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专题6:文学文化常识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考点解读文学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中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一般出自课下注释,多考查时代国别、风格流派、地位评价、文章体裁、题材人物、作家作品、字号称呼、文体特点等。复习备考文学常识要做到:注意课下注释,弄清楚一些常见作家的作品、风格流派、写作特点等。要时时关注相关的文化常识专有名词,通过查字典、找资料等方式识记这些文化常识的具体内容,并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内容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加以整理。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课标解读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欣赏文学作
2、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强调“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是重点学习目标和考试内容。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命题趋势对近年中考试卷进行分析,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常以二者兼而有之的综合方式进行考查,且占比例最大。单纯考查文学常识或文化知识的试题所占比例极小。具体考查点归纳如下:1.文学常识主要考查点包括:(1)识记教材中涉及的主要作品的作家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国籍)、所属流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成就)以及主要代表性作品名及其体裁
3、。(2)识记教材中涉及的文体知识。(3)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常见的文体知识。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命题趋势2.文化常识主要考查点包括:(1)能够识记常见的对联、节日习俗、官职名称、天文历法、纪年纪时、风俗礼仪、地理山川、河流湖泊、交通桥梁、建筑宫室、汉字书法、文房四宝、琴棋书画、服饰器物、音乐戏曲、武术兵器、饮食起居、科举常识、典章制度、文化典籍等文化常识等。(2)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常见的文化常识。常见的考查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备考策略复习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对重点篇目有关作者、写作背景、篇目名称、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
4、想等相关知识的梳理;2.加强对重点篇目主要人物性格的理解和分析;3.加强对重点篇目重要情节的掌握和评价;4.结合生活实际,对重点篇目主要人物、情节或主旨加以灵活分析。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本部分涉及的主要考查点有:一、文学常识二、文化常识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考向一、文学常识(一)教材中的文体1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例如:爱莲说马说。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文辞简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例如陋室铭。3序,一种文体,有
5、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等同于临别赠言,这类文体在赠人以言的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某些情志和心怀。例如送东阳马生序。4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者写景。例如诫子书,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5表,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文辞往往恭敬恳切。表的主要用途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例如出师表6记,古代的一种散文,可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传记、楼记等。以记叙描写为主,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游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以及名胜古迹等。例如桃花源记、
6、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7诗,又称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起源于先秦,兴盛于唐朝。可分为两类,一是古体诗,例如离骚木兰诗孔雀东南飞,二是近体诗,如律诗,绝句。8歌行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由汉魏六朝乐府诗发展而来,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富于变化。例如登幽州台歌雁门太守行梁甫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9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又叫作“长短句”。二般都分两段(上下片或上下阕)。
7、词牌是曲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联系,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词的流派主要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婉约派的代表: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苏轼、辛弃疾等。10曲: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套数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有标题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11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
8、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如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12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明清小说:明清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主要有白话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两大类。如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等。13新闻: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狭义专指消息基本原则是“用事实说话”。“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被称为新闻“六要素”。其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14戏剧:一种
9、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戏剧按照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等:按篇幅长短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内容、性质及美学范畴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供戏剧演出和影视拍摄用的文字依据就是剧本。如屈原(节选)。15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情节离奇曲折。如皇帝的新装。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二)作家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3、一门父子三词客
10、: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
11、”: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
12、:墨子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三)中国文学之最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古代最杰出的
13、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
14、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考向二:文化常识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三国:魏、蜀、吴。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7、马
15、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10、岁寒三友:松、竹、梅。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4、四库全书:经、史、子
16、、集。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1、五金:金、银、铜、铁、锡。22、五味:酸、甜、苦、辣、咸。23、五行:金、木、水、火、土。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
17、、捺、折、钩、提八种笔画。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谦称:1、自称:愚、敝、卑、臣、仆2、帝王自称:孤、寡、朕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敬称: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2、对将军:麾下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
18、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重点考向古代官职任免升降: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2、谪:降职并远调。3、拜:授给官职。4、授:授予官职。5、擢:选拔,提拔。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7、罢:罢免、停职。8、免:免除官职。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2022黑龙江哈尔滨】1.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松醉打蒋门神B.孙悟空大战红孩儿C.论语老子D.白居易唐代诗人【答案】C【解析】C.论语孔子。故选C。典例引领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
19、轮复习考点帮【2022黑龙江绥化】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典雅细致的昆曲、雍容华贵的京剧、轻柔灵秀的越剧、活泼风趣的川剧、淳朴明快的黄梅戏等,都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B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品有欧游杂记你我背影等。C孔乙己选自呐喊,孔乙己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
20、,认真辨析。ABC.正确。D.有误,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典例引领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2022辽宁营口】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B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饮酒选自陶渊明集。C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答案】(1)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BCD.正确;A.有误,戴圣是西汉经学家
21、。典例引领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2022四川南充】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春联、寿联、名胜古迹等。B史记是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C重阳,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在这一天有登高赏秋的风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感恩敬老等内涵。D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广义的文化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
22、、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ACD.正确;B.有误,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故选:B。典例引领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名师点睛1.纵横结合记忆法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从而形成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将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在脑中形成几条线或几个面,是一种快速而牢固的记忆方法。如果能据此自己动手制作几张图表,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备战2023年中考
23、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名师点睛2.举一反三记忆法 如由战国策的国别体联想到史记的纪传体和资治通鉴的编年体;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触一而发十,就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文学常识了。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名师点睛3.分门别类记忆法 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以考点为分类标准,如:(1)时代国别,可以借鉴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编年体和国别体的方法,按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来记忆。(2)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3)地位评价,如“四
24、大名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等。(4)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5)题材人物,如范进中举孔乙己等都塑造了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形象。(6)作家作品,如苏轼的诗、词及文等。(7)字号称呼,如柳河东、杜拾遗、太史公等。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名师点睛4.点面结合记忆法复习既要注意全方位复习,又要注意突出重点。有的文学常识关键就在某一要点,抓住了要点,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当然,上述记忆方法并非只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
25、的。各种记忆方法的综合使用,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跟踪训练【2022湖南怀化】1.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B.春节贴春联、拜年,端午节赛龙舟、挂艾草,重阳节登高、喝雄黄酒,这些都是传统节日的习俗。C.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取别号。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D.律诗共有八句,分为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都要求对仗。【答案】C【解析】A.表述不正确。资治通鉴
26、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而非“纪传体”;B.表述不正确。“喝雄黄酒”是端午节习俗,而非“重阳节”习俗;D.表述不正确。律诗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而非“四联都要求对仗”;故选C。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跟踪训练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长于记人,塑造了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志向远大、足智多谋的周亚夫,治军严明、刚直不阿的陈涉。B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三作家,生动传神地描写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不凡的精神世界和人生的不幸。C“天下第一行书”指的是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集序;“颜筋柳骨”则是指颜真卿、柳公
27、权的楷书行笔雄浑、筋骨劲健,但一丰腴、一清瘦,各具特色。D古代汉语在数量表达上,一般不用量词,而是数词和名词直接结合,如“余筝一小舟”“又用篆章一”;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加“有”字,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答案】A【解析】A“志向远大、足智多谋的周亚夫,治军严明、刚直不阿的陈涉”有误,应为“志向远大、足智多谋的陈涉,治军严明、刚直不阿的周亚夫”。故选A。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跟踪训练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作品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并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B母爱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
28、题。泰戈尔的金色花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饱含着对母亲的深情。C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温故知新”出自论语,“舍生取义”出自孟子,“教学相长”出自礼记。D小语听到爸爸跟王叔叔打电话。爸爸说:“王弟,最近家父身体可好?老人家也近七十花甲了,我抽时间去看看他。”【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D项“家父”是谦辞,指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爸爸给王叔叔打电话,应该用敬辞,称对方父亲为“令尊”;“花甲”指六十岁,七十岁应该称“古稀”。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跟踪训练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字子
29、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注社会,心系百姓,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后人尊为“诗圣”。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C.“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社交用语,如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说“久违”,请人帮忙用“劳驾”,赞人见解说“高见”,中途先走用“失陪”。【答案】D【解析】D.“等候客人说久违”表述错误。久
30、违一般对很久没有见面的人说,表示客气的说法。而等候客人一般说“恭候”。故选D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跟踪训练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风”“雅”“颂”“赋”“比”“兴”。B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律诗。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C初中阶段,我们集中学习了古代经典长篇小说节选的精彩片段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其作者分别为施耐庵、吴承恩、罗贯中和曹雪芹。D沁园春雪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答案】D【解析】A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经三部分内容。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C范进中举的作者是吴敬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