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1年6月11日是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目前我国已有30多处文化古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回答12题。1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A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D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2如果请你给中学生写一份“行动起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贡献”的倡议书,需要用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文化保证人的成才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A B
2、 C D32011年5月6日,大连外国语学院文化节正式开幕。文化节对进一步推动文化传播和交流,丰富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内涵,助力学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工作起了积极作用。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 B C D42011年5月鹿特丹世乒赛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的作用,把世乒赛事和世乒精神、世乒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受到了国人和世人的好评。这说明()A旧的传媒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B文化传播要注重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C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出现为标志的D大众传媒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5201
3、1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冒着细雨前往革命老区,同干部群众跳着欢快的独具客家特色的“节节高舞”,喜迎新春。这主要体现了()A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B中华传统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传统习俗是永恒不变的风尚、礼节和习惯62011年9月召开的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旨在共同探讨儒学的现代价值,推进儒学国际化的研究、交流、合作。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下列对儒学的正确认识是()A用外来文化改造儒学,才能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B儒学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构建和谐世界有重要意义C儒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泉D要辩证地看待儒学,在实践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惯。由此
4、可见,传统文化()A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B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C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10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11阿拉伯人有长衫、印度有纱丽、日本有和服、越南有奥黛。中山装曾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
5、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说明()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A B C D于()A摒弃了传统文化,大胆进行文化创新B文化创作者的灵感提供了创新源泉C遵循各国在文化上一律平等的原则D吸收和移植各地精华进行文化创新15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
6、文化创新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6(20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安徽省各地、各部门掀起广泛而深刻的学习热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安徽日报载文指出: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就要着力推动三大需求协同增长,提升实施“861”行动计划,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拓展消费需求推进皖江城市带与合肥经济圏率先发展,加快皖北振兴,实现错位发展、互动共赢。同时要把促进农民增收放在更加突
7、出的位置,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概括安徽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的这些要求。(8分)材料二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说:“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里不仅充分肯定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理论,也提出了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文化改革发展上展现新作为、拓展新天地、打开新局面。”(2)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12分)理。【参考答案及其详细解析】1D【解析】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A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
8、中表达,B错误。C错在“趋同”。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D正确。2C【解析】 文化保证人的成才,说法绝对,排除。与题意无关。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都是传播者,所以让中学生也行动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选C。3A【解析】 说法都正确,是文化交流应该遵循的原则,是文化交流的意义。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错误。4B【解析】 A说法错误,旧传媒在今天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C、D虽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大众传媒的作用,故选B。5C【解析】 D项说法绝对,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要因时而变。A、B、C项。A、C、D三项均不符
9、合题意。10B【解析】 材料中“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说明了不同艺术形式在文化融合中促进了文化发展,B说法符合题意。A、D两项本身说法正确,但均与题意不符。C说法夸大了民族融合的作用。故选B。11B【解析】 民族服饰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体现了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中山装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体现了文化具有传承性;不同民族,服饰不同,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2D【解析】 文化只有在传播交流中才能发展的说法片面,排除A。传统文化有相对
10、的稳定性,并不是绝对不变,排除B。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是因为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C不符合题意。13A【解析】 旧曲翻新,是我国歌曲创作的一个古老传统,体现了文化的创新,因此A项是正确的,B、C、D三项均与题目无关。14D【解析】 本题其实是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途径有: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B说法均错误,C不符合题意,D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15A【解析】 民族文化的共性要通过个性表现出来,错误。不能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错误。16【答案】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台,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宏观把握和调动运用知识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对知识限定的把握,二是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包括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解读材料信息需要依据设问的知识限定,该动画大片的成功,从文化继承的角度看,其取材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从文化创新角度看,其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同时又面向世界,采用国际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神幻色彩;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其通过参与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使作品得到传播。据此,即可生成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