空间资源充裕、气候适宜的环境中种群的个体数均呈“J”型增长,A 错误;可采用

32、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显微计数,B 正确;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时需根据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C 正确;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数量在某时段内会在一定水平达到相对稳定,D 正确。答案:A22019东北三省三校模拟调查某种群一段时间内某些特征的变化,得到如图 A、B 两条曲线(X0),种群增长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计算公式:种群增长率(Nt2Nt1)/Nt110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曲线 A 表示某种群增长率,且 X1,则该种群第二年末的数量是第一年初的 2 倍B若曲线 B 是出生率,曲线 A 为死亡率,则交点对应的年龄组成类型一定为稳定

33、型C若曲线 B 表示的是“S”型曲线的增长率,则 X 一定大于零D若曲线 B 是增长速率,且 X0,则该种群一定未达到 K 值解析:若曲线 A 表示某种群增长率,且 X1,则该种群第二年末的数量是第一年末的 2 倍,A 错误;若曲线 B 是出生率,曲线 A 为死亡率,由图曲线可以看出,交点对应的年龄组成类型应是衰退型,B错误;若曲线 B 表示的是“S”型曲线的增长率,则 X 一定大于零,C正确;若曲线 B 是增长速率,且 X0,则该种群一定达到 K 值,D 错误。答案:C预测二 理解群落的结构与演替3高考改编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

34、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据题意,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而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食物结构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其所处的营养级也可能变化;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同一物种的不同发育阶段,在水中的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答案:D42019湖北省十堰市高考模拟以空

35、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B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C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解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通过统计样方内所有生物种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A 项错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方法是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

36、过程,即以现有群落组成及结构为基础,通过同时研究当前植被空间上的组合,揭示植物群落先后变化的时间过程。故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B 项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C 项正确;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D 项正确。答案:A易错警示与群落演替有关的 2 个误区(1)演替不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任何环境下的演替最终都要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

37、性也高。(2)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预测三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长句应答类专训52019四川省高三下学期诊考生物量是指某一调查时刻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科研人员对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导致山体滑坡 30 年后,恢复林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采用样方法调查群落中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时,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加准确,应采取的措施是_,图中代表恢复林群落生物量的是_(填“S1”或“S2”)。(2)地震导

38、致山体滑坡后,群落逐渐恢复的过程属于_演替,原因是_。(3)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中,决定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分层现象的环境因素是_。原始林群落比恢复林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原因是_。解析:(1)采用样方法调查群落中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时,应该随机选取多个样方调查,并求所有样方的平均值,这样得到的结果将更加准确。图中代表恢复林群落生物量的是 S2,因为地震滑坡后植被大量破坏,恢复过程中的生物量比原始林群落的生物量小。(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群落逐渐恢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原因是滑坡后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3)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中,决定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

39、明显分层现象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的差异,原始林群落比恢复林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原因是原始林群落中,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答案:(1)随机选取多个样方调查,求所有样方的平均值 S2(2)次生 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3)光照强度 原始林群落中,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62019武汉市高中毕业调研测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某草原中有黑尾鹿种群,也有其主要捕食者美洲狮和狼。1905 年以前,该地黑尾鹿群保持在 4 000 头左右的水平,为了发展鹿群,美洲狮和狼被大量猎杀,鹿群数量开始上升,到 1925 年达到最高峰,约

40、有10 万头,由于连续多年的过度利用,草场极度退化,结果使鹿群数量猛降。(1)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在客观上对鹿群进化起促进作用,理由是_。(2)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对该草原群落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原因是_。(3)美洲狮和狼一般不能将所有的鹿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该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启示是_。解析:(1)美洲狮和狼吃掉的大多是鹿群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有利于鹿群的发展,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在客观上对鹿群进化起促进作用。(2)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制约并稳定了鹿的数量,同时可以让植物资源也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此美洲狮和狼的

41、存在对该草原群落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3)美洲狮和狼一般不能将所有的鹿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依此策略人类应合理地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1)美洲狮和狼吃掉的大多是鹿群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有利于鹿群的发展(2)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制约并稳定了鹿的数量,同时可以让植物资源也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3)合理地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整合训练(十三)种群和群落全员必做题12019湖南株洲高三统一质检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调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濒危动物金丝猴的数量常采用标志重捕的方法B由于环境

42、阻力小,种群“J”型增长曲线达到 K 值所用时间较短C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类群都有分层现象D群落演替发生在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各个阶段解析: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A 正确;“J”型增长曲线为指数增长,没有最大值,B 错误;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一般具有分层现象,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都有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特点,植物的分层是由于光照不同导致的,动物的分层取决于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故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类群都有分层现象,C 正确;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发生

43、在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各个阶段,D正确。答案:B22019赣州市高三年级摸底考试欧洲兔被带入到澳大利亚草原放养,它的繁衍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生态专家先后采用引入狐狸(y1 年)和粘液瘤病毒(y2 年)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外来物种入侵可增加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也可引起群落演替的发生By1 年后欧洲兔和袋鼠的数量变化反映狐狸也是袋鼠的被捕食者Cy2 年后欧洲兔数量明显减少,但对袋鼠影响不大,这与病毒的专性寄生有关Dy3 年后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稳定不变解析:外来物种入侵可降低当地的物种多样性,A 错误;y1 年后欧洲兔数量基本不变,袋鼠的数量

44、下降,反映狐狸是袋鼠的捕食者,B错误;y2 年引入粘液瘤病毒,欧洲兔数量明显减少但对袋鼠影响不大,说明病毒专性寄生于欧洲兔,C 正确;y3 年后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保持不变,D 错误。答案:C32019吉安市高三模拟光裸的岩地上长出森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衣阶段形成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苔藓不会使岩石分解B草本植物阶段比灌木阶段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多,分解者的功能强C森林阶段的群落中不能找到地衣、苔藓,但能找到草本植物和灌木D人类在弃耕农田的活动会改变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速度和方向解析:裸岩上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先驱物种是地衣,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

45、累有机物,这为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使土层加厚,A 错误;灌木植物阶段的物种丰富度大于草本阶段,灌木植物阶段比草本阶段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多,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强,B错误;群落演替是优势种的取代过程,在森林阶段群落中仍然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C 错误;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故人类在弃耕农田的活动会改变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速度和方向,D 正确。答案:D42019湘赣十四校高三联考一块弃耕田经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杂草地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B动植物

46、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没有垂直结构C研究该草地群落,首先要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D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人类的活动不能改变其演替的方向解析: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杂草是否能演替成为森林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A 错误;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B 错误;研究该草地群落,首先要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C正确;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人类的活动往往会改变其演替的方向,D错误。答案:C52019河南南阳一中高三试题2017 年我国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大,对农业生产及自然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农作物被水淹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受到抑制B长期被水淹的农田在洪

47、水退去后会发生次生演替C洪涝灾害会破坏生物之间固有的种间关系D油菜若在盛花期遭受连续暴雨,可喷施生长素以防止减产解析:农作物被水淹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有氧呼吸受到了抑制,无氧呼吸没有受到抑制,A 错误;长期被水淹的农田在洪水退去后会发生次生演替,B 正确;洪涝灾害不会破坏生物之间固有的种间关系,C 错误;油菜若在盛花期遭受连续暴雨,喷施生长素只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不能促进种子的形成,因此无法补救,D 错误。答案:B62019河北邯郸高三质检某科研组对刚侵入某一草原的田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田鼠数量增长曲线,可作为田鼠防治的依据B若调查中被标记的个体标志物

48、部分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C人类活动可能会成为影响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D若田鼠种群密度过大,则田鼠种群只通过体液调节即可进行数量的调整解析: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田鼠数量增长曲线,可预测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进而为田鼠的防治提供依据,A 正确;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一定范围内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其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之积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有标记的个体数,若调查中被标记的个体标志物部分脱落,会使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则计算值比实际值大,B 正确;人类活动可能会成为影响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C 正确;若田鼠种群密度过大,则其天敌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49、,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田鼠种群数量下降,进而维持相对稳定,D 错误。答案:D72019青岛市质量检测调查小组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三种动物的 值(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进行了连续几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年份种群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A0.90.80.80.70.80.91.01.0B0.80.60.30.50.70.81.11.0C2.02.01.81.71.41.01.01.0(1)研究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是在_层次上进行的。表中数据显示 B 种群数量最少的是_年。(2)如果三种动物中有一种为新引进物种,则该物

50、种是_,引入后可能对该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_。(3)调查小组发现 B 种群在 20132014 年 值较低,其原因之一是该种群中:的值较低,降低了_而导致的,由此说明_。解析:(1)丰富度属于群落层次的研究问题,B 种群 20112016 年,值1,种群数量下降,2017 年上升,故 2016 年种群数量最少。(2)三个种群中 C 种群开始几年数量一直增加,后期维持稳定,很可能是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也有可能增加该地的生物多样性,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3)调查小组发现 B 种群在 20132014 年 值较低,其原因之一是该种群中:的值较低,说明性别比例可以通过影

51、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答案:(1)群落 2016(2)C 大量繁殖导致本地物种减少,使物种多样性遭到破坏(或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强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3)出生率 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82019山东省聊城高三一模为实现国家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国家投入大批资金用于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下表数据是某退耕地随退耕时间的延续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情况:退耕时间(年)15101520253035物种多样性指数1.411.752.463.043.363.523.553.55(1)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是在_层次上对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护。改善后的地区各种生物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其中植物的不同物种

52、在 垂 直 方 向 上 具 有 明 显 的 _ 现 象,其 意 义 是_。(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 25 年到第 35 年间,该群落已经演替到改善环境下的顶级阶段,能否确定是形成了森林群落_,理由是_。解析: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层次,梳理群落的结构及其意义、群落演替等相关知识,据此,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对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保护。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其植物不同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其意义在于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表中信息显示:在第 25

53、年到第 35 年间,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保持相对稳定,表明该群落的演替已经达到顶级阶段,但不能确定是否形成了森林群落,因为群落演替受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只有在具备森林群落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下才有可能演替为森林群落。答案:(1)生态系统 分层 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不能 群落演替受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只有在具备森林群落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下才能演替为森林群落92019赣州高三摸底下图是某群落中甲、乙、丙三个不同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与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甲、乙、丙都是动物种群,则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可能下降的是_;若甲、乙、丙是同一地域具有捕食关系的

54、三个动物种群,甲 为 植 食 性 动 物,则 乙、丙 的 关 系 可 能 是_。(2)持续数年调查田鼠,其种群变化趋势与乙种群相似,但在一年内田鼠数量随季节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为防治鼠害,通过引入鼠的天敌来降低该鼠群的 K值。从 能 量 流 动 的 角 度 分 析,该 措 施 的 实 践 意 义 是_。(3)在对该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1)若甲、乙、丙都是动物种群,则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可能下降的是丙,因为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若甲、乙、丙是同一地域具有捕食关系的三个动物种群,甲为植

55、食性动物,则乙可能捕食丙,或者丙捕食乙,或者乙和丙共同捕食甲,这样乙丙为竞争关系。(2)据图示可知,乙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持续数年调查田鼠,其种群变化趋势与乙种群相似,但在一年内田鼠数量随季节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在不同的季节食物的变化所致。为防治鼠害,通过引入鼠的天敌来降低该鼠群的 K 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措施的实践意义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3)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样方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空间上的分布(分层)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1)丙 竞争或捕食(2)食物

56、量的变化 合理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3)样方 空间上的分布(分层)102019福建高三毕业班质检治理沙漠要遵循自然规律,我国治理沙漠成就突出,被联合国誉为“全球治沙样本”。某沙地植被发生自然演替,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流动沙地半流动沙地白沙蒿群落半固定沙地油蒿白沙蒿群落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固定沙地油蒿本氏针茅苔藓群落地带性的本氏针茅草原迅速沙化回答下列问题:(1)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2)白沙蒿是流动沙地上的“先锋”植物,能固定流沙改变环境,油蒿因此能够生长,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这说明生物与生物、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3)油蒿根系发达、

57、抗风沙,本氏针茅根系浅、不抗风沙。据此判断,最好在沙地植被自然演替的第_阶段适度干预治理,防迅速沙化。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进行。解析:(1)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2)白沙蒿是流动沙地上的“先锋”植物,能固定流沙改变环境,油蒿因此能够生长,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这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3)油蒿根系发达、抗风沙,本氏针茅根系浅、不抗风沙。据此判断,应当在本氏针茅出现阶段进行干预,故最好在沙地植被自然演替的第阶段适度干预治理,防止迅速沙化。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答案:(1)物种组成(或“物种

58、丰富度”)(2)生物与无机环境(3)速度和方向重点选做题12019衡阳市联考下图表示某种群的同化量在三个生命活动中分配比例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丁B种群个体数量越多导致丰富度越大,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多C最高营养级的同化量最终有三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向分解者D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出生率解析:据图分析,甲中该种群同化的能量中,繁殖后代占有的比例最大,该种群密度将增大,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早期,A 错误;丰富度是群落的特征,种群不具有,B 错误;每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以

59、热能形式散失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后者又包括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以及未被利用等,C 错误;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出生率,D 正确。答案:D22019湖北名校联盟三模某地山火使原有的优势物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被野燕麦、毛雀麦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所取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失火前后的草原生态系统均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该草原生态系统一定能演替成森林C失火前后的优势种均为草本植物,故没有发生群落演替D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种的消亡解析: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因此,失火前后的草原生态系统均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

60、结构,A 正确;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该草原生态系统不一定能演替成森林,B 错误;失火前后的优势种虽然均为草本植物,但物种不同,故发生了群落演替,C 错误;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种的兴起,只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D错误。答案:A32019江苏省南通、泰州、扬州、徐州等二模鲌(b)鱼是太湖中体型较大的肉食性鱼类;鲚(j)鱼和银鱼为小型鱼类,食性有差异,但均可以浮游动物为食。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太湖渔业资源,研究人员对太湖中鲌鱼、鲚鱼和银鱼的年捕获量变化进行相关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某种鱼的年捕获量直接反映该鱼的种群数量)。请回答:(1)太 湖 中 全 部 鱼 类 在 生 态 学 中 不 属 于

61、群 落,理 由 是_。(2)据 图1分 析,鲌 鱼 和 鲚 鱼 之 间 碳 流 动 的 关 系 是_(用文 字与“”表示),碳元 素在它们 之间 以_形式流动,最终通过_(过程)释放到无机环境。(3)因过度捕捞,1995 年后鱼类优势种群发生了改变,鲌鱼数量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这说明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且生态系统的_是有一定限度的。(4)随着鱼数量的减少,银鱼数量呈现图 2 所示的变化。结合图 1分 析,可 能 的 原 因 是 随 着 鲌 鱼 数 量 的 减 少,_。解析:(1)群落应为该区域全部生物种群的集合,太湖中全部鱼类在生态学中不属于群落。(2)据图 1 分析,鲚鱼是被捕食者,

62、鲌鱼是捕食者,鲌鱼和鲚鱼之间碳流动的关系是鲚鱼鲌鱼。碳元素在它们之间以有机物形式流动,最终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3)因过度捕捞,1995 年后鱼类优势种群发生了改变,鲌鱼数量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这说明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且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4)随着鱼数量的减少,银鱼数量呈现图 2 所示的变化。结合图 1 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随着鲌鱼数量的减少,鲚鱼数量增加,导致银鱼生存压力增大,数量减少。答案:(1)群落应为该区域全部生物种群的集合(2)鲚鱼鲌鱼 有机物 呼吸作用(3)速度和方向 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4)鲚鱼数量增加,银

63、鱼生存压力增大,数量减少42019江苏省常州市期末松树变红是由于松树得了一种对于松树来说属于“癌症”级别的重病松材线虫病,罪魁祸首就是原产于北美洲的松材线虫。根据 2018 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最新公告,松材线虫已在我国 16 个省有分布,形势不容乐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看出,天牛与松树之间的关系是_,松材线虫与天牛之间的关系是_。(2)松材线虫在我国大肆泛滥,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这属于_现象。一段时间内,松材线虫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型。(3)1982 年南京紫金山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研究人员用_法调查黑松的种群密度,发现目前紫金山虽然依旧有不少松树,但黑松已经基本绝迹,说明_

64、。(4)据研究发现,受感染松树可能当季并无症状,第二年才发病,结 合 图 示,请 你 提 出 两 条 防 治 松 材 线 虫 的 方 法:_、_。解析:(1)由图示标注信息可知,天牛取食松树,说明天牛与松树之间的关系是捕食。根据线虫在天牛即将羽化前进入天牛的蛹,可说明松材线虫与天牛之间的关系是寄生。(2)松材线虫在我国大肆泛滥,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这属于外来物种入侵现象。由于缺少天敌,以及环境条件适宜其生长,一段时间内,松材线虫种群的增长曲线呈“J”型。(3)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调查发现目前紫金山虽然依旧有不少松树,但黑松已经基本绝迹,说明黑松对松材线虫不具有抗性,由于松材线虫对黑松的大量捕食导致其死亡。(4)由图示可知,松材线虫可寄生在天牛蛹内,随着天牛的产卵来传播,故可消灭天牛来斩断松树线虫传播的关键链条;或者换一些对松材线虫有抗性的松树来进行对松材线虫的防治。答案:(1)捕食 寄生(2)外来物种入侵 J(3)样方 黑松对松材线虫不具有抗性(4)消灭天牛来斩断松材线虫传播的关键链条 换一些对松材线虫有抗性的松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