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环境与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83028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环境与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环境与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环境与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环境与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环境与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环境与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后训练提升学考过关检验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的反馈作用对人类都是不利的B.环境问题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才出现的C.环境问题是在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D.环境问题都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答案C解析环境的反馈作用对人类并非都是不利的,A项错误;环境问题自古以来就有,并非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才出现的,B项错误;环境问题是在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C项正确;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D项错误。2.下列人类活动中,可引起生态破坏的是()A.发电厂向大气排放烟尘B.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C.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牧D.围湖造田答案D解析

2、发电厂向大气排放烟尘会导致环境污染;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牧会使生态环境改善;围湖造田会导致湿地破坏,导致生态破坏。人与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但不少地方土地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据此完成第34题。3.目前,全世界可耕地面积正以每年708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其最主要原因是()A.水蚀、风蚀、沙漠侵蚀B.全球变暖,海面上升C.城建公交用地面积的扩大D.畜牧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4.据统计,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辖区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

3、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阔答案3.A4.C解析第3题,目前,全世界可耕地面积的减少主要是由土地退化造成的,而引起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蚀、风蚀、沙漠侵蚀,A项正确。第4题,我国西部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降水较少,地表植被一旦破坏,便很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或土地荒漠化,C项正确。下表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1年和2018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完成第56题。年份19612018耕地面积/km2400521森林覆盖率/%36.7920.46年降水量/mm1 3691 087气温年较差/24.127.6雨季地表径流/亿m37.18.2水土流失面积/km23168粮食总产量/万吨9.611.9人口/万

4、人21.540.15.从上表数据分析,呈上升趋势的是()A.人均水土流失面积B.人均森林面积C.人均耕地面积D.人均粮食产量6.与1961年相比,该县2018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偏大的原因最可能是()A.降水量大B.蒸发量增大C.农业用水量减小D.植被破坏严重答案5.A6.D解析第5题,通过计算可以得知呈上升趋势的是人均水土流失面积。第6题,根据表格可知,该县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下降,而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据此判断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a.臭氧层空洞b.全球变暖c.酸雨d.森林锐减(2)分析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

5、的主要原因。(3)分析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答案(1)自左向右依次为a、c、b、d(2)人口快速增长;资源过度消耗。(3)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发展中国家承担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人类生产和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致使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全球变暖;人类生产和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使大气中的水汽含有酸性,使降雨变成了酸雨;人类使用的制冷系统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氟氯烃等气体,这些气体强烈地与大气中的臭氧反应并消耗臭氧,使得极地上空的臭氧层每年有段时间含量很少,就像一个空洞,称之为臭氧层空洞。第(2)题

6、,根据图中的环境问题,结合图中的文字信息分析。因为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以及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所以产生很多的环境问题。第(3)题,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以及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选考素养提升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C.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2.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过度排放污染

7、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资源开采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A.B.C.D.答案1.B2.C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资源到F是资源的开发,产业活动给人类提供产品,故F为产业活动;人类对产品消费后再排放到环境,故G为产品消费,H为废弃物排放。第2题,E过程是从环境中开采资源,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第35题。3.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A.重金属盐B.氮、磷等营养物质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4.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

8、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5.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答案3.B4.C5.C解析第3题,赤潮的成因是温暖海水的富营养化,主要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促使某些浮游生物的暴发性繁殖和生长,导致水体缺氧,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第4题,赤潮多发生在水温偏高的海域,同时,风力偏小不利于海水散热和污染物的扩散,容易导致赤潮暴发。第5题,赤道附近海域降水量大且氮、磷污染物排放量有限;大洋中部受人类活动排放的氮、磷污染物影响很小,不易发生赤潮;中、低纬近海既有温度条件,又有大量的氮、磷营养物,赤潮多发;高纬近海水温低,不易

9、发生赤潮。6.读某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河流为世界上著名的大河。读图写出图示地区的地势特点。(2)据某国际环保组织统计,近年来该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反而增大,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原因。(3)图示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但其运输量比较小,试分析原因。(4)世界各国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图示地区也为全球所关注。请分析该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答案(1)北部、南部和西部地势高,中部地势低平。(2)森林被大量砍伐,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被抬高,河流泄洪能力下降。(3)地处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低,运输需求小。(4)热带雨林被破坏。跨国公司大量砍伐森林,迁移农业也对热带雨林造成了破坏。解析第(1)题,根据地理位置可知,该地位于亚马孙河流域。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知,亚马孙河流域的地形是北部、南部和西部地势高,中部地势低平。第(2)题,考查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产生的影响。热带雨林被毁会造成水土流失、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第(3)题,热带雨林气候决定了河流的流量特征;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河流运输量大小。第(4)题,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大规模破坏雨林植被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