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标要求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01自主基础梳理 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一、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1)政治前提:19 世纪下半叶,_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2)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3)物质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的资本。(4)技术条件:_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01 资本主义02 科学技术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2发源地及中心:_和_。3主要发明(1)电气技术:德国人_发明_;格拉姆发明电动机;_发明电灯等。(2)内燃
2、机应用: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发明汽车;_兄弟发明飞机。(3)石油化工:_发明炸药;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4)电信技术: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意大利人_发明无线电报;美国人_发明电话机。03 美国04 德国05 西门子06 发电机07 爱迪生08 莱特09 诺贝尔10 马可尼11 贝尔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4影响(1)生产力方面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机械化、自动化,人类进入_。钢铁工业的发展使_在工业中的比重上升。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2)生产关系方面:_出现。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实
3、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影响:减少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推进大工业发展的进程,促进生产力发展。12 电气时代13 重工业14 垄断组织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概念阐释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特别提醒 工厂制度与垄断组织在生产手段和规模方面的不同(1)生产手段不同:前者主要靠机器生产,后者主要是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2)规模不
4、同:前者相对于手工工场规模较大,工人集中;而后者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或强强联合,规模空前扩大。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二、瓜分世界的狂潮1背景(1)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_阶段。(2)西 方 大 国 的 垄 断 资 本 集 团 大 规 模 向 海 外 扩 张,寻 求 和 扩 大_。01 帝国主义02 投资场所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2概况(1)19 世纪末,世界大部分地区已被英、法、俄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完毕。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2)美国的对外扩张早期对外政策的重点是
5、建立_,把拉丁美洲变成自己的“后院”。19 世纪 90 年代,提出“海权论”。20 世纪初,确立了在_的霸主地位。为谋求在太平洋的利益,提出“_”政策。03 美洲体系04 西半球05 门户开放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3影响(1)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建立,世界市场正式形成。(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加速了一战的爆发。(3)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加深了各地的民族危机,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思维点拨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一方面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的集中和“过剩资本”的出现,推
6、动西方殖民者对中国加紧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严峻。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这一时期的维新变法及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此起彼伏,客观上影响了中国对科技革命成果的吸收、转化,丧失了一次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遇。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三、世界连接为一体1原因(1)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2)组织因素:垄断公司致力于跨国贸易与资本输出。(3)技术条件: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_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01 电信工具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2形成
7、(1)时间: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2)手段:国际贸易和_。(3)主要内容: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_,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02 殖民主义03 种族融合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3评价(1)积极性:世界一体化进程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促进了各地区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第一次形成世界范围内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2)消极性_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以及_之
8、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国际关系的日趋复杂。04 资本主义国家05 资本主义工业国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思维点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关系(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02师生互动探究 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材料探究材料一 如
9、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 12 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 5 分钟。在欧美近(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世界文明史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材料二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 1914 年
10、,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材料三 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最先发生这个“5 分钟事件”的是哪个国家?该国发生“5 分钟事件”的最基本的动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
11、转移趋势。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提示:(1)国家:英国。动因:市场的需求。(2)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3)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向煤铁生产地区转移)。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转移。提示 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要点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从中得到的启示(1)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主要的发明者是工匠技师,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1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美国等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一些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德国、日本,在这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更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2)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应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知识点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材料探究材料一 到 1
13、8 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等。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材料二 1869 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 4000 英里。1914 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 5666 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 42 天缩短为 5 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 3 个月减为 18 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
14、铁路的修建,都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材料三 特别是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生产力更加提高,分工更加精细。这次科技革命是在英、美、德等国进行的,其他国家在引进技术与机器设备的推动下,某些基础设施与某些轻工业和采矿业有一定发展,但仍不同程度处于初级产品供应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百度百科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1)根据材料一说明 18 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技
15、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3)材料三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的?提示:(1)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2)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形成,从而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提示 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要点归纳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2)基本特点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
16、所决定。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03跟踪反馈训练 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1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下列各项中,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是()A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B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C贝尔发明电话机D卡尔本茨制成最早的汽车解析 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是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故 B项正确。解析 答案 B答案 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
17、2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工业生产发展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a 时期美德工业优势越来越大Bb 时期的发展得益于国际局势的稳定Ca、b 两个时期的发展都得益于科技进步D该图体现了全球各地联系越来越强答案 C答案 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解析 a 时期英国工业优势明显,故 A 项错误;b 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 B 项错误;a 时期的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b 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 C 项正确;“全球各地联系越来越强”材料未体现,故 D 项错误。解析 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3工厂制和垄断组织出
18、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A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C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需要D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解析 工厂制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以商品输出为主,盛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 A、D 两项错误;垄断组织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 B 项错误;工厂制和垄断组织的出现都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故选 C 项。解析 答案 C答案 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419 世纪末,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形成由欧洲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工业生产方式极大地开
19、阔和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B财富积累的巨大可能性刺激了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和扩张实力C社会发展机制上的革命性变化带动了全方位的社会形态的转型D在交融与冲突中主流文明横向拓展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答案 D答案 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了殖民扩张。这种扩张是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对落后地区的征服,这种征服是野蛮的,但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故 D 项正确。解析 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5“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
20、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通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A BCD答案 C答案 01自主基础梳理02师生互动探究03跟踪反馈训练04课后课时作业解析 19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表述错误,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走向整体化的表现,故 C 项正确。解析 感谢您下载平果兔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平果兔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平果兔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04课后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PPT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