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案三十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虞美人寄公度舒亶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何遁山人归蜀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过融上人兰若綦毋潜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
2、连翠微。注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僧人的名字。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僧人的住所。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裴秀才迪小台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正宫】鹦鹉曲农夫渴雨冯子振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幺】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这
3、首元曲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二、仿真练6.(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始闻秋风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别出心裁以秋风的口吻采用拟人手法落笔,回忆去年与诗人分别,而此刻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创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B.颔联写秋风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容颜已衰老,由此生发出时光流逝的感叹。C.尾联“为君”照应开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诗歌脉络清晰,结构严谨。D.尾联中的“
4、扶病上高台”和杜甫登高中的“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毫无二致。(2)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苏轼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注李思训:唐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的创始人。小姑:指小孤山。彭郎:即彭浪矶,在小孤山对面。当地民间有彭郎是小姑之夫的传说。(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起笔两句“山苍苍,水茫茫”,展现出山水苍茫的画面,把读者自然引入画境。B.“沙平风软
5、”两句,写清风柔波中的大小孤山随小舟在江上起伏的情态。C.诗歌最后两句劝诫舟中的商人不要轻狂侮慢,勿对已作他人妇的江中美女心存幻想。D.大小孤山四面环水,诗人连用“崩”“去”“搀”等几个词语,展现了“孤山”之险。(2)“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描写江中的大小孤山,别有情趣。请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建业丁开谁遣凄凉满眼中?花渺渺又秋风。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纵有千人惟诺诺,本无百岁更匆匆。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注建业:今江苏南京,古有“金陵”“建康”等称呼。该诗大约写于南宋灭亡后。语出史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1)下列对这
6、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首联以问句发端,语气强烈却问而不答,对句用冷清画面坐实“凄凉”二字。B.本诗颔联将建业今昔对比,从“江山大”到“社稷空”,表达了对亡国巨变的无限慨叹。C.本诗中“中”“风”“空”“匆”“翁”押韵,朗朗上口,富有节律,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D.本诗写得苍凉而悲壮,展现了诗人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2)有人评论本诗尾联“总束全篇,归结今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9.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1)(2)题。横波亭为青口帅赋元好问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倚剑长歌一
7、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注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元龙百尺楼: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赞他有文才武略。后用“元龙百尺楼”来指高峻。(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起笔不凡,辞采雄壮,又巧借典故,既写出了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也暗指了亭名之由来。B.颔联写眼前的景色引发了诗人对“千年豪杰”的追忆,这与“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表达的情感一致。C.颈联中疏星、澹月、老木、清霜加之“秋”与“夜”,描绘凄凉之景;而鱼龙潜江,雁掠长空,却写豪迈之情。D.这首诗长于用典,借咏横波亭及周围山川形势,勉励青口帅勇往直前,收复失地,表现了诗人强烈
8、的爱国情怀。(2)有人称元好问的诗“有豪放迈往之气”。请结合相关诗句,从内容或语言的角度加以分析。答案:1.参考答案 “独”是“孤独”之意,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的情态,透露出朋友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解析 考查某字的表达效果,答题时一般先解释字义,然后把字放在句中解释句意,最后答运用此字收到了什么效果。如果运用了修辞手法,一并答出来。2.参考答案 一个“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有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解析 “绿”原是表颜色的形容词,在此用作动词,既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又见出春风的到来,表现出
9、春风带来的生机。3.参考答案 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以动衬静,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解析 末句的“钟声连翠微”是写景,诗人巧妙运用“钟声”这种“动”来衬静;“翠微”又从色彩的角度传达出诗人对美的感受。4.答案示例 (1)“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2)“空”,营造空旷的意境;流露出超然心态。解析 具体作答时可先选择“望”或者“空”中的一个,
10、然后再做分析。从“望”“空”在该句中的位置看,这两个词属于谓语动词,应从引出的内容、表达的意境、体现的情感等角度分析。5.参考答案 语言平易。以口语入曲,比如“渴煞”“恨”等词语,都是口头语言。用词质朴。曲子表现了农夫盼雨的急切心情,字字句句都由农夫眼中看到、口中说出。解析 这首曲子,写稻子开花时节农夫盼雨的急切心情,字字句句,都由农夫眼中看到、口中说出,所以语言特色是口语化、平易、质朴。6.(1)D解析 D项,“情感毫无二致”错误,此诗“扶病上高台”表达的是对秋的爱,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而登高中的“百年多病独登台”表达的是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2)参考答案 骏马思念
11、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运用比兴(托物言志),马和雕的形象与诗人翘首四望的形象相合,写马和雕是为了写人;表达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品格。解析 颈联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着头,抖动拳曲的毛,大雕睁开睡眼看万里青云。一“动”一“开”,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从侧面显示出秋风给它们带来了虎虎生气。同时“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下文的抒怀蓄势,这是比兴的手法,表现出诗人积极进取、永不服老的豪迈情怀。7.(1)C解析 C项,诗歌最后两句是侧面描写,也是戏谑的手法,写出了舟中人对大小孤山景色的喜爱之情。(2)参考答案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大小孤山比
12、喻成两位美人,她们发髻高耸,仿佛正在以水为镜,梳妆打扮,写出了大小孤山的清丽秀美(或“使静态的画面具有动态的美感”),使客观的自然充满了人的情趣。解析 赏析这两句诗,首先要把握其手法,然后分析其描写的美妙。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江之中的两座山峰。“峨峨”“烟鬟”和梳妆都是用来描写女子的,这里用来写山,充满赞美之情。8.(1)D解析 “展现了诗人在南宋王朝灭亡后壮心不已、复兴旧朝的远大抱负”错误。诗人写时局“乾坤颠倒”,而有“孤舟”在,说明诗人意欲垂钓江海,以了余生。本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与无奈、对自己心志的坚守。(2)参考答案 尾联中的“乾坤颠倒”将前三联中建业的
13、“凄凉”“龙蹲虎踞”“马去牛来”“千人诺诺”“百岁匆匆”等内容都涵盖在内,收束了全篇,极富概括力。时局“乾坤颠倒”,而有“孤舟”在,诗人意欲垂钓江海,以了残生,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与无奈,以及对自己心志的坚守。解析 本题中,“总束全篇”主要从结构角度进行分析,“归结今情”则需要落实到“今情”的具体内涵上。尾联中“乾坤颠倒”将前三联中建业的“凄凉”“龙蹲虎踞”“马去牛来”“千人诺诺”“百岁匆匆”等内容都涵盖在内,收束了全篇,总括性强,极富概括力。而“孤舟在”表明诗人意欲垂钓江海,以了余生,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哀痛与无奈以及坚守高洁志向的决心。9.(1)A解析 B项,与“千古江山,
14、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表达的情感一致”错误,此处不是“英雄无觅”,结合注释可知。C项,应为“描绘出一派清寒江景,而鱼龙潜江,雁掠长空,更添清寥之感”。D项,“长于用典”应为“融情于景”。(2)答案示例 元好问这首诗“有豪放迈往之气”。从内容上看,全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比如首联和颔联诗人以横波亭的孤高之势、周围山川的雄壮暗喻青口帅之豪情;尾联写倚剑高歌,慷慨豪饮,遥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都表现出勇往直前、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元好问这首诗“有豪放迈往之气”。从语言上看,本诗遣词用字不同凡响,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像首联中的“插”“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现出来了。再如颔联中的“万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来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磅礴的豪迈之情。解析 “豪放迈往”即“豪放、超凡脱俗”,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从具体诗句入手,抓住诗中的意象,从品味语言的角度,如“插”“压”“万里”“千年”等词,体悟其“豪放迈往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